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为何郑成功是民族英雄
#创作挑战赛#
影视剧中的施琅
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
施琅,一位三百多年来毁誉参半的人物,有人认为施琅收复台湾、守卫台湾,是功在千秋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施琅两度降清、三叛故主,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忠奸随时势,此时非彼时。让我们走进泉州惠安施琅将军墓,拨开云雾,再现施琅将军的传奇人生……
一、探寻施琅将军墓施琅(1621-1696年),泉州人,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施琅原为郑成功部将,因擅杀曾德触怒郑成功,导致其父及弟被杀,因此降清。降清后历任清军同安副将、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率军渡海,采取“因剿寓抚”的方略,使郑氏向清朝求和归顺。次年,施琅以《恭陈台湾弃留疏》说服康熙帝设台湾府,台湾从此和平纳入清朝版图。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逝世,谥曰襄壮。
施琅陵园位于泉州惠安黄塘虎窟村,陵园占地约6800平方米。自南向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皇清敕建”的龟趺碑亭,碑文中“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六月于迈,一鼓而平。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是康熙皇帝对施琅收复台湾的崇高评价。
在龟趺碑亭之后赫然矗立着康熙皇帝“皇清谕祭”的三座碑亭,石碑上记载了康熙皇帝于1698年九月十一、九月十四、九月十六连下三道圣旨谕祭施琅的祭文,足见靖海侯施琅在康熙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碑文中“扫数十年不庭之巨寇,扩数千里未辟之遐封”、“遵适准以扬威域外,拓土开疆”、“上将权隆,控大洋而膺节钺;南邦寄重,间炎徼以作屏垣”,无不是康熙对施琅开疆拓土的高度赞赏。
三座碑亭之后,屹立着一座典型闽南建筑风格的石牌坊,“钦赐祭葬”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施琅将军传奇的一生。
穿过石牌坊是一块宽阔的平地,墓园两侧分别安放着石马、石虎、石羊和石狮各一对,石兽造型古朴、形态灵动。再往上一个平台还安放着文武官员的石翁仲各一对。依清制,二、三品官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以下则一律禁立石兽。由此可见,施琅陵园四对石兽、两对石翁仲的墓葬规格等级之高。
最后一个平台便是施琅与夫人的合葬墓。施琅的坟墓呈半圆状,墓前设石雕祭台,墓碑为方形,正中间刻有“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将军侯襄壮施公赐茔”,两旁刻的是“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黄氏”。作为一名清初的降臣,死后不仅能够魂归故里,还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便是文臣武将一生最好的归宿吧。
二、两度降清,与郑成功交恶从《清史稿•施琅传》以及康熙三祭施琅的祭文,就可明显看出清廷对施琅的评价是极其正面的,出于维护国家统一的考虑,目前官方也将施琅视为民族英雄加以宣传,然而民间舆论却有不一样的声音,尤其是台湾民众对施琅的评价也以负面居多。主要争议的焦点在于:一是施琅两度降清,三叛故主,政治上反复无常,背离民族大义,难以获得史学家的认可;二是施琅攻占台湾后大肆侵占土地,敛财自肥,缺乏气节操守,民众口碑不佳。
施琅的第一次叛明降清。施琅原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部下,1646年在清兵南下之时,身为副总兵的施琅随郑芝龙一起投降了清朝,是为施琅第一次叛明降清。与此同时,郑成功却耻于父亲的行径,与父亲决裂,率兵继续抗清。
施琅第一次叛明降清是在1646年,崇祯皇帝已于1644年自缢,明朝灭亡,南明作为汉族统治政权的延续,继续反清复明的活动。明朝遗臣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抗清运动,尽显忠臣死节,再加上清朝作为异族统治者,反清复明更显民族大义。
然而,南明政权各自为政、内斗不断,并未形成较为稳定的领导核心,作为清初多股割据势力存在,明清交替之际南明的覆亡也是必然的结果。从历史进程看,施琅作为郑芝龙的部下随同郑芝龙降清本身并无太大的批判意义,站在民族大义前,郑成功无疑更符合国人的价值观。
施琅降清后拨归攻打南明政权的李成栋部下,1648年,李成栋反正后由粤入闽,而施琅却因李成栋的排挤转投郑成功麾下。这是施琅再一次反叛故主。一个人能够两叛故主,可见其更看重个人功利,在群雄割据的时代背景下,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笔者认为对施琅的降清不应过分解读。
