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

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1)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屏幕上?

数据分析公司「DataReportal」给出了答案。在全世界,人们平均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是6小时55分钟。这意味着,在我们醒着的时间里,一半的时间都在盯着屏幕。而这,仅仅是个平均值。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外卖软件、购物平台上,这些原本试图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工具,如今却已经统治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它们早已不再等着被我们使用,而是变得有自己的大脑和目标,算法构成了它们的毛细血管,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在深度依赖数字技术的现代社会,我们到底如何被算法影响着,又是否还能挣脱技术的控制?

在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中,曾在facebook工作五年并担任过图片社交媒体Pinterest总经理的Tim Kendall,说自己每天回到家里,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们相处,所有的时间都在看手机。熟知算法原理的他感到非常讽刺,「我白天去工作,构造一个把我当猎物的东西」。

普通人又能如何抵抗呢?

一些人正在试图摆脱数字世界的控制。他们聚集在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互联网脱退小组」「数字极简主义者小组」里,有人卸载了购物软件,有人试图戒断短视频,有人尝试使用老年机,或者放下手机三十天。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裴注销了使用十年的微博,因为她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在意发出去的每一条言论、每一张照片。她花在P图上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她时常会想某一条微博给朋友们塑造了自己什么样的形象。为了摆脱焦虑,小裴多次卸载微博——这意味着她也重新安装了多次。这一回,她决心注销账号,不再关心别人的生活,不再思考如何打造虚拟的人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花在现实当中。

我们对话了几位正在尝试反技术依赖的年轻人,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离开对技术的依赖,人慢慢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绝不是个简单的决定、顺滑的过程,有人尝试使用老年机,又在一周后重回智能机;有人限定手机使用时间,又会冲动地刷到停不下来。但这些故事里仍然有一些反思,也提供一种参考: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和数字技术共处?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能如何跟强大的算法系统对抗,撕开一道口子,夺回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重新审视人和技术的关系,把工具还给工具,生活还给生活。

文|吕蓓卡

编辑|槐杨

图|视觉中国(特殊标注除外)

L,销售

使用纸币,至今一个月

一度我每天都有三四个快递,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网上买的。楼下超市有卖的,比如纸巾,我也要掏出手机来买,菜鸟驿站的负责人都跟我很熟。

今年1月,我意识到这种习惯很不好。在网上花钱没有思考的过程,我想,应该尝试一下用纸币,把购物软件都删了。每隔一周,我取个三五百块钱日常使用,用纸币的过程中,我发现新版人民币我都不认识了,新版的五毛硬币居然是银色的。

我在上海,很少去菜市场,去便利店和商场多一些,其实没有想象中的不方便。反而用现金以后,我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支出更清楚了。以前刷二维码,我根本不会注意每个东西多少钱,也不知道钱到底花在哪儿,而用纸币,我会好好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比如我很喜欢买手帐,以前在网上看到好看的就忍不住买,导致家里囤了很多用不完的本子。现在,我想要买一本2022年的手帐,就到实体店去,认真地挑选,只买一本,买我最喜欢的。或者买咖啡豆,我就拿着储豆罐到咖啡店里直接装。

线下的消费还能增加和人的沟通,跟咖啡店店员聊天多了,我们就认识了,这个过程是网络无法带来的。

线下消费要加上交通成本,时间看起来是浪费了,但其实不是,一个东西的价值取决于你为了购买它花费的总体时间。我为了买手帐,专门跑过去,看似来回花了两小时,可是我路上一直在看书,也可以工作。但如果用淘宝,把那些零碎的、逛信息流的时间算上,花费了更多。

至今我用纸币一个月了,这段时间我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买东西的目的性越来越强。以前我喜欢囤货,硕士毕业那年,我清了好几波闲置,原价十几万,卖了四五万,这其实是个很严重的浪费。比如化妆品,是一个严重的被制造出来的需求,很少有人会真的用完几盘眼影,我从来没用到光盘过。现在,当我真正需要一个东西,我就买最好的、我喜欢的,哪怕它贵一点,我会很宝贝地使用它。我甚至给自己规定,每购入一个新东西就要扔掉一件旧东西。

