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岳庙民俗博物馆导游图(畅游北京民俗博物馆)
老北京有句俗语:“东单西四鼓楼前,五坛八庙颐和园”。五坛八庙就是最具有北京祭祀文化特色的景点,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五坛”为天、地、日、月、社稷;“八庙”为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历代帝王庙、文庙。但是“八庙”说法更是众说纷纭。 更多的指知名度较高的佛教和道教庙宇:隆福寺、护国寺、妙应寺、普度寺、雍和宫、白云观、东岳庙、朝天宫。
今儿咱们就去素有阴司地府之称的北京东岳庙,也就是北京民俗博物馆逛逛看看!
先看看东岳庙的平面图:
东岳庙平面图
北京东岳庙是我国正一道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始建于元代延佑年间,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被繁华高楼包围的庙宇,多次毁于火又重建,道教正一派的道场。现在的东岳庙能看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清朝留下来的了!
中路正院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将琉璃牌楼、庙门(已拆除)、洞门牌楼、瞻岱之门、岱宗宝殿、育德殿等依次排列在子午线上。其它建筑则均匀、规整、对称地分布于两侧。巧妙地利用牌楼和门的设置变化,沿轴线的纵深方向,形成相对独立了又相互连通的六进院落。
东岳庙你知道供奉的主神是谁吗?
东岳大帝是泰山的山神,祖庙在泰山脚下的岱庙。所以,东岳庙的主殿“岱岳殿”。
那么,谁是泰山神呢?各典籍记述不同,一种即《神异经》所说的金虹氏,它受到了道教的承认,被载入道经中。另一种出自《封神演义》,即小说虚构的人物黄飞虎。由于东岳大帝主宰幽冥十八层地狱及世人生死贵贱,职务繁重,所以庙中一般还配有或说七十六司,分司众务。其中最有名的是速报司,司主或说是包拯,或说是岳飞。北京东岳庙的就是岳飞岳王爷; 东岳庙最有名的是三多和四绝! 东岳庙的三多是:神像多,最多时三千多尊,为全国寺庙之最;碑刻多,楹(ying)联多。1.神像多:东岳庙虽属道家,却囊括了许多其他教派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故有“东岳庙神像甲天下”之说。 2.楹联匾额多:大殿小殿每一间门口都有一幅楹联,诠释了各殿司神职能,也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3.碑刻多:碑刻主要位于广嗣殿和阜财殿门前,分东西碑林;又有公明碑和透亮碑。其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fu)所书《道教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琉璃牌坊
景点:琉璃牌坊琉璃牌楼,位于神路街北口,三间四柱七楼,是东岳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北京街道上唯一存在的砖石琉璃牌楼。 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是老北京最著名的牌楼之一,牌楼现在与东岳庙的庙门隔朝阳门外大街相望。牌楼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牌楼上正中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北面书“永延帝祚【zuo】”,意思是永远延续帝位;南面刻“秩祀岱宗”,意思是要规规矩矩的祭拜泰山之神,泰山之神就保佑平安。这几个字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但是我在想,这个是明万历年间太后所建,严嵩是嘉靖年间的权臣,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严嵩死于1567年,所以,我觉得有待考证,不过北京的六必居酱菜,那几个字好像确实是严嵩写的;
已经拆毁的山门只能在照片上看看了!
之前已经拆掉的山门为三洞式,三个门洞分别象征着“天神”“地祠”“人鬼”三界,步入山门,就代表着我们已经跳出这三界了。俗话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道教所指的三界和佛教所指的三界是不同的。据说最早北京东岳庙的山门远在两三公里以外的通惠河边。每天早晚,北京东岳庙的道士都要骑着马启闭山门。在民间流传的道士走马观山门,这句话,指的就是我们北京东岳庙。
山门是东岳庙原本的正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现在东岳庙的庙门其实是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这里作为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原山门内东西两侧的钟鼓楼还存在,不过变成庙门外的建筑,有些不伦不类了。
景点:钟楼和鼓楼钟鼓楼:一般的庙宇都是东钟西鼓,而北京东岳庙正好相反,鼓楼在东,钟楼在西,
鼓楼
东边的匾文写的是“鼍(tuo)音,“俗称“猪婆龙”爬行动物,为鳄鱼的一种,皮可以制鼓,再有,其叫声如同敲鼓,所以用“鼍音”来比喻鼓楼,看到这个词就知道这是鼓楼了!