施琅的第二次叛明降清。施琅改投郑成功麾下后,在与清朝的交战过程中骁勇善战,立下不少战功,尤其是在1650年协助郑成功取得厦门一带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 使郑氏实力大大增强。然而在厦门初定后,郑成功未听取施琅留守厦门的建议,执意带领主力远征清军兵力较强的潮、惠,并下令解除施琅的左先锋印,最终导致厦门失守。此为郑成功与施琅交恶的开端。
在清军攻克厦门时,施琅曾率军数十人奋勇抗击,最终厦门失而复得,而郑成功在论功行赏时,仅赏施琅花红银200两,未肯归还他的兵权。施琅心中大为不满,与郑成功的矛盾日益激化。
1652年4月,施琅擅杀郑成功旧将曾德,最终导致二人分道扬镳。曾德原是郑氏旧将,后归施琅节制,施琅被削去兵权后,曾德见施琅失利便重投郑成功营中,施琅听到消息后不顾郑成功阻拦,执意将其斩杀。郑成功盛怒之下下令处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而施琅也决意投靠清朝。这是施琅第二次叛明降清。
如果说第一次叛明降清并非出于施琅个人意愿,那第二次降清完全就是施琅与郑成功个人冲突所致,在曾德事件中,究竟孰是孰非并无决断,应该说各有其因,各有其失。曾德虽一度隶属施琅部下,无论犯法与否,也无论施琅是否已经解除兵权,施琅都无权擅自将他处斩,这也体现了施琅恃才傲物的性格弱点。然而正是由于郑成功处置失当,导致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重投清方怀抱,这对后来郑氏在台割据势力的覆灭可谓关系匪浅。
施琅的降清主要在于与郑成功的政见不合,施琅虽气节有亏,但也无关乎民族大义,郑氏政权在郑成功死后陷入内讧,郑经即位期间甚至背离了郑成功坚持以台湾为中国领土的主张,“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割据一方的意图逐渐显露。其实施琅与郑成功在收复和治理台湾方面先后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个驱逐外虏,一个平定内乱,虽然立场有别,但都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施琅投降清朝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水军攻下澎湖,并迫使郑氏集团归降,台湾至此回归中国版图。台湾收复后,康熙认为台湾“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而施琅却主张留守台湾,并上了一封《陈台湾弃留利害疏》,详述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城永固边圉”的决论,成功说服清廷在台湾设府管理,屯兵戍守。
至于施琅攻下台湾后,占有大量田园,掌控海上贸易,收取规费,的确是施琅一生中不光彩的另一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施琅平台复台的功绩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施琅个人的过失或许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尘。施琅降清后协助清廷收复台湾,就维护国家统一来说,施琅作为郑成功未竟事业的接班人,更应充分加以肯定。
郑成功
文史君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施琅也是一样,他在清初统一台湾的过程中立下不世之功,尽管在绚丽光环的背后,也伴有一些不光彩的污点,但这丝毫不影响对其历史功绩的肯定。“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康熙深知施琅性格上的缺陷,却仍然重用施琅收复台湾,“将军施琅,谙熟海岛,凡事必与之共议”,这是康熙深谙御下之道,任人唯才。
施琅由于站在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对立面,因此难以获得正面评价,郑成功驱除外虏将台湾作为抗清根据地,施琅驻清平定郑氏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他们两人虽然立场有别,但在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都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施琅小处有亏、大节无损,其历史功绩是不应该、也不能够被抹杀的。在泉州晋江施琅纪念馆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是对郑成功和施琅平台复台功绩的肯定。
参考文献顾城:《南明史》,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
林其泉:《施琅投清简析》,《台湾研究》1999年第1期。
王铎全:《关于郑成功和施琅的评价》,《学术月刊》1982年第8期。
李细珠:《中国大陆学界关于康熙统一台湾研究述评》,《军事历史研究》2015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木愚)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