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工作方案和总结(写总结方案没思路)
余飞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程序员,入职3年多,最近转岗做了售前工程师。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需求,编写项目方案。
前段时间,他们公司的一个老客户田主任来找余飞的领导王哥,说他们单位要做明年的规划,请他们出个规划方案。要是规划批准后,以后的项目双方可以继续合作。
客户走后,王哥问余飞能不能做。
余飞说:“他们公司之前的几个项目我都参与了,没问题”。
王哥说:“嗯,那你抓紧时间先写个初稿出来,不懂的话问问其他同事。”
于是,余飞信心满满地加班干了5天,把方案做出来交给王哥。王哥接过方案快速地翻了一遍,
对他说:“你这个方案是站在程序员的角度写的,远远达不到要求。那天不是让你请教一下其他人吗?”
余飞听了王哥的批评后,默默接过打回来的稿子回去修改……
余飞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挖空心思写的材料,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精雕细琢做的PPT,客户听得昏昏欲睡;精心设计的营销计划,推进的时候阻力重重。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在需求调研、数据收集、材料组织等各环节的细节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最终交付的结果,与客户的期望有较大差异。而产品思维中的用户画像、同理心、价值呈现、持续迭代等要素,对我们平时写方案、作总结、谈客户等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就从产品思维中,提炼一些能辅助我们做好工作关键点,看看如何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首先要明确的是,产品不一定是一辆车、一个包或是一个APP,也可能是交给领导的工作总结,面对客户时的话术,甚至我们自己也可以看作一个产品。
因此,我们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打磨产品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锤炼,才能为用户带去价值。“玉不琢,不成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道理,本质上说的也是产品思维。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是以“用户视角”为驱动的一套思维框架,通过这套框架,能帮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打包成一个产品,向用户交付,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用户至上,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户”是产品思维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对一个产品来说,用户的需求是产品存在的唯一价值。
写文档时,我们的用户是文档的阅读者,他需要从文档里得到答案;
做培训时,我们的用户就是听培训的人,他需要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
开会时,我们的用户就是参会的彼此,大家希望能通过会议协调资源,达成共识。
每一篇方案、每一个培训、每一次交流的背后,都应该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的挖掘,才能向用户呈现的价值,满足用户需求。
所以,我们在写方案、做销售的时候必须保持空杯心态、运用同理心,将自己置入到用户的角色之中。了解用户工作环境、思维方式和使用场景,只有这样,我们交付的结果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
- 1、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的专业解释是:与该用户相关联的数据的可视化的展现,简单来说就是打标签。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各大电商网站会根据我们的购买行为,给我们打标签。如果你的购物习惯是查找到自己要买的东西,直接下单;或是有优惠券可以用,却从来不用。那么你的标签就可能是:“对价格不敏感”、“不差钱”、“时间紧”等。
用户画像
同理,在写材料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个材料的阅读者有哪些,围绕目标用户来收集数据,组织材料。
比如开头那个案例中,余飞做的项目方案,阅读材料的第一关键用户是客户公司的田主任。
你也许会问,第一个阅读者不应该是余飞的领导王哥吗?
王哥的确是第一个读者,但王哥在这件事当中只是审核者的角色,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客户。
你也许还会问,有第一那就应该有第二吧,的确有。不过余飞的材料必须过了田主任这关,才会由田主任递交到他的领导那里。至于后面还有没有其他人,这就要看客户单位的决策链条有多长。
明确了关键用户后,就要着手对用户的做事风格,所在单位性质,文化程度等情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在写方案时做到有的放矢。
- 2、同理心与社会心智
余飞在写方案的时候,还要学会换位思考,不仅要考虑田主任的想法,还要替田主任考虑他的领导的想法,甚至还有他们单位信息化整体情况都要了解。这非常考验项目编写者的全局思维能力,“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的就是这个。
换位思考,就是心理学上“同理心”的概念。听起开很简单,但实际上这个位置是不容易切换的,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社会角色”, 例如医院的护士长是一个角色;男人是一个角色,女人也是一个角色;政府单位的某个处长也是一个角色。不管这个处长是姓张还是姓李,他在那个职位上所承担的责任是大同小异、相对固定的。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学家乔恩·威特所著的《社会学的邀请》一书中把它叫做“社会心智”。
社会心智
每个人的社会心智是相对固定的,所以男人很难切换到女人的视角,普通员工很难切换到领导的视角,这一个行业的人很难切换到另一个行业人的视角。有时候你觉得是切换了,但由于双方的经历不同、所处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其实是很难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
既然换位思考很难真正落实,那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呢?
