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李弥逃跑的百姓(李弥战场逃脱真相)
1949年1月10日,震惊中外的淮海大决战,以我军大获全胜宣告结束。这场战役历时65天,共歼灭国军55.5万人,国军将领不是被击毙,就是被活捉,唯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不见了踪迹,成为当时的一大谜团。
不久,李弥在福建重新露面,人们方知他早已从淮海战场逃脱。那么,李弥当时是如何脱身,又逃往何处呢?其中的秘密一直鲜为人知。本文搜集了当年几位当事人的回忆,为大家解开这个谜团。
一
1949年1月7日,第十三兵团主力大部被歼灭,李弥率残部逃往陈官庄,与杜聿明、邱清泉部汇合,商议应对之策。但华野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以秋风扫落叶般的凌厉攻势,继续猛攻陈官庄。
1月9日晚,国军败局已定,李弥与杜聿明、邱清泉各自带着随从,分头逃命去了。凌晨1点多,他逃到第九军三师指挥所驻地周楼,找到师长周藩,说:“昨天杜(聿明)老总找我商量下一步怎么走,我也没有好法子。你当过参谋长,所以到这里来,帮助想个办法。”周藩 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坐在一旁摇头叹气。
10日拂晓,华野的炮声再次响起,三师的残兵死的死伤的伤,阵地乱成了一锅粥。这时,兵团副司令赵季平找到周藩,说司令想出了一个主意,在他耳旁如此这般讲了一通。原来,李弥想让他当“炮灰”,主动缴械投降,然后利用谈判之机逃走。
周藩考虑了一下,同意了。在他看来,解放军已成包围之势,困兽犹斗只会徒增伤亡,更何况他身为部下,危难之时搭救长官也是责无旁贷。于是,他决定写个条子,向解放军投降。
二
周藩写好投降信,交李弥过目审查,经同意后派属下送了出去。中午时分,解放军九纵二十七师也派人送来了劝降信,大意就是“你们已被包围,投降是唯一出路”。周藩告诉送信人,“你先回去,我已经递送了投降信,正在等待回音”。
没多久,解放军的回信来了,让他们的主官出来报到,部队全部缴械到指定地点集合。李弥一看要主官报到,放声大哭,边哭边喊:“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我若能活着出去,一定照顾好你们的妻儿老小!”周藩见他这个阵势,明白是想让自己出面,便答应替他前去报到。李弥还不放心,让他拖着晚点投降,想等着天黑混出去。
下午三点,部下找来一些士兵的棉衣和皮鞋,让李弥打扮成士兵的模样。这时,解放军前来催降,周藩见拖延不得,只好挂起白旗,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前往指定地点集合,听后受降。
下午四点,周藩走出司令部,向解放军举手投降。李弥带着3个随从,趁机逃出周楼,直奔陇海铁路而去。临走前,他还不断哀求周藩千万不要泄露化妆逃跑的事。
三
1月11日清晨,李弥一行逃至萧县(今属安徽)高庄村附近,途中遇到一个青年。李弥见他身着国民党军服,便上前搭话,得知青年名叫汪新安,原来在国民党的部队当兵,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刚被释放,准备返回砀山汪阚庄老家。
李弥编了个瞎话,说自己也是刚被解放军释放,准备去李庄坐火车返回上海。两人攀谈了几句,便一起上路。路上,李弥得知汪新安的堂哥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他心中暗喜,盘算着去汪家休息一天。
一路上,李弥对汪新安关怀备至,不仅让随从替他拿着包裹,还把身上仅剩的美国牛肉干和饼干拿给他吃,可把汪新安感动坏了。几人走走歇歇,12日夜终于到了汪阚庄。
李弥善于察言观色,几经打探,早已把汪新安摸了个底透,认定他不会出卖自己,便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汪新安看着眼前人,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兵团司令,一时语塞,竟不知说什么才好。
四
