少年的你影评60字(走过盛夏归来仍少年)
在提笔之前,我反复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客观的影评人。
我个人所说的一切有关他和她的评价,皆需跳出一个粉丝的身份和立场。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客观地评价这部电影本身,否则这篇影评可能满篇都是芬芳之言:真%¥#@#牛x!!
真的,很难有人看完后在灯光亮起的一瞬间,不脱出而出“我x真**牛x!”等类似的话。
- 致郁or治愈?只有看过才知道
当初看过预告片后,我一度认为这是个“致郁型”青春电影,因为整个预告的基调太真实太压抑。
看完后我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
导演和编剧,很明显不是想告诉你【疼痛】这个词。所有将它定义为【青春疼痛电影】的人,我都要直白一句“浅显”喷到你脸上。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受绝非疼痛,而是“治愈”。
是的,我想说它是一部非常治愈的电影,尤其是和开头呼应的结尾,看的我泪流满面。这个泪绝对不是悲伤的,而是看过花朵被摧残后发现它依旧明艳的欣慰和幸福。
小北是偏执的。在遇到陈念之前,他在自己生命的洪流里坐地为王。陈念把他从荒凉高地拉下来,非要带他在人间走一遭,他学会了守护,他冻到麻木的心开始有人间冷暖,他对陈念释放他生命里全部的温柔,最后,他甚至愿意把自己赔上,换取她自由。
而陈念呢?
预告片仿佛一直在暗示我们她是弱者。她被同学欺凌,她蜷缩在小北的身后,她一次又一次无助地哭泣,她在黑暗的街角奔跑,茫然打电话寻找那个可以帮她的人。她就像那朵在风雨里被绳子强行扶起的小野菊,面对风雨她好不容易才撑下来。然而,看完电影你会发现,她非常勇敢,甚至可以从小北身后走出来站在小北身前,她是被保护者,却也某种程度上被逼成了守护人。
这部电影看到最后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一切苦痛都过去,成为身上或心上难以抹灭的疤痕,创伤也许不可修复,但温柔守护可以在岁月陪伴中治愈一切伤口。他和她从陌路人到同行者,由一条昏暗小巷开始的爱情,甚至可以成为青春里彼此支撑下去的唯一理由。
他和她,她们在像花一样绽放的青春里经历大雪纷飞。片名英文译作 better days,电影却大部分以昏暗色调为主,伤疤、疼痛和欺凌成为了这部片子预告给大部分人的心理印象,但导演仅仅是想讲述一个浅显的疼痛故事,让观众在难过之后为之青春惋惜和失望吗?
显然不是。
这部电影在我眼里有非常明显的两种情绪渲染。黑与白,冷漠与温柔,哭和笑。阳光温柔洒在香樟叶上,暴雨肆意凌虐飘摇的雏菊,曾经有多甜,她俩对峙那一刻你就会有多痛。
而痛过之后呢?这部电影想让你知道什么?
爱是我们唯一能坚持的信仰,它令正经历苦痛的他们如此平静从容。
- 青春片,一点不“幼稚”有多难
可能很多人看的时候,会抱着“幼稚”这个心理预设,因为两个少年的感情,着实很难拍出让所有人感到真实的现实感。
老实说,谁之前看国产青春片没出过戏?
这部电影最强的地方就是【真实】。太真实了,谁的青春不是这样的?谁没经历过这样的高考?教室里嘈杂的背书声,振奋人心的高考宣誓大会,占据书桌三分之二面积的试卷和书本,密密麻麻的成绩单,碳素笔把布笔盒撑得满满当当,老师一遍又一遍恨铁不成钢地说教,每一个镜头你定格仔细看,你都能找到你过去青春的真实缩影。
坐在电影院里看到那些明显导演非常强调的环境,我仿佛又在十几岁的年纪走过一遭。
我的青春没有堕胎和浪漫爱情。我没见过所有人围他转的校草,也没有那么多无痛呻吟。那时候痛是来不及的,你悲伤自我那一阵儿可以刷两道文综题,你看校草的时间可以看完两页英语错题本,我他妈为什么要花时间悲伤看校草,什么都拦不住我做题。
这就是真实。这才是中国绝大部分少年的高三。
许月珍牛x。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会为了电影去看书,但我能告诉你,这部电影基本上和书的关系很少很少。许月珍对书内容进行了挥刀式裁剪重编,里面基本全部台词和书没有任何关系。老师、魏莱、胡小蝶、陈念、小北,许多人的台词、设定和场景都是编剧赋予,根据人物成长性格与环境进行重新调整。
这是这部电影给观众真实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每一个人都有无比合适且真实的设定。魏莱为什么是这样的?小北家庭究竟给他带来了什么?陈念为什么是如此性格?警察为什么不愿意放弃真相?老师为什么最初坐视不理?
三言两语,几秒镜头,你就能知道标准答案。
- 演技:谁看完不夸一句牛x?
