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启示(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1894年,朝鲜国内爆发了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农民起义,史称“东学党起义”。不过,在朝鲜内外势力的共同镇压下,东学党起义最终被扑灭。
期间,作为宗主国的大清朝自然出力不少,但居心不良的日本也趁机在朝鲜持续增兵,与大清朝之间日益剑拔弩张。最终,以日本突然偷袭清政府的运兵船为标志,爆发了丰岛海战,甲午战争也由此打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和清政府的惨败而落下帷幕。之后,更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大地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进程,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军国主义的扩张,成为事关近代中日两国国运和兴衰的一道分水岭,完全改变了亚洲的版图和格局。
对中国而言, 甲午战争的失败及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仅是割地赔款那么简单,更是彻底粉碎了中国人仅存的一丝 “天朝上国” 的残渣, 彻底激发了全民族的忧患意识,促成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甲午战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而且,这种思潮很快就突破了思想的领域和层面,将其转化为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据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记载: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
虽然,戊戌变法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很快就在顽固派的阻挠之下宣告失败。但是,这毕竟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从此以后,落后的中国和世界开始有了更为频繁的接触,民族的观念开始有了提升和飞跃,民族的意识被不断予以确认。甲午战后,延续数千年的“君权帝国”,逐渐演变成了“民族国家”, 成为了主导20世纪中国政治和历史最主要的思想意识形态,一直存续到了现在。
接下来,文史不假与您一道,浅谈甲午战争对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形成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自有文字出现起,就有了关于“民”和“族”的记载。只不过,这是两个独立的概念,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民”字最早在金文中就已经出现过,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在文献中大量出现。其原本的含义,是“冥”,用来指奴役和统治那些战俘与奴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偶尔出现以民为称谓的意思。
“族”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原本的意思是丛簇,而后取此义而引申为“氏族”和“族群”。到了西周以后,族字主要用来表示具有亲属和血缘关系的人们。据《左传》记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过,虽然“民”字和“族”字很早就开始使用,但却并没有将两个字合并起来当作一个词来使用。即使,偶尔把 “民” 和 “族” 两个字连起来使用,也是指一些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复数概念罢了, 丝毫没有近现代民族概念的含义。因此,完全不能等同于现代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
民族概念在近代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出现。
回顾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伴随着列国之间的内征和外伐,各个族群或主动或被动的汇聚和融合, 逐渐形成了华夏族的共同体,由此出现了 “华夏” 和 “夷狄” 的区分。 据《左传》记载: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除了《左传》外,在先秦百家的很多典籍中,也都出现了关于“华夏”和 “夷、 蛮、戎、 狄” 等不同族类的相关记载。据《礼记·王制》记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这里的 “五方之民”,就是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族类。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下, 中国既没有明晰的民族意识, 更没有现代的国家观念,强调的仅仅是共同的历史传统、生活地域和文化理念,是高于种族和血缘的一种差异, 与现代的民族和国家观念,完全就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发展中,尤其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儒家文化为标准的族类观念以及由其奠定而成的华夷秩序,对于维系多民族帝国的政权和疆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这种族类观念,除了对内的影响外,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了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但是,这种观念下形成的秩序,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性和璀璨的优越感之上的。这种 “华夏至上” 和“天朝上国”的传统族类观念,必然会给整个华夏民族造成难以承载的精神重负。由此,导致整个中国在封建统治下,迟迟没有萌生近代的民族意识,大幅度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趋势。
1840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历史被迫进入了近代化。在这种形式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促成了少数有识之士首先进行思想觉醒,进而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但同时还坚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也就是洋务运动的核心指导思想。
在洋务运动前后,尽管少部分统治阶级上层的先进人士已经逐步觉醒,但绝大多数的国人依然固守着“天朝上国” 的迷梦,直到甲午战争惨败后,这种迷梦才终于苏醒。
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维新思想的出现和兴起,伴随着西学的充分引入,“民族”一词才被真正使用,民族意识才开始逐渐觉醒。
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提到了“民族变迁”和“民族竞争”等词语,第一次在汉语中出现和使用了“民族”一词。而这里的民族一词,就具有了近现代意义上民族的含义。
民族一词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基本上是在新文化运动前后,随着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书写了《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论国民与民族之差异及其关系》等文,大范围的宣传了近代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意识。
在甲午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已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失败,动摇了原有的封建社会秩序和经济基础,再无往昔“天朝上国”的雄风。
甲午惨败后,国外势力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亡国灭种的危机也日益加剧。这样,民族意识逐渐成为当时社会中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成为凝聚人心和整合力量的工具和武器。
甲午战争深深刺痛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鸦片战争打不过西方强国也就罢了。现今,就连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曾经长期被称为是“蛮夷”和“倭奴”的小国,也能击败中国并要求割地赔款。由此,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从整个群体上的普遍和大范围觉醒。或许,这是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唯一益处。
从彼时开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阶层,开始走上了维新变法的政治改良之路,发起了戊戌变法。
在戊戌变法期间, 维新派除了在朝廷上层进行轰轰烈烈的变革,还在民间通过开办学堂、设立报馆、刊印新书等方式,积极传播维新变法的启蒙思想。这样,具有近现代价值取向的 “民族” 概念终于流入到了国内。
戊戌变法失败后,已经觉醒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却没有一同消亡,而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1906年12月,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在东京演讲《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时,正式提出了三民主义,分别是: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客观的讲,中国近代的民族意识,其形成和发展都是被动的,是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直接对抗中形成的。而这份契机,就是由甲午战争的惨败而导致的。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