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岭背禾溪村故事传说(于都县新陂乡移陂村志之风土民俗)
于都县新陂乡《移陂村志》之风土民俗
第一节 宗祠、广场
一、姓氏宗祠(厅堂)
移陂居民都是客家人,保留着许多客家特色,但有三种客家特色在这里显得格外突出、格外显眼,那就是移陂的谱牒文化,宗祠文化和广场文化。谱牒文化前面已讲过一些:关于各姓始迁祖、族规家训等,这些都是谱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面还有关于各族古时职官、名人,现代大学生等记述,这也是谱牒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关于移陂的谱牒文化这里就不再赘述,仅就移陂的宗祠文化和广场文化进行阐述。
宗祠文化历史悠久,南宋以前宗祠主要存在帝王家中,帝王用以奉祀祖先的地方叫“太庙”或“家庙”;到了南宋时期,被称为“圣人”的理学创始人之一朱熹大力提倡和推动: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官员,各家族都要按规矩建祠堂、修家谱以奉祀和记念祖先;到了明朝,嘉靖皇帝正式颁发圣旨“许民间皆联宗建庙”,从此,宗祠文化和家谱文化进入了汉族人每个家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古代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流传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宗祠是安奉祖先灵位,供后裔子孙永远祭祀祖宗的地方,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其含义和意义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是族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的精神遗产和精神基础;在传统和现代都有着提倡尊祖孝亲、感恩报效,睦族和邻、团结交流以及弘扬传统道德,传承村落文化和乡土民俗的重大作用;宗祠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地域内的民俗博物馆;家庭、家族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宗祠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俗文化、升华民族精神也有着重大意义。
在江南的客家人,从北方中原躲避战乱、千里迢迢来到江南定居创业,一般来说都是聚族而居,一个屋场或一个村小组内所居住的大都是一个家族或家族内的某个宗系房支,正因如此,每个屋场或毎个村小组都会建有一个祠堂或厅堂,以作为纪念奉祀祖先,维系宗族亲情的场所,所以宗祠文化是江南客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色,而这个特色在移陂又显得格外突出、格外醒目;如坳脑组李姓、丰(枫)树组郭姓、谢屋组谢姓,车坝组丁姓、陂潭组丁姓、圳口组丁姓、下盘组丁姓、印坵组丁姓,都是在一个村小组建有二、三个宗祠,这在客家聚居地也是比较少有的。因此,宗祠文化、广场文化和谱牒文化一起增添了独具特色“移陂文化”浓郁的客家风韵, 这众多的宗祠美仑美奂、各具持色,成为了移陂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移陂打造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增添了许多令人赏心悅目的景点。
(一)丁氏伦宪堂宗祠:座落在苍下组老苍下,座向:壬丙兼子午,兴建时间:约贰佰余年前,建祠首士:丁伦宪;重修时间:2017年竣工;建筑结构:砖混结构、琉璃瓦屋面;建筑面积:壹佰叁拾余平万米;总投资:柒拾余万元,重建首士丁良清。理事会成员:丁克辉、丁良平、丁良春、丁仁水、丁二寿、丁克珍、丁良军、丅振华。所辖后裔总人囗:柒佰余人,其中鸿丅:叁佰玖拾余人;分布在小溪鹅婆、木坑、木穴地、新、老苍下。
(二)刘氏玉侣堂宗祠: 座落在陂角组, 原建时间不详, 重建于2021年, 首士姓名未详, 理事会成员有刘雄飞。
(三)丁氏少川公祠:座落在社背组比社背屋场,兴建年月不详。
(四)丁氏斯验堂宗祠:座落在大坪脑组,土木结构,座东向西,约八十平方米,约建于清未民初,因年代久远,现已属危房,所辖后裔总人口230人,其中鸿丁130人。
(五)丁氏位仲堂宗祠:座落于排上组丁屋排,座向辛山乙卯,兴建时间1886年,砖混框架结构,琉璃瓦屋面,重建吋间2021年,共计200余平方米,总投资约80万,牵头重建首士丁恩仁,理事会成员:丁克胜、丁克珠、丁克俭。所辖后裔总人口220人,其中鸿丁120人,外迁:新陂乡光明村石官、祁禄山马岭。
