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看完电影满江红)
当电影接近尾声,全军复诵《满江红》的时候,我听到了电影院里感性的年轻人啜泣的声音。
尽管这是一部略带喜剧元素的电影,可是“满江红”这个IP本身就极为有分量,甚至可以说是厚重。
我女儿是个对看电影耐不住性子的人,从来没有看过完整的一部电影,喜羊羊、熊出没之类的动画电影除外。不过也不要指望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能对《满江红》之类的电影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神奇的是,这部电影她居然看完了,我问她是不是能看懂,她说有的地方懂,还有的地方不是很懂。比如,为什么这些人要背诵诗歌,张大叔叔背上为什么要刻字,还有岳飞又是谁?
突然我意识到看完电影后,我最应该给孩子补充的是关于岳飞的背景知识。
于是回到家后,我先找出了歌曲《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屠洪刚老师雄浑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我彷佛也看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杀伐果断、雄才伟略的少年将军用一己之力护佑了一国百姓、万家灯火的场景。
通过这首歌,我慢慢地给孩子讲述了岳飞的故事。我试着用她可以听的懂的语言,诉说一个英雄短暂却可歌可泣的一生。
岳飞小的时候家里不富裕,尽管这样,岳飞的母亲还是大力支持他读书,甚至用木棍在沙地上教他写字。岳飞的母亲总是教导岳飞要练好身体,将来报效国家。母亲甚至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寄托殷殷期望。在母亲的鼓励下,岳飞文武双全,他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勇猛善战,取得卓越战功,保卫了家国百姓,受人尊敬。 他带领的岳家军,更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让金人闻风丧胆。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他的威望和受人爱戴,不仅让金人记恨,更是让同朝为官的小人嫉妒。首当其冲的就是秦侩,视岳飞为眼中钉肉中刺。
秦侩设计让皇帝连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飞回京,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让其含冤而死,这才有了岳飞含恨而作的《满江红》。
女儿听懂了大半,知道了岳飞是大英雄,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秦侩是大奸臣,害死了岳飞。我想这便够了。
随后,我又向她解释了电影的一些简单情况。
故事是发生在岳飞将军被害几年后的,张大叔叔他们几个都是岳飞将军的亲兵、手下,他们为了知道岳飞将军的临终前的遗言,在守卫森严的宰相住处,在狡猾残忍的秦侩等奸佞眼皮底下,和坏蛋斗智斗勇、不怕牺牲的故事。
“原来是这样,我懂了。"听到女孩的这句话,我这一番口舌总算没有白费。
“那为什么张大叔叔背上要刻字呢?”女儿继续追问。
“张大叔叔他们是岳飞将军的部下,他们是岳家军的人,岳家军的士兵背上都要刻字,为了牢记报效国家的誓言,也是为了纪念岳飞将军吧。”我试着解释。
“现在还有岳家军吗,我长大也能刻精忠报国吗?我可以和他们一起保卫国家吗?”
我有点惊讶地看着女儿的奇思妙想,以及电影带来的后续效果。大概是孩子的心思单纯,又或者是岳飞将军的故事太振奋人心,让小小的孩子也记住了要报效国家,保卫国家。
“没有岳家军了,可是有解放军,一样可以保卫国家。”我笑着说。
“那我当解放军好了。"女儿笑得一脸满足。
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个岳飞的镜头,却处处都是岳飞的影子。他的英勇善战、精忠报国、侠肝义胆如同黑夜中的火焰,引领着众人, 照耀着众人,活在每个人的心中,让人念念不忘。
爱戴着岳飞的人如张大等,千方百计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他,怀念他;而恨着岳飞的人,希望永远地抹杀他,不留一丝痕迹。
黑和白,善和恶的鲜明对比,传达的是一种邪不胜正的力量。正义或许会迟,但绝不会缺席。
最让我觉得意外反转的情节是最后,秦侩被刀抵着在大军面前背诵《满江红》的场景,被秦侩深情并茂的朗诵感动到,以为他是岳飞迷弟的时候,反转来了。原来此人非彼人,是秦侩的替身,曾亲眼目睹岳飞枉死,牢牢记着岳飞的遗言,并暗中通过自己的方法,企图为岳飞做点什么。
这样的情节设计让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此外,电影中戏曲鼓点、唱腔等,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场景切换处,增加了趣味性、紧张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传播。
最后全军复诵的场景更是让人振聋发聩,眼前彷佛又出现了那个将军的影子,披战袍、握长剑,凭栏远眺,仰天长啸,却再难实现壮志,只留遗憾在人间。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江山,朝天阙。”
“试问忠魂息何处,需将帘月换风霜。”岳飞将军的精神将如日月照耀后人,如豪曲激励后人,“满江红”的壮怀激烈,响彻寰宇。
谢谢这部电影,不管网上的争议,单凭它让人重新怀念起英雄,燃起深沉的爱国情,它就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