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槐妻子照顾他的智障儿子(离异后独自照顾智障儿子)
没有人不向往美满的婚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
面对文章的出轨,马伊琍直言“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大方选择了原谅。
可是五年之后,两人还是宣布离婚。
当婚姻中出现了背叛,这段关系便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坍塌。
可是没有背叛的婚姻,就真的能顺利走到结尾吗?
王诗槐与第一任妻子志同道合,很快谈婚论嫁。
结婚第一年就迎来了新生命,可偏偏好景不长,肺炎引起的窒息,让不到一岁的儿子智力受损。
夫妻二人心如刀割,也因此事渐渐生出了嫌隙。
没有恶俗的背叛戏码,两人还是走到了形同陌路。
活在愧疚与自责之中,王诗槐一边工作,一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
或许是老天不忍心,虽然儿子的病没能彻底根治,却让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
“我会好好照顾孩子的,你别怕我累,我想和你在一起,你怕什么?”
被初恋的勇敢与深情震撼,王诗槐往前一步,踏出了他的新生活……
少年自有凌云志,可叹红颜短作缘
1957年11月27日,王诗槐降生于安徽合肥。
从小爱好文艺的他,在12岁时就成功通过了安徽省歌舞剧团的考试。
可小少年满心欢喜地等待入团,却被父亲阻止了梦想。
原来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希望孩子也能“胸藏文墨怀若谷”。
“你现在年纪还小,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还是先以学业为重!”
在父母稍显强硬的劝告下,王诗槐放弃了入团资格。
安安心心上学,打小就聪明的王诗槐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中学毕业时他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合肥九中。
这可是安徽的省示范高中,能考进来的都是尖子生。
也是在这所学校,王诗槐遇到了初中同学王筠。
少年人的性子总是简单而热忱。
在新环境里遇到老同学,王诗槐喜不自胜,下意识地与王筠亲近。
借东西、问问题、聊闲天、玩游戏,他总是第一个想到她。
刚刚升学的王筠也很不适应,面对老同学热情的招呼,她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
高中的生活紧张又充实,没过多久,两人就完全融入了新环境。
在巷子口遇到,他们就伴着清晨的风一起去学校。
在食堂坐到一起,他们就在餐桌上讨论学习的难题。
若是老师哪天的课讲得有趣,他们就悄悄看对方一眼。
匆匆一瞥间,藏着两人都未曾察觉的欢喜。
那些偶然的相遇也渐渐变成了默认的约定。
心照不宣的心动成就了两个人单纯又懵懂的爱恋。
青涩的感情伴着书香慢慢发酵,愈久愈浓。
但因为临近毕业,他们见面的机会开始减少。
因为不能参加高考,王诗槐怀着对文艺的热爱考进了巢湖地区文工团。
没有从艺想法的王筠则是在家人的安排下去了工厂工作。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
两个人当即约定,要一起考大学。
恰逢上海戏剧学院在安徽设立考点。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王诗槐不可避免的心动了。
录取名额只有5个,报考的人却有5万之数。
“我在文工团里每天都还有工作要做,但是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我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去学!只要没有排练和演出,我就回宿舍复习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王诗槐本来学习就好,他被录取了!
就在这时王筠也递来了好消息,她考上了合肥大学。
尘埃落定,两个人终于谈起了恋爱。
因为不能常常见面,无奈之下他们选择用书信交流感情。
“王筠,我被选作话剧《日出》的男主角了!近来忙于排练,不能常常通信,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鸿雁传书,纸短情长。
寄信的日子也持续了三年。
大四那年,觉得感情到了最好的时候,小情侣开始带着对方见家长。
令王诗槐意外的是,王筠的父母对他们的恋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原来演员这一职业在当时并不被看好,而王筠父母的思想更是保守。
“戏子能有什么前途?工作又累又不稳定,说出去也不体面!你们真要是结了婚,他怎么顾家?怎么照顾你?我们得为你将来的幸福做打算!”
