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南航无锡研究院公布多项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

动动手指,就可以像“玩网游”一样管理工厂;工厂车间内每台设备可以相互“说话”,自主决策协调生产……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公布了多项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呈现智能制造的未来新图景。记者了解到,这家运营三年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了五大产学研项目联合实验室,累计签约产学研项目合同107项,诸多成果助力企业从“制造”到“智造”转型蝶变。

江苏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南航无锡研究院公布多项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1)

学科建设“补给站”,拓展学科发展新空间

学科建设经费不足、学院科研场地和设备资源有限、部分老师科研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学校空间有限,导致一些老师没有足够的实验室空间,给老师们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作为一所校地研究院,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惠山区洛社镇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南航无锡研究院自建设以来,已经建立了18个专项实验室和5个院企联合实验室。研究院汇聚了政府的政策、资金、场地等资源,较大程度缓解了教师科研需求与学院资源紧缺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研究院,老师和科研人员并不只是埋头做学术基础研究,而且让市场来检验学术成果。在研究院,老师们以破解“卡脖子”难题为指引,攻克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检验研究成果。

江苏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南航无锡研究院公布多项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2)

南航机电学院朱永伟和李军老师团队与当地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通过三年多的持续研发投入,在研究院的支持下,成功研制出用于智能手机屏幕打磨的固结磨料抛光垫,打破了3M公司的全球独家垄断。该产品不仅市场前景巨大,也在专利转让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凭借这一落地成果,李军在2020年职称评审中获得评委们的高度认可,并取得教授职称。

人才培养“试验田”,打造学生成长新阵地

在南航机电学院陆永华教授牵头的“洗衣机表面缺陷自动化在线检测”项目中,其硕、博士团队经过5个月的科研攻关,自主完成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写,可实现在5秒内完成39台相机的图像采集、处理并给出检测结果。学生们在以产学研项目为牵引,深入车间,深入生产一线,了解需求、落实方案直至项目落地实施,研发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飞跃式提升。

以理论研究为主,工程实践机会较少,导致培养质量不高,是当前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而研究院有资金,有场地,有项目,有工程师相互配合的团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创新了研究生工程实践培养模式。目前,南航无锡研究院累计培养了13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30余名学生毕业后通过研究院平台到相关企业就职工作。

江苏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南航无锡研究院公布多项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3)

科研成果“孵化器”,助力地方产业新发展

2020年12月,全球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在河北唐山正式下线,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正是南航无锡研究院的全自动智能装卸货运系统。在中车集团“高铁全自动智能装卸货运系统”项目招投标中,南航无锡研究院的方案力克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等强大对手中标;这一项目的实施也开启了高铁货运新模式,为提高我国铁路物流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商飞的5G全连接数字孪生工厂也由研究院的智能制造团队打造,该项目对生产C919的多个厂房、上百台主机设备和人员进行全方位仿真,在虚拟空间中实时反映设备、人员的动态。经过“智慧大脑”,一个个车间不再被钢筋水泥“包围”,而是如同“透明工厂”一般,实现数字化智能操作。管理者可如同打游戏般,沉浸在真实的虚拟环境中,管理生产链上的全要素。“在孪生工厂的帮助下,工人的工作效率、在岗率、行走轨迹以及工作时间,管理者在办公室就能掌握得很清楚。”研究院院长唐敦兵介绍。

江苏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南航无锡研究院公布多项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4)

“研究院的建立无论是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地方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唐敦兵说道,“研究院的师生们已经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我们也希望研究院能够真正扎实地办下去,开创高校产学研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新样板”。

通讯员 包玉洁 柯龙婕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