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字的历史(网开一面的由来)

文 | 望于江湖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第二十五句 吊民伐罪

吊,即吊,是一个人拉弓射矰的样子。矰(读“增”音)是什么东西呢?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短箭。这是一种专用箭,最大特点是箭尾拴着一根长丝绳。用一般的箭射中鸟之后,不知道鸟会掉到哪里去,可能被别人捡了便宜。用矰来射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射中鸟之后把丝绳往回一拉,鸟就被收回来了。

“吊”的本义表示悼念死者——这和射鸟的箭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吊,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驱,即“驱”。说在远古时候,人死了就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又怕让秃鹫之类的腐食性动物吃掉,怎么办呢?亲友就都带着弓箭来帮助驱赶。

在这句里,“吊”引申为慰问,吊民,就是慰问广大劳苦民众。

伐,用戈砍人的脑袋,砍杀之意,后来引申为讨伐、进攻,再进一步引申为自我吹嘘、自我夸耀、穷显摆。伐罪,就是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网字的历史(网开一面的由来)(1)

和上面两句一样,这句与下一句“周发殷汤”是分不开的,说的是商武王成汤、周武王姬发反抗商朝残暴统治、解救受苦受难老百姓的故事。

“吊民伐罪”这个成语,最初是孟子提出的,在《孟子》中曾两次表达过这个意思。《孟子·梁惠王下》中又说:“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孟子这番话的大意是这样的:说商汤反抗夏桀的反动统治,带兵东征,西面的老百姓不高兴了;带兵南征,北面的老百姓不高兴了。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大家都盼着商汤赶紧来解放自己,说为什么不先打我呢? 老百姓盼商汤的大军如同久旱盼甘露 。商汤大军来到的时候,市场上人们照样做买卖、耕地的还在那赶牛。商汤推翻反动统治、解放老百姓的行为,恰似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老百姓都乐颠了!

商汤的故事留到下句讲,现在我们要探讨一下暴政统治下的老百姓的心态。根据孟子的描述,暴政下的老百姓对外来新兴力量是十分期待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人权和主权的态度:商汤征讨夏桀,明显是干涉别国内政嘛,可是老百姓却持欢迎的态度,看来当时的老百姓是很重视人权的,对国家主权却显得漠不关心。

那么“干涉别国内政”的力量真的是为了“吊民伐罪”这么高尚的目标而战吗?多数不是这样的,特别是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之后,涌现出了很多以“吊民伐罪”为幌子和口号的武装暴动者,最终目标还是那个至高无上的皇权。

古代的国家主权与皇权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的,成了一码事,老百姓只关心人权不关心主权,是因为主权是皇帝家的东西,别人无权过问,除非你有能力当上皇帝。现在所说的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与古代有本质区别,国民理应誓死维护本国主权,同时作为主权国家也理应保障和改善国民的基本人权,这用不着别的国家指手画脚,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应该自动自觉、随时随地积极推进的民心工程。

第二十六句 周发殷汤

殷汤,指商朝的创立者汤,名履,又名天乙,称商汤、武汤、成汤,可不是乌鱼蛋汤。为什么叫“汤”呢?不知道,可能和我们很多人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代号,没有什么含义,也可能本来是有含义的,但是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可。商朝在建立几百年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所以又称殷朝。

汤是商部落的首领。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读“谢”音)。传说帝喾的第二个妃子简狄在洗澡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燕子蛋,简狄就一口把这个蛋吃掉了,不知道是饿了还是不小心咽下去的,以后便怀孕生契。因此《诗经》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后来契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地,赐姓子。

周发,指周武王姬发,他最终推翻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周的始祖名叫弃——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呢?传说弃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正妃,和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共同拥有一个老公。有一次姜原在野外看见一个巨人脚印,就上去踩了一脚,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姜原认为这孩子来历不明,狠狠心把他扔了,但扔到哪里都好像有神灵保护,小孩总是安然无恙。姜原只好把他抱回来养着。由于本来想把他丢弃,所以取名叫弃。弃从小就喜爱农业,后来成了农业专家,被尧帝任命为主管全国农业的官员,以官为号,称后稷,以姬为姓。

