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有什么例子(实事求是的来历)
“实事求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之一。追溯“实事求是”的历史源头与发展脉络,可知其与河间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解的历史渊源。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提到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很多先秦古书已经失传,再加上汉初文帝、景帝偏好“黄帝、老子”之学,此时的儒学已经有些混乱不清了。刘德虽然没有僭位称帝的念头,但一心想复兴儒学,教化万民,以礼乐安定天下。在刘德眼里,“儒学”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回到孔孟理论的思想原点,深挖圣王时代的治理之道,找到儒学的本来面目。
献王纪念园(献县河城街镇西八屯村)
于是,刘德才会以重金征集先秦古书,藏书数量与汉代中央朝廷不相上下,以致于北方中原一带的儒生纷至沓来,跟随刘德研究儒学,使《毛诗》《左传》等一批经典从献县走向全国。在班固看来,刘德的这种思想、行为,只能用“实事求是”来形容。通俗而言,一件事物的是与非,不能凭个人爱恶,而应当是什么就说什么,以实证来求索真相。对于“实事求是”,班固的视角虽然与当今有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唐初,经学家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指出“实事求是”的本意,是说刘德“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在南宋朱熹看来,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意思是穷尽事物的道理,深究至每个角落,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的“格物致知”。明代王阳明则针对当时的崇尚空谈之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学说,与“实事求是”思想一脉相成。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派”兴起,学者们高度推崇“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力求通过严谨考证来恢复四书五经的原始含义。有一位学者凌廷堪提出,“昔河间(古河间今河北献县)献王实事求是。夫实事在前,吾所谓是者,人不能强辞而非之;吾所谓非者,人不能强辞而是之也。”意思是,客观事实明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个人的强辞多理而改变。及至清末,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中兴名臣,力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兴洋务以自强,形成了以湖南为发端的“湖湘文化”。
清末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一向以“修身自律”的君子标准要求自己,对醉心儒学的刘德更是极为推崇。当时有一个收藏家苗仙露,专门收藏汉代河间国流传下来的“君子砖”。曾国藩听说后,专程登门拜访,在日记中称苗仙露“,精六书谐声之学”,言语间难掩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曾国藩认为,做学问要“献王实事求是之旨”,所谓“事”就是“物”,“是”就是“理”,“实事求是”就是朱熹所说的“即物穷理”。
曾国藩等人对“实事求是”的推崇,以及他的经世务实之风,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曾在河间府长期救灾,想到刘德事迹,倍受感怀,从此在给朝廷书写奏折时,文末署名常盖上一枚“实事求是”的印章,以示自勉。
盛宣怀的“实事求是”印章,收藏于上海图书馆
湖南著名的岳麓书院曾改为“求实书院”,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时任校长宾步程题写“实事求是”匾额,以做校训。毛泽东同志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老师杨昌济曾以曾国藩为例子,勉励他“农家多出异材”,以至于毛泽东非常钦佩曾国藩,提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1941年延安整风,毛泽东同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提到“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中共中央党校的实事求是碑
1961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讲话,提到“河北省有个献县,汉朝封了一个王叫河间献王(今河北献县)。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中说他‘实事求是’,这句话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33-237页)。据统计,毛泽东同志一生共讲过128次“实事求是”,并亲自为中共中央党校手书校训“实事求是”。
自汉代以降,历代学人对“实事求是”的推崇不是偶然,它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血脉,感染并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穷经皓首、以知促行,探究民富国强的道路。今天,回首“实事求是”与河间的深刻渊源,值得每个河间人为之自豪、自励,将其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