(六)钟氏庆永堂宗祠:座落在塘口组塘坑囗,坐北朝南,始建时间:明朝万历、崇祯年间,重建时间:2020年,砖混框架结构,仿古墙面,总投资:70余万元。重建牵头首士:钟勇辉,理事会名誉会长:钟玉英,会长助理:钟九月生、钟称发;理事会长:钟勇辉;副会长:钟九生、钟春亮、钟丰辉、钟见妹、钟称林、钟丰清、钟于春、钟小芳、钟盈彬;财务:钟振荣、钟瑞华。
(七)丁氏韶华堂厅堂:座落在陂潭组,座向巽乾正针,始建时间:1927年,领头首士丁本善;建筑结构:土木结构,重修时间1998年,领头首士丁在勤;重修理事会机构:丁在勤、丁良达、丁地元、丁观禄、丁五月;所辖后裔总人囗110人,其中鸿丅65人。
(八)丁氏素丰堂宗祠:座落在陂潭组新屋里,座向:辰戍兼乙辛,兴建时间:1896年动工,1901竣工;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建祠牵头首士:丁素丰,总投资:不详;占地面积包括会客厅、私厅及住房约1620平方米,所辖后裔现居陂潭组的169人,其中鸿丁86人,已知约十余戶迁居外地。
(九)张氏崇本堂宗祠:座落在社背组,座西向东,兴建时间: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牵头首士:张景秀、张赞成、张恭和;建筑结构:土木结构,重修时间:清咸丰年间重修;1953年又重修,1953年重修首士姓名:张祖佑,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所辖后裔总人囗:500余人加28人,其中鸿丁280余人(包括祁禄山安胡脑总人口100余人,其中鸿丁50余人;下均田总人口80余人,其中鸿丁43人;马岭卫二塅总人囗28人,其中鸿丁16人)。
(十)李氏祝显堂宗祠:座落在坳脑组,立乙山辛向,兴建时间:清康熙年间,牵头首士:李则久公,重修时间:2014年2月开工,10月竣工;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60余平方米;牵头首士:李议长。理事会机构:会长:李议长,副会长:李小龙,会计李金生,财务:李永德;保管:李南;成员:李石生、李流民、李树芬、李称荣、李云南、李于荣。
说明:本祠堂所辖后裔共计总人口:1550余人,分布在罗江乡黄岭村石壁脚下200余人、四川省900余人,祁禄山30余人,共分布厅堂四栋,(?老祠堂对面,黄岭石壁脚下,祁禄山,四川)。
(十一)李氏盛华堂宗祠:座落在坳脑组沙湾里,座向:乾山巽兼戌辰;兴建时间:1954年,建祠首士:李盛华;重修时间:2013年,建筑面积:280余平方米,建筑结构:砖混结构瓦屋面,总投资:60余万元;重修牵头首士:李于珍、副首士:李初生(兼会计),出纳:李南昌;所辖后裔总人囗:100余人,其中鸿丁:50余人。
(十二)丁氏超群堂宗祠:座落在圳口组龙石嘴、新苍下,座向:乾巽兼亥巳,建筑结构:红砖墙、木料瓦面结构,建筑面积约336平方米,总投资:三栋共约100余万元;重建会长:丁良东,理事成员:丁路长、丁良春、丁阳春、丁良本、丁九斤;财务:丁阳春;会计:丁良东;所辖后裔总人口:220余人,其中鸿丁:110余人。
(十三)丁氏理明堂宗祠:座落在圳口组, 座向: 癸丁兼子午, 砖混结构, 建筑面积:179.8平方米; 总投资39万余元,2019年竣工, 建祠理事会会长: 丁水源;副会长丁振福, 会计: 丁六生, 财务: 丁克仁, 监察: 丁克六、丁地发、丁荣发;理事会成员:丁地发、丁六生、丁克仁、丁法源、丁荣发、丁克六、丁振石、丁振和。所辖后裔总人囗:180余人,其中鸿丁:80余人。
(十四)丁氏人朋堂宗祠:座落在下办组,兴建于雍正己酉(公元1729年),兴建牵头首士:丁人鹏,建筑结构:土木结构;重建时间:2017年竣工,建筑结构: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20余平方米,总投资:160余万元,重建理事会总理:丁罗寿,副总理:丁克好,成员:丁佳方、丁成荣、丁良永、丁郁山、丁良珍(莲花墩人)、丁良珠、丁良选、丁克华(石排人)、丁克盛、丁克忠(上办人)、丁克胜、丁地有、丁振林;会计:丁玉才;出纳:丁良龙;监察:丁良珍、丁良选;所辖后裔分布在:塘坑石排上、莲花墩;塘坑竹篙坑、塘窝里;上办、下办;总人口:1500余人,其中鸿丁:700余人。
(十五)丁氏良长厅堂:座落在下盘组岭排下,兴建于1980年,建筑面积80余平方米,座西向东,总投资:10万余元,厅堂所辖后裔总人口10人,其中鸿丁6人。
(十六)梁氏位所堂宗祠:座落在谢屋组梁屋排,座向:乾山巽向兼戍辰;建筑结构: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总投资:56万元;重建时间:2016年竣工;牵头理事会总理:梁金(经)仁,副总理:梁巍巍、梁小林;会计:梁仲红;出纳:梁金泉;所辖后裔总人口:68人,鸿丁:23人。
