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方案(湖南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村)
——株洲市茶陵县火田镇卧龙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卧龙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党建 乡村振兴”为引领,积极探索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子,扎实做好每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卧龙村位于茶陵县西北部,距镇政府17公里。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1400亩、林地32000亩,有1条长5.4公里的山泉河。辖13个村民小组,村民273户1001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576人,常住村人口425人。全村特困供养人员2户2人,低保户8户14人,兜底户2户8人,残疾户19户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70人。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
党员68名(含工作队4名),成立总支部1个,分设两个支部,外出流动党员10名。支村两委换届后共4人,平均年龄44岁。班子机构合理,有老中青梯次,凝聚力高、战斗力强。
卧龙村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现有景点20个,2015年被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7年被认定为3A景区,2021年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现有农民合作社两个,村集体年收入74.1万元,农民年平均收入2.6万元。
二、主要成效
1.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找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着力强组织、壮队伍、夯基础,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明显效果。
2.防返贫致贫机制基本健全,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制定了卧龙村防返贫致贫工作方案;完善了防返贫致贫结对帮扶;落实了“三类对象”监测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去年,经省市级抽查,全村已脱贫户44户、171人脱贫人口无一返贫。工作业绩达到优秀等级。
3.乡村振兴不断创新发展。围绕“五大振兴”,尽力推动卧龙村乡村振兴工作。完成了“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挖掘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农耕地文化等;建立了人才引入机制;保护好了生态;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了村级产业;厘清了资产,控制了负债。
4.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一年来,注重察访民情民意,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筹集资金80万元,解决了全村生活用水不够用、水质差的问题;筹集资金30万元,解决了全村路灯的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基本做法
卧龙村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作用,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增资增项,做实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接续奋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作用
对口卧龙村帮扶的4个后盾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医保局、温州商会),深入村组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座谈会6次,走访村民55户,收集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7条,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后盾单位的一把手多次来村指导帮扶工作和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了解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工作,解决问题,为乡村振兴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加大帮扶力度。为了确保帮扶效果,后盾单位的6名主要领导对6户监测户实施结对帮扶,卧龙村在全市率先实行“2帮1”的做法,即1名主要领导加1名驻村干部帮1户监测对象,加大了帮扶力度。三是组织保障有力。一是选派人员精准,这次卧龙村选派了4名工作队队员入驻帮扶,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硬、能力强,是一支能打仗的队伍,确保了帮扶力量的稳定。二是工作经费充足,工作经费和各项待遇得到很好落实,确保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支持村里的帮扶力度大,2021年,4个帮扶单位均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市民政局本级安排帮扶资金40万,争取省民政资金60万元,市委组织部安排帮扶资金30万(含市人社局10万),市医保局帮扶资金15万,添置村卫生室设备3万余元,温州商会积极开展消费帮扶,购买农副产品。加上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扶持资金共165万元。
(二)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增资增项
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先后争取市、省、国家乡村振兴的农业项目对卧龙村的支持。一是争取了国家田园综合体项目和省农业示范项目,目前已经上报了材料,经过第三方预售审;二是争取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S333省道提质改造项目已经立项,项目第一期火田镇至卧龙村计划开工;三是引进“湖南孝德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卧龙村旅游资源,于2021年7月24日签订意向协议;四是引进湖南省顺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卧龙村发展中药材种植、老茶园开发和尖栗园开发项目,租赁土地2万余亩,目前正在商谈,准备签订协议。
(三)做实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面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卧龙村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
1.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1)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提升了村级组织组织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党建工作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根基。我们准确把握村级基层党组织问题导向和组织力的着力点,从政治思想、服务能力、示范引领上搭建“党建 乡村振兴”的实践平台,通过强化教育、改进管理、提升能力、服务大局,村级组织的思政影响力,治理引领力得到明显提升,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了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充分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增强了村级组织凝聚力。我们坚持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引领党员创业绩、做贡献,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形象。村里有了“旗帜”领着干、党员就会跟着干、才能带领群众一起干,凝聚了党组织合力,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村级党组织队伍。全村设立党员示范岗4个,培养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6人,党员示范项目7个,包括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和外出务工等。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