越来越少待在线上后,我愈发意识到网络世界其实是一种极繁状态,有太多的资讯,制造出太多的欲望。更多使用线下,这个过程让我不断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是被强塞的。同时我发现,原来我没有那么多社交需求,没有必要花很长时间去P一张好看照片发在网上,只为让朋友多点几个赞。很多社交需求和物质欲望是被创造出来的。

我经历过买很多很多化妆品和衣服的阶段,那时候我有很重的容貌焦虑,觉得我长得好不好看跟大家关系很大。但其实如果不看这些信息,我们每天面对的也就是亲人、朋友和同事,大家并不会对你的外貌那么苛刻,你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外貌上。

我现在已经不化妆了,买衣服的频率也很低。我会买一件好的,把它穿到烂为止。这个过程并不是在反科技,而是要求我们往前走一步,挑选出真正需要的科技。科技毕竟是工具,而不是主宰我们的什么东西。

以前在网上看别人的生活,会觉得别人的世界丰富多彩,而我的世界是如此贫乏。但经由使用纸币,习惯了现在这种方式后,我不想回到以前了。虽然刚开始还会有一点点不习惯,会突然觉得原来真正的一个人的状态是这么的安静,但半个月或一个月后,当我找到了喜欢做的事情,想要去深耕某个领域或者学习某个技能,就觉得时间过得是百分百的,不像以前一直使用手机,那种总是被打扰的感觉。

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2)

在线下依然有很多人使用现金支付

米尔,大四学生

使用老年机一周,发现无法离开智能机

去年7月,我发现自己每天有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在玩手机。很多时候,拿着手机明明已经没什么乐趣了,我还是止不住地玩游戏,刷视频。我们到底有没有办法去抵御技术的入侵?

我想到做一个实验:网上买了一台诺基亚非智能机,出门只带它,试验一周。

第一天我就像失了魂,非常痛苦。原本我跟世界是连在一起的,但突然掉线了。以往和朋友的联系大半靠微信,作业做到什么程度,下午要不要开一个会,现在完全没法进行。我想找老师问一个问题,只能去老师办公室,却发现,我不仅不知道老师在不在办公室,还不知道他办公室在哪儿。

我觉得非常惶恐。虽说有非智能机,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大家现在已经不留电话了。

有很多时候我突然觉得无事可做。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原本我会拿出手机来玩,现在就会感觉很无聊,很无措。我只能到处观察,去看大家打了什么饭,看食堂里有没有认识的人,或者是想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但还是很无聊。我甚至理解了戒烟戒酒戒毒的人。

时间被解放出来,安排的运动、唱歌什么的,都有时间去做了。还有一种回归真实的感觉,和宿舍楼下的流浪猫玩,觉得自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中。也意识到互联网或者说智能设备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选择。选择太多,满意度就会下降,听一首歌,不会再去好好感受这首歌表达的感情。那段时间我把以前知乎收藏的一些文章打印下来,没事就拿出来看,我才发现,怎么这么有意思,原来我还收藏过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但我以前放在收藏夹后,再也没看过。

但是离开智能设备,也真的很不方便。出门人家要看健康码,我说没有手机,就要手写填表格。去电影院买票,我有会员,但是没有智能机,对方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似乎没有经历过有会员卡却不能在手机上买票的人。捯饬了半天,最后我花了更多钱买了学生票。我去便利店,付现金,人家没有零钱找,非常尴尬。

一周时间到了,我没有坚持下去,期末考试要到了,我总得用iPad抱一下佛脚,现在的课件和参考资料,都是在电脑上传阅的。到最后,我也没能习惯没有智能机的生活,太无聊了。

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3)

智能机和老式手机

夏溪,市场研究工作

在日常细节中抵抗算法

大概是从2018年开始,我意识到我的生活一直在被手机监控。有一次我在公司跟同事聊天,说我想吃串串,点开饿了么,跳出的第二条就是串串。同事们也都有类似经历。我开始在意这些监视,也了解到一些关于监控的信息。

那两年,淘宝啊、微信啊,包括字节跳动这些大的公司,都在做「千人千面」,就是每个人首页显示的内容都不一样,算法会根据你搜索的内容给你打标签,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推荐什么样的内容。

