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俗语传统文化(民国陕西谚语中的地域风俗与人生智慧)
民歌、谚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如《诗经》、楚辞与汉乐府中的很多作品,就或是直接来自于民歌,或是受到民歌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阶层逐步分化,作为通俗文化的民歌在民间广为传播,却被士大夫文化疏远和轻视。
直到1918年初,在蔡元培、沈尹默等倡导下,北京大学发起了在全国征集歌谣的号召,得到了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学者参与,陕西学者李敬泰(渭南人)正是其中一位。
民歌、谚语等不仅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更可以看作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动向的重要反映。今天借助此篇文章,让我们窥探民国陕西的风土人情。
陕西的谚语
临潼,1940s
一、引言谚语和歌谣一般,在文学上亦占有重要的位置与不可泯灭的价值。
谚语的发生,也和歌谣一般,却远在一切文学之前,所以它的存在,普通都是在民间以口授流传,间或㪚见古今以来名人的著述之中,并没有专门记载的书籍。我国最早的谚语,据我所知是《列子》书中引尧时的谚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第二是《孟子》里引夏代的谚语:"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快乐),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谚语还有㪚见于金石方面的,如汉《曹全碑》碑文上曹全乡人为曹全(字景完)的谚语:"重亲致欢,曹景完。"
由上可知,所谓谚语确实都是精金碎玉之言,绝不是言之无物的无稽之谈。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穷乡僻壤,各民族有自己的谚语,可惜一时不易收集。我所搜得的只是一少部分,现在为了阅览清楚起见,把它分类写在下面。
二、自然界的谚语
1.关于观象的
初一丝,初二线,初三月亮才见面。二十二三,月落正南。二十四五,月出遍地牛。
过了腊八,长一叉把;过了年,长一椽。年怕中秋月怕半,日头怕的上午端。
2.关于测候的
日落天边红,必定来日晴。日出满天红,当天难得晴。
初三初四不见月,连阴带下半个月。东晴西暗,等不得早饭。晚晴没好天,等不得鸡叫唤。七阴八下九不晴,十日晒的顶子疼。
呼雷大,白雨小。
东风不过午,过了午,成天有。西风不过酉(下午五点至七点),过了酉,连夜吼。
热生风,冷生雨。
到了中伏头,好像就在火里头。
立了秋,早晚凉飕飕。虽然立了秋,还有二十四个火老虎。
三九三,冻破砖。五九半,冰消散。
3.关于跋涉的
(华山)上有高峰,下有深沟,要寻尸首,洛南商州。(注:华岳群峰拱秀,耸入云际,而尤以南峰为最高。游人到了这里,立在仰天池边俯瞰,下面又有深不可测的沟壑,大都不寒而栗,因为山的南麓是洛南商州一带,故有此谚语)
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注:也是形容华岳之险峻)
宁走南京到北京,不走零口到新丰。(按零口、新丰均在临潼区)
上面的许多谚语,除少数是形容别的东西外,大抵都是观象测候,这些谚语多创始于民间,而由于山中乡村的人为最多,他们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并不像科学家殚精竭虑,穷毕生之力,偶然仅获得一种发明,他们只是凭着他们悠久的经验阅历,集思广益,与席地谈天之中,创定出几个谚语。他们创定了谚语之对于自然界的所有的一切现象,如:日月的隐现,风云的变幻,雨量的多寡,天时的阴晴,气候的寒暑等等,便去应用,宛若科学家应用什么原理原则一般,他们预测的事实,虽然没有现代观象台和测候所那样准确,但在科学未昌明之前,已有这些谚语,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天才之聪敏。
三、人事类的谚语
1.关于农事的
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势秀才中了举,谷雨前,不种棉。收秋,不收秋,只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落一点,收拾耀州城里买大碗,买上大碗吃米饭,你一碗我一碗,就是活神仙!
六月晒,七月盖。(注:六月正在耕耘之际,犁开田地,使承受太阳光热,七月因播种期迫近,用农具弄平,预防干燥)
麦收八十三场雨。(注:8月是种麦的时候要雨,以利播种;麦苗出土之后,到了10月要雨,以便培养根须;经过寒冬,到了春暖花开的3月要雨,以辅助新苗滋长)
郭公聒,收麦种秋。(注:郭公是一种候鸟,形似杜鹃,每年到了夏季,将近农忙之时,便声嘶力竭的在天空啼叫,声音宛如"郭公"二字之音)
收了华州,饿死九州。(注:因华州地临太华、少华二山之故,溪流泉源颇多,以及洼湿,平时田禾苦水患,若一逢荒旱,便燥湿调济,收获颇丰)
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大部分都是农业经济为基础,所以人民的大部分也都是农民,据近年来调查所得,农民上占全国人民总数80%以上,因此,谚语最多的要算农民的首屈一指,他们对于农事的知识,不特是孔子说,"吾不如老农",一语所能概括,即近代科学已大昌明,有专心致志于农业者,亦闻有有所不能及之人。
2.关于衣食住的
二八月,乱穿衣。
十件单,抵不住一件棉。
人的衣裳,马的鞍场。
三分人材,七分打扮。
添一斗,不如减一口。大小三口,一月就得五斗。
人上十口,吃饭也就雷吼。
做活就得十五口,吃饭还是老两口。
男子吃饭,狼吞虎咽;女子吃饭,细嚼慢咽。