在汤的英明领导下,商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汤成为夏朝众部落的老大,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

偏偏这时候有个不长眼的跳将出来:临近的葛国不祭祀鬼神。那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大自然是十分敬畏的,所以都很迷信,祭祀鬼神简直是天大的事。葛国居然敢不祭祀鬼神,那还了得?作为各部落老大的汤就派人去责问葛伯。葛伯说:“我们这儿是穷乡僻壤出刁民啊,根本就没有牲口可以作祭品。”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作祭品。葛伯一看,口水流一地,赶紧让手下把牛羊杀掉吃了,还是不祭祀。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理直气壮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祀呢?”汤本着“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派人帮助葛伯耕田,还派一些老弱的人给耕作的人送酒送饭。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都抢走,还杀了一个送饭的小孩。葛伯的无耻行径激起了民愤,汤果断出兵,三下五除二就把葛国给灭了。

网字的历史(网开一面的由来)(2)

有一天,汤外出游猎,看见有人在郊野四面都张了网,想把天上的、地下的、四方的都一网打尽。汤说你这不胡闹吗?把禽兽全部打光了,怎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啊?于是把网撤去三面。这就是成语“网开一面”的由来,实际上应该是“网开三面”。这件小事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在各诸侯国广泛流传开来,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赞扬汤的仁德,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看看时机差不多了,汤和伊尹开始商量讨伐夏桀的事,最后决定先停止向夏桀朝贡,试探一下。夏桀大怒,命令九夷发兵攻打商汤。汤一见这阵势,知道时机还没有成熟,赶快向夏桀请罪,恢复了朝贡。夏桀召来汤,把他囚禁在夏台,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放了他,可能是汤向夏桀行贿了吧。

不久,九夷中一些部落受不了夏桀的残酷剥削和压榨,逐渐叛离夏朝。这下时机真的成熟了,汤决定大举进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夏朝已经日薄西山,可是对于能否顺利推翻夏王朝,谁心里也没个准谱。汤决定召开战前动员暨誓师大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以鼓舞士气,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汤誓师后,部队的战斗力提高百分之二百。汤的军队和夏桀的军队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交战,夏桀败逃,一口气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追到那里将他逮住,然后由把他流放在那里,一直到死。夏桀对别人说:“真后悔当初没在夏台把汤杀了,真是当决不决不为豪杰、当断不断必为后患啊!”汤对夏桀的后代还算不错,封了一块地供他们安家落户。周朝时,他们被封在杞地,那个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的杞人就是夏桀的后代。

就这样,夏朝的太阳落山了,商朝的太阳升起来了,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之道”,实际上就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

坐,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有人说了:什么坐啊,这不就是跪吗?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跪也是双膝着地,但臀部与脚跟还是要保持有一定距离的,当臀股离开脚跟,挺身直腰,才称“长跪”或“跽”。

坐或跪的姿势是和当时的礼俗联系在一起的。《礼记·曲礼》中说:“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意思是说:如果来的是说话办事而不是蹭吃蹭喝的客人,那么在主席和客席中间应该留一丈左右的空地。在主客相互谦让时,均为跪姿,谦让的礼节结束后,才转为坐姿,然后进入正式的交谈。《礼记·曲礼》中还说:“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孔颖达疏:“坐亦跪也。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意思是说:学生要走出去散步,如果遇到老师的物品挡住了去路,你可不能一步跨过去,更不能一脚踢开,而是要跪下来把物品挪开,然后再走过去。这里的坐就包含了跪的意思。