从那时候开始,几乎所有App都在按照这个逻辑在做。直到现在仍然是这样,一些信息我从来没有搜索过,只在跟身边人的对话里出现过,但京东、小红书这些软件就会给我推荐,而且非常精准。有段时间我刷抖音,因为我的私人事情,比如婆媳关系,只会跟老公聊,不会跟别人聊,绝对不会出现在文字里,但抖音给我推荐了婆媳关系的短视频,而且很low,价值观也不合适。

这让我非常反感。除了微信,我所有软件的语音权限都是关的。后来我做了个测试,一个一个软件去排除,最后发现,这些监听来自Siri。但是我开车,要用CarPlay(苹果的车载系统),关掉Siri就没法用,真的很麻烦。

我有时会跟闺蜜聊一些很私密的想法,不知道这些信息是不是全都被记录下来,它对别人来说并不重要,但这是很私人的,如果这些信息被监听,用来判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非常恐怖。我已经发现一些软件会根据我说的内容来判断我的情感状态,推一些能抚慰到我的文章。当我跳出这个情感困境时,感到非常尴尬。

我是做市场研究工作的,工作内容对这些定量、大数据都有所涉及,我大概明白这些大公司的大数据是怎样运行,会做哪些行动,怎样去盈利。基本而言,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用户画像,大数据会收集你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生活状态,形成一个demo,然后完善你的画像。一种方式是看你浏览什么,浏览多久,然后给你推三个话题,看你会点进去哪个,那个话题的关键词是什么,还会根据你搜索的内容去打标签,比如情感相关,汽车相关……目的是让你在这个App上停留更多时间,去提升日活。它希望你对这些软件上瘾,再根据你的行为给你定制化地推荐广告,这是企业最赚钱的部分。

我熟悉这个逻辑,在我页面出现的条目,我会倒推它是通过我的哪条搜索推荐的。我关注这个问题,不仅因为我是这方面的从业者,也因为我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强的掌控,我不希望被别人掌控,让我必须要看什么样的信息,必须要浏览哪些内容。我希望我有主动选择权,而不是被这些大厂裹挟。

所以我会在生活中反抗。比如,我不会外装其他输入法,只用微软或者苹果自带的输入法。因为输入法是监控你一天所有输入内容的最好途径。每个人打字的过程,就是不断叙述自己的过程,这些都会被监控。

我和老公、婆婆共用一个淘宝账号,我们在上面搜各个年龄段的东西,让它不能辨别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还会关注我给某个账户、某个设备的权限,电脑登录过哪些设备,我会很清楚地记录下来,还会定期清理浏览记录和cookie(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等。

平时我会关掉Siri,开车的时候再打开。有时也会刷抖音,但会很快反应过来,刚刚在干嘛,会感慨时间都浪费到哪里去了。也会给一些软件设定屏幕使用限额,经常查看屏幕使用时间。

我觉得必须要设定一些条条框框,不然可能生活不知不觉中就不在你的掌控里了,要有意识地去夺回你的生活。

但是说到底,个人的力量是很局限的。我只能自己来做这些,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的隐私安全。但是会看到身边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比如我表弟,他喜欢谈车,我告诉他,很多东西都是宣传,你想要的话,还是要自己去开,自己去感受,不要只靠网上的信息去了解。但是你永远没办法叫醒一个根本不想听的人,他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沉浸其中非常享受,说再多都没有用。

我想,这需要从国家、从政策层面来对企业进行约束。企业是要盈利的,但很多东西应该有底线,现在很大一个问题是,我不太明确这个度到底在哪儿。

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4)

随处可见的「低头族」

莫西,研三

每天只用手机60分钟,至今持续半年

2021年6月,我开始读研三,课很少,实习工作也轻松,我有非常多的时间看手机,刷豆瓣、微博、小说。有次看到时长管理,发现每天刷手机的时间居然有十一二个小时。很震惊,那就是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我都在刷手机。但是回想起来,到底看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刷了一天手机后写日记,我都想不起来今天到底干了什么,好像灵气被吸进了另一个世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也是那时,我在豆瓣上看到「远离屏幕计划」小组,发现很多人和我有类似的状态,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只用一个小时的手机。

第一天,我发现这不可能。我用了一个软件,你打开一个App之前,它会弹窗问你这个软件要用几分钟,你要输入限额,我一般都选最短的五分钟,时间一到,软件自动划出去。

在你不断刷信息流的时候,突然划出去真的很难受,心里像突然空了一块,我在干什么?我接下来该干什么?我刚刚在干什么?像梦里突然被人叫醒,整个人突然宕机了。有一股冲动,再看5分钟吧,再看5分钟吧,脑袋里会一直想这件事情。

