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写婚书的诗(宫女给前线缝战袍)
皇苑深深深几许?翠鸟入笼如剪羽。大墙之内,宫女多达成千上万,能陪伴君王左右的不过十几人,甚至几个人。有的宫女自进宫之后,直至老死冷宫都难得见君王一面,正如元稹诗中所说:“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那么多宫女平日做些什么呢?据史书记载,宫女们各有等级名分,级别低的也各有其职。有的管官廷的蜡烛,有的管皇帝嫔妃的衣服的缝制和洗晒,有的为皇帝提灯执扇,有的侍奉帝后嫔妃的洗漱寝食。她们是宫中女性中含辛劳苦的一族。虽然是衣食不愁,但与世隔绝,远离家乡和父母亲人,精神上无限寂寞愁苦。
她们当中,有的人进宫时尚且年幼,却永远失去了谈情说爱的权利。有的人进宫时年龄较大,有的人在家乡已经有了心上人或者定了亲,然而一人宫门深似海,入宫之后如翠鸟人笼,插翅难飞,只有忍痛含羞为皇帝一人服务。
此生此世,应是绝了婚姻的梦幻,不可能再与普通人结为良缘。即使思念昔日的恋人,也不可托人传书达意,更不能相约于花前柳下,只能把满怀愁绪和情愫换成两行清泪,一声长叹。
人们常说:铁树开花,千年等一回。这千年等一回的奇缘奇事也会发生在皇苑深宫之内。而牵动这奇缘红线的竟是大唐皇帝李隆基。
开元年间,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为了让戍边将士忠于职守、报效皇帝,内廷总管上书玄宗皇帝,说边关将士严寒酷暑,汗洒疆场,艰辛备尝,为体现皇恩浩荡,可否让后官的宫女们缝制一批寒衣征袍,送到边关。
玄宗听罢很是高兴,这种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于是,他敕令内廷官女为战士们赶制御寒棉衣。
有位年轻美丽的宫女叫素英,是陕西米脂人。她父亲曾在军旅服役多年,后来血染疆场。素英在家乡有一少年伙伴,也应征戍边,如今不知在哪里?素英在缝制军衣时想到自己的身世,也想到了一别数载的伙伴,不禁潸然泪下。
她见有的宫女在缝军衣时绣上了兰花翠鸟,寄托自己的情思,她也想起了幼年时听到的一首诗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诗句也触动了素英的心事,她便把珍藏多年的一方白丝帕拿出来,在上面绣上这样的诗句:
沙场戍征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何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身后缘。
这首诗写出了边关将士的严寒之苦,也表达了她对将士们的关心慰问之情,更抒发了自己苦禁深宫,青春蹉跎的哀怨和盼望有朝一日喜结良缘的心愿。诗句含蓄又真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素英把丝帕缝进了征衣里面,也缝进了自己的心愿与企盼。但她深知,这心愿如同水中之月,雾里看花,今生恐怕没有什么希望了,只能盼来世,“再结身后缘”吧。
不久,这批征衣做好了,便分送北方各军镇,素英姑娘的那方丝帕连同征衣运往辽东。一名叫张广的参将得到了那件战袍,当他穿上这件衣服时,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觉得衣服的大小肥瘦特别合身,似乎是专门为他量体裁衣而做的。
时近年关,边境主帅设宴款待部将,酒过三巡,张广和另一名年轻参将舞剑助兴。二人武艺娴熟,不分伯仲,刀光剑影,虎跃龙腾,令众人击掌赞叹。
张广前几天与胡马征战中左臂负有箭伤,展闪腾挪时略觉不适,动作稍慢,被对方剑锋挑破了战袍左襟。二人赶快收势,主帅也前来观看抚慰。忽然有人见张广战袍破绽处露出一角丝帕,便好奇地往出拽扯,于是那首寄托素英姑娘深情厚意的诗也展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读罢诗文,又抚摩那方丝帕,都激动不已,感慨万端。他们不知写诗的女子姓甚名谁,家在何方,但深深感激她对边关将士的理解和关心。
主帅见状,也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对张广说:“老弟艳福不浅,这是天意!”同伴们也凑趣地说:“哥们儿要交桃花运了。”
过了半年,朝廷派宦官刘公公到辽东来做监军使,视察边关防务,抚慰戍边将士,主帅在酒宴中便把征袍丝帕的事当做奇闻讲给刘公公听。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公公回长安后立即将这件事上奏皇帝唐玄宗。按照大唐律例,宫女不准私自与外界联系,连生身父母都不得相见。这战袍寄诗的事是犯了大禁的,查出来重则杀头,轻则杖笞或永禁冷官。
