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颁证仪式感是什么(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

结婚颁证仪式感是什么(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1)

图片来自民政部官网。

“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成为终身的伴侣。”

——这段我们在电视剧中耳熟能详的婚姻誓词,未来可能会时常回响在民政局的大厅。

近日,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称,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意见》一出,“意见”不一。

一些网友觉得“很有价值”,但也有些网友认为“作用不大”。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参观纽约市政厅的经历。

当时,我沿着走廊逛,两边都是办公室,我一眼看到有一位身着婚纱的女子,身边是西装革履的新郎。

他们满面笑容,在门口拍照相拥,周围亲友纷纷给他们鼓掌,簇拥着他们进了一间办公室。没多久,他们出来了,手里拿着的一看就是结婚证。亲友们开始向他们头上撒花瓣与彩带。

我到这时才确定,我看到的,就是电影里常有的“市政厅婚礼”。

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民政局也在逐渐尝试宣誓和颁证仪式化,目的在于将结婚的重心从“婚礼”前置到“领证”,让新人意识到婚姻关系确立这一时刻的神圣性。此番民政部、全国妇联的意见,既是之前试点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有效的引导。

结婚颁证仪式感是什么(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2)

新人领到结婚证。 图/新京报网

没错,宣誓、颁证等都只是种“形式”。但长期以来,我们对“领证”这一程序的轻视、粗糙对待,的确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浪费。“领证”程序太简陋,所以必须附加一个盛大场面的婚礼,否则,总觉得缺了什么:不曾穿过婚纱,不曾得到长辈的祝福,不曾有朋友在现场为我落过泪。

其次是当事人不容易有真实感,因为太快太随便了;而且也从来没有人在领证的时候,告诉他们——尤其是男性,在婚姻中,你的义务是什么?

当然,在那场盛大的婚礼上,会有主持人开玩笑:以后,你的工资给谁?家里事儿听谁的?

新郎大声回答:给她,全听她的。

满场热烈掌声。

但——这不是玩笑吗?问的人不当真,答的人也一样。

确确实实,需要有人来给年轻人,一点婚姻义务教育了。

我见过不少年轻男人不理解家务这件事:吃饭可以叫外卖呀,打扫可以叫小时工呀,为什么非要自己做呢?

你得和他解释:你单身可以这样,结了婚不能。

他很诧异:为什么?两个人一起叫外卖就可以了。

那有小孩了呢?

三个人一起叫呀。

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婚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法律关系的重大变化;财政收入将合在一起,共同付房贷车贷;开销也将合并计算,并不完全是你妈你孝顺、他妈他孝顺;马桶堵了,不管是谁弄的,反正全家人都用不了,必须得掏;感情出现了问题,那么上中下三代人都会因此被迫选择站队……

婚姻是性、家务、生育、经济、外部事务……许许多多事情的总和,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都是沉甸甸的责任,而很多进入婚姻的年轻男女,都茫然不知。

很多女孩子是结了婚才赫然发现:家务有这么多!

而很多男孩子也是结了婚才蓦然明白:原来家,并不像歌里唱的,你多晚回来都有一盏灯等着你。那是妈,不是老婆。

若说婚姻是避风港,都想避风谁当港?

若觉得家庭就是放松的地方,都想放松谁劳碌?

一些国家还有结婚学校,想结婚的青年男女,可以自愿接受六周左右的婚前培训,确定他们在心理、精神与生理上,都做好结婚的准备。

我国其实也有“婚前培训”,多半就是长辈们的唠叨:“以后结了婚,就好好收心过日子吧。”——但什么叫收心,怎么是过日子?各人的理解差太远了。

所以,能够有一个正式的官方仪式,让当事人亲口说出:我将承诺忠贞,我将承诺财产公开……至少,这也是一重约束,即便只是道德约束,也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当然,这也需要各地不断去探索更丰富、务实的颁证仪式和婚姻誓词,要能够真正打动人,而不是完全形式化、流程化的操作——归根到底,我们是要通过仪式让家庭责任、神圣誓言刻进夫妻双方的心里,浮在表面的程序终究是徒劳。

□叶倾城(作家,情感专家)

编辑 孟然 校对 卢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