后来我发现,在那个状态里,如果能让自己待一会,想一下接下来该干吗,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出去,也可以做到不碰手机。但有几次我没能忍住,就觉得反正也没人监督我,我也没有必要一直在那儿卡着自己。一旦有这种想法,说我今天就要快快乐乐刷手机,就真的再也停不下来了。

所以还是要强制自己。

当我真的把每天刷手机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最大的改变是我会有意识地去看我想看的东西,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刷帖子,逛小组,一遍遍地看搞笑视频。网络的推荐机制会让我反复地看同质的内容,有了限额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想看那些东西。越到后面,这一个小时我会用得越集中。一开始我会中午看半小时,下午看几分钟,晚上再看几分钟。后来我一般在晚上集中用掉这一个小时,洗完脸躺床上,把自己想看的都看完,我发现,用一小时去看这些信息,跟以前花十小时所接收到的信息没太大差别。

我突然多了很多时间,比如公交车上,等电梯时,不刷手机,我就开始发呆,回想老师讲的古诗词,或者最近学的日语,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理解能力好像变强了一点,能够感受到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曾经很多人说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我以前也会一边看b站一边吃饭,有次我吃完饭准备去刷碗,那是十二点半,到我去刷碗,已经是十二点五十,我反应过来——为什么隔了二十分钟才去刷碗?本来是想用看视频打发吃饭的时间,到头来,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比吃饭的时间还长。这是对时间的利用,还是浪费呢?

我觉得恐怖,时间被偷走了。我想,碎片的时间还是交给碎片好了。

刚开始戒掉手机时,除了不知道要干嘛,还会觉得自己跟世界断联了。不知道最近关注的事发展到了哪里,也不知道想看的小说接下来怎么发展了。其实,即使我再刷十分钟二十分钟,小说还是不会更新,新闻也还是不会立刻有进展,但我就是焦虑,好像一直在刷,就能改变这件事。

我焦灼了一阵子,但逐渐清醒过来,还是要分清现实中的事和网上接收到的信息,它们是两码事,后者并不真的影响我的生活。我变得越来越在意自己,越来越不在意网上的观点。

不用手机之后,我发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之前被我忽略的事。我跟朋友去打羽毛球,会记得很多画面:大家一起聊天,一起挥汗如雨,日记越写越长。有一次打完球,我特别渴,本来想点一个奶茶外卖,但是手机被我锁屏了,没办法点,就在路边买了一盒西瓜。哇,西瓜好甜啊!原来西瓜都这么甜的吗?

对生活的无力感也减少了。以前网上看到不好的事,我会特别同情,捐钱,转发,这可能是有用的,但实际真的有用吗?我也不知道后续是怎样的,但会很烦躁,有一种自己什么也解决不了的无力感。离开手机后,我发一会儿呆,吃个水果,散会儿步,和别人聊天,这都是我主动想要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感到是手机在吸引我去看。我也多了很多时间和朋友聊天,我发现大家并不会像网上那样吵得不可开交,我对人和人的关系多了信任,就好像是纸片人和实体人的差别。

以前我在手机上看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但是现在,生活里越来越多自己的故事。我会发现某天中午的太阳特别毒辣,实习的路上有一个花坛,开了很多花花草草。那个花坛最开始有一朵小花,下过一场雨,花被打掉了,但是天晴后,旁边又开了一朵一样的。

有一天,我坐在操场的长椅上吃饭,正好是毕业季,很多人在草坪上拍照片,男孩子女孩子穿着学士服,还有家长、老师,慢慢地走过来。我感觉非常奇妙。时间在校园里循环,年年有人毕业,人们像现在这样在草坪上摆出各种姿势,拍各种视频,我觉得好美好啊,那么鲜活。原来我身边的生活是这样的,原来我以前错过了这么多——我怎么能每天都在宿舍刷手机呢?我为什么非要跟网络世界发生联系呢?跟现实中的人发生联系,也很好啊。

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5)

怎样能戒掉手机(放下手机30天)(6)

图源《失控玩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