(十七)谢氏继聖堂宗祠:座落在谢屋组老屋,座向戍山辰兼辛乙,建筑结构:砖混结构、木料瓦屋面;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左右,总投资:40余万元,重建时间:2017年,理車会长:谢世彪,名誉会长:谢石峰、谢志亮;副会长:谢九连生、谢华福,会计:谢观连,财务:谢世彪,会员:谢世平、谢世德、塮世兴;所辖后裔总人囗(含迁居外地的):500余人,其中鸿丁:270余人。
(十八)谢氏楚明堂宗祠:座落在谢屋组,屋场名新屋,座向:辛山乙兼酉卯,兴建时间:1944年,领头首士:谢锡藩、谢良生,重建时间:2004年,牵头首士:谢石峰,总投资:35万余元,建筑面积:22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红砖木料瓦面结构,副首士:谢华福、谢世禄;会计:谢世德;财务:谢世贵;会员:谢九连生、谢世元、谢世平、谢世福、谢世登;所辖后裔总人口219人,其中鸿丁:109人。
(十九)丁氏宽士堂宗祠:座落在车田组车田脑,座向:壬丙兼子午;兴建时间:清代康熙或雍正年间,兴建首士:丁丰章、丁明周、丁玉丹;重建时间:2019年,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建筑面枳:324.45平方米(长30.9米,宽10.5米);总投资:未详;重建理事会会长:丁良辉,副会长:丁石辉、丁良安、丁九生、丁华北;会计:丁英华;财务:丁石辉;所辖后裔总人口:380人(迁居四川省的未计算),其中鸿丁:200余人。
(二十)丁氏礼庆堂宗祠:座落在车坝组广龙山,座东向西(乙山辛),土木结构、瓦屋面,兴建时间:1957年,首士姓名:丁木古;建筑面积: 70余平方米, 总投资: 10万元; 所辖后裔总人口: 30余人, 其中鸿丁: 16人。
(二十一)丁氏纯甫堂宗祠:座落在车坝组,座向:寅申兼甲庚;兴建时间:未详;重建时间:2018年,建筑结构:砖混结构,占地面积:825平方米,总投资:2158427.10元;理事会长:丁克贞、会计:丁克祥,出纳:丁称生;成员:丁新文、丁小云、丁振荣、丁旭华、丁健琨、丁过房、丁勇辉、丁德兴、丁克清;所辖后裔总人口:1395人,其中鸿丁:690人。
(二十二)丁氏翼诚堂宗祠:座落在土前组,座北向南、壬丙兼子午,土木结构,1995年重修竣工,建筑面积:105平方米,总投资:30余万元,重修理亊会成员:丁英庭(兼会计),丁胜华(兼出纳)、丁良浩、丁恩福、丁克连;所辖后裔(会上坝)总人口:360余人,其中鸿丁:200余人。
(二十三)丁氏显敦公(崇礼堂)宗祠:座落在印坵组,座向:壬山丙向兼子午,重建时间:2021年,建筑结构:红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首士:丁振群;总理事会长:丁振珠;会计:丁振泉、出纳:丁小勇;理事:丁克玉、丁克俭、丁三发、丁克雄、丁荣华、丁振荣、丅鹤生、丁金辉、丁三福、丁观发生、丁克照、丁称陀、丁恩仁、丁克传、丁发来;所辖后裔总人口:1000余人,其中鸿丁:500余人。
(二十四)丁氏量广堂宗祠: 座落在印坵组榨村里, 座向: 天子壁子午兼壬丙, 门向壬丙兼子午; 兴建时间: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至1874年),建筑结构: 土木结构; 总投资:12万元(折合现价); 建筑面积:150余平方米, 所辖后裔总人口:200余人, 其中鸿丁:145人。
(二十五)丁氏本立堂宗祠:座落在印坵组堆脑:座北朝南(艮坤兼丑未),青砖墙木梁瓦面结构;其余不详。
(二十六)丁氏宇懽堂宗祠:座落在上盘组,兴建时间:1945年,牵头首士姓名:丁美秀,建筑结构: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20余平方米,总投资:30余万元,所辖后裔总人口:300余人,其中鸿丅:150余人。
(二十七)丁氏公华堂宗祠:座落在上盘组老丁屋,座向:乾山巽向;兴建时间:清顺治五年戍子(公元1648年),土木瓦屋面结构,建筑面积:80余平方米。所辖后裔总人口1900余人,其中鸿丁:900余人;分布在:1、塘坑村南坑子、高圩、石排上、竹篙坑、塘窝里;2、新陂村:莲花墩;3、移陂村:上下盘。所辖后裔总人口(含小溪乡关公福、小溪圩、新老丰树下):200余人,其中鸿丁:150余人。
(二十八)郭氏宗茂堂宗祠:座落在枫树下村小组,兴建于1995年1月19日,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19平方米,座向戍辰兼辛乙,投资269999.99元。名誉总理:郭惠仁;总理;郭奕洪,副总理:郭石长;财务;郭弈洪,会计郭惠仁;保管郭广盐;质量监测: 郭奕兰, 郭赤石,郭奕家。宗祠所辖后裔人口62人,其中鸿丁32人。
