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意识下的建筑设计(根植于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的)
这是一场
建筑大咖云集
学术性、前瞻性、实用性、指导性
高度融合的盛会
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2019年5月21-25日
会议地点:苏州市太湖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主题:新时代本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融合与创新
即将开幕!
主旨报告会将由宋春华、程泰宁、刘加平、丁烈云、常青、李国强、庄惟敏、张俊杰、章明等知名院士、专家作报告,并邀请崔愷、孟建民、王建国院士担任主持。(主旨报告请点击)
论坛二十一: 寒地建筑论坛:根植于寒冷地区城市建筑的「同生共进•和而不同」
寒冷地区城市在全球有着比较广泛的分布,该地域的建筑创作要解决特殊的自然气候、环境与人文因素的诸多限制与影响,去应对与生俱来的地域基因。秉承“原真品质、地域文化、平凡态度、理性精神”的创作理念,使建筑以清晰的逻辑去展现原生于冬季城市的生命力。坚持“向阳而生、自然而为、因地制宜、技艺传承”的创作策略,使建筑在与冬季城市的适应、融合与共生中传承发展。
时间:5月24日上午 08:30-12:00
主持人
陈剑飞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演讲嘉宾
演讲题目
繁而至简、协同共生——冬季城市建筑创作思辨
梅洪元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资深会员。
在当下的建筑语境下,冬季城市的建筑创作强调从“文化传承、环境友好、人文关怀”的角度建构建筑、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作者结合冬季城市建筑创作实践,以2022年冬奥会崇礼冰雪小镇会展酒店与新疆大学新校区设计为例,对于植根于冬季城市的建筑创作进行了思辨,强调 “繁而至简、协同共生”——从纷繁复杂的诸多限制中,使建筑以清晰的逻辑展现原生于环境的生命力;用“现代性、在地性、人本性”的表达呈现本真属性,使冬季城市的建筑在适应、融合与共生中传承发展。
演讲题目
语境的多义性
刘玉龙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面对现代、西方、全球的文化范式,我们如何看待传统、东方、地域文化?
面对快速建设、巨构城市、快社会,我们如何满足不确定性、老龄社会、 慢社会的需求?演讲者希望采用一种PROPRIETY 得体、POLYSEMY 多义、EVERYDAY LIFE 日常的思考和态度,指导和诠释自己的设计。
演讲者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清华大学医学院、青海海北州中藏医医院等若干项目设计作为设计思考的案例。
演讲题目
寒冷地区的可持续设计实践
宋晔皓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通过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题馆、北京旭辉超低能耗示范项目、近零能耗装配式实验房介绍寒冷地区的可持续设计实践。
演讲题目
适者生成
张鹏举 |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会员
寒地,直观看是一个基于气候的地理概念,延申看也是一个人文概念。在寒地做设计,最核心的策略在于“适配”,即,适配气候、适配地貌、适配资源、进而适配建造、适配材料、适配造价以及适配当地由地理气候衍生的文化和人的习惯感受等。这些适配过程将遵循各自的内在逻辑,当发生多个维度的适配时,必然会导致设计的一种“生成”过程。这些维度叠合的越多,越会提高生成结果的“正确度”,从而也必然会生成设计的某类集体特征。
演讲题目
南极科考站建筑设计介绍
王中军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极工程部总建筑师
将对南极特殊环境做简要介绍,并展示国外科考站的现状、我国科考站的建设状况及设计趋势。重点介绍南极科考站建设特点、设计要点。南极环境:低温、干旱、大风、强辐射、洁净;南极科考站分布,各站特点 ;本人参与我国南极科考站的经历和感悟。
演讲题目
市井肌理的嵌入与营造
崔 岩 |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当代城市发展正趋向多元化,高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速生的新区,而旧城市井肌理以其便捷的文化设施配套和多样的生活场景彰显弥足珍贵,支持旧城市井生活的与时俱进不可缺少新功能的需求,伴随新功能载体建筑的植入,将建立新的秩序与旧市井肌理相融合。由辽宁寒地建筑实践的三个案例引发思考,以建筑师的视角阐述建立在旧市井文化地域基础上的场所营造,才能确保新功能的植入所建立的秩序完好的嵌入旧城市肌理,与那里的生活相融合,让旧城的市井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
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线报名网址:
pc端:http://2019.chinaasc.org/exhpro/site/index?fair_id=335
手机端:http://2019m.chinaasc.org/fair-detial.html?id=33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