钟楼
西边写的是“鲸音”因为撞钟的木杆为鲸鱼形,还有就是龙生九子,老四蒲牢趴在大钟上面,但是蒲牢胆子特别小,最怕大个儿鲸鱼了,所以一遇到鲸就会发出尖叫,声音特别洪亮!所以看到鲸音就知道是钟楼!
景点: 瞻岱门
瞻岱门
瞻岱门:位于棂星门正北。面阔五间,庑殿顶,过厅式。门内正中三间为穿堂,两梢间南侧供龙虎二将(哼哈二将),北侧供岳府十太保(翊灵昭武使温元帅,顺灵昭化使李元帅,协灵昭济使铁元帅,镇灵昭赞使刘元帅,通灵昭佑使杨元帅,宣灵昭庆使张元帅,广灵昭惠使康元帅,安灵昭应使岳元帅,显灵昭利使孟元帅,永灵昭助使韦元帅)。内檐正面挂《东岳大帝宝训》。 惩恶扬善是东岳信仰的核心内容。最为著名的就是悬挂在瞻岱门上的《东岳大帝宝训》,蓝匾金字,词曰:“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比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性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神都不计较,不必烧香磕头,好自为之便可。算什么命,问什么卜,这句话说得好洒脱啊,
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这辈子的事儿这辈子解决!瞻岱门俗称龙虎门。悬挂的楹联为:阳世奸雄,为天害理皆由己,下联: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东旁门的楹联是:阳世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西旁门是: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
哼哈二将
镇守瞻岱门的是道教的神,神龙虎将,我们俗称“哼哈”二将,哼将手中持枪,哈将手中持钺,气势威猛。据传,他们都有制敌的绝招,青龙神将用鼻子一哼,便喷出两道白光,将对方的魂魄吸走,白虎神将张嘴一哈,喷出一团黄气,令对手魂消魄散。这是封神榜里的描述!他们是《封神演义》中的两位英雄哼哈二将陈奇和郑伦。
岳府十太保
道家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这里内行人都会用道家的太极阴阳步跨过瞻岱门的门槛,男左女右。瞻岱门的北侧是岳府十太保,均为坐姿,象征着北京东岳庙的等级地位。
大算盘(瞻岱门两侧各有一个)
瞻岱门东侧门和西侧门各挂了一个大算盘,这个大算盘也是东岳庙的一大特色, 乘除分明,毫厘不爽。意为公平公正处事。两个大铁算盘,长六尺,高三尺,珠子累累,共209珠,上刻“乘除分明”“毫厘不 爽”,相传由满人葆亨所献。
北京东岳庙大算盘:镇庙之宝之一,相传由满人葆享所献,葆享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山西布政使,家住朝内拐棒胡同。光绪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儿子结婚,日子是让道士给选的,当时有一个在朝为官的御史叫邓程修,前往道喜,遭门房冷遇,便生报复之心,在皇帝面前告了葆享一状,说葆享在圣祖仁皇帝(也就是康熙皇帝)的忌辰之日为其子举办婚礼,大摆宴席,实属大不敬之罪。皇帝将葆享革职查办,葆享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觉得很窝囊。就叫外孙子做了两个大算盘,挂在了北京东岳庙,让东岳大帝主持公道。据说这两个大算盘挂上不久,邓程修就得病死了。后来人们就用北京东岳庙的算盘作为镇宅辟邪的吉祥物了。 也有人说,这是七十六司判官用来计算世人的心地与言行,以便奖惩的。
景点:福道:过瞻岱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条高近1米,长约60米的长长甬路直通迎面的主殿——岱宗宝殿。两侧分别引出东西环廊回庑,连檐通脊,连接东、西朵殿和配殿,合围于瞻岱门两侧,犹如宫殿朝堂,肃穆威严。
福道
景点: 寿槐
先有老槐树,后有东岳庙