唐玄宗见到那方丝帕,反复吟咏,颇为感动。他说:“写诗的宫女很有才气,也很有真情,只是这宫外传书有违宫禁,要赶快查出是谁写的。若是内外勾结,必当严办不怠。”
圣谕传下,三宫六院的嫔妃和所有宫女都受到审查。素英整日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早有太监将她的异常表现报告皇上。
于是素英被带上金銮殿,由皇帝亲自审问。素英感到自己久居宫中,并没有什么违规犯禁之事,写诗寄情只是表达了她对边关将士的思念,既无越轨行为,也无内外勾结,况且她与那位名叫张广的参军素昧平生,本不相识,更无来往。
她觉得问心无愧,心地坦然。在皇帝面前,素英不卑不亢,如实相告,并说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玄宗听罢,沉思良久,觉得素英说得在情在理,决定法外施恩,以表示皇恩浩荡,让举国上下觉得皇帝圣明。
玄宗微笑着对素英说:“你入宫这么多年,朕有负于你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一理,今天我要为你做主婚人。谁说今生已过也,你年纪不过30岁,正是好年华,朕特准你与辽东边境的张广结为夫妻。”
素英听罢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跪在那里久久不敢抬头。身边的太监一个劲催她:“还不赶快谢恩。”
张广与素英真的结成夫妻,二人以前虽是天各一方,素不相识,但有了一方丝帕传情,感情更加深厚真挚。此事曾在民间一度传为佳话。唐玄宗后来又象征性地释放了一些宫女,奖赐给边关上有功的将士。后人有诗曰:
一方丝帕传真情,宫女参军姻缘定。
圣明天子牵红线,笼鸟日日念素英。
无独有偶,相隔数百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宋祁也曾有此艳遇。
那一年春日,桃红柳绿之时,宋仁宗赐宴御花园。当时的文坛才俊、翰林院英杰欧阳修、晏殊、宋祁等人都有幸获此殊荣。
酒宴上词人墨客大发诗兴,各领风骚。儒雅英俊的青年诗人宋祁即席朗诵了自己的一首新作《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写得生动传神,情景交融,有独到之处,当即博得众人喝彩。
仁宗皇帝也龙颜大悦,命宫女赐酒。赐酒的宫女面若桃花,眼含秋水,曲步轻盈如春风摆柳。宋祁见到这位风姿绰约、楚楚动人的宫女,也不禁怦然心动。
宫女斟酒时,二人眉目传情,一见钟情,心有所属,只是在皇帝和众人面前难以启齿,难通情意。那宫女在酒宴上只听人称呼他“小宋”,便暗记心中。
而宋祁在酒宴之后,无可奈何地怅然离去。此后,他虽是思念宫中美女,怎奈大墙高耸,宫苑深深,真是水中望月,柔肠百转,也一筹莫展。
数月之后,宋祁在繁台街上与好友并肩而行,一路上谈笑风生。当说到他在宫中赐宴时所填诗词在民间广为流传,熟人见到宋祁都呼“红杏枝头春意闹”时,宋祁不禁开怀大笑。
正巧此时,一阵宫廷内苑的香车迎面而来,那位当时把盏斟酒的宫女也在车上,透过车上纱帘见到宋祁,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喊了声:“小宋。”宋祁及好友都听到了这娇柔的呼唤,但不知这声音从哪辆宫车中发出,只好又惆怅而归。
晚上,宋祁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他眼前浮现出宫女那动人的笑脸,耳边回荡着那亲切娇柔的呼唤,心潮起伏,思念这一段姻缘:何时才能如愿以偿呢?
冥思苦想半夜,也找不出一条良策,鸡鸣之际,他翻身披衣,借着微熹的晨光,展纸挥毫,写就一首词《鹧鸪天》,以消解情思:
画穀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词一挥而就,酣畅淋漓。上阕写了途中相逢的喜悦和失落,下阕写出了相思之苦。词写得风流妩媚又真情毕露,很快在京城再度传唱。
由于宋祁的才气和名声,又因为宋祁曾在宫中为仁宗皇帝起草诏令,颇得皇帝赏识,当宋仁宗再次读到宋祁的《鹧鸪天》时,颇为感动,就派人把那日在宫车中的宫女都叫到面前询问:“第几车中的什么人在大街上呼喊小宋?”那宫女不敢隐瞒,如实坦白。
宋仁宗见郎才女貌,心已相属,有意为他们搭鹊桥,结良缘。他便派人将宋祁召来,笑着说:“小宋不必再害单相思了,金玉笼中飞出百灵鸟,蓬山不远了。”
说罢,令人从帐幔后面扶出佩带玉环霞披的美丽宫女,赐与宋祁婚配。此事广为流传,成为北宋东京城里的一段风流佳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每天分享历史小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