(二十九)郭氏君昌堂宗祠:座落在新丰树下,座向:辛乙兼酉卯,兴建时间:1945年,牵头首士:郭盛伯;重建时间:2021年动工,建筑结构:砖混结构、琉璃瓦屋面;建筑面积:16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70余万元;重建理事会长:郭福清,名誉会长:郭九生;付会长兼会计:郭永红,出纳:郭灶生;委员:郭国荣、郭秀强、郭小庆、郭永清、郭玉华。所辖后裔总人口:90余人,其中鸿丁:49人。
(三十)郭氏恭谅堂宗祠:(陂角组、丰树组郭氏共有):座落在丰树组丰树下,座向:乾巽兼亥巳,兴建时间: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公元1613年),本次重建时间:2019年竣工;建筑结构:砖混结构、琉璃瓦屋面,建筑面积:260余平方米,总投资:110余万元。本次重建理事会:名誉总理:郭奕洪、郭流民,顾问:郭九生、郭永红,发起人:郭福清、郭叙军、郭阳明;会长:郭福清,副会长:郭长生、郭叙军,会计:郭长生,财务:郭灶生;成员:郭叙详、郭叙文、郭土长、郭阳辉、郭地胜、郭玉华、郭永清。
所辖后裔总人口(包括小溪):192人,其中鸿丁122人。
(三十一)丁氏顺吾公祠:座落在大村组,原由其孙展野公始建于清代,原系二百多平方米土木结构宗祠,所辖后裔分布在印坵、丁屋排、上坝、上湾、中心塅、老敬老院、土前、大坪脑、王桂坑;因年久失修,于2021年农历四月拆除,准备扩建成400多平方米,仿古带飞檐三幢建筑,前面建一门楼。理事会会长:丁幸荣(大村)、总理兼顾问:丁鹤生(丁屋排)、丁振珠(印坵)、丁克俭(丁屋排)、丁有顺(大坪脑)、丁三发(上坝)、丁称陀(永盛栈);会计:丁兴华(大村)、财务:丁良禄(土前);质量监督员:丁振珠(印坵)、丁志雄(大村)、丁克连(土前)、丁良兴(大村);监察:丁良泉(土前)、丁小龙(土前)、丁良华(大村);理事会成员:丁幸荣、丁兴华、丁法龙、丁志雄、丁幸昌、丁良荣、丁良华、丁良兴、丁良财、丁克珠(王桂坑)、丁克雄、丁克传、丁克荣、丁石寿、丁振珠、丁振群、丁振荣、丁小勇、丁鹤生、丁克俭、丁恩仁、丁克胜、丁小华、丁克珠、丁三发、丁观发生、丁克正、丁水生、丁三福、丁金辉、丁克照、丁甦生、丁振礼、丁称陀、丁良禄、丁良泉、丁小龙、丁路发、丁克吕、丁振开、丁克连、丅六斤生、丁荣华、丁有顺、丁良德、丁永能、丁良元、丁良地、丁良森、丁玉华、丁连称。2021年6月动工,预计2022年可全部竣工。
二、民间广场
广场文化本来一般是存在于城市当中,几乎毎个城市都必定有若干个较为突出的广场,用来举行较大的庆典和居民休闲活动场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里悄然流行起一股“健身热”,富裕起来的城市居民们开始关注起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到傍晚就不约而同来到各个广场跳舞健身,人们还给这种跳舞健身活动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为“广场舞”。
农村中跳广场舞的则比较少见,并不是农村人不懂得健身,而是受客观条件所限,因为在农村,广场很少,甚至没有;即便有的农村有些晒谷场之类旳场地,一来无宽广的场地,二来没有配备好照明设施,晚上乡村漆黑一片。
但是,有着超前意识和先进观念的移陂人,却与众不同、眼光独到,广场文化在移陂村特别受到重视,几乎毎个村小组都建有宽阔的广场,以供村民晚上进行健身休闲活动,广场一般建在祖祠前面,配备了照明设施和健身器材、篮球场,堪与城市广场相媲美。较著名的广场有如下几个:
(一)车坝广场:2015年2月竣工,总面积约3900余平方米,全部用水泥铺底硬化,中间建有篮球场和各种健身器材,有绿化树木、照明设施,平坦宽广,典雅整洁,比一般的城市广场还要美丽,是移陂村最宽阔的休闲场所。
毎当夜幕降临,村民们晚饭过后,不约而同、三五成群,走出舒适的家门,带着愉悦的笑容,迈着悠闲的脚步,聊着家常的闲话,从四面八方齐往广场集中,广场上灯火齐明,亮如白昼,音乐响起,悠美动听,妇女们列成一队队整齐的队伍,随着音乐声跳起了广场舞,熟谙的舞姿,整齐的动作,不比任何城市的广场舞跳得差,男同志则有的在篮球场打篮球,有的在健身器具上做健身运动,有的则在广场上散步,也有的把广场当做聚会休闲场所,几个人在一起站着或坐着闲聊;孩子们则成群结队、嘻嘻哈哈的在广场上追逐玩耍。