次日,汪新安把堂哥汪涛找来,商议如何把“李长官”送出去。汪涛见到李弥,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长官,您外面穿着破棉袍,里面却是黄驼绒,这也太招眼了,咱俩还是把衣服换换吧”。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一点不假,堂堂的兵团司令李弥,换上汪涛的衣服,一点看不出大官的模样。不过,李弥最关心的问题,是汪涛怎么能把他送出去。
汪涛又给李弥介绍了自己的表兄高大荣,他曾是中央军校的毕业生,如今在县政府做事,他得知李长官的处境,觉得这是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主动提出要护送李弥去徐州。几人聚在一块筹划了半天,一个方案出炉了。
1月15日,汪涛到驻村的解放军连部开了张路条,说是要去徐州送面。路条开好后,交给了高大荣,几人推着面前往李庄火车站,李弥脸抹锅灰跟在后面。因有解放军的路条,他们一路畅通无阻,乘坐火车顺利抵达徐州。
当时,南下的人很多,大都是乘车先到五河、扬州等地,然后走水路过江,而且不查路条。于是,李弥和高大荣买了两张去五河的车票,途中还搞到一张去南京的路条,虽然已经过期,李弥却如获至宝,仿佛南京就在眼前。
18日晚,马车行至双沟镇时,前方传来一个坏消息:解放军进驻五河,禁止一切行人南下。李弥二人无奈,只好原路返回徐州。路上,李弥又提出往北走,去青岛,那里还是国统区。可是到了徐州,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搞到一张去青岛的路条。
五
李弥为了逃出生天,对高大荣许下重诺:只要能想办法开个路条,以后想当官就给他个团长,想经商就送他一条轮船。面对这样的诱惑,高大荣怎能不心动呢?于是,他让李弥先在徐州躲藏几日,自己返回砀山找路子。
高大荣回到老家,托关系找人开了张去潍县(今潍坊)的路条,虽说不能直通青岛,但是到了潍县,青岛也就不远了。高大荣匆匆返回徐州,与李弥再次上路,一路有惊无险,于28日早上抵达潍县火车站。
出了火车站,两人直奔潍县有名的“福聚祥”,店老板李惠之是李弥的老熟人。李弥到他家里去,一是为了歇歇脚,二是想让他找找门路,开一张去青岛的路条。
说来也巧,李惠之的一个远房侄子王桂合,正要回高密老家过年,路条上写着两个名字。李惠之便把王桂合找来,说李弥要去青岛接他表妹,但是现在路不通,让王桂合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把李弥送到青岛。
因路条只能让两人上路,高大荣就不能与李弥同行了。分别时,李弥对他说了一堆感恩戴德的话,再次允诺:“只要老头子不杀我,终有相报之日。”
六
29日傍晚,王桂合带着李弥到了高密老家,他安顿好李弥,自己匆匆出门去找表兄王克秋。王克秋是乡长,有权利开路条,王桂合编了个谎话,说:“有个朋友要跟我一起去青岛,你给我们开个路条,把我们送过去。到了那边,我这朋友会给你一个小元宝作报酬。”
王克秋一听出手如此阔绰,明知其中有诈,但利欲熏心,没有把情况上报,反而找来两辆脚轮小车,趁着夜色一路北上。2月1日,他们顺利渡过沽河进入国统区。至此,李弥历经20余天的奔波,终于潜逃成功。为了感谢王桂合的救命之恩,李弥拿出几个小元宝作为答谢,让他们分了。
话说高大荣与李弥分开之后,一直在潍县住着等待“好消息”,可等了几天也没动静,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只好返回砀山老家。几个月后,高大荣听说李弥又被重用,喜出望外,与汪氏兄弟二人伪造证明,怀揣着升官发财的美梦,直奔青岛。
当三人来到潍县李惠之处时,才得知李弥早已离开青岛,去福建当司令去了。高大荣三人还不死心,告别了李惠之,继续南下,结果在青岛附近被国军截住。三人说明来意,国军哨兵看着眼前三个衣衫褴褛的农民,哪里会信他们是李弥的救命恩人,开枪把他们赶走了。
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李弥案”暴露,高大荣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李惠之被判处死刑,汪新安、汪涛二人畏罪潜逃。1970年4月,汪氏兄弟二人被抓获归案,汪涛畏罪自杀,汪新安被判管制3年,后来又撤销判决,宣告他无罪。
至于三师师长周藩,向解放军投降之后,对李弥化妆潜逃一事守口如瓶,后来被关押改造了25年,于1975年特赦出狱。恢复自由之后,他被安排进湖南省政协工作,一直活到88岁才去世,湖南省委还给他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