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工业强县排名(聊城市向制造业聚焦发力)
记者 陶春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10月30日,聊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聊城市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12月15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解志超介绍了有关情况。
近年来,聊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今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预计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左右,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牢固。
但同时,全市制造业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转型升级不快、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向制造业聚焦发力。
《行动计划》的特点总体可概括为“四个突出”。
突出目标导向。《行动计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发展目标,坚持“跳起脚来摘桃子”的原则,根据当前产业发展态势,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对照《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由5100亿元提高到5500亿元。制造业重点产业由十大制造业产业调整为十二大制造业产业,并提出了每个产业的发展目标。
突出创新驱动。《行动计划》将创新驱动放在了攻坚突破的首位,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聚焦服务产业链、产业集群,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高端人才、骨干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推进研究成果在聊城转化,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创新机制。为大力支持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的企业,加快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提出实施“育苗扶壮”“热带雨林”培育计划,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突出问题导向。《行动计划》着眼于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弱项、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特别是面临的产业生态不优、数字化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提出实施集群提升、数字转型、要素保障等攻坚突破行动,培育打造“链主”企业,带动产业实现全链条、集群式发展;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动智能制造提质升级;强化生产要素市级统筹力度,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先进制造业倾斜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办法和举措。
突出政策落地。《行动计划》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导向机制,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和各产业牵头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企业,建立工作台账,列出重点项目,确保三年攻坚突破目标任务的完成。在政策支持上提出,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能落实的发展政策,精准扶持产业或骨干企业发展。在营商环境上提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依法依规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免罚、轻罚、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健全政企沟通“零距离”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行动计划》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总体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制造业强市建设为统领,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发展目标,着力打好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通过大力实施八大攻坚突破行动,推动制造业能级大提升、产业生态更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强劲,为实现建设“六个新聊城”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主要目标。通过三年攻坚,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突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能级稳步提升,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中有升,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5%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500亿元,过千亿级产业达到4个。
主要任务。聚焦全市制造业的短板弱项,从创新、项目、要素等方面实施攻坚突破。一是创新驱动攻坚突破。到2025年,力争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0家以上。二是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到2025年,力争每个县(市、区)实施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5-10个,其中过50亿元的项目1-2个。三是数字转型攻坚突破。到2025年,力争建成5G基站1.5万个。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程,力争到2025年,累计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0个。每年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以上。四是企业培育攻坚突破。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行动,实施优质企业“热带雨林”三年培育计划,到2025年,力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80家,每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00家以上。五是集群提升攻坚突破。到2025年,力争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等达到20个以上。六是绿色制造攻坚突破。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到2025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50家以上。七是品牌带动攻坚突破。加快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50家以上。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到2025年,力争培育各类质量品牌企业60家。八是要素保障攻坚突破。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金融等支持保障力度,探索制定更加科学的“亩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保障措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严格安全生产等四项保障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