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的东道是谁(你知道东道主的由来吗)
“东道主”一词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代表主人的意思,根据《左传》的记载,“东道主”的出现源于一次巧妙的政治谋略。
“东道主”或“东道国”,典故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秦在西(今陕西),郑在东(今河南),晋在秦国和郑国(今山西)之间。 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秦国与晋国包围郑国,郑国派烛之武游说秦牧公,烛之武说道:“秦晋联军很厉害,郑国少将少,一旦开战,郑国绝对不是对手,我们来分析一下。郑国与晋国相邻,晋国又与秦国相邻,显然晋国在地理上处于郑国和秦国的中间。这样一来,郑国灭亡后,土地将被晋国占领,秦国只能叹服,这样一来,晋国的实力必然会比秦国强一些。晋国这次成功了,你能保证他不会攻打秦国吗?你是有远见的圣君,你愿意做对你不利的事情吗?如果让郑成为主人,那么每次秦使经过郑,郑都会尽力招待他是贵客,对你和郑来说都不错! ” 听到烛之武的话,秦穆王连连点头,当晚便将兵将撤出了要塞。
东道主引申出其他三道主《后汉书》《魏书》及《大唐创业起居注》,还分别记有“北道主”“南道主”及“西道主”之称。
传说中的“东道主”晋文公重耳回国即位以后,对那些一开始就没有礼让的国家采取了行动,一度差点灭了曹国和魏国(后来,两国都答应臣服于晋国,以免亡国灭亡)。不久,晋文公以诸侯霸主的身份邀请秦国(当时秦国和晋国正处于“秦晋之好”的蜜月时期)一起攻打郑国。而当时秦穆公也正好想提升秦国在东方的影响力,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兵锋直指郑国。
从此以后,郑国就成了秦国的盟国,秦国人到东方来办事,郑国人就成了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东道主”一词就是由此而来。后来,我们也把请客吃饭的那个“东道主”,称作是“做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