早晨吃少,上午吃饱,晚上不吃才好。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注:据说韭菜男子食之能清血,莲藕女子食只能滋肺)。
进了门不看人,先看你咋揉面盆。(注:妇女好清洁者,罩内面盆是长光净,不见面迹,否则揉面盆,面贴满盆之四周。以揉面一事,可以窥探出其人之如何)
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
夜长天短,好婆娘也怕三顿饭。
家有一升粮,不当猴儿王。(注:乡村私塾小学教师,不善教学法,苦于应付小学生之怨语)
吃人饭,跟人转。
辣子性张,越吃越香。
住房住北房,冬暖夏又凉。
生处怕水,熟处怕鬼。
招客容易,启客难。
衣食住,人生三要素,人类原不能不衣不食不住,以维持其生活,吾陕人民自有史以来,即衣食住于此地,故关于三者的经历实验,比较任何事都早都悠久,因此,谚语亦当然不少。而在此三者之中,由于时的谚语为最多,这是由于每天开门七件事,无一顿不和吃发生关系的缘故。
3.关于风俗人情的
山临潼,野渭南,不说理的大荔县。(按"山"有粗犷之意)(注:秦风强悍而已,蒲、富、林、渭等县为甚,谚语中的"山、野、不说理"等,并非尽属事实,不过也能证明那些地方民俗之强悍)
泾阳的头,三原的脚,高陵县的婆娘赛骆驼,(注:这是各地各妇女装饰的谚语,泾阳县妇女善于梳头,三原县的妇女善于裹脚,惟高陵县妇女笨拙,无一擅长处)
好吃好穿南郑县,扭扭捏捏凤翔县……(下面还有许多,可惜已忘记)
女死不得见,男死留一半。(注:男女两家订亲之后,中途男的或女的如有死亡事情发生,退聘礼的俗规)
宁要男大十,不要女大一,男大十不算大,女大十像他妈。
你如今莫嫌我小,我明日不嫌你老。
哥弟东西,老三出去,兄弟分居时的速归。(注:各处常有早婚之俗,势必往往女大男小,及至男子成人,女子已衰老,如其母亲)
兄弟打嫂,一顿打饱。(注:兄弟打嫂子不论罪)
一个降一个,鸭子降鹑鸽。(注:兄弟姐妹在一起,常常大的欺侮小的)
抱侄子,不如到榆树。(注:社会里常有像邓伯道那样的人,受尽千辛万苦供养侄儿,但是侄儿往往长大成人,不仅不报恩,连尊敬之礼也没有,所以为伯父、叔父的对于侄儿,便有这一种谚语,意思就是培植榆树,尚可用木材,抱养侄儿则一无所得)
官不入民宅,父不入子房。
轻车避重车,炭车避甕车。
穷到街头无人问,富到深山有远亲。
天旱了刮风,人穷了造谎。
上山打虎易,向人靠借难。
亲不亲,财帛分;亲戚不共财,共财再不来。
婚宴上敬茶的新婚夫妇,临潼,1940s
4.关于婚丧生死的
新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注:结婚时花钱是没有限制的)
人有三不幸,老来丧子,中年丧妻,少年丧父母。
一娘生九种,九种不一等。
四十五(天),认娘母。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个月,叫爸爸。
七八岁,猫狗见不得。(注:小孩到了七八岁时很是淘气)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
5.关于医理的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注:男的肿脚,女的肿头。多发现在久病死期迫近之前)
是风不是风,只要口儿松。(注:婴儿多得疯病,但只要能吃奶,便可望痊愈)
洗头洗脚,强如吃药。
饥屁,冷尿,热瞌睡。
6.关于时代的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的零钱给郭坚。(注:陕西著名土匪郭坚,在势力强盛时,聚众甚伙,常扰害居民,所至之处,抢劫一空,有些减衣缩食的人,积蓄稍多,往往郭坚匪徒所掠去)
宁愿二军拉票,不愿一军巧要。(注:1929-1930年间,冯军已屡次战事失利,率师退回,就食于关中。关中的老百姓在其统治之下,豢养十数万之众,事实上,已不能支持,兼之又逢荒旱,十室十空,但冯军却依然不时的巧立名目,苛派强征不已,遂创出了这一个谚语。意思是说二军拉票尚论贫富,冯军则否)
临潼街道,1940s
6.关于其他的
四十不发,穷根扎下。
不怕慢,只怕站。(行路)
生在江南,长在四川,埋在陕甘。
四、结论以上列举的许多谚语中,所包括的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理、心理、经济、法律、道德……种种涉身处世的知识,真是丰富广泛极了,谚语大抵多有韵脚,其措辞之精巧,造句之自然,意义之恳挚详实,即古今来许多文人名士,呕尽心血创造出来的格言,尚没有像那样的活跃有生气。谚语中除少数荒谬无稽的迷信话外,余均为有价值可宝贵之言。
吃糖人的小孩和买糖人的小贩,1940s
谚语在文学里的领域特别广大,流传最为普遍。上至伟人名士,下至厨夫老妈;大而讲演著述之时,小而烹饪纺织之际;远而天涯地角,近而对门邻里;偏僻至山陬海澨,繁华如通都大邑;莫不有他的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谈话,有时引用两三句谚语,即所说的那假话,便格外精湛漂亮;我们在作文之时,若用一二个谚语,则那篇文章便觉得特别声色。这是事实上立刻可以证明的,没有能否认的。
现代的文艺,早已主张语体话、平民化,这些谚语就都是平民的创作品。我们如不研究文艺则已,如研究文艺,这种谚语能不能不在搜集、征求和研究提倡之列。
但是到了今日,这种谚语还在口授流传,依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上面!我现在写这篇的意思是:第一,注重平民文学,应要提倡谚语;第二,欲广为征求使谚语得搜集成巨秩;第三,谚语从来大部分都是口授流传,今后欲使享受出版之福。
李敬泰,1932 年《新陕西月刊》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并发布
点赞、评论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往期精选:
被遗忘的西安民众教育试验区:教育救国,可歌可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