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和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主题是: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那么你知道教师起源于什么时候吗?教师节又是在什么时候确立的吗?
一、知识介绍
1.教师的来历
“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记载“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当时仅指年龄辈分最尊的学者。“老师”一词随后多有演变,但万变不离本意。“师傅”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师父、师傅都是对老师的尊称。唐朝韩愈《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更是把“老师”的职业阐述的精炼明确;而“老”字是古时对公卿大夫的尊称,后来将两字合在一起,称作“老师”,成为对教师职业的称呼。
在原始社会,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进行的,父母长辈就是教师。他们教育后代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传授劳动经验以及社会生活的传统行为习惯。而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专门职业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以后。我国的学校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古籍记载在尧、舜、禹的时候已有大学,名叫“成均”。这时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养老的场所逐渐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学校。教师就是这些老人,并有了最初的级别,即“国老”与“庶老”。
“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因此,西周初期学校的教师都是由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成为“教师”。
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的西周,统治者对教育极端重视和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的局面,就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建立。文化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王室、诸侯忙于战争,社会动乱,由于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散失民间。破落奴隶主贵族及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较单纯、独立的社会职业。
至此,教师作为古代社会分工的产物,从远古时代融于生产劳动的非专业化的原始形态,演变为从事古代学校教育的泛专业化形态。
2.中国教师节的来历
不同国家、地区订定“教师节”的时间有所不同。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 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希望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达到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目的。
二、考察形式
本知识点为记忆型考点,需要考生着重掌握注意日常积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