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杭有规划大型综合体(大余智水稻梦空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谭琴 周莹莹

9月8日,杭州余杭区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公布了近两个月以来的工作成果。据悉,7至8月份,余杭区“6 1 1”系统、平台新增国家级试点2个(分别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第一批创新试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省级试点13个,市级试点2个。同时,余杭还获得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综合评价五星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考核排名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推进会上,一批新场景应用亮相,为支撑余杭建设城市新中心增添了崭新的“数字味”。

打造创新活力之城的新中心,余杭抓项目、扩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手段,打造实现全周期管理的“项目e生”场景应用,以期实现更高效安全的项目管理。以瓶窑镇试运行效果来看,本应用将瓶窑镇88个项目全部纳入管理,涵盖土地、园区空间、建设工地等各类要素。据了解,目前应用累计办结安全巡检事件1.7万件,实现招商转化率提升20%、项目进度达成率提升18%、工地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45%、项目验收时间缩短15天。

老余杭有规划大型综合体(大余智水稻梦空间)(1)

建设重大项目的同时需防范潜在风险。会上,“大余智水”水利工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亮相,该应用旨在推动打造“清廉水利”。据介绍,该应用重点聚焦项目立项、项目设计、招标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5个阶段,通过解构、建模和数据读取等手段,可深入剖析公权力行使中的廉政风险。目前,该应用不仅直接服务保障在余杭新开工总投资58亿元的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还被省纪委在全省进行推广。

老余杭有规划大型综合体(大余智水稻梦空间)(2)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中心,良渚文化的保护利用是余杭的重要课题之一。全新开发的“良渚遗址5000 数智应用”,聚焦大遗址保护利用全生命周期,建设了空间管治、网格智治、价值共享、“文物 ”四个子场景,构建了良渚文化遗址、遗迹、遗物等10大类数据库与良渚文化知识图谱,还打造了包括展示、旅游、创意等多场景的智慧应用。在治理端,通过旅游热力分布图和文创产品全渠道趋势分析,可以引导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打造“爆款”,助推文物活化“新生态”。此外,该应用还首次提出了重大考古发现数智化处置机制。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对现场全面保护,实现考古过程“一屏管控”。

打造生态文明之都的新中心,余杭通过数字赋能创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周期,开展绿色协同治理,如通过物联网采集建筑分项能耗数据并计算碳排量,实现绿色低碳数字化监管,践行建筑领域“双碳”行动。

老余杭有规划大型综合体(大余智水稻梦空间)(3)

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会上,余杭街道所演示的“稻梦空间”应用打通了苕溪以北8村农田良法良种、数智化管理、农文旅发展等方面的业务壁垒,为“禹上稻乡”生产经营发展赋能,构建乡村、企业、个人的链接和群众有感的共富图景。此外,仓前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应用创新“全域共治”模式,形成“隐患联排、问题联治、服务联办”的综合执法模式,提升区域治理服务水平。

创新亮点纷呈,余杭输出了一批数字化场景应用的硬核成果。下一步,余杭还将利用“一地试用、全区共用”等机制,推动镇街试点成熟的场景应用和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持续输出余杭改革标志性成果。同时用好余杭改革人才资源,持续深化“改革伙伴计划”,围绕“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战略目标,以改革推进标志性项目,以改革赋能新中心建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