广场四面是一幢幢整齐美丽的村民房屋,风格各异、美仑美奂,建有三、四层的小洋楼。晚上,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格外漂亮,南面矗立着一栋气势恢宏、庄严富丽的建筑——丁氏宗祠,把宗祠文化和广场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许多初来乍到移陂的人们对广场上这种欢乐热闹场景看得目瞪口呆,都会惊奇地说出意思相同的一番话:“我们去过很多地方的农村,那些农村都还不错,但很少见过有这样漂亮热闹的广场,有这样愉快健康的夜生活。”党和政府提倡要振兴乡村, 让农村城镇化, 来到移陂, 看到这样的广场文化,来者都会由衷地感受到:这不就是农村城镇化的先行者吗?
车坝广场总共投资34万余元,是本屋场善信人士牵头集资,在原有一个规模小得多的旧广场基础上扩建的,为节约电资源,广场上的照明设施很多都是村民捐建的太阳能灯。
(二)下办广场:2016年竣工, 广场总面积1800平方米,总投资19万元(包括健身器材和绿化费用),资金来源:由本组村民集资。
(三)苍下广场:2017年竣工,广场面积1100平方米,有绿化,广场上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械,供人们休闲锻炼身;广场采取购地的方式,总投资50万元,全部是由本组村民集资。
(四)新巷下广场:2015年竣工。
(五)印坵广场:目前正在施工,尚未硬化。
(六)车田广场:2019年竣工。
(七)谢屋广场:2017年竣工。
(八)移陂村民俗文化广场:目前正在计划筹建中,预计总投资30—50万元,预计2021年动工建设。
此外, 几乎每个村小组至少都有一个较为宽阔整齐的广场供村民休闲、聚会、健身,形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形成了移陂村颇具特色的广场文化, 这些广场(除上面广场外)有的已经形成, 正在准备浇筑混凝土进行硬化,有的已经硬化,但正待安装健身器材,暂时都未列出。
第二节 节日习俗(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阳、冬至)
(一)小年
中国人不但过春节,还过大年和小年,小年是因为一个民间传说而产生的:古时有个民间传说,毎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曰和二十四日,人间所有的灶神爷都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行事的善恶,然后由王皇大帝来决定赏罚”的日子,因此,老百姓觉得要对灶神爷尊重,让他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几句,于是,家家戶户都要准备好三牲果酒来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汇报时多替自己说好话,多为自己争取些福报;逐渐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过小年”的习俗,希望籍此能让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又称祭灶节,并非专指一个日期,因为据说人间灶神多,玉帝不可能在一天接待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 和“除夕前一夜” 都称做“小年”,南京地却称正月十五的“元宵”为“小年”;
移陂是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祭祀灶神,打扫屋宇,家长用松枝或柏枝扎成“台扫”清扫灶尘,在灶壁上贴灶君神像,在锅里点一盏“灶灯”,备齐酒菜、麦芽糖或米糖等祭品,焚香点烛祭拜灶神;男丁都要在小年前剃好脑,父母在这一天也不打骂调皮的小孩,还给小孩们穿新衣、吃好的,还常有斩一只大鸡腿奖赏孩子们一年来的乖巧之事,所以民间多讹为“小孩过小年”;
(二)大年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一般都是十二月三十日)除夕,移陂叫“过大年”,除夕前几天,于都县有“送年”的礼俗,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嫁出的女儿给娘家“送年”,另一种是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年”。移陂属于两种情况的结合;刚给儿子哇好老婆、尚未娶回家时,男家要给女家送“三节”,则送端午、送中秋、送年;结婚后的第一年,女方娘家要给新嫁出去女儿送“三节”,作为对女儿的关怀,以及对女婿家婚前给女方家送了“三节”的回礼;但从婚后第二年开始,即出嫁了的女儿要给娘家父母送“三节”以尽孝道了;过年娘家送女一般送鱼肉或鸡鸭等礼品,过端午送扇(旧时送蒲叶扇、后来改送电风扇)、棕子;中秋即一定要送月饼;女儿送娘家就比较筒单了。有的干脆就包个大红包给父毌,也就是送钱让父母去买自己合意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在外面打工的女儿,没时间回来给父母送年、送节,干脆给父母汇些钱作为礼物。
