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有权势的四个太后(影响大汉朝三代帝王)
胡玫导演的《汉武大帝》,我看了不下三遍,这部剧不仅把武帝一朝的雄浑阳刚、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完美展现。
还把长安新雨、衣袂飘飘的浪漫大气带给了我们。
且不说陈宝国塑造的那个集英气、霸气、贵气、匪气与一身的汉武帝,也不说陆剑民扮演的剑眉星目、骁勇善战的卫青。
只奔驰在草原上红衣铁甲的汉军铁骑和汉宫莲步轻移的婢女,就看的我们眼花缭乱。
我不得不佩服胡玫导演的审美和她的选角能力。看了这部剧,你会觉的历史上的汉武帝等就是剧中那样的,这部剧会悄无声息的带我们进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剧中的人物与相关历史人物形象的契合度之高。
这除了有胡导的“毒辣”眼光,演员的演技也起了很大作用。
剧中演员从老戏骨归亚蕾、焦晃、陈宝国到小鲜肉杜淳、任重等演技都非常在线
来自台湾的演员归亚蕾,她把一个刁蛮任性、过分宠爱小儿子、信奉黄老之学、城府高深、眼盲心不瞎的窦太后演的拍案叫绝。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 这三位皇帝都是汉朝历史上的明星皇帝。
她曾经深刻的影响了三代帝王。
窦太后窦漪房是汉初清河郡人,草根出身,父母早死,她和一个哥哥(窦长君)一个弟弟(窦少君)成了孤儿,过的十分贫寒。
后来汉宫到清河选宫女,窦漪房因为生的貌美,被选秀的官员看上,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宫侍候吕太后。
入宫后,她只是吕后身边一个普通的宫女,按理说,过几年服役期满就该被打发出宫,或老死在宫女的岗位上。但是,吕后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人生。
吕后决定选一些宫女送给各诸侯王,窦漪房被选上了。
窦漪房挂念家中的哥哥弟弟,于是想去离家近的赵国,她去央求当时负责的宦官。宦官哪能把一个小宫女的话放到心上,大笔一挥,把她写在了去代国的花名册上。
窦漪房到了代国,想着此生也许再也不能回家去看一眼亲人了,每天愁眉不展的。
她没有心情像其他宫女那样去争取代王刘恒的宠爱,常常对月思亲,美丽的脸上总有那么一缕哀愁。
正是这份安静不争,引起了代王刘恒的注意。
代王刘恒很快宠幸了窦漪房,封她为美人,窦漪房先后给刘恒生下了一女二子。
不久代王刘恒的王后,得重病死了,窦漪房成了王后的不二人选。
王后死后,王后生的几个孩子也相继夭折。这不知是巧合还是人为?反正细思极恐。
(前180年)吕后死后,大王刘恒被群臣拥护回京继位,称汉文帝。
汉文帝继位后,由于王后生的几个儿子都死了,窦漪房生的刘启就成了最年长的孩子。汉文帝立刘启为太子,窦漪房为皇后。
窦漪房从一个小宫女,实现了到皇后的完美逆袭。
她无意去代国,却成了代王刘恒的心头宠。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命运啊!
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景帝。
但是景帝继位后,朝中局势并不稳定,各诸侯王都蠢蠢欲动。
诸侯王对皇位的觊觎,终于引来了七国之乱。这是继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等诸侯叛乱后的又一次诸侯叛乱。
窦太后曾经经历过一次叛乱,在这次七国之乱中, 窦太后协助景帝平定叛乱。
窦太后的第二个儿子梁王刘武,在母亲和哥哥招呼下,出兵帮助景帝平乱。
梁王也因为立下大功,得到景帝的信任,景帝还让梁王乘天子辇。
梁王是窦漪房深爱的小儿子,窦漪房看兄弟两个感情这么好,希望景帝立梁王为储君,这样自己生的两个儿子都是皇帝,她就是永远的皇太后了。
作为母亲这样想,也不为过哈。窦太后不仅这样想,还这样做了。她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逼着景帝同意立梁王为储君。景帝一贯的听话,当时酒喝多了也就迷迷糊糊的答应了。
只是景帝自己有儿子,怎么能真心传位给弟弟呢?
事后景帝悔的肠子都青了,好在有大臣坚决反对此事。景帝借此立自己儿子刘荣为太子。
窦太后不高兴,但也没办法。
一年后,刘荣被废,窦太后再次要景帝立梁王。看来窦太后对小儿子真是喜欢啊!
她的一碗水还真想端平,老大有的,老二也得有。是个公平的母亲。
景帝左右为难啊,好在大臣等支持景帝,景帝就立了刘彻为太子。
刘武的希望再次落空,他不甘心啊,于是杀了带头反对他的大臣。
刘武的这一行为彻底的激怒了景帝。但是在窦太后的干预下,梁王安然无恙。
此后,景帝和刘武的兄弟感情却也荡然无存了。
前144年,刘武病死,窦太后伤心至极,将刘武的死,怪罪到景帝的头上,整日又哭又骂。
窦太后宠爱小儿子,彰显了她的刁蛮任性。
但是她小事任性,大事不糊涂。她有独到的政治远见。
窦太后信奉黄老,她的儿子景帝也受她感染,尊黄老之术。
黄老之术的核心是无为而治。对于汉初刚刚经历爆秦的剥削和战乱的蹂躏,正需要这种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的方针。
在这种方针下,汉朝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汉朝的经济实力空前强大。
当时是大仓流小仓满,国库里串钱的绳子都被缀断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由于文景之治的基础,汉武帝时才有充足的军费去攻打匈奴,成就了汉武大帝的盛名。
景帝死时,太子刘彻年幼,景帝不放心儿子,就把调兵的护符交给了自己的母亲窦太后。
景帝此举是相信自己母亲的政治能力,也是信任母亲能辅佐好自己的儿子。
窦太后在汉武帝即位之初,把持朝政,对武帝多番掣肘,气的刘彻大叫:
我大汉朝阴盛阳衰。
汉武帝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不到十岁就立志讨伐匈奴,终止耻辱的和亲政策。
武帝重用儒生,大兴武事,这和窦太后信奉黄老、无为而治的理念相左。窦太后求稳,武帝走的是刚猛激进的路子。
两人因为政见不同,窦太后不放心刘彻,调兵的护符迟迟不肯交给刘彻。甚至还起了废掉刘彻的念头。
这让刘彻十分不痛快,常带着侍从武官去上林苑狩猎,来过过调兵遣将的瘾。
逆境更容易激发人的斗志,正是由于窦太后的制约,刘彻才越发的努力,训练羽林,学习兵法,时刻准备着一飞冲天。
东瓯国被闽越国打的仓惶来汉求救时,刘彻不用护符,就调动了会稽守军,完美的协助东瓯国打退了闽越国的进攻。
窦太后看到刘彻羽翼已丰,她放心的把虎符交给了刘彻。死时还嘱咐刘彻大汉江山是刘家的天下,让他防着母亲王太后干政。
纵观窦太后一生,她一直处在政治的漩涡中心,她曾经把持朝政,但是她没有临朝听政。她大权在握,从未迫害过刘氏宗亲。她对武帝的掣肘也是对武帝年少轻狂的不放心。
她有吕后之才,而无吕后的狠辣;她有武则天的城府,而无武则天君临天下的野心;她有孝庄太后辅佐三朝的相同经历,而无孝庄太后两育幼帝的苦心。
窦太后在史书上抒写了属于女子的绚烂一页,她曾经如星辰照亮过大汉的天空。
她的是非功过,留给后来人评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