王筠没有听父母的话,她不停地劝说,想让他们放下偏见。
王诗槐也没有放弃,他极力表现,想向二老证明自己是一个既正直又有上进心的人。
然而两位老人却是铁了心,怎么也不肯接受。
相恋六年,他们走过了彼此的青春。
从偷偷欢喜到倾心相对,他们对彼此许下了最真诚的诺言。
本以为是青梅竹马、天作之合,却没能捱过王筠父母这道难关。
他们再无奈再不舍,却也只能分手。
壮志正酬劫难生,连理枝断情分结
大学毕业后,王诗槐被分配进入安徽省话剧团工作。
在这里,他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张晓明。
因为有着相同的理想爱好,两人渐渐熟络。
而奔忙于工作的王诗槐也将无疾而终的初恋埋进了心底。
1982年,上影厂邀请王诗槐在《张衡》中出演男一号。
但导演见到他时,却不是很满意。
“你现在还撑不起来这个角色,不如演冯少卿吧!”
从男一号到男二号,说不介意是假的。
但王诗槐非但没有多愁善感,反而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拍摄中。
角色被替换的经历让王诗槐意识到了能力的重要性。
“男一号的邀约不会只有一个,重要的是能不能抓住它。”
1983年《华罗庚》剧组招募演员时,他就成功用演技把握住了机会。
出演知名数学家的难度不小,但王诗槐却凭借他对角色的准确把握,将华罗庚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他争取到了上影厂当年的重头戏——《漂泊奇遇》的试镜机会。
主角漂泊者的台词虽然不多,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王诗槐用动作表达心情、用眼神传递感情,以细腻的表演通过了试镜。
因为这部剧,他获得了导演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也被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进入新环境后,王诗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演绎事业中。
从《日出》里英俊的“方达生”,到《在水一方》里的“蹩脚哥哥”;
从《几度夕阳红》中英俊的“何慕天”,到恐怖片《午夜两点》的男主角“曹东明”。
他不仅凭借《日出》获得第一届表演学会奖,更是彻底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表演事业如火如荼,王诗槐的婚姻却走到了结尾。
他与妻子张晓明因戏结缘,因为志同道合,两人很快就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
在王诗槐拍摄《华罗庚》的那一年,他们也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电视剧《华罗庚》剧照
那时演员工资一般,为了能多挣点钱,也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事业,王诗槐不是在拍戏,就是在拍戏的路上。
家里的大小事他都无暇顾及,一股脑儿地丢到了妻子头上。
为了补贴家用,张晓明也没有放弃工作。
她既是上戏的老师,又是剧场的演员,有时还在幕后做导演,活脱脱一个工作狂。
下班后的她又化身家庭主妇,拖地、洗衣、做饭、烧菜。
高强度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务难免会将人压垮,忍不住地,张晓明也开始抱怨。
“这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家吗?丈夫连人影都看不见!”
没过多久,张晓明有了身孕,生活的担子更重了。
面对孩子带来的经济压力,没等儿子王海平长到半岁,张晓明就回去上班。
因为两人工资都不高,王诗槐也没作他想,只是为了养孩子接了更多的戏。
可他也在就这样错过了妻子眼里的疲惫。
1984年秋天,在杭州拍摄《蜜月的风波》的王诗槐抽时间回上海看孩子。
不知说是不巧还是万幸,他赶上了儿子因为肺炎发作而导致的窒息。
幸亏楼上的邻居是医生,及时为儿子做了处理进行治疗,这才捡回了小海平的命。
夫妻两个赶紧把儿子送往医院,一番诊治之后,医生宣布孩子因为大脑缺氧造成了脑细胞坏死,智力损伤将无法恢复。
听到这个消息,王诗槐心痛不已,张晓明更是泣不成声。
儿子的事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王诗槐和张晓明这才意识到,作为父母,他们有多么不称职!
