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去太空旅行(人类的太空旅行已经不远)
你幻想过飞到天上去吗?
天空之外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
这是我们人类自古的梦想,飞天,或者说航天。
人类第一次踏入宇宙空间,开始航天,就在56年前的今天。
1962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登上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于是,为纪念这一刻,在人类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时,通过决议,定每年的4月12日,为“世界航天日”。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载人航天记录已经几十次,各种探测的卫星更是不计其数,看上去我们已经完成了航天梦。
旅行到宇宙边缘
宇宙的尽头,也许不是终点。
《旅行到宇宙边缘》大概是最不纪录片的纪录片,因为它的实景极少。
如果说之前BBC纪录片有造假的话,那么这部片子,不用造,只有“假”。
90%以上的CG制作,几乎没有实拍,用电脑“造”了一个宇宙,一整部影片。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部片子的画面精致,一块钱起的特效,能让你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流行表演不足,配音凑,用语言撑起一部影视作品。
实际上,《旅行到宇宙边缘》才更好的展现了这句话。(非贬义!)
因为全是空镜,几乎没有任何剧情,甚至有些宇宙空间绚烂迷幻的场景,神似windows98的屏保动画(妞再一次暴露年龄)。
windows98的屏保动画
windows98的屏保动画
虽然电影画面绝对比这个制作精良,也更好看。
但是就像一部完美的风景纪录片,美则美矣,长时间看也会有打瞌睡的冲动。
于是,配音,尤其是配音的内容,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比如:
尼尔 阿姆斯特丹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
我们每天所需的光和热都来自太阳
让你在看的过程中忍不住跟着脑补,地球诞生到消失的时间对宇宙来说,算一秒吗?当宇宙再次爆炸,重组的还是“宇宙”吗?
直到看完全片也意犹未尽,甚至反复二刷、三刷。
其实配音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归功于它总是说话说一半,也就是语言留白。
没说出口的话,没展现完的情景,没完全结束的事件,总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影片带我们从月球走到太阳,
从银河讲到黑洞,
从人类探测过的兄弟行星,
一直说到未知的宇宙边缘。
在地球出发,在地球结束,
就像是一场真正的旅行,
看遍风景,终要回家。
可是,当看遍绚烂的宇宙环境,和虚无缥缈的星河边界,再回到我们的家园,地球,
突然感觉,我们真的很渺小。
甚至有人说,恐惧。
一种对未知的恐惧。
影片中,
在月球,还在用英里计算距离,
“月球距离地球只有25万英里”,
这里用了“只”字,已经开始令人玩味。
那么接下来,走出银河系,计算距离的方式从空间变成时间,
“大麦哲伦星云,它距离银河系16万光年 即使现在最快的太空飞船,也要飞行60亿年”,
也许是我们永远都没办法抵达的远方。
再往外走,最后的奇点数字已经大到无法想象。
确实,无论是时间、空间,这个宇宙都大到令人绝望。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多么恰巧才能诞生,
也多么幸运,产生了文明,
然后乘着航天器,去探索这个无边无界的宇宙,
多么巧妙的轮回。
“我们已经经历了宇宙的奇观
我们就应该庆祝我们的成就
去享受阳光下的每一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