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介绍(上打昏君下斩佞臣)

手持盘龙金锏,上打昏君,下斩佞臣,是《三侠五义》《杨家将演义》所描述的大宋“八贤王”形象。“八贤王”究竟是谁呢?秦王赵德芳、燕王赵德昭还是宋太宗八子泾王赵元俨。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介绍(上打昏君下斩佞臣)(1)

图片来源网络

一、赵德芳

赵德芳是众多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呼声最高的“八贤王”人选。《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有四子:长子滕王德秀,次子燕王德昭,三子舒王德林,四子秦王德芳。赵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子,《宋史》关于其人的记载不多,仅仅是上文寥寥数语的记载。赵德芳生于公元959年,死于公元981年,是的,没错,赵德芳享年22岁。一个在父亲去世时年仅17岁,正史记载毫无建树的皇子,好像怎么也与“贤王”沾不上边。演义的根源可能来源于司马光《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的记载。人们对这位差点继承皇位的皇子充满了惋惜之情,将其演义成了一位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贤王”形象。

可信程度:★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介绍(上打昏君下斩佞臣)(2)

图片来源网络

二、赵德昭

上面说到了,赵德昭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二儿子,母亲是孝慧皇后,因大哥赵德秀早夭,其实他就是赵匡胤的嫡长子。子以母贵,理应是赵匡胤最合适的太子人选。但很遗憾,德昭在父亲在世时一直未能封爵,不要说储君的爵位,连亲王爵位也没有。直至自己的叔叔宋太宗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才始封武功郡王,死后才追封为亲王。

《宋史》中记载赵德昭“德昭喜愠不形于色”,说明赵德昭是个很有城府的人,从侧面也说明了此人是兄弟中最有帝王之才的人。“高粱河”之战中,由于“车神”不知所踪,群臣怀疑皇帝阵亡,欲拥立其为皇帝,因此被自己的叔叔猜忌。后因为功臣进言封赏,宋太宗说等你当皇帝了再封赏也不迟。德昭惊悸不已,拔剑自刎,享年28岁。以上关于赵德昭的记载可以看出,德昭颇具“贤王”之风,同时其又是“金匮之盟”中皇位的第三顺位继承人。后世之人怀念其德行,同时有怜悯其被迫自刎的悲惨遭遇,将其演义成“八贤王”属情理之中。

可信程度:★★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介绍(上打昏君下斩佞臣)(3)

三、赵元俨

杨家将的演义故事开始于杨老令公杨业,杨业于公元986年阵亡于征辽前线陈家谷口,杨业阵亡时,赵德昭、赵德芳均已离世,所以《杨家将演义》中的“八贤王”是太祖的两位皇子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与杨家将所处时代吻合的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身上。

赵元俨,出生于公元985年,死于公元1044年,宋太宗第八子,活了将近60岁。通过上面这一段记载,赵元俨首先就符合“八贤王”中的“八”字,并与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八贤王”经常以老者示人的形象相符。宋史记载赵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人称“八大王”。是否经后视传颂,将“八大王”误称为了“八贤王”呢?

《宋史》关于赵元俨的记载颇多溢美之词,“周恭肃王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多侍左右。帝不欲元俨早出宫,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盖元俨于兄弟中行第八也”,赵元俨在兄弟之中天资聪颖,深受宋太宗的喜爱。“仁宗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节镇安、忠武,封定王,赐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天圣七年,封镇王,又赐剑履上殿。”这里要注意下“剑履上殿”,这可不是一般的殊荣,觐见天子可以携带兵器,是不是又是只有“八贤王”才有的待遇呢?

可信程度:★★★★★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介绍(上打昏君下斩佞臣)(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