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其中,广西3个城市为大城市,南宁在I型大城市当中,排在了第一位。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

资料图:航拍南宁城市风光。陈冠言 摄

同时,683个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及县级市)的城区人口数据也对外公开。根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城市大小可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而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和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并称为大城市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2)

从城市人口上看,2020年南宁常住人口达874.16万人,城区人口达456.75万距离特大城市人口要求已经相距不远;柳州市常住人口达到415.79万人,城区人口达到 205.89万人;桂林市常住人口达到493.11万人,城区人口达到125.3万人。

根据《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其中一点是形成1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1个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3个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3)

图为航拍柳州市城市风光。蒙鸣明 摄

按照《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广西“十四五”规划)提出,促进形成以南宁市为核心,柳州、桂林市为副中心,其他市县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其中,提及要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建成城区常住人口超500万、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特大城市。发挥柳州、桂林市的区位、产业、交通、文化旅游等优势,柳州市积极建设城区常住人口超300万的大城市,基本建成广西现代制造城。桂林市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城区常住人口超150万的大城市。

由此,“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将进一步发展成为特大城市,柳州市发挥工业城市优势,有望迈入Ⅰ型大城市队列。

南宁将建成千万级人口特大城市

打造4个副城新城

市域常住人口1190万;城镇人口1000万、城镇化水平84%;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约14.2%;从主城单核到“1 4”中心城区,市域实现城乡生活圈全覆盖;打造以南宁中心城区为核心、都市圈内功能中心直连直通的1小时高铁经济圈……

2021年11月26日,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官方网站发布《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人口规模:

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1190万

南宁是一座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国家边疆中心城市。《规划》提出,到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将达到1190万;城镇人口1000万、城镇化水平84%。国土空间格局方面,到2035年,形成安全永续、富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格局,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和生态宜居绿城。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4)

总体格局:优化三区三线

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开发保护方面,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三区是指生态空间(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占比约29%,农业空间(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占比约62%,城镇空间(城镇发展区)占比约8%;三线则是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粮食安全方面,规划构建“五区多基地”农业空间格局,即“米袋子”粮食主产区、都市“菜篮子”保障区、特优高效农业示范区、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大石山区生态农旅融合区与若干个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安全方面,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约14.2%。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5)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6)

城镇空间:主城单核到“1 4”中心城区

市域生活圈全覆盖

目光转向城镇空间格局,《规划》提出一个主城区加上武鸣副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东部产业新城、南部科创新城四个副城新城。主城区形成“双核双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双核分别为埌东—东盟商务中心与五象综合服务中心;双轴为南北空间拓展轴、东西空间拓展轴;多组团则是由老城组团、青秀组团等共9个组团构成。

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南宁市两会上,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兢表示,未来15年,南宁市重点向东和向南发展,构建“1主4副”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还提出,构建“一区、三城、多节点”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其中“一区”指南宁中心城区,主城区培育成为特大城市,武鸣副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部科创新城和东部产业新城发展形成70-90万人的独立新城。三城是横州城区、宾阳县城、黎塘镇,多节点是隆安、马山、上林县城。

未来,中心城区将构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市域实现城乡生活圈全覆盖。中心城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划分了3个市级中心,分别是五象新区中心、埌东- 凤岭中心、朝阳中心,还有13个片区中心与300个社区中心。以轨道交通1小时可达距离为半径划定1个都市生活圈(中心城区),以中小城市、重点镇为中心,以车行30分钟可达划定22个乡镇生活圈。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7)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8)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9)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0)

区域发展:打造“123”城市通达圈

2小时内通达区内主要城市

“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高效的互联互通枢纽是重点。此次《规划》提出枢纽重构,打造“一带一路”转换枢纽,以空港为引领,到2035年航空客运量将达到5700万人次,2050年8000万人次。以陆港为支撑,通道升级,构建骨架物流枢纽,面向东盟、粤港澳、西南、华中、华东陆路通道,强化国际陆港服务。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1)

《规划》指出,未来,1小时内通达北部湾城市群主要城市,2小时内通达区内主要城市,3小时内通达周边城市群核心城市,联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四大核心城市群。铁路枢纽体系方面,提升南宁东站、南宁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五象站枢纽建设,预留那马枢纽发展空间。提升吴圩机场站面向北部湾城际铁路枢纽功能。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质基础。《规划》指出,以工业强基,建设五象产业集聚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七大制造业集聚区,至2035年,工业总产值增加至2万亿元。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2)

此外,《规划》还提出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包括南宁、钦州和防城港三市全域,以及崇左、贵港、来宾三市部分区县和百色平果市,以高起点共建南钦城镇发展主轴,构建引领区域一体化新引擎。重点协同扶绥,共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同时打造以南宁中心城区为核心、都市圈内功能中心直连直通的1小时高铁经济圈。

公共服务:

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0%

随着“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逐渐完善,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规划》提出,按照步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在中心城区划定300多个与规划管理单元相匹配的社区生活圈单元,打造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至2035年,实现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0%。

住房保障方面,规划2035年,居住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约25%。主城区适当控制普通商品住房增量,增加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职住平衡。副城新城按照产城融合原则,重点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公共服务中心布局居住用地。通过打造供应主体多元、房源供给充足、市场结构适配、租金价格合理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帮助外来人员、青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等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3)

交通出行:

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大于80%

综合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以轨道引领,构建绿色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城市轨道和骨干道路,构建开放式、网络化“六横六纵”快速路骨架,提升次支路网密度,建设高效公平路网。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优化轨道、公交、慢行系统衔接,打造轨道引领的公交都市。打造安全、连续、舒适的城市步行网络,提升绿城慢行交通体验。推动智慧停车、智慧公交、智慧枢纽等发展,提升智慧交通管理水平。

记者注意到,未来,主城区轨道交通站点800米用地覆盖率从32.6%上升至50%,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大于80%,其中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达20%-30%。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4)

文化资源:

构建南宁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体系

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方面,《规划》提出构建市域五个层次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体系,分别是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8个传统村落、6个历史文化街区、274个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与110处市级历史建筑,其中6个历史文化街区就包括“三街两巷”与中山路等。

同时,《规划》还提出整合自然文化资源,塑造17个特色魅力空间,形成“一带三环”的魅力空间格局。

南宁十大特大城市(南宁排名大城市之首)(15)

▲配图来自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官方网站

南宁的友仔友女们,你们骄傲没?

小编:麻村谢霆锋

综合广西头条NEWS、南国早报、人民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