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汉每天睡棺材(白天在工地打工)
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人”时都会恐惧,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情绪,一般很难克服。
但是在贵州却有一位名叫刘朝先的苗民,每晚准时到棺材洞中守着567具“尸体”一起睡觉,几十年来风雨无阻。
据悉刘朝先如此这般,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执念!那这个执念究竟是什么呢?
刘朝先
一、守棺人事实上刘朝先每天要做两份工作,一份为了生活,一份供养执念。
每天早上6点钟,他会准时从棺材洞回到山下的房子,随便对付几口早饭,就要去工地开始拉土方。
这可是个体力活,刘朝先面朝黄土背朝天,踩着泥泞挑起重担,一天下来可以赚到150元。
刘朝先白天在工地打工
工作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但是刘朝先有他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能超过下午八点。
因为八点之后他就要开始准备上山了,不守着那些棺材,他不放心。
如此循环往复,一天一天,一年一年。
这就是刘朝先的第二份工作:守棺人。
到了晚上八点半,刘朝先换好夜里御寒的衣服,带上干粮,再背上一把镰刀,拿着手电筒,便踏着月色朝村外的老熊山上走去。
那是一个小山头,棺材洞就隐藏在森林茂密的半山腰,大约距离地面有20多米。沿着悬崖边的阶梯一路走上去,弯弯曲曲,约百步之遥就能走到。
刘朝先晚上上山“守棺”
棺材洞口长着几个姿势妖娆的古树,他们盘根错节、枝叶缠绕,让这个本就有些瘆人的地方又徒增了几分诡异,也算是非常应景了。
刘朝先从这些古树之间穿过,小心翼翼地尽量不折断他们的枝须,就像是对待一位些老朋友一样客气,毕竟他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
而古树之前是桃花村的中心广场,也是村中人气最鼎盛的地方;古树之后就是棺材洞,是千百年来逝者的集中安放之所。
古与今,也就是一树之远。
生与死,只不过一墙之隔。
棺材洞门口
走进棺材洞之后,发现洞穴并不算大,整个洞长约45米,宽约24米,洞内高低尺寸不一,最高的地方大约为21米,是一个喇叭型的喀斯特岩洞。
洞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棺材,在月黑风高之际,如果遇上微风偷偷钻入洞中,吹的野草和碎石沙沙作响时,那场景会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但是刘朝先早已经习惯了,他先把洞中的棺材清点了一遍后,然后在长凳上静坐守灵1小时,开始了他每日的例行工作。
刘朝先开始工作
有人曾问过刘朝先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份工作,他半开玩笑地说:“为了文物局每个月都给我300块钱!”便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有人笑话他是个守财奴,为了区区三百块钱如此拼命。后来大家才渐渐地明白了,刘朝先是放心不下这里的棺材。
事实上,刘朝先之所以会从事这份工作,还是他自己主动申请得来的机会。
彼时,在刘朝先到这里守棺之前出现了一段空档期,也就是说当地没有人愿意做“守棺人”。
棺材洞
这也难免,抛开工资低不说,每天守着这么多棺材的确是有些瘆人。所以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年龄大点的也想在家带带孙子,谁愿意天天往山上爬?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棺材洞接连丢了十几具棺材,至今下落不明。
