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59章治人(知雄守雌复归于婴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睿智在于善于观察,总结出自然大道的规律。从矛盾对立中领悟到万物存在的道理。知道刚强却安守柔静的德行,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阴暗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楷模,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德性才得以充沛,回归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演变成宇宙万物,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并沿用遵循,则为领导者,所以完善的政治形成体系,不可分割。
道德经反复讲述一个关键词,“复归”。以知雄、守雌这个原则劝导世人报一守恒。在是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追求名利尔虞我诈,在追逐中迷失了原本的目标。在抉择中犹豫不决。给自己造成了困惑,也对社会危机埋下了隐患,所谓“守雌”并非妇人之仁,而是做事要怀着仁和之心,以返朴归真,达到天下大治。知道强势所在,而不滥用,有着最好的执行力,却始终保持着甘愿下风的谦和。
什么是为人之道?
这就就是为人之道,阴阳对等,虚实结合。“朴”、“婴儿”、“雌”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推崇一种简单明了的生活理念,以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正的初心,认识世界,并将这种认知赋予真实的行动。
婴儿时期是所有生命的出奇,人们喜欢婴儿在于婴儿的天真无邪,婴儿所表现的最原始的状态就是简单纯朴,这是老子最为推崇的境界。为食而食,为乐而乐,没有任何的欺诈和虚伪,以人类最本性的想法体现出“朴”的核心内容:不被世俗的功利宠辱所困扰,无私无欲,淳朴无邪。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以道德规范约束人,塑造人。而老子认为道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不以道德条例制约人性,不否认人性阴暗的一面,也不刻意彰显人性善良了一面。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出自于内心表述。
如果把刚强看做有为,把柔弱看做无为。处处表现出谦让更合乎道,而刚强相反。所谓越刚则断,就是这个道理。前面讲过上善若水任方圆的道理,水性本柔能承载天下万物,人类能达到溪水般涓涓细流,也就回到了婴儿的纯真状态。
在常人看来,智慧与糊涂对立,而道家认为智慧是无,糊涂是有。人本来什么都不知道,处于混沌状态,因为学习和经验积累,有了智慧。但智慧往往会误导人类最原始的判断,在追求技巧的同时,忽略最基本的法则,大道自然。
所以,在自然既定的前提下,无知无识反而是道的精髓所在,那些真正明白道的人保持了低调,糊涂的状态,以“难得糊涂”成名,也一次得以全身而退。
可惜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个人。所有人在一条看不到终点的道路狂奔。在欲望的推动下,追求虚无缥缈的荣华富贵。孰不知所谓的千秋万代不过是痴人说梦,永享荣禄也仅是过眼云烟。最多的财富,最高的地位睡不过三尺来宽,最显赫的名声死后也不过是一堆黄土。
人生来匆匆,去也匆匆。当尘埃落下时,曾经拥有的一切终归回到无。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泰然处之,用宽阔的心怀去容下喜怒哀乐,以超凡的状态达到圆满的境界。这就是道,永恒而不灭,这也是人心,从有到无,从无再到有。在永不停息的感悟修炼中,保持本心的不动摇,以柔和的心态去认识身边的世界以及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生过客。
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国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博大精深的国学,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