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

上世纪中期,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不仅对二战走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同时催生了一位香港导演在今天打造奇幻新武侠的决心,而这个新武侠正是最近热映的徐克和他的狄仁杰“帝国”之四大天王。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正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才让当时荷兰驻日本外交官高罗佩不得不离开日本,转而迁移到重庆办公,由此开始接触中国文化。等到二战胜利他迁回东京后,趁着当时的侦探小说热,高罗佩翻译了一本我国古代无名小说《狄公案—狄公破解的三桩谋杀案》。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译作让高罗佩彻底火了。于是在出版社的督促下,高罗佩逐以自己所了解的狄仁杰野史编撰出《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等“狄仁杰侦探小说”,最后汇集成一本拥有130万字的《大唐狄公案》,由此成为了现在所有狄仁杰演义的蓝本。

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1)

好了,大银幕上的狄仁杰是怎么来的已经说清楚了。接下去我们要讲的就是历史中的狄仁杰是怎么在险象环生、如履薄冰的武周朝既能保持名节,又可以保住身家性命,还博得一世英明的,这将会是一个比《大唐狄公案》更精彩绝伦的操作。

虽然狄仁杰是一个十足十的顶级官三代(爷爷狄孝绪为贞观朝尚书左丞,老爸狄知逊位夔州长史),但他之后所有的一切成就毋庸置疑都是靠自己拼搏所取到手的。其年轻时先是通过科举考试出任汴州判佐,正式进入大唐刑事系统。之后又于公元676年升任大理寺寺丞,这座当时的最高法院,让狄仁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逻辑才能,并借此一路平步青云。

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2)

要知道大理寺寺丞虽然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协助办案人员,而彼时的狄仁杰已经年近五十,但有时候,一个好的平台就是如此重要。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大理寺积压着海量案件,涉及17000余人,而狄仁杰在短短一年之内便将之全部处理完成,并无一人上述,自此名声大噪。公元679年,狄仁杰升任肚支郎中,加朝散大夫,并兼唐高宗出巡知顿使(给皇帝出巡安排食宿),由此开始接触大唐最高权力。不久,狄仁杰又升侍御史,唐高宗要其负责国家案件审核和百官弹劾之职。

再好的千里马,也要有足够辽阔的草原才能奔腾,自古御史之位,你要么在上面飞黄腾达青史留名,要么整个人生都折戟在这里,而狄仁杰选择了忠于内心。同年,狄仁杰弹劾司农卿韦弘机监造的高山、上阳等宫过于豪华;接着又弹劾唐高宗宠臣左司郎中王立本持宠用事,并直言进谏唐高宗的偏袒不合国法,这两起案件其实都是拐着弯说唐高宗生活奢侈、宠信权臣。但狄仁杰本身就为御史,再加上太宗与魏征故事为朝野传颂,最终逼得高宗不得不对狄仁杰妥协,韦弘机免职,王立本被定罪。由此,狄仁杰在朝廷中进一步成为了刚正不阿,清廉果敢的好形象,这也成为了其之后拜相最大的资本。

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3)

然后是从公元686年到690年,其分别担任宁州刺史、江南巡抚使、豫州刺史等职,不仅在民间积累了大量的口碑,同时也在逐渐掌握整个大唐权势的武则天那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比如说公元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武则天派狄仁杰前往豫州料理后事。狄仁杰视察民情后上书:

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诖误。

意思就是说“这些百姓本不是反圣上,他们是被李冲他们诓骗了。”这不仅令武则天颇为开心,同时也使得此次受株连的六七百人可以逃过死劫,改为流放。公元689年,宰相张光辅因被张嗣明,徐敬真诬陷东征平叛时心怀两端,逐被处死。两年后,狄仁杰被诏回京,升代理尚书,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官拜宰相。

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4)

对武则天来说,狄仁杰身为高宗时期的“百官榜样”,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有具有极大的声望,况且狄仁杰一不像别人一样反对自己称帝;二又确实有治事之能,那么此刻升狄仁杰为相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自己多一个得力助手,又可以向世人宣告“你们的榜样,如今也臣服于我,识时务方为俊杰”,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努力非常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如非武周上位,朝中无相可用,狄仁杰万万没有坐上宰相的资格。

但是,为相了就相安无事了么?狄仁杰一生最大的危机正在酝酿而成。公元693年,武承嗣勾结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为的就是当初狄仁杰等人反对武则天立其为皇太子。谋反一罪,自古百口莫辩,狄仁杰于是便将冤书藏在棉衣中,叫狱卒交给自己的儿子狄光远穿。狄光远事觉蹊跷,便于棉衣中捡出冤状呈现给了武则天,最终在武则天的亲自审问下真相大白。不过此事牵连的七人皆被贬,狄仁杰则赴彭泽为县令。

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5)

前文也说了,狄仁杰对于武则天来说,有着其他诸相比如说娄师德、李昭德等不可比拟的朝中威望和清流之声,更别讲张柬之这种本身就为狄仁杰所荐才升宰相的人。而这暗贬,实为保护,其后武承嗣曾多次诬陷狄仁杰,但区区一个“县令”,武则天有一百种办法既保得下狄仁杰,又不会令支持自己的武家家族不满。再次为相,不过是缺个时间机会而已。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翼州,满朝惊慌。武则天逐启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的契丹首领孙万荣听闻狄仁杰复用,以及唐朝大军已经奔赴前线,只得退军。次年,狄仁杰以此功再度拜相。

而之所以狄仁杰被武则天所如此看重,除了其前朝打下的名声和能力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狄仁杰的为人圆滑世故,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比如前文提及他敢拐着弯骂高宗奢侈,宠权臣,因为他知道高宗最终会妥协,自己能博个好名声。但是对武则天这种没啥原则的就不一样了,其晚年豢养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更是仗着宠幸为非作歹,不管是高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武则天污垢之名皆为骂之。

历史人物评价狄仁杰(历史上的狄仁杰有多英明)(6)

但是对当时已经七十岁高龄的武则天来说,这件事几乎就是她最大的逆鳞(爱面子),可依旧有无数大臣以此事上谏,结局自是非常显然。而作为当朝宰相的狄仁杰却从不谈武则天的私事,只谈国事,这使得武则天对狄仁杰个人映像极好。再加上两人年仅相仿,这使得狄仁杰在武周一朝,备受皇恩。公元700年九月,其在任上病逝,武则天罢朝三天,痛哭:

“朝堂空矣”。无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