(3)强化“五化支部”建设标准,提升了村级组织战斗力。我们按照“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的标准,合理布局了支部的设置,成立一个党总支,分设两个支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和党日活动,加强党员积分制管理;采用“清单制”管理,进一步落实“三个清单”,健全了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成效;抓好了“四议两公开”、“村级资金民议民决民评”等制度落实;建立了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第一书记带头领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期为党员上党课,精心组织“学史力行办实事”主题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等活动,营造党员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
2.着力巩固脱贫成果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
(1)广泛开展了“大走访”。开展了“拓展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宣传,提高了知晓度;落实了全村全覆盖的“大走访”,全村走访273户,重点了解务工情况、收入情况、“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共标注监测户6户,并按照实际困难制定帮扶措施,实施“二对一”帮扶。
(2)制定了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方案。我们结合卧龙村的实际,明确了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为全村所有人口,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明确了监测标准,将全省人均纯收入6500元的标准上浮5%,即6825元作为卧龙村的监测标准;明确了监测方式和程序。监测方式为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识别程序为五步法,即提交申请、入户核实、村评议公示、镇审核、县比对审定;明确了标注风险消除的标准和程序。风险消除标准为帮扶措施有效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收入持续稳定、大额刚性支出稳定解决。风险消除程序为村提出名单、入户核实、村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审定。同时,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原则,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消尽消”。
(3)建立低收入人群与产业有效连接机制。将44户已脱贫户和监测户全部纳入产业扶贫项目,重新签订产业扶贫项目帮扶协议,按照扶贫资金的比例将产业发展资金作为帮扶对象入股资金,人平2000元入股村旅游合作社,每年按照8%的保底分红,人评价分红160元。2015年-2021年,贫困户共计20人申请小额信贷,共贷款73万元。
(4)各项政策保障落实到位。住房保障、教育助学、健康扶贫、残疾户、五保户、低保户、兜底户、饮水安全、公益性岗位、产业扶贫、生态补偿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人平收入不断提高,2021年,44户贫困户总收入353.9万元,人均2.1万元,其中各类政策补贴资金30.3万元,人均增加1780元。教育有保障,全村享受教育助学的家庭27户,困难学生资助33人次,政策性补贴2万多元,最高享受3000/年/人,其中纳入雨露计划3人,无辍学学生。医疗有保障,落实了新的医保政策,为低收入人群减免医保费用,贫困户慢性病家庭医师签约率100%,并按照不同类型分类就医指导。2021年,对村卫生室的医疗器具进一步补充提质,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提高了卫生服务质量。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报销比例提高10%。住房有保障,全村脱贫户和监测户均按照住房安全要求全部落实了安全鉴定,分别达到AB两级。安全饮水有保障,全村建设3个生活饮水取水点,接入家家户户。
(5)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以入户调查情况为依据,建立低收入台账,将低收入人群纳入到常态化帮扶中。全村12个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
(6)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大了“四好公路”建设,为村级公路加装安全生命护栏800米。解决村民晚上出行的问题,加装路灯150盏。完善了村级老年人日托照料中心建设,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了必要场所,以老年人协会为平台,开展了互助养老服务活动,组建了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动村民参与互助养老,解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养老不离家”。建设了留守儿童活动场所。
3.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五大振兴”,尽力推动卧龙村乡村振兴工作。
(1)全力推动组织振兴,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党支部“五化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堡垒能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完善便民服务中心设施设备,落实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在2年内计划培养发展4名年轻党员,完善党员积分制度,整顿后进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民主监督,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自律能力、工作本领,遵守党的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2)全力推动文化振兴,激发内生动力。培养村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完善了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有制度”要求,配备包括应急服务站、“门前三小”等在内的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重新修订卧龙村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印发至全村各户正式施行,促进了乡风文明、环境美化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传承了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文明庭院、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清洁户等评选活动,定期举行敬老孝亲主题活动。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村红白理事会制度,建立健全整治农村乱办酒席,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降低村民非生产经营性支出。
(3)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成效。推动村民自治。完善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村民委员会民主决策机制和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完善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接受村民监督。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涉证事项清单及负面清单。建设法治乡村。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法规在维护农村权益、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扫黑除恶力度,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乡村。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引领、综治管理平台、全体村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健全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警务工作,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应急广播、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
