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傣族风俗习惯(永仁直苴的民风民俗)

永仁县傣族风俗习惯(永仁直苴的民风民俗)(1)

直苴村在永仁高山间的一个大洼地里,洼地四周是一圈圈荡漾出去的绵延不绝的群山。千百年来,彝族在那里生产生活,繁衍子嗣。直苴也有汉族,但是很少,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搬迁进去的,现已全部都是满口彝话的汉族,显然,他们已经被彝化了。直到现在,彝话还是村里的通用语言。直苴学校里的低年级还使用彝汉双语教学。由于与世隔绝的原因,千百年来形成了其独特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杀年猪不请客,结婚不办酒席,给老人送终不忧反喜尤为奇异,但不像中国直苴赛装节那样受世人瞩目。

杀年猪不请客

看到村子里到处升腾着火烟,我们就知道直苴在杀过年猪了,这天一定是个属鼠日。我曾在这样的日子里亲眼见到一个妇女领着两个小孩用干松毛、干树叶烧一头杀死的年猪,然后用板锄刮掉烧焦的猪毛……

千百年来,直苴地方杀年猪、吃年猪饭统一在每年农历冬月的第一个属鼠日。每年这一天,直苴地方23个村民小组759户人家,包括山坳里若干独家村,近3000人,一齐杀年猪。他们各家各户各自动手,各家杀各家的猪,各家忙各家的活,各家吃各家的饭,各家喝各家的酒,互不相帮,互不请客。人手多的,手脚麻利的,年猪就收拾的干净点;人手少的,手脚笨拙的,年猪就收拾的粗糙些。家里实在没人手的,就只用干松毛和干树叶烧掉猪毛,随便刮刮皮泥,打水洗洗,开剥上挂。因为气候冷凉,加上经年累月的火烟燻绕,不会变质发臭,变成腊肉煮豆子,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吃起来味道好得很。

结婚不办酒席

笔者曾有幸被邀请去直苴小村且切村民小组吃结婚酒,到了才知道他的儿子已满一岁,大为诧异,细问才知缘由。

原来,直苴地方青年男女结婚是不办酒席的。结婚的重要仪式——举行婚礼,当地人称办酒,在姑娘过门或伙子上门时候是不举办的,经两厢情愿,父母同意,而父母一般也不过多干涉,就住在一起。这段时间的活路要两头干,既要干自家的农活,又要做娘家的农活。但是在儿女出世满一周岁的时候,是要大操大办周岁酒席的,请客时说的却是“某年某月某日来我家吃结婚酒”。到时候真是来的都是客,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人很多,酒席也很丰盛,昭示着这两人正式结婚了。这时候,无论是姑娘嫁过来,还是小伙子倒插门,后家一般都会把自己的田地、牛羊或核桃树分一点给女儿或儿子带过去盘种,算是陪嫁。

给老人送终不忧反喜

在其它地方,老人寿终是一大丧事。直苴地方大不一样,被当成一大喜事来办。老人落气后,家人就会在院子里烧起火堆,白天火烟冲天,晚上火光四射。亲戚邻居就会和这家人一起,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带上羊子、鸡、酒、米等食材,到主人家帮忙办事。主人家像汉族办喜事一样,要找个识字的人,把接到的羊子、水酒和大米记在账上,遇到别的人家给老人送终,就一样要带同样的东西去做同样的事,这叫还礼。有的人家甚至也不记账,账都记在村子里面的人心里。把寿终的老人送上山,也与汉族地方不一样。抬棺出门,唢呐就吹得顺山响,穿着花花绿绿的彝族服装的送终队伍,跟着棺材,有半里长。这几天,主人家的地上要铺上青松毛,笛子吹得满院脆响,还打跳,热闹得像过年过节,一直持续三天。送来的食品通常也会被吃得精光。从此,这家人会背上一大笔债,而有这样的债,心里也不会慌,有的还是踏实,还有点光荣的味道。

前几年,直苴大村有个老人过世,就足足宰杀了60只羊子,大大小小六十个羊脑壳一字摆开。砍煮的羊肉、鸡肉,堆齐了一米多高的柱状砧板。这些都是礼,够这家人还几年的人情。或许就是这个缘故,直苴地方几乎家家养羊养鸡,但几乎家家不卖羊不卖鸡。文芳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