结婚以后,他们忽略了对家庭的经营,即使在孩子出生后也忙着工作。
对自己的责问、对孩子的愧疚、甚至对对方的抱怨,种种情绪几乎让他们窒息。
但他们也知道,不论他们再怎么伤心,孩子都好不了了。
王诗槐的戏还没拍完,即使他再不想离开,也不得不先回剧组。
想起儿子就痛心不已,也只有忙碌的工作才能让他从难捱的情绪里暂时脱身。
可他能因为工作不去想这件事,一个人在家照顾儿子的张晓明却不能。
小海平的每一声哭叫都撕扯着她的心,她几乎是日日活在自我折磨中。
不可避免的,她对在外拍戏的丈夫也生出了埋怨。
等到王诗槐终于结束工作,张晓明却再也无法面对他和孩子了。
这段感情再也无法维系,他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艰难养子十二载,难拒深情续前缘
离婚后,王诗槐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重任。
为了方便照顾小海平,工作上他也尽量选择在上海本地拍摄的戏。
儿子智力受损学东西慢,他就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
在他的耐心教导下,小海平不仅学会了开口说话,还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从一句磕磕绊绊的“我饿了”,到自己拿起勺子吃饭。
儿子小小的学习成果让王诗槐比自己拿了大奖还高兴。
在他的努力教学下,王海平终于也进了小学读书。
王诗槐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一点了,没想到意外再次发生。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接儿子放学,孩子却突然倒地,口吐白沫、抽搐不停,他着急忙慌地抱着孩子去医院,却被告知孩子患有癫痫。
儿子的病情需要更为细致的照看,他一个人顾不过来,就把父母从老家了接过来。
从此,只要王诗槐不拍戏,他就在家里陪儿子。
带儿子走遍了上海各大医院,积极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即使是在外地拍戏,王诗槐也不忘打听当地有名的医生和药方。
从市中心的三甲医院到偏僻乡镇的个人诊所。
只要是听说能治疗或者改善孩子症状的,他都会亲自跑过去看看。
坎坷的经历让王诗槐早已不相信命运,却没想到命运也会有偏爱他的时候。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带儿子去求医,却遇到了自己的初恋王筠。
久别重逢,两个人免不了寒暄。
王诗槐这才知道,当年他们分开后不久,王筠就去了国外求学,现在也是单身。
而王筠听说王诗槐这些年的遭遇后也唏嘘不已,直言没想到他会经历这样的事。
当初匆匆分开,再多的情感都化成了遗憾。
如今再见,也不知该感叹命运无常还是道一声缘分未尽。
这次偶遇之后,两人的联系又在不知不觉间密切了起来。
王筠被王诗槐的坚强打动,王诗槐也为王筠的温柔再次动心。
一场跨越时间的心动,让历经世事的两个人终于再次走到一起。
向王筠许诺绝不会让她委屈,他们结婚了。
结婚后王筠留在家里全心照顾王海平,让王诗槐安心工作。
她对王海平视如己出,一点点学着和他相处,代替王诗槐教导他。
喂药、洗澡、康复训练,她从不假手于人。
她比王诗槐更细心也更耐心,王海平的身体在她的照顾下愈发好了起来。
在王诗槐专心于拍戏时,王筠又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他激动不已,对妻子充满感激。
王筠没有因为亲生女儿的诞生薄待海平,依旧对他很好。
王海平也很喜欢妹妹,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哥哥了,要给妹妹做榜样,就连学习时也不再任性胡闹。
或许妹妹也能感觉到哥哥的爱护,她从小就黏王海平。
王海平也任她黏着,带着她玩,由着她闹。
他懂得的事不多,却知道要好好照顾妹妹。
从蹒跚学步到上学读书,他牵着妹妹的手一路护着她长大。
妹妹长大后也没有改变对哥哥的态度,反而对他更好。
她带王海平出去玩,还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朋友们认识。
哥哥从前怎么照看她,她如今也怎么看顾哥哥。
带他去医院,帮他准备药,陪他做训练……
“看吧,我也能把哥哥照顾好!”
年岁越长,王诗槐越为王海平的病伤怀,担心自己不在了海平该怎么办。
王筠却没有这样的担忧,她不仅不担心,还忍不住笑王诗槐多愁善感。
王诗槐与王筠及女儿
“我教出来的孩子我知道,别说海平自己现在多让人省心,再不济还有他妹妹呢?就算他照顾不好自己,那丫头也不会让她哥哥受一点委屈,不用你操心!”
王筠的话减轻了王诗槐的忧虑,看着儿女们互相照顾的日常,他也渐渐放宽了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王诗槐的前半生虽然颇为不顺,可他始终没有放任自己在悲伤的情绪中沉浸,他永远在行动、永远不放弃。
如今有贤惠能干的妻子、懂事可爱的儿女,曾经的那些苦痛也终于被如今幸福的生活抚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