除夕这一天,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祭祖、团年、守岁,屋宇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打扫清洗干净,一家老小还要用“柑叶”即柚子叶煎水洗澡,现在用柑叶煎水洗澡的习俗在一些地方已经没有了,但洗澡过年即是必须的,意思是身上(含衣服)也必须换洗干净以迎接新的一年;
接着,就进行“贴春联”、“贴喜帖子”,这是毎年过大年所必须进行的,喜帖子是长约二、三十公分、宽约十至十五公分的长方形红纸,上面写着或印着几个字(一般是四个字)的吉利话,如“新年快乐”、“迎春接福”、“身体康健”、“老少平安”、“出入通达”等,每条小门或巷口,包括房间、厨房、卫生间、牛猪栏都要贴一张有针对性的喜帖子,比如老人房间贴“健康长寿”或“老身康健”,中年人贴“财源广进”或“官运亨通”,读书的孩子的贴“学业进步”,厨房贴“百味清香”、卫生间贴“清洁卫生”、牛猪栏贴“六畜兴旺” 等等;大门即贴三张或五张;一般是“开门大吉”、“迎春接福”、“丁财两旺” 等类;大门、包括院门两旁还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类型,是用十几公分宽,长度不等的红纸写上对偶、又贴切过年、辞旧迎新时景的吉利话,一般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上联结尾字是仄声,而下联结尾字即必须是平声;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写出“新年有余庆、佳节号长春” 的第一幅春联以来,写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中国汉族人过大年、春节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文化;贴好喜帖子和春联,接着进行敬神祭祖,
于都人勤于敬神、祭祖,移陂人也一样,过年尤其隆重,祭品特别丰厚、态度持别虔诚;家家户户都带着祭品、香烛、鞭炮到祠堂或厅厦去祭拜祖先,这天各个屋场的祠堂厅厦里都是烛光冲天、香烟凝云、鞭炮震耳,烟花耀眼,盛况空前;
祭祖回来则是吃年夜饭,俗称“团年”。团年的菜肴以长形、园形为主,如独具于都地方特色的炒肚尖、魚丸、肉丸、扣肉、棕贝炒肉等,此外,大鱼大肉、宰鸡杀鸭也是必定有的;会喝酒的还会开上一瓶平日爱吃的酒,反正吃得特别丰盛;以庆祝全家健康平安度过一年、及一年来家里所取得的收获和功绩、并预祝明年家业更加兴旺、财运或官运更加亨通;
吃完年夜脕之后一般就是“给压岁钱”和“守岁”;给“压岁钱”过去都是父母等长辈给晚辈、特别是给家中未成年的小孩,据说压岁钱其实是“压祟钱”,“岁”和“祟”谐音,是用来压住“邪崇” 的,古时俗传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专门于除夕夜出来危害小孩,后来得神仙指点,长辈给小孩包了“压岁钱”,小孩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晚辈的压岁钱无论多少,原则上都归脕辈自由支配,父母等长辈都不加干涉;近些年来又流行有经济能力的儿女、孙子等晚辈过年给长辈“压岁钱”,作为对父母、长辈一年辛苦的报答,并有给长辈“添福添寿” 的意思,这是中华民族“敬老”传统的具体体现;
给完压岁钱后就是“守岁”了,古代“守岁”是将家中各处点亮灯烛、叫做“岁火”,各处“岁火”必须有人守着,通宵达旦不得息灭,以求过年过得光明愿遂、来年更加兴旺发达之意。年长人守岁叫做“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一是要珍爱宝贵年华,努力学习工作,二是为延长父母、长辈寿命;如今“守岁”也与时俱进,平时一家人为了工作或学习不能在一起,过年了大家欢聚一堂,一面味尝茶酒果点,一面叙旧话新,或者一起看电视、观春晚,谈家事、叙亲情。直到过了子时“出行”,开始了新的一天和新的一年。
(三)春节
除夕守岁守到过了十二点钟,“春晚”也结朿了,第二天到来了,农村里各家各户开始“出行”,迎接“春节”的到来。所谓“出行”,就是从旧的一年中走出来开始新的一年了,各家各户要大开中冂,焚香点烛祭拜天地,燃放鞭炮、烟花,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预祝新的一年家庭更加幸福美滿,家业更加兴旺发达,家人更加健康平安;各家各户“出行”有先有后,并不能一律,所以从过了“子时”(晚上11点到1点)开始一直到天亮,都有人“出行”,因为“出行”有一特点,就是一定会敬神、放鞭炮、放烟花,所以除夕夜从半夜开始一直到天亮,到处鞭炮响声如雷,满空烟花缤纷夺目,春天和福气也随着鞭炮和烟花降落到人间,成为了除夕晚上的一大特色;
