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讲解(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陈丝雨的《山海经》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不周山
注解
大荒西经:《大荒西经》中记载的国家、山川河流大致位于中国西部,北边与西北地区接壤。
白话文:在西北海之外,最荒远之地的角落,有一座不能合拢的山,名叫不周山,有两个黄色的兽守卫着这座山。
山中有一条水,名叫寒暑水。水的西面有座湿山,东面有座幕山。
此外,还有一座大禹攻打共工国时的山。
注释:- 大荒:指最荒远的地方。
- 不周:传说共工曾怒触的不周山。
- 寒暑之水:指冷水和热水交替涌出的泉水。
- 湿山:一说今四川茂县境内。
- 幕山:不详。
- 共工国山:指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的地方。
“周”字的演变,以及象形文字的意思
商代,“周”字的结构可以看出是一个“田”,其本义是“完整”的意思。
不周,也就是“不完整”的意思。
不周山,并不是人们认知中的山
不周山,又名不周负子。
“不周山”的“周”字是指环绕、一周、一圈的意思。
“不周”是指不到一周、不到一圈、没有完全环绕的意思,也就是半圈或者弧形的意思。
“负”字是指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引申为有沟、有痕、有谷的意思。
“子”是孩子山,崽儿山的意思。
《山海经》记载:“有山而不合”。
意思是说,有一座不能合拢的山。
综合起来,不周山可能是由众多沟谷小山组成的半圈状大山。
另外,不周山有两个“黄兽”守着,笔者认为这两只黄兽应该指的是不周山的主峰两侧的山峰。
不周山也许是上古治水的必经之路,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争夺的对象,您觉得呢?
说到不周山,就不得不提共工
话说共工因与颛顼政见不合,共工一头撞上了不周山,把天撞出一个窟窿,后边才有女娲补天。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共工和其子女后土,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把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却遭到了,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
颛顼认为,这是在挑战他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颛顼就利用上古先民信任的鬼神,翻出触犯鬼神说,煽动民众,反对共工氏。
共工氏在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情况下,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于是他来到不周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已表示他的决心。
共工,上古“四凶”之一的身份,可能是被污蔑的,您觉得呢?
大荒四经·大荒西经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她是太阳之母,后羿何敢射日?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在头条看世界##深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