在老北京人常说的东岳庙顺口溜里还提到了“摆一摆的老槐”,而它正是京城十二名槐之一的东岳庙寿槐。这株老槐因为灵气十足,当地居民更喜称之为“福树”或“寿槐”。有关这株寿槐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这棵老槐树灵气十足,如果能有幸在树下绕上三圈,能使绕树的人吉祥如意,心态平和,延年益寿,所以被人们成为寿槐。
乾隆西碑亭和玉马
康熙东碑亭和铜特
景点:东西碑亭和碑亭前的玉马和铜特东岳庙的正院里东西各有一座碑亭。 东碑亭里立的是康熙四十三年的《东岳庙碑记》,记述康熙三十七年,东岳庙失火后皇家出帑银重修的经过。西碑亭里立的是乾隆二十六年的《东岳庙重修碑记》,记述乾隆二十六年皇家出帑银重修的事项。 咱们先聊聊东岳庙给乾隆皇帝增寿的传说! 老北京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人行万里路,不如东岳庙走一步。相传乾隆皇帝在他七十二岁的时候,有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主管人间生老病死的东岳大帝視察故宫,便急忙率领百官跪拜迎请,东岳大帝见乾隆态度诚恳,便向他泄漏了一个天机,告诉他阳寿将尽,如果想延长寿命,就必须到东岳庙请神祭拜。乾隆大惊,第二天,亲自赶往东岳庙,找到主持,说明此事并让其选好了皇道吉日。乾隆回宫后,斋戒三天,沐浴更衣,按时抵达东岳庙。乾隆皇帝非常虔诚地祭拜了东岳大帝。然后沿着神路东侧向南走了八步,做了一首迎神歌,把天神请来后,行大礼诚心祭拜,拜完后,又在西侧走了八步,做了一首送神歌。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乾隆在做送神歌时,着实费了很大心力,终于把神送回了天庭。 诸神回到天庭后,根据乾隆在请神和送神时所走的步数,给他加了十六年的阳寿。乾隆当时是七十三岁,七十三加上十六,正好是八十九岁,所以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岁,成为历代皇帝最长寿的一个皇帝,史称古稀天子。在民间流传的曹植七步成诗,乾隆八步成歌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
特别之处在于西碑亭前的玉马和东碑亭前的铜特,是别处没有的。
老北京有三摸,潭柘寺有摸石鱼求富,白云观摸石猴求灵,北京东岳庙摸铜特治病。东岳庙的“铜特”是一个铜铸神兽,俗称铜骡子。此兽骡身、马头、驴尾、牛蹄,有四不像之称。相传它是文昌帝君(道教中掌管功名利禄之神)的坐骑,还有说康熙皇帝巡幸江南骑过它。民间传说,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或不舒服,去摸铜特相应的部位,一摸就会好,特管事,特灵验,特好使!手到病除。如今,这只铜特头部、腹部、尾部甚至鼻子都被摸得黄亮黄亮的。
西侧是乾隆御碑,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碑文记述自康熙重修东岳庙,至今已有六十年,衰败以甚,乾隆皇帝乃于二十六年,出资重修。并作了两首祭神时恭迎神仙降临的迎神歌和拜完神后恭送神仙重返天庭的送神歌。乾隆皇帝还令宫廷乐师配乐,以为颂唱。这两座御碑楼均为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红色墙面,穹然双峙,表现出帝王的尊严。 白玉马是文昌君的坐骑,当官的最喜欢祭拜玉马,但是不能用手摸,而是用心祭拜,据传能保佑官运亨通,平步青云,马到成功。 东侧碑楼内矗立的是康熙御制碑,碑文记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因居民用火不戒而遭焚毁,第二年,圣祖下令重修,三月开工,直至四十一年六月止。康熙夸耀此次重修“不劳一民,不兴一役”,殿阁廊庑整饬一新,较以前更加雄伟壮观。且素来对泰山神崇奉备至,每过鲁地,皆要派遣官员前去祭祀。东岳庙位于京师之巽位,其位适宜,可“隆望秩之典”。神既然适得其位,老百姓自然争相祭拜,重修之后,必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景点7:碑林老北京的顺口溜“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就是指东岳庙内的四个趣闻传说。也就是石碑文化的四绝,这个咱们进去找到慢慢说说这故事!
