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20个城市(在世界上唯一跨北极圈的城市)
来源:环球时报
猛犸象米佳雕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人说,萨列哈尔德最宝贵的是人和自然。这座位于无边无际冻土带中的城市是北极气候恶劣地区为数不多的人口仍逐年增长的城市之一。请看萨列哈尔德居民介绍为什么他们如此喜欢自己的城市。
安德烈·瑟罗瓦茨基(Andrey Syrovatskiy)在当地一家为市民供电的企业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2016年从俄罗斯最暖和的地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迁居到萨列哈尔德。“我有亲戚住在这里,我来过很多次亚马尔,所以我很清楚我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安德烈说。
萨列哈尔德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行政中心,也是该地区第三大城市。最大的两座城市是新乌连戈伊和诺亚布尔斯克,人口都超过10万,其中大部分居民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作(亚马尔天然气产量约占全俄的80%)。人口5万的萨列哈尔德居民则主要从事养鹿业(市内约10%的居民为涅涅茨人、科米人等原著居民)、捕鱼业和服务业。亚马尔地区居民说,这里的鹿比人还多,这一点不假。这里总人口55万,鹿则有70多万头。同时,由于气候补贴和偏远地区补贴,萨列哈尔德一直是俄罗斯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2020年10月仅次于莫斯科和南萨哈林斯克,居第三位)。此外,还有一些优惠条件,比如这里的年假为55天(普通标准为28天),可以提前退休等。
为了保护永久冻土,萨列哈尔德的建筑都建在桩子上,几乎看不到灰色墙面,全部涂成鲜艳的颜色。建筑师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阳光和植被的不足。近年来开始有些年轻画家来到萨列哈尔德,在建筑墙面上涂鸦,画一些破冰船、狐狸和鹿等图案。当地居民最喜欢的设施之一是2004年建在鄂毕河畔的10米高的猛犸象米佳雕塑。很少能看见米佳“赤身裸体”,因为每逢节日庆典,人们都会给它穿上有趣的服装。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人们给它围上了球迷围巾,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人们给它戴上了口罩。
“事实上对于人们来说,这里唯一的缺点是温度计上显示的零下气温,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样的温度下生活,但我却特别喜欢这种气候”,安德烈说,“南方的潮湿让我感觉更难受,现在这里已经整整一个月在零下40度了,所以零下25度就会让人觉得不冷了”。
这里冬季气候的确特别恶劣,气温经常在零下30度到零下50度,经常起浓雾,而且严寒天气可能会从秋季一直持续到春季,直到5月底才开始变暖。甚至6月份道路上仍可能会有积雪,不过有些居民认为以前比现在还冷。
萨列哈尔德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地处北极圈的城市,处于北纬66度33分39秒,市内的66度碑柱提醒着人们这一地理位置。这就意味着市内有太阳一直不落山的极昼(持续整个6月份),也有不完全的极夜(太阳会露出地平线,但仍然漆黑一片)。
“在迁居这里之前,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玛利亚·费德钦科娃(Maria Fedchenkova)说,“前两个月总是很困”。玛利亚是新生儿复苏专家。她是2019年底第一次来到极北地区的。在卡卢加(俄罗斯中部地区)的医院繁重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她想找个平静些的地方。萨列哈尔德就是这样的地方。这里的严寒并没吓到她:保暖内衣以及毡靴可以帮她抗寒。玛利亚介绍说,最难的是要适应北极地区的白天和黑夜。工作时间表帮她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有时候要在医院工作一天半。“所以窗外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玛利亚说。
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食品价格高。这里的物价是俄罗斯中部地区的3倍,原因在于这座城市距离其他居民点和联邦公路都很远。市内只有一座机场,去最近的拉贝特南吉市的火车站要到鄂毕河对岸。夏季可以坐轮渡,冬季则沿冰面过河。由于河床情况复杂,河上至今没能建桥。2020年底,萨列哈尔德开通了可全年通行、全长344公里的通往纳德姆市的公路,并首次出现了连锁食品店。
玛利亚的工作需要乘救护飞机去为该地区的患者诊治,包括居住在冻土带的游牧民族。“这里在有人类居住之前很久就一直很冷”,玛利亚说:“所以我想学会在恶劣条件下生活,发挥聪明才智,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