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

我最早接触《红日》的是连环画,应该是1978年的冬天。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1)

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连长石东根。

一年以后就真正地看到了这部优秀的影片。

《红日》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作者是吴强。

电影是1963年拍摄完成,但是不为大家所知的是,这部电影被禁播了二十多年。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2)

被禁播的原因是作者吴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我后来曾经看过一个杂志说明,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把74师师长张灵甫描述得太过顽强至死不降。

此外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这就是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电影之中,即便是作为一个反派角色,张灵甫依然很帅。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3)

扮演张灵甫的演员叫舒适,他曾经演过老版电影《林冲》,应该是大陆版的影视剧中最早饰演林冲的人。

第二个因素是由杨在葆饰演的解放军连长石东根。

在未删节的电影《红日》中,石东根曾经喝得大醉,骑马扬刀在原野里纵马狂奔,这也是被禁播的原因之一。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4)

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军事影片。

在八十年代之前,我们拍摄了大量的以军事题材为背景的电影,但如果说其中最优秀的战争电影,个人首推《红日》。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故事背景非常真实。

从电影一开始的苏北大撤退到转战山东的沂蒙山地区。

随后围点打援莱芜吐丝口战役,活捉敌军长李仙洲。

战役结束之后,就地改编国军战俘,连长石东根还做了简单的思想动员工作。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5)

随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又投入了对敌74师的孟良崮围歼战斗。

整部影片对孟良崮战役描述得精简而合理,逻辑上真的是无可挑剔。

深入敌后进行穿插任务,打掉敌人物资补给站垛庄,死死卡住敌74师的退路,最后一举拿下孟良崮。

从时间到地点上,电影用了近乎完美的纪实手法,莱芜吐丝口、坦埠、孟良崮、垛庄、临沂、涟水等,显得非常朴实无华和平凡。

不造作、不夸张。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6)

第二,服装道具无可挑剔。

在很多早期的电影之中,我们的军队服装帽徽都是红五星。

这红五星有的是布的,也有的是金属的。

比如新老电影《南征北战》,《车轮滚滚》、《挺近中原》等。

其实这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我军换装是在一九四九年的渡江战役之前。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7)

真实的情况是,从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开始一直到1949年的渡江战役之前,我军的服装一直保留着八路军时期的装束,所谓的帽徽还是八路军时期的两颗扣子。

而电影《红日》就恰恰地反映了这个真实情况。

也就是说,从军长沈振新、丁政委、刘胜团长再到石东根、秦守本、杨军、阿菊、周凤山等,都是八路军帽徽。

连国军战俘张小甫和马步生也是这种服装。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8)

在服装上,《红日》是为数不多的保留原貌的电影之一。

第三,朴实无华的电影台词。

电影《红日》最让人感到舒适的地方是它那朴实无华的电影台词。

在这里我不必细说,你如果把以前的其它老电影和《红日》一比,感觉明显就不一样。

它没有夸张的表情和脱离实际的台词,换句话说,就是它的台词只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于发生在千里之外和自己无关、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基本没有。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9)

每一个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台词,基本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就说什么样的台词。

确切地说,它没有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不良影响,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有很多电影都显得过于舞台化,看起来很像话剧。

舞台话剧,肢体语言过于夸张,太脱离现实生活,这种不良影响一直到了八十年代的电视剧《武松》、《自豪吧母亲》、《新兵马强》等还没完全脱离这种概念,只是到了《蛇谷奇兵》、《高山下的花环》、《闪电行动》等才完全回归了现实生活中。

怀旧老电影100部红日(红色经典电影红日)(10)

而电影《红日》在一开始就拍成这样的一部现实电影,真的难能可贵。

好的电影绝对不是一个人的突出表现,而是一整个团队所起的作用,在此感谢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全体工作人员汤小丹、张伐、中叔皇、高博、杨在葆、张桂兰等人为大家奉献的这部不朽之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