第二天早上,已是正式的春节了,“出行”以后就到祠堂祭祖, 礼仪规矩一如过大年时,祭祖后回来吃早饭;春节和其他节日相比,有几个不同的特色:一是春节的早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餐饭一定要吃素,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是春节早餐吃素是人们为了行善积德,其实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自从小年后,每天大鱼大肉,尤其是过大年丰盛的年夜饭的各种荤腥,更让人们吃腻了胃口;加上“守岁”和“出行”,累得人们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肯定没有精力去搞太多的荤菜,更没有胃口去吃玔些油腻腻的大魚大肉,搞几个清淡的蔬菜既可清肠胃,那些蔬菜好听的名称又可让新年伊始就获得个吉利的好兆头,因为“菜”的谐音是“财”,大年初一吃大菜、韮菜、芹菜、菠菜、芋子、藠子、葱子、豆子、大蒜等蔬菜,谐音依次是“大财”、“久财”、“勤财”、“波财”“有子”“巧子”、“聪子”、“多子”、“大算”(钱多才要大算账),都是吉利话,春节早餐吃这些是个好兆头,会使新的一年家中更加五谷丰登、百业兴盛、万事如意!;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合家都要穿新衣服,小孩子春节特别高兴,穿着新衣、新裤、新袜、新鞋、新帽子,衣兜里放着糖果和“压岁钱”,可以去自由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而且新年这几天,家长依风俗不能打骂小孩,也不能驱使孩小们去干活,孩子们可以尽情游玩,所以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
春节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有很多忌讳,如不能说“死”、“病”、“穷”、“苦”、“倒霉”、“短命”、“鬼”等等,甚至连数字“四”、“七”也认为是不吉利,不能说、更不能用,包红包里面的钱数不能逢“四”或逢“七”,例如包六十四元、八十七元或四十元、七十元,甚至四百元、七百元都不行;同时,春节家中不能扫地,认为会把财运扫走;年初二可扫地,但只能从外往里扫,不能从里往外扫,不能倒垃圾,认为会扫走“财神”、倒掉“财气”;到了初三日是俗称的“生虫日”,实际上是“送穷日”的谐音,家家户户清扫垃圾,并焚香烧纸将其送出屋外、谓之“将穷送走”倒在路旁,意味着“穷去富来”;这一天还不能进菜園摘菜,否则,这年的蔬菜就特别容易生虫;
此外,春节父毌会带孩子去给长辈拜年,长辈一般会给来拜年的小孩一个红包;邻居或族人见面都要互相抱拳说声:“恭喜发财”;屋场较小的家族合族各家要拿出“花生”、“麻糖”、“苏子”“云片”等“果子”(糕点)到祠堂去,大家一起“吃茶”,家族较大的屋场也有分片或相邻的几家合起来在某家或坪上“吃茶”的;以增进族人的团结和感情;
从初一到初七,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在“聊新年”,不到农田里去干活,到了初七,吃了“七宝羹”后,才开始干一些零星的农活,有句俗话叫“吃了七宝羹,各人做零星”,所谓“七宝羹”,是由七种“魚”、“肉”“芋头”“苏子”、“花生”、“大米”、“豆子”或“青菜”、“豆付”、“米果”、“鸡肉”等也可,总之是七种食物混合在一起煮成类似稀仮的“羹”来吃;而真正“聊新年”结束则要到过完元宵节后;解放后的大集体时期,提倡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新年,各生产队一般大年和正月初一全日休息,正月初二开会,初三开始就要干农活了,现在从初六开始,在外地工作、打工、经商、创业回家过春节的移陂人就陆续要回去上班了,老年人和小孩则继续留在老家迎接元宵的到来;
(四)元宵
中国民间有传统节日“三元”节,上元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是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人又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这天到处举行“赏花灯”故又称“灯节”;“中元节”就是毎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又俗称“鬼节”;“下元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曰,相传这天禹会下凡为民解危,因此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但在移陂、甚至在整个于都,似乎都没有过“下元节”的风俗;
