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硅化铁陨石(1861车臣陨落的陨石)
1861年6月28日当地时间19时,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上空迎来了一颗自北向南冲入大气层的流星体。随着高度的持续降低,稠密的大气急剧减缓了流星体的飞行速度,同时流星体自身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在车臣地区的Mekensk上空发生了爆炸。火流星的主体碎片向着捷列克河谷坠落而去,仅有一块重约3.25千克的残骸降落在了小村庄Grosnaja附近。
彼时的车臣已属沙俄管辖,但由于战乱因素和地缘关系,一部分陨石标本流向了欧洲,至今在维也纳自然博物馆、洪堡大学博物馆等机构中都藏有一定数量的Grosnaja陨石标本。陨石居地一百多年后,当代科学家对其样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显示陨石内部的基质含量高达60%以上,具有数量众多、轮廓明显的球粒结构,以及大量的乳白色难熔包体,除此之外它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地球分馏线接近,因此按照现行的陨石分类体系,Grosnaja陨石被归类为CV3型,是车臣境内迄今仅有的一次陨石记录。
上世纪末,美国主流陨石学者在研究了大量CV群陨石样本的基础上,将CV群中的多个陨石品种按照其经历的热变质和水蚀变的不同程度进一步划分为CV—还原亚群、CV—A氧化亚群和CV—B氧化亚群。其中CV群的定名陨石Vigarano是CV—还原亚群的典型代表;碳质球粒总重之最的Allende陨石是CV—A氧化亚群的典型代表;本文中介绍的Grosnaja陨石则是CV—B氧化亚群的成员之一。
还原亚群区别于另外两个氧化亚群的主要特点,是其金属含量以及硫化物中的镍含量明显偏高;CV—B氧化亚群与CV—A氧化亚群的差异在于,前者受水蚀变的影响明显偏高。此后,科学家们又分别在还原亚群和CV—B氧化亚群的陨石样本都中发现了具有CV—A氧化亚群特征的角砾岩,这一点说明上述三个CV亚群的陨石极有可能来源于同一个母体具有迥异岩石学特征的不同部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