早年间,北京的老爷爷、老奶奶,或是大爷大妈见着哪家儿的孩子聪明、机灵一准绕上一句“机灵鬼儿、透亮碑儿”,或者把这一句拆成四句说:“瞅这孩子,机灵鬼儿似的”、要不就说“看这小子嘿,透亮碑儿似的”,再就是“小金豆子,不吃亏儿”。其实,这机灵鬼儿、透亮碑儿也罢、小金豆子不吃亏儿也罢,说的是东岳庙里的四块碑。
透亮碑
“透亮碑儿”指的是西碑林炳灵公殿前的一座石碑。因碑首两条盘龙有六处有意刻漏而得名。这种透雕手法用在“螭首龟趺”碑刻的极为少见,在视觉效果上更具立体感。老北京人十分形象地叫作“透亮儿碑”。石碑雕刻工艺之精湛令人叫绝。这块石碑碑首刻有两条蟠龙。此碑采用透雕手法,在龙身处镂刻出六个孔洞,人们透过碑首,可以看见碑后的天空,因此得名“透亮碑儿”。这座石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透雕工艺绝无仅有,北京大大小几十座庙宇中,没发现第二个。碑下的赑屃【bì xì,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头早已被砸掉。碑身与碑座石材颜色不同,我想可能会张冠李戴。当年文革破四旧,东岳庙里一百多块石碑都被撂倒、砸烂或掩埋,后来启出、恢复,石碑众多,难免不会出错。
机灵鬼儿
“机灵鬼儿”的故事来自于一块石碑。在东岳庙院中东面碑林有一块顺治皇帝题写的石碑,石碑内容是《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碑座两侧各雕刻有一个提着灯笼的小道童。碑座两侧各刻有一个小道童提着灯笼,雕工精湛,不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像道童用眼睛看着人笑。 传说有一段日子,庙里有两个小道童经常在晚上提着灯笼出庙玩耍,到庙门外小摊上佘糖果吃。时间一长,摊主打听,但却没人认识这两个小童。摊主一天夜里偷偷跟小童身后,但两小童进庙门后,就不见了踪影。第二天白天到庙里来找,主持说庙里根本没有这两个小孩。摊主画影图形,找遍全寺,才发现是碑座上的两个小家伙。于是,主持将石碑左童的灯笼用纸糊上,右童的一只脚用线捆住, 从此以后再也没见到打着灯笼的小道童出庙玩耍。
但现在这两个小家伙的脸却不见了,凿掉了!估计是人为破坏的
“小金豆子”青石
“小金豆子”指的是岱宗宝殿西侧走廊地面玻璃下面罩着的方形青石块,据说这块青石块上有许多闪光的小金点儿,人们以为是金子就争相抠取,这些小金点被称为“小金豆子”。后来抠的人太多了,就加上玻璃罩保护起来。其实,这是一块铜矿石,上面的金点根本不是黄金。景点介绍说,在此石块上跨过可来年发财,不少游人跨石祈福。由于玻璃上的水汽和污垢,趴在玻璃上根本看不到石头上的金点子,只好从玻璃上跨过祈福。
“不吃亏儿”的故事也来自一块石碑,但实物已经不存在了。查资料得知,寺院里有一石碑座,上面刻画的是一群淘气、顽皮的小猴捅蜂窝,马蜂飞来,小猴们抱头逃窜,神态生动逼真。我想,也许哪天从附近哪个地方挖出这块石碑,那也算是东岳庙乃至老北京的一大新闻了!
