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山村手工布鞋(网上仅30个字介绍的河北小村)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千层底布鞋穿起来轻便透气,这种全棉质的鞋里不仅藏着儿时的记忆,还藏着对传统文化的依恋。那么,做一双好布鞋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完成一双布鞋需要多少道工序?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蒲上镇伍郎村,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宫廷布鞋制作技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0年制鞋技艺的继承人刘五代。做了20多年布鞋的刘五代告诉记者,一双手工布鞋的鞋底大约要纳2100针,是这双布鞋的核心部件。这个网上介绍只有短短30个字的北方普通村子伍郎村,不仅传承了布鞋老手艺,还“藏”了一座中国手工布鞋文化博物馆和一家延续着百年制作技艺的布鞋生产厂。
刘五代检查布鞋成品。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摄
北方小村子里有个手工布鞋博物馆
顺平县位于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连接线上,地形从西北向东南依次是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各占1/3。刘五代所在的伍郎村就在顺平县东北,距离县城5公里。在网络上检索“伍郎村”,介绍只有短短30个字,“伍郎村为一地名,是一个自然村。其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蒲上镇境内。”
沿着二三二省道进入伍郎村,这里看上去和任何一个北方村子没什么区别,可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村子,里面却有一座中国手工布鞋文化博物馆和一家延续着百年制作技艺的布鞋生产厂。
布鞋技艺传承人刘五代告诉记者,博物馆是在2016年建成的,在自家土地上按照四合院制式翻建的。四合院的正房用于博物馆展厅,南房是一座临街的三层楼房,其中两层用于制鞋。
刘五代在中国手工布鞋文化博物馆介绍传统制鞋技法。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摄
展厅内的展品除了品种多样的布鞋,还有鞋楦等制鞋器具。刘五代告诉记者,刘家祖辈曾在京城制作布鞋,这门手艺到他这代已经传承了四辈。2017年刘家传统布鞋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博物馆展品中,展出最多的是清代以来的女式布鞋,“听老辈人讲,过去女子长到10岁左右就开始准备绣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唯一一件能为自己代言的重要物件,就是绣花布鞋。婆家人也是凭借女子亲手绣的女鞋,来判断女子的才艺水平,最终决定是否成全这门婚事。”从古至今,布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布鞋底里藏着匠人的核心技术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刘五代仍然坚持用传统技法制作布鞋。他告诉记者,手工制作一双鞋,从制袼褙、剪样、包边、锤底,到烤鞋定型,一共要经过18道工序。
而一双看似平常的手工布鞋,最核心部件是鞋底。人们常说的“千层底”并没有1000层,而是分男女款,男式布鞋底有7层,女式为6层,缝制一双鞋底大约要纳2100针。刘五代告诉记者,“一双优质的手工鞋底,每平方寸要纳81针。”
布鞋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冬季棉鞋。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摄
记者了解到,2100针也仅仅是一双好布鞋的基本要求,更为讲究的是纳鞋底的工具、材料,甚至是制作时间都有关系。
“纳鞋底讲究针细绳粗。细针穿过布层,麻绳则充盈在细小的孔洞里,和棉布布料咬合紧密,这样纳出来的鞋底结实。”刘五代还告诉记者,刘家布鞋之所以能传承百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制作技艺的精益求精。
刘家制作的布鞋,特别是做鞋底的时候,大多选在伏天。“伏天空气潮湿,制鞋的各种材料受潮膨胀,材料和材料之间结合紧密,做出来的鞋特别结实耐用。”刘五代说。
制鞋技艺连接着十里八乡的乡亲
“手工制鞋是一个辛苦活儿,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坚持下来。做鞋的时候,坐在小马扎上一个姿势就得一天,工作不完成,人绝对不能离开。”刘五代说,“看着简单,真正做起来很难。最难的就是用锥子,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有自己的悟性和体会。”刘五代从爷爷那里继承手工制作布鞋的全部工序后,又跟随老人跑市场。
“那时候不像现在,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出门都是坐长途汽车。一条手帕连着两个大包,每个包里40双布鞋,就那么往肩上一扛。”就是用这种送货方式,当时才20来岁的刘五代跑遍了北京城区各大百货商场。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布鞋已经退出常规穿戴的行列,转而成为年代感十足的象征。刘五代的制鞋厂在转型的过程中,刻意保留了传统手工制鞋工艺。
村民在自家纳鞋底,闲暇时间也能赚到钱。受访者供图
“手工纳的千层底、手工绱鞋,纯棉材料,每双鞋都独一无二,是机器代替不了的。”为了让这项技艺能够传承下去,刘五代在顺平县设置10个手工布鞋加工联络点、66个专业小组。
“纳鞋底,一天能挣30块钱,用缝纫机做鞋帮,一天能挣110块钱。”刘五代告诉记者,顺平县山东头村的高国春今年46岁,因为身有残疾,生活困难,刘五代把做鞋楦的活儿交给他,如今高国春每个月都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顺利实现了脱贫。
现如今,刘五代在附近贫困村都设置了手工制作的采收点,“农村中老年妇女,在家看孩子、做饭、放羊的间隙就能完成,还能有一笔额外收入。”刘五代告诉记者,他在附近36个村找了866户,专门负责手工纳鞋底。
刘五代粗略算了下,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一年下来能增收687万元。“今后要增设更多的加工点,让更多的乡亲通过领取我们的手工活儿,让老技艺给咱乡亲带来些收益。”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