按照我国古俗坐姿,双脚是不能伸到体前来的,那是粗俗无礼的表现,直到“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的垂足坐及蹲踞等坐姿由于其随意性和舒适性而开始流行,席地起居的古俗坐姿慢慢被遗弃了。到了北宋时期,垂足坐已成人们日常的坐姿,而深受唐文化影响的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我国的古俗坐姿。个人认为古俗坐姿还是有好处的,既能增强膝关节的力量,又能有效预防痔疮。“坐”字的意思也已经随着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现泛指以臀部着物的止息方式。

朝,从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太阳还没出来,在草里头藏着呢,而月亮还统治着半边天空。表示早晨。这个时候该干什么?可不是睡懒觉的大好时光,古人没现代人这么会享受。《礼记·内则》中说:“昧爽而朝。”昧爽就是黎明,朝,指向父母请安。《说文解字注笺》中说:“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意思是说早晨省亲,儿子儿媳向父母、公婆请安。古代臣见君也为“朝”,做名词时指朝廷或朝堂。

问,最初是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礼节。《周礼·秋官》中说:“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殷,指相隔三五年,《公羊传》中说:“五年而殷祭。”这段话的意思是:诸侯之间为了邦交,每年派大夫访问,隔三五年派卿聘问。国君更换后,嗣君要亲自出访。这就是所谓“聘问之礼”,也就是邦国之间的外交礼仪,其目的是使各国相互尊重。《礼记·经解》中说: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这句里的“问”指询问、商讨。

道,这个字的意思很多,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方略。

这句的意思是:君臣在朝堂上一起坐着商谈治国方略。

第二十八句 垂拱平章

这句是由《尚书·武成》中“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及《尚书·尧典》中的“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两句中的两个关键词组成的。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

垂,就是下垂、垂挂,你站在那里衣服自然下垂,要是不想让胳膊酸疼,手就别总举着了,也要自然下垂,但手的下垂要有讲究的,就是要“拱”着。什么样的姿势才叫“拱”呢,《说文》的解释是“拱,敛手也”,其注还说:“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拱手的基本要领是左手掌心盖在右手手背而轻握、自然下垂于身前。在行拜礼(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后来才演变为下跪叩头)的时候更要讲究,手不能乱拱,碰到好事的时候,比如参加人家的婚礼,行拜礼的基本原则是男左女右,如果弄反了可不得了,不被人家乱棍打出才怪。

“垂拱”这个词主要是用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上古时期的帝王都是面南背北站着听政,所以才垂拱之说。后来的帝王觉得站着太累,就自作主张坐下了,也没有人敢不让他坐,“垂拱”一词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变成了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官话、套话、拍马屁专用语,还曾经被唐代一个傀儡皇帝当过年号。

平章,《辞海》的解释是辨别彰明、品评和筹商意思。在《尚书》中“平章百姓”这句里,应该为“辨别彰明”之意。那个时候的“百姓”与现在的意思差别比较大,郑玄笺注《诗经》说“百姓,百官族姓也”,“百姓”是古代对官员贵族的总称,而那些无权无势的平民统称为“黎民”或者“庶民”,直到战国以后,“百姓”才被用为泛指不居官位的人。“平章百姓”其实就是帝王考察分辨百官优劣,选任人员,这是古代明王建立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手段,深为后世儒家所推崇。从唐代开始,“平章”这个词一度成为某个官职名称的一部分。