说一下几位主演。
首先是周冬雨。我对这位影后的评价是【稳定中达到另一个新高度】。这部电影最直观体现她演技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从隐忍到倔强不甘的情绪变化,一个就是哭戏。全片陈念哭戏非常多,但每一场哭都有很明显的情绪不同。从最初的胆怯、中间面对小北的释然到到后来的不甘,爆发力之强触动人至深,只能让人感叹一句“影后不愧是影后”。我之前看《七月与安生》,震撼于她最后那场哭戏,现在你去看《少年的你》,你会发现这个女人真的演什么是什么,演一个十几岁少女毫无违和感,懦弱和倔强的转换无比自然流畅,演技秀到我头皮发麻。
对于影后的评价,一个字,牛。
其次是易烊千玺。作为粉丝我真的很想克制一下自己的心情,但事实是我现在就算在风里奔跑三千米停一分钟冷静,我还是想大喊一句“易烊千玺牛x”。
拍这部电影时候他还没考中戏,如果成绩出来之前这部电影上映,我感觉大部分人都会理所应当认为【这种演技不考第一简直天理不容】。他日常形象是乖的不能再乖的好学生,正气到可以登《中华儿女》拍封面活像新青年干部下乡视察。然而这部电影里,他就是个典型的混混。太混了,小调戏张口就来,打架毫不手软,眼神凶的像个吃人的豹子,受审的时候还能装一副流里流气的痞子样儿,警官看了头疼、父母看了流泪的类型。
易烊千玺演这部电影那段期间,粉丝经常说他就是【小北】。从粉丝站的返图和活动现场来看,电影拍摄期间,易烊千玺整个人都非常“冷”:很酷,不苟言笑,眼神凌厉。
这是典型的“浸入式”表演,那段时间,恐怕易烊千玺都把自己活成了小北本人。
效果是可观的。在这部电影里他贡献了满分的表演,甚至再挑剔的影评人,恐怕也找不出他太大的毛病。台词表现力惊人,几句面对陈念的独白恨不得让人立刻冲进屏幕抱住他,哭戏的青筋,颤抖的嘴唇,太让人心疼了。
说到连脸上青筋都在演戏,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章娘娘的《夜宴》。
易烊千玺额头的青筋,你们没看的可以着重注意一下。真绝。
关于易烊千玺之所以说得多,是因为他的表现着实到了让身为粉丝的我都震惊的地步。
对于许多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是他公布“成绩单”。暑期《长安十二时辰》让他顺利迈上转型第一步,这部电影成功与否,直接关乎他今年转型之路是否成功。如果说《长安十二时辰》仅仅是一张转型演员的通行证,那么《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就是对他晋级演员的一张“考核表”。
易烊千玺这部电影里没有用替身,所有挨打是真的挨打。片尾处有一段长达三分钟的无台词表演,可以说是对两个演员的最大考验。电影非常多镜头全程怼脸拍,怼到屏幕放不下一张完整脸的程度,这种拍摄手法放大演员演技,简直是把演员洗干净摆上盘还顺便亲自拆开让你看让你审。
导演真狠啊,狠到我起立为他鼓掌。
四字这份答卷,我给满分,你给几分呢?
音乐和场景渲染,镜头和光影,全部成熟到可怕。
钢琴曲绝了,看完后,谁能不记得那段钢琴呢?搭配场景切换,每一个声音都踩在我心上。
导演对镜头运用神乎其神,无论是大家已经看到的,两位主演走在一条路上却明暗分明的经典镜头,还是及其出色的“插叙”叙事手法的运用,包括那几朵暴风雨中被绳子扶起来的小雏菊,一切技巧都在为这个故事铺路。
这部电影从演技到剧本,从镜头细节到叙事手法,从配乐到演员原声,全部经得起任何一个专业影评人的推敲。剧本摒弃所有玛丽苏或狗血桥段,讲了一个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痛苦和希望并存的故事,这是编剧功底,也是剧组态度。
最可怕莫过于真实,这部电影给受众的反思,无论是好好做电影做演员的认真、还是对待校园欺凌的态度,抑或回忆起自己青春年少的感慨,你总能有自己想表达的一番话。
一部电影,看完后让人不想沉默,让人想说点什么,这就是成功。
而关于易烊千玺,我最后想多说几句。
这个时代给了很多人做梦的机会,也给了很多人实现所谓“梦想”的途径。娱乐圈这片天空有太多的高飞者,在这个梦里,这些人的成就和着陆点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参考系。艺人们在坐标轴上忙于定位自己的高度和跨度,把自己缩成了一个点,一个在一片白纸上密密麻麻,争先恐后把自己挤进一个坐标系中的点。
易烊千玺很明显,他并不在这个参考系里。说实话,他未来究竟能走到多高,我很难在此时下结论。但是,只要他不在别人的设定里活成一个定义,而是自己放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标签,以实力打破偏见,以演技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这就能让他在业界凭口碑胜过一切。
我已不是少年,但他还是,他在少年时候演这部电影给我看,是我的幸运。
一路走来,《少年的你》可谓”命运多舛“,在经历过定档、延宕、再突袭定档之后,经过如此锤炼的它,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电影我看完了,质量足以让我相信团队的坚持,它超出我预期太多,希望大家也能去电影院体验一次。
当屏幕暗下,灯光亮起的一瞬间,你会感觉,夏天终于过去了。
世界是黑的 夏季浓墨夜色和蝉鸣铺天盖地
世界是白的 月光锋利如刀 却唯独对少年慷慨解囊
她们在月色下衣衫褴褛 目光坦荡
她们眼眸像倒映青春的镜面
储存岁月天真与黎明第一道光
——陈寒 2019.10.2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