有两个方法:
一是借助“社会心智”理论;
二是观察客户的实际行动(与客户见面)
对第一个方法来说,认识到人的“社会心智”是相对固定的,那我们就能尝试用“社会心智” “自己的主观认知”,来对用户特征进行刻画。
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不管是田主任,还是李主任,这个头衔下承载的岗位职责都是一样的,所以通过“社会心智” “自己的主观认知”就能对对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当然这种通过“刻板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所以还需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认知”得出的用户画像才是相对准确的。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方法,即“观察客户的实际行动”,最好、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与客户见个面。
与客户面对面时,能从他的行为细节中更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
一次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在上市之前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开了一个产品测评会。调查他们对音箱颜色的偏好,现场提供了黑色、黄色两种颜色供选择。
调查现场,每个人都认为音箱上市后,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
会议后,组织者为了对参与调查的成员表示感谢,告诉他们,在离开时,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音箱。他们可以在黄色和黑色之间任意挑选,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大部分客户很难准确的把自己的需求描述出来,有时候他表达出来的东西和他心里想的是不一致的。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符合他角色的话。但是在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二、价值呈现,把最合适的呈现给用户所谓价值呈现,顾名思义就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产品思维中的价值呈现,不仅是向领导或者客户汇报写好的方案,而是在写方案、谈客户之前就把“价值呈现”这个点本身当做一个产品来思考。
在说明如何做好价值呈现前,我们先看一下产品思维中“用户触点”的概念。用户触点就是连接用户和产品的关键点。比如智能手机的用户触点是屏幕,微信支付的用户触点是微信红包,音箱的用户触点是它所发出的声音。
把这个概念迁移到工作中来看的话,销售人员与客户的触点是“话术”;文档资料与读者的触点是“排版、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把“用户触点”看作价值呈现的载体。
下面以职场文案写作为例,看看如何通过文案进行价值呈现。
无论是写工作总结,还是项目方案,最忌讳打开电脑就写,而应该先想好再动手。可以使用TCS模型协助完成构思过程,TCS(tone,content,structure)——基调、内容、结构。
TCS第一步,基调文章以基调为“王”。基调对了,事半功倍;基调错了,哪怕你传递的信息再重要,用户也不会关注。
正确的基调能传递材料真正的价值,也就是你个人的价值。下面是职场中常见文种的价值呈现思路:
第一,总结类,写的是成绩,呈现的是你的潜力;
第二,调查报告类,写的是调查结果,呈现的是你求实的态度;
第三,申请类,内容是提问,呈现的是你主动的思考方式;
第四,计划类, 写的是阶段任务,呈现的是你的责任感。
所以,只有先明确我们要通过材料向客户呈现什么价值,才能定出适合的基调。下面提炼了职场中常见文种的标志性基调:
TCS构思模型——基调、内容、结构
- 1.年终总结的基调:有深度
领导希望通过总结,看到你的分析能力,以及对问题背后的深层思考;希望能通过总结,提供宝贵的一线实战经验;他甚至需要你协助他对业务的发展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所以,年终总结不是回顾,而是行动指南,这就是年终总结的价值。
- 2.进度汇报的基调:有主见
在项目进度汇报材料中,不能只提问题,而应该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供领导决策。
为更好地体现你的价值,还有一个细节是,哪怕领导没有要求你写工作进度汇报,也应该养成定期向他汇报的习惯。
将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关键结论、阶段性成果等内容实时呈现给领导。让他通过材料感知到你的认真,看到你不断努力的过程。
- 3.调查报告的基调:实事求是
在写需求调研或是调查报告一类的材料时,在收集充分的事实材料和数据后,材料中不要使用“我认为、我估计”这些措辞,而应该是“资料显示、数字表明”。这样才能展现事情的真相,让人信服。
TCS第二步,内容职场公文内容的一个总体原则是“用户视角、实事求是”,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关键是要把事情说清楚。
文章内容的组织,推荐使用简洁明了的2W1H模型。针对不同的需求重点,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展开内容:并列式和层进式,如下图所示。
2W1H内容组织模型
- 1. 并列式:描述说明
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向他人描述、说明某件事情或某个事物。
例如:
·向领导汇报工作,告诉他现在正在处理什么工作事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怎样处理;
·向客户介绍某个产品,告诉客户这个产品有什么特点、能解决客户哪些问题、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产品、产品是如何帮客户解决难题的。
在这些场景下,表达方式有一个共同点——核心部分都是在回答对方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并列式”。
“并列式”指引我们将重点信息,置于对方关心的框架中。这种表述方式有两个优点,一是,我们自己可以快速整理思路,将原本散乱的信息分别归整到这三个问题之下;另一方面,也能让对方快速、准确地抓住重点,从而提高信息效率。
- 2. 层进式:澄清问题
与“并列式”的灵活不同的是,“层进式”的格式是固定的,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因为我们一定是先发现问题,然后才是分析和解决问题。
“层进式”表达暗含了逻辑推理形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一点在职场文案中非常有用。
在组织文章内容时,熟练运用“并列式”和“层进式”两种方法,就能把文章价值有效地呈现出来。
TCS第三步,结构
根据前面说的用户画像理论,职场公文的阅读者大多是领导、客户,他们并没有义务读完你的文章。
所以在构思结构的时候,要遵循“要事第一,层层递进”的原则。也就是把关键的内容在一开始就呈现给读者。
而且文章每一句话,每个段落都要对读者有价值。你写第一句话,是为了让他继续看第二句话;你写第二句话,是为了让他继续看第三句话。通过这种方式,推着读者把文章看完。只有这样,文章的价值才能传递出去,也才能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产品思维能帮我们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思考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用户、倾听用户、判断用户。
产品思维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需求背后的动机和变化规律,了解了这些后,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把产品思维运用到修行之中,我们将会成长为自己最满意的产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