(4)全力推动文化振兴,激发内生动力。挖掘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景点,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大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身边好人、脱贫星级户等评选、宣传力度,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院落、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清洁户等评选等活动,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实施敬老孝老主题活动。2021年,整理、修缮了卧龙村客家文化展示馆,完善了卧龙村新四军留守处的配套设施。积极争取县党史办、档案馆等部门的支持,对卧龙“新四军留守处”红色遗址、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卧龙活动区域的重大历史史料深入挖掘、整理。同时,争取省老区资金的支持,配套打造游击队路,修建练兵操场和长廊,开发系列红色文化教育课程。
(5)全力推动人才振兴,建立人才引入培育机制。加强本土人才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推送村民参加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村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2021年推送村干部参加农业技能培训、劳务经济人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训5人次。组织卧龙支村两委、村民代表到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学习乡村振兴的先进工作经验。开发岗位,鼓励本村人返乡,吸引外乡人来村创业。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2个,引进2名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任职,其中大专学历1名,退役军人1名。
(6)全力推进生态振兴,打造环境优美。着力打造美丽庭院。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四好公路”和生态河流。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花期长、适应性好、容易管理的绿化植物,搞好农村绿化建设。动员村民拆除破烂闲置房,整修旧房,按照宜花则花、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原则,打造绿色菜园、美丽花园和无公害果园。综合整治人居环境。鼓励支持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民居改厕。在卧龙山庄、长潭、沛江新屋里三个相对集中的居住点建设3个污水处理系统,对单户可以加装化粪池的6户,实施全面改造,2021年共落实厕所改造89户,使卧龙村的环境更加宜居。整治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清除村内陈年垃圾,动员村民自发开挖生化处理池,填埋可腐烂生活垃圾,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村民推行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进一步改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实行严格管控,禁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兽药。推进废旧农膜和农药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7)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实现村强民富。卧龙村因地制宜、尊重客观实际,明确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主,种养配套旅游为辅的发展思路。围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民宿开发、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利用资源开发、股份合作、项目带动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村集体资产收益。乡村旅游产业方面,2021年,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景区景观档次和游览品味。卧龙景区自然风光好,文化底蕴强。但特色不明显,质量低,留不住游客。需全面提升卧龙景区品质,通过打造一些高质量、有特色的景点,提升游览体验感,促进二次消费。2021年,通过开展湘赣边(卧龙)乡村旅游节活动,花大力气改善主景区水电、通信、环卫、安全急救、购物餐饮等配套设施和基本服务,合理配备观光车等景区交通工具,提高景区服务保障水平;加强景区管理和卫生保洁工作,打造文明卫生景区。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销手段,与央、省、市、县等媒体对接配合做好卧龙客家文化、景点展馆、景区动态的新闻报道、视频直播等,借助各媒体宣传报道,提升卧龙村的知名度;引进省外和长株潭高端旅游营销策划机构,依托旅游运营公司对旅游环线进行策划包装、宣传推广。将农业生产与娱乐竞技相结合,利用各节日节点,策划卧龙桃花节、漂流节、农民丰收节及短视频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把卧龙名片打出去,把客人吸引来。通过活动拉长游客游玩时长,带动卧龙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特色种养方面,通过“三变改革”,盘活村级资产,以“先租后股”的方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导村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社、专业大户,采取“基地 技术 平台”的模式。引进现代有机农业技术,推进百果园内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并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全程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现代农业档次;借助电商平台,打造卧龙有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按照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这些举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卧龙村旅游收入达140万,水果采摘收入达到110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74.1万元。同时,全面清理了过去负债,2021年村级和合作社财务收支稍有节余,还债30万元。
(8)完成了“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市委组织部组织市资源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有关同志多次来到卧龙村实地详细勘察,卧龙村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凝结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全体村民、各级专家领导的智慧,将村庄规划、产业布局、资源保护、民生发展等多规合一,形成了近期、中期和长期整体规划。按照山水画卷·客家情怀·康养卧龙的定位,卧龙村将发展以研学教育、休闲旅游、康养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综合体,打造成长株潭地区客家特色精品乡村和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2021年省市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地考核工作中,卧龙村排名前列。
(供稿单位:茶陵县火田镇卧龙村村委会;乡村发现转自:《湘村行动:湖南乡村振兴精选案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