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大熊猫最有效措施(生态关注保护大熊猫)
图源:人民日报
从内蒙古到四川成都,90后“熊猫博士”王东辉运用研究成果帮助大熊猫迎接崭新生命;在野化培训基地身着伪装服,饲养一只只大熊猫,张大磊用大熊猫看不见的方式帮它们未来回归自然;长期在野外参与巡护,林红强则在一次次偶遇中,默默守护身边那群可爱的朋友……
大熊猫是人类的朋友。在神州大地,众多年轻人用科研、野化培训、巡护等方式,推动大熊猫种群稳步扩大,让这个物种在当下获得更好的栖息环境,获得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的岗位各不相同,工作的环境各有特点,却怀有共同理想,肩负共同使命,实现共同目标:保护好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熊猫博士”王东辉:帮助大熊猫迎接新生命,破解更多未解之谜
王东辉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的一位“熊猫博士”,90后的他,从硕士研究生时期开始,就着力哺乳动物生殖与繁育生物学研究,至今已有近10年。2018年,博士毕业后,他从内蒙古举家搬到成都,开始了与国宝大熊猫的朝夕相处。
王东辉。图源:封面新闻
自从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来,大熊猫,就成为了王东辉生活与工作里最重要的关键词。作为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一名科研人员,他每周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
“目前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在大熊猫繁殖季节首要任务是做好大熊猫的繁殖工作,简单说就是帮大熊猫怀上宝宝。繁殖结束后,主要任务就是科研,针对大熊猫繁育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王东辉说。
主持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累计发表SCI论文20余篇……来到基地,王东辉迅速投入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大熊猫幼崽刚出生时通常仅有100多克,要通过进食初乳增强免疫力,提高存活率。“有一些熊猫妈妈乳汁少,或没有乳汁,有的则一下子生了双胞胎,乳汁不够用。”王东辉说,乳汁成了哺育熊猫宝宝的关键。
常规的大熊猫乳汁保存技术虽然不会影响乳汁营养成分,但对乳汁中的细胞有损伤。怎样优化乳汁的冷冻方法?实验室里,王东辉不断改良调整乳汁冷冻液中的成分种类和比例,试图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反复尝试与修改,他终于找到了最优的乳汁冷冻液成分配比。
王东辉说,经过不断改良,这种大熊猫的乳汁及乳汁细胞保存体系技术渐趋成熟。2022年2月,王东辉和所在团队研发的这项技术顺利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技术更好地保护了乳汁细胞活力,提高了冻乳的品质。”王东辉高兴地说,让熊猫宝宝吃上有营养的母乳,它们才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如今,大熊猫的圈养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也从“濒危”降为“易危”,王东辉所在团队又把目光投入下一个方向:“现在希望能逐步解决大熊猫高遗传价值个体的繁殖问题,维持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熊猫饲养员张大磊:穿上伪装服野化培训大熊猫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34岁的张大磊是一名野化培训大熊猫的饲养员。大熊猫饲养员的日常工作十分辛苦,张大磊主要负责大熊猫野化培训,除了给大熊猫喂食、打扫圈舍等日常工作之外,还要在天台山野化培训基地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对野化培训的大熊猫进行信号监测和数据搜集。既要与野化培训的大熊猫保持距离,也要保证它们健康生活,张大磊笑着说:“坚持嘛,再苦再累,只要听到它们在野外健康生活,就很有成就感”。所有值得都源于他心底最真切的热爱和最宝贵的坚持。
张大磊。图源: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穿上熊猫伪装服,张大磊抱上竹子,缓缓向熊猫圈舍走去。只见他小心翼翼,生怕被不到一岁的熊猫幼崽发现。来到圈舍,打开门,给熊猫妈妈放下竹子,张大磊抽身离去。“之所以要穿伪装服,是因为野化培训就是要让刚出生的熊猫幼崽适应没有人类的环境,以后就能更好地适应野外环境。”张大磊说,基地现在正有两只接近一岁的大熊猫幼崽在接受野化培训。
“养大熊猫,要琢磨它们所喜欢的食物,还要根据牙齿磨损程度,调整饮食结构。”张大磊说,必须掌握每只大熊猫的饮食偏好和身体状况。饲养要野化培训的大熊猫,与饲养圈养大熊猫有很大不同。
“野化培训大约分为三期,熊猫一岁前的时期属于母兽带崽,幼崽吃的是母乳,我们就得穿上伪装服去喂养熊猫妈妈,不让幼崽认识人类,让它从一出生就适应没有人类的环境。”张大磊介绍,到了一岁后至两岁,大熊猫就要放归到有其他野生动物伴生的户外基地进行圈养。在那里,大熊猫可以自主采食竹子,自由进行活动。而满两岁后,大熊猫便被放归到真正的野外进行活动,并接受相关监测。
从2012年成为一名饲养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磊越来越热爱自己的职业。“过去由于人为原因,大熊猫生态走廊被破坏,影响了大熊猫种群发展。如今通过野化放归,可以复壮野外小种群,进而增加种群数量。”看到如今全球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渐增多,张大磊特别欣慰,“希望生活在野外的大熊猫越来越多!”
巡护员林红强:为保护野生大熊猫跋山涉水
在四川邛崃山脉腹地,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一群年轻人登上海拔5040米的巴朗山进行大熊猫固定样线监测,更换监测雪豹活动的野外红外相机,探寻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踪迹。
跨过小溪,来到草甸,在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邓生保护站工作人员林红强已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来到这里。“发现是认识和保护物种资源的前提。”他说。
自从2010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巡护员,37岁的林红强已在这里工作了13年。林红强无数次爬上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拍摄珍稀动植物,深入密林寻找大熊猫的踪迹,每一次外出巡护,他都要忙上好几天。
“毕业没多久,我就赶上了全国大熊猫调查。主要是通过大熊猫的毛发、粪便等生活痕迹,摸清大熊猫种群数量。”林红强说,每次调查都需要在深山密林或高山草甸上行走数十甚至上百公里,一次调查常常需要一到两个星期。在参与大熊猫调查期间,林红强走遍了卧龙和雅安等地的多个自然保护区。
在从事大熊猫保护日常巡护的同时,林红强还先后参与“卧龙大熊猫嗅味树及产子洞调查”和“野生大熊猫DNA个体识别及建档研究”等专项调查,为熊猫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少一手素材。“我们常在一线跑,能发现许多大熊猫的活动轨迹和粪便,这就为开展科研提供了数据支持。”林红强说,如今他已参与完成相关课题8项,还正在参与白化大熊猫行为的相关研究。
来源:透视社综合人民日报、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封面新闻报道
责编:李煦、廖明娟(实习)
制作: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