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
最著名的是赵孟頫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被书法界俗称为《张公碑》或《道教碑》。赵孟頫是元代大书法家,常说的书法四大名体"颜柳欧赵"的"赵"即是赵孟頫。多年来,且不说瞻仰碑体,国人就是能得到一张《张公碑》的拓片都是值得骄傲的幸事。民国初年,每到春季,琉璃厂荣宝斋就会搭席支棚,将《张公碑》的拓片在庙会上出售。 赵孟頫在《张公碑》中洋洋洒洒近三千字详细记述了張留孙的的生平,赞美之辞尽现碑文之中。此碑於赵孟頫逝去七年之后〔1329年〕由张留孙之弟子吳全节立石。虽东嶽庙屡经战乱及文革破坏,所幸此碑埋於地下得幸免於难,现此碑立於神道东侧碑林中外罩玻璃钢供游人瞻仰。 石碑下的赑屃造型明显与周围的不同,虽有破损但还不算太严重。当年东岳庙的神像和石碑大多惨遭厄运,这块张公碑能够保留到今天也算是万幸了。
岱岳宝殿
景点:岱岳宝殿岱宗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十一檩。殿顶采用庑殿式,即殿顶前后左右四面都为斜坡状,前后坡相交于正脊,左右两坡同前后两坡相交成四脊,具有四坡五脊的特征,故又称“四阿五脊殿”。早在商代,四阿顶即已出现,直到清代,这种殿顶仍然为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制。殿身檐下施单翘三昂九踩斗栱。正脊两侧饰以螭吻,张嘴吞含着正脊,尾部上卷。背上有一剑柄像是一把长剑将螭吻固定在正脊上。相传,它是“龙生九子”之一,能驱魔防火,是古建筑的保护神。殿顶覆绿剪边琉璃瓦,朱楹丹棂,梁栋五彩,飞檐翘角,十分壮丽。殿身梁、檩、枋、额均绘有皇家才准许使用的龙锦枋心的和玺彩画。天花为正面坐龙,沥粉贴金,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帝王的尊贵 在岱宗宝殿门槛正中下垫有两块长方形石板,善男信女常在这儿跪拜,所以又叫“拜台”。石质坚硬,色泽光亮。经过众人常年踩踏,仍没有一点儿磨损的痕迹。传说东岳大帝出巡,必脚踏这块石头,然后腾云而去。 大殿里面(未开)端坐在玉罗台上的主神就是主掌人间生老病死、富贵贫贱,统领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十八地狱的冥府之王“ “东岳大帝”。殿内大帝坐像高4.46米,台下两侧,是四文臣、四武臣。像高3米,粧銮沥粉贴金,衣带纹饰生动。每尊塑像的神态各不同。文臣既具仙风道骨,又有儒者风范。武臣则气势逼人,威武中又显示出儒雅的风度。
景点:七十六司(可能有的兄弟看了这组雕像,会心惊胆战,我就不放那么多照片了!)
岱宗宝殿及东西朵殿、东西配殿以及瞻岱门之间,是七十二间连檐通脊的廊庑,前后檐斗栱均呈明显的元代形制特点。除去两朵殿东西两侧的四间用做张留孙、吴全节、炳灵公和三茅真君的祠堂外,余下的六十八间廊庑内供奉的是东岳大帝统辖下掌管阳世间善恶祸福、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地府判官——七十六司。其中有八间廊庑内是双座神像,故六十八间内实际有七十六司。 各司由北向南,按照穆位顺序排列。七十六司内的神都如真人大小,每个司多则十二、三尊,少则七、八尊。主神皆端坐神台之上,除行雨地分司主神形象为龙王外,其余各神有黑脸的、有白脸的、还有红脸的,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皆身着各色官袍,足登朝靴,或手持圭板,或怒斥罪人,或侧首沉思,或双手合十。侍童或手捧官印,或手持书卷陪侍左右。 据说现在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七十六司的设置,是以人世政治加诸鬼神,宣扬的是仁民爱物、忠君孝亲的传统伦理。
每司前都有一副楹联,表明该司的“职责范围”,如“速报司”的楹联是“报应眼前律法不宽尺寸,威灵身侧约绳岂俟年时”。道教认为,“善恶之报,如影随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处或灾病,都因其善恶行为所致。将岳飞奉为该司司主,即因他含冤而死,必更易体会他人受屈心理,定能从速秉公行正,惩恶扬善。
“放生司”的楹联为“放生博爱悠悠齐适其天,览物垂慈历历谐同我性”,以传统道德中仁爱思想为基点,倡导博爱万物众生,劝诫人们不要滥杀动物,具有保护自然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意义。一位虔诚的教徒拜谒东岳庙后,题写了“七十五司信有无,朝阳门外万人趋。也知善恶终有报,不惧官刑愧鬼诛。”的诗句,道出了东岳庙的警示作用。
据说以前每当夜幕降临时,庙里的庙役就会摇着铜铎(tong duo),绕着七十六司廊庑走一圈,各司神听到铎响就会升堂办公。
下次咱们再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