元宵节是“聊新年”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过了元宵节,“聊新年”就结朿了;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元宵节完全形成在隋朝,盛行于唐宋,那时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鎮,处处张灯结彩、滿城火树銀花,十分繁华热闹,这天京城会举行盛大的“赏灯”、“猜灯谜”娱乐,据说“至高无上”的“皇帝”有时也会在紫禁城城楼上赏灯“与民同乐”,是夜“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这种风俗传至今日虽已大为逊色,但许多城镇依然保持着元宵赏灯、猜灯谜等娱乐习俗;
移陂人过元宵习俗与其它的节日基本相近,部分地方有吃汤圆的习俗,主要的节日特色是“元宵烊灯”,前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于元宵节或之前的吉日在祠堂或厅厦悬挂“百子灯”、“子孙灯”,敲锣打鼓吹唢吶,并宴靖亲友族人以示庆贺;有些地方举行灯会,如打茶篮灯、滚龙灯等,有的地方在初一就开始,但有的地方是正月“开圩日”(第一个圩日)开始,至元宵节达到高潮;不管是茶篮灯还是龙灯,灯彩到了家门囗,都要放鞭炮迎接,叫做“接丁”、“接财”;还有的地方元宵夜人们三五成群,悄悄前往別家菜園里偷大菜、萝卜、白菜、韮菜等青菜,谓之“偷青”、“拉青”。俗传这天夜里这些“偷”来的菜,能栘祛邪除病、变得更健康、聪明、大度;
(五)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既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日,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又是一个记念去世亲人的传统节日,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节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主要习俗就是踏青游玩和为去世的亲人“扫墓”,俗称“挂纸”;旧时,清明祭祖节时间就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都可扫墓祭祖的两种说法;
移陂和于都许多地方也不一定在“清明”正日去挂纸,而是据说在“清明”前后十五天也就是在“春分”后、“谷雨”前都可去挂纸祭祖,但统统都叫“清明挂纸”。挂纸这一天,家家户户准备好三牲(鸡、肉、魚),也可用鸭代替鸡,还有好酒一瓶、香茶一壼、神饭一碗,有的还在神饭上面竖插一颗鸡蛋,用红纸剪朵蛋花套在鸡蛋上,竹笋(套上红纸剪的笋花,葱子(用红纸条缠着),此外还有冥纸、香烛、鞭炮等,一家大小老少都可去。且不避妇女,带着鐮刀、铁鍬等工具,挑着祭品香烛先去祠堂祭过合族祖先牌位,然后出发去各处祖墓挂纸;过去没有公墓这个概念,自然也就没有公墓区,各家各族的祖墓也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请先生四处去寻到风水好的地方为去世的亲人建墓,希望籍此好风水能兴家降福;往往一家人口几代的祖墓分散在相距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几处地方,一天走不完,要分几天才能挂完纸;所以清明挂纸也等于踏青游玩了;
到了祖墓边,一家人先动手将祖坟上的杂草、树枝、荆棘砍掉,用铁锹将各种垃圾一起锹光,将祖墓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在墓门顶上挂上三至五张冥纸,在墓门前插上香烛,左右相邻的坟墓即便是别姓的也最少要挂一张冥纸,插一支香、一支烛,以表示对去世亲人邻居的尊敬,希望他们在冥府能够和睦相处,然后在祖墓前点燃香烛、燃放鞭炮,虔诚行过礼,然后转去别个祖墓清扫祭拜;
有的清明扫墓由一个家族或一个支系合起来一起去,敲锣打鼓、吹唢呐,非常隆重,远的地方开车或租车去,一般家族公祭礼节较繁,家祭则较为简便,所有该祭扫的祖墓全祭扫过了,再回到祖祠祭拜,然后整个清明祭扫的礼俗全部完成;
因为祖墓一般建在山岗上,山岗上草木茂盛,扫墓挂纸时点燃香烛、燃放鞭炮极易引发火灾、焚毁山林,由于近些年经常发生清明扫墓引发山火的事件,所以政府提倡文明祭扫,不准带火种上山,不点燃香烛、不燃放鞭炮,而是在墓前献放一