这一句和上一句是并列兼承接关系,大致可以这样解释:帝王有条不紊地处理政务,考察任用百官。

第二十九句 爱育黎首

黎首,即黎民与黔首,指广大人民群众。关于“黎民”的来源,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认为源于周朝人对九黎人的称呼。九黎属于东夷的一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他们的老大是蚩尤。九黎人信奉巫教,杂拜鬼神,所以《国语》中说:“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也是关于九黎的最早记录,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神农、后羿等“民神杂糅”的传说,其原始素材都出自东夷九黎。后来蚩尤率领的东夷联军在涿鹿之战中被炎帝和黄帝的联军打败,九黎人撒丫子就跑,一部分人往西北跑,没跑多远发现一块空地,就赶紧插个旗子占上了,建立了黎国,大致在今天的山西长治境内。到了商纣时期,这个黎国被周文王灭掉了;还有一部分往南跑,到了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跑得慢的那些九黎人被生擒活捉,当了奴隶,这些人就被称为“黎民”。作为奴隶,“黎民”是人家的私有财产,奴隶主完全主宰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还可以把买卖他们,甚至可以随便用来殉葬,或者杀掉之后再拿去祭神,所以最初的“黎民”也被称作“人鬲”——鬲(读“立”音),古代的一种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鼎状炊器,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这样描述“鬲”的:“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古代的“百姓”是对官员贵族的称呼,但“百姓”中经常有犯法而沦为奴隶的,“黎民”也有因有突出表现(比如抢救落水贵族)而变为“百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和“黎民”的身份越来越混乱,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大家都成了被统治的平民,于是“黎民”和“百姓”就联系在一起了,作为对普通民众的一种称呼。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说文》中的“黔,黎也”,黔与黎都是表示黑色之意,所以秦始皇在正式把老百姓称为“黔首”后,还在石刻中使用了意思相近的“黎民”、“黎庶”这两个词。

黔首,战国时就用来作为对老百姓的称呼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然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前面说过,根据五行之说,秦为水德,尚黑色,所以秦始才这么称呼老百姓。当然,更通俗直观的解释是说老百姓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劳作,风吹日晒的,个个都跟包公似的,嘿,还真对不起这张脸!而且按规定平民百姓是不准戴帽子的,只能用黑巾缠头,因此称为“黔首”。

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想方设法爱护和教化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十句 臣伏戎羌

臣,形状象一只竖立的眼睛,是对一个低眉顺眼的人的眼部特写,表示俯首屈从之意。最初“臣”是对男性奴隶的称谓,那么对女性奴隶怎么称呼呢?称“妾”。慢慢这两个字的意思都发生了变法,“臣”主要用来指官吏或国君所统属的民众。《说文》中说:“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在做动词时是役使、让某人乖乖听话之意。

臣服,意思是屈服称臣,接受统治。

有细心的读者发现问题了:这句的原文里明明是“臣伏”,你总么说起“臣服”呢?

伏,表示人像狗那样趴着。《释名》中说:“伏,覆也。”就是把身体覆盖在别的东西上。《汉书·五行志》中说:“雌鸡伏子。”说的是母鸡趴在鸡蛋上抱窝。《礼记》中教导我们说:“寝毋伏。”就是说别趴着睡觉,即不舒服,又不雅观,除非你想抱窝。“伏”在表示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的时候,与“服”是通用的,所以我前面解释的“臣服”实际上和“臣伏”没有本质区别。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是古代的“五戎”,所以一说戎,就跟军队或战争有关,但是在这句里指的是古时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当然也和战争有关,因为历史上中原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经常掐架,有时候轻轻掐,有时候往死里掐。

羌,从字形上理解,就是指一个放羊的人,指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说文》中说羌是“西戎牧羊人也。”

“戎羌”联用,借指周边的少数民族,古时也称“四夷”。

这句的意思是:四方各族人民都对周朝的统治都十分服气和向往,哭着喊着来归附。

“戎羌”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也就是“四夷”。“四夷”的说法,源于古代划分疆域的“五服之制”(这个我们在下下句“率宾归王”中还要细说)。后来“四夷”又各有专名,就是《礼记·曲礼》中说的“东夷、北狄、西戎、南蛮”,每个方位的少数民族又有许多部落,各有多少个部落呢?《尔雅》中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当然,这都是概数,只是为了表明少数民族部落有很多而已。

中原汉族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恩怨情愁一直贯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一直到现在,也存在着藏独、疆独等妄图分裂祖国的民族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