而没有被盗的棺材也可能被盗墓贼惦记着,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对于他们来说甚至连挖坟掘墓的力气都省了,撬开棺材就能予取予求。
这一切刘朝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每天背着一把镰刀志愿到棺材洞守夜。
刘朝先背着镰刀守夜
后来这里虽然修建了围墙,也装上了锁,但刘朝先还是放心不下。于是他就正式请缨去做守棺人,这一守就是几十年。
在守棺的这段时间里,刘朝先感受到了这些棺材独有的魅力。如果说历史是一本小说合集的话,刘朝先不仅知道每具棺材里埋葬的是谁,还能讲出他们的故事。
刘朝先不仅知道每具棺材里埋葬的是谁,还能讲出他们的故事
二、沉睡的故事“这对棺木是一对父子,爷俩一前一后相继过世,他们算是没有了烦恼,但就是苦了那活着的女人。”
刘朝先指着棺木群中一大一小,摞在一起的两具棺材调侃道。
一对父子的棺木
在他的概念里,调侃死者不是对死者不敬,反而如果对死者“敬而远之”,那死者才是真的死了。刘朝先接着说道:
“你看他们,就像是父亲驮着儿子一样,这是因为在生前没有完成的事情,死了之后就不能再留遗憾。但是这爷儿俩幸福的背后,站着个心碎的妻子和老妈”
原来,这个可怜的父亲还没能见到孩子一面,就匆匆撒手人寰了,而小孩子出生没多久,也是不幸夭折。
一对父子的棺木
父子二人终生未得相见、相念。所以在小孩子小孩子死后就被放在了父亲的棺木之上,让孩子以这样的方式伏在了父亲的肩上,永久的长眠。
“这对棺木虽然也是一大一小,但里边躺着的是一对夫妻。”
“刘兴忠过世的时候家里太穷了,一具大一点的棺材都打不起,更别说刷油漆了,所以他的孩子们只能委屈地躺在这个小棺材里。”
“等到刘兴忠的老婆过世时,几个孩子都已经出去打工很多年了,条件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就给母亲打了一口黑漆大棺材,足足比刘兴中的大了一圈!”
一对夫妻的棺木
山洞虽然不大但却崎岖起伏,刘朝先在岩石上爬高下低的走到不同的棺木前,津津有味的讲解着死者生前的故事。
“这是我母亲的棺木,2020年被抬进来的,上边的这块抹布就是我来给她打扫房间用的。”
“老太太生前本来不愿意洞藏,但是临终之际又想通了。”
在他不急不徐地诉说中,夹杂着的满是睹物思人的情愫。
刘朝先
而每当遇到不好攀爬的地方时,刘朝先就会用手扶住棺木借一把力,完事儿还会说一声:“谢谢了,老伙计!”,
从刘朝先的介绍中很容易听出来,这个地方类似于桃花村刘家人的“祖坟”,安葬在这里的都是刘朝先的家人。
既然是类似于祖坟的地方,那棺材的摆放位置必定是有讲究的。
比如棺材洞最深的地方,用于安葬重病去世的族人,病得越重,放得越深,目的是为了不让人去打扰他们。
深处的棺材洞
其余的地方,则是追溯到每个人老祖宗的派系,划分到了不同的区域。
同时,在各自的区域自重,抬进洞中的棺材可以不分男女老少,尊卑长幼任意堆叠,大多会参考死者生前的遗愿以及人生经历。
这也是为什么刘朝先能知道这么多人的故事,说完这些,他还着重介绍了一下在洞口放置的那具老旧棺材:
“据说,这个人生前是寨子里脾气最暴躁的一个人,不仅能以寡敌众,还敢独自上山打虎!是个武松一般的人物。”
“所以人们就将其安葬在洞口处,老人称其为‘站门岗’,他已经守护这个棺材洞近1100年之久了!”
站门岗
当问到洞中一共有多少棺材时,刘朝先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567具,现在已经567具了,我记得非常清楚。”
如果将洞穴的历史比成一棵大树,那么这些棺材就是一圈一圈的年轮。但如果真的像刘朝先所言非虚的话,1100年的大树怎么可能只有不到600圈的年轮呢?
棺材洞
三、“进城”“下乡”关于这点,刘朝先也给出了解答。
首先,在苗家人的文化之中,生和死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是活着,只是形式不同。
苗族人
所以他们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种延续,是“活着”的另一种体现,这种文化延展到刘朝先生活的年代,积累成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生有两种,进城务工,下乡务农;死有两种,下乡土葬,进城洞葬。
生者之两种生法不必多言,就是字面意思,而死者的“进城”“下乡”就有其独特的含义了。
先说“进城”,这里的进城不是进城打工的意思,而是指在被放在山洞中的棺材,也就是刘朝先守护的这些。
“进城”是指洞葬
因为苗族人是信“鬼”不信“神”的,他们认为棺材就是亡灵们的“房屋”,当族人死后,把棺材集中放入葬洞后,就像在建造一座“冥界之城”。
而“下乡”则是指的土葬,也就是说“下乡”的人没有资格进入“冥界之城”。
“下乡”指的是土葬
这个资格的划分,通常是根据刘氏族人在何处辞世决定的,比如客死他乡的,或者嫁到外地去的刘氏族人就不被允许“进城”。
至于为什么会这种风俗,刘朝先也说不明白,他只说了村里关于洞葬起源的传说:
“听老人们说,在1100多年之前,有个老人去世时棺木被水卷到了洞里。算命先生说这是因为老人想要守在家人身边,应当尊重其意愿。”
“可能就是老人的棺木没有被水冲走,而是留在了洞中,所以才会将不舍得离乡的人洞葬于此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实际上刘朝先所讲的这个传说,和苗族历史文化的专家所研究的“苗族洞葬习俗缘起”不谋而合,洞葬的起源其实是苗族先祖们思乡故土感情的体现。
洞葬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进城”和“下乡”其实就是“他乡”和“故乡”之争,所谓的没有资格“进城”,其实反而是苗族人希望子孙后代都能“落叶归根”的表现。
但是让刘朝先感到头疼的一点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外边的世界,“下乡”竟然成了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进城”反倒是成了奇风异俗。
这就意味着老祖宗坚持了千年的宗族意志,到他这一带还是土崩瓦解了,这也是让他形成执念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朝先
四、刘朝先的执念“这是我爷爷,这是我太爷爷,这是我爷爷的爷爷……他们都‘进城’了。”
刘朝先拿着根木棍,指着一摞叠起来的棺材秀他“进城”的家族。在他的概念之中,这是身为一个苗族人无尚的荣光,他自然是坚定自己在百年之后也是要“进城”的。
但这个生养了他70多年的地方,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果说“桃花村”曾经真的是一个“世外桃源”的话,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早已被打开了大门。
随着考古事业的推进,棺材洞因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而被各大媒体多次曝光,村里边为了发展经济也正在修建旅游景点,人们闻名而来,打卡后满意地离去。
桃花村的商业开发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落叶归根,憧憬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将“他乡”视为“故乡”,很多人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甚至是他这份“没人愿意做”的工作,也可能会有更为专业的安保人员来接替。
他不在乎那一个月的300块钱,只是到那时候,洞穴中的棺材也就仅仅是历史文物,对于生者再无任何情感上的意义。
那么,到时候他的祖先们还能安心长眠吗?
还需要有下一任真正意义的“守棺人”吗?
刘朝先
其实说白了,刘朝先想要守护的仅仅是一方净土而已,他希望逝去的先人还能不被打扰,希望“迷途知返”的后人还能认祖归宗。
但同时他也非常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飞速转变,古稀之年的他是无法阻挡时代的脚步的。
所以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桃花村人,刘朝先只是希望尽好自己的责任,用心守护着这一方山洞,让先辈族人能够安歇于此,见证桃花村一土一木的变化。
如果时代不再需要“守棺人”,那么刘朝先也要找好最后一班岗,这就是他最大的执念!
刘朝先
结语:一夜无眠之后,刘朝先比往常下山的时间晚了一点,他还没来得及锁上棺材洞的铁门,包工头就打来电话催他该干活了。
刘朝先
“老刘,你两天时间就能赚300块钱,为什么还要贪小便宜去守棺呢?”
对此,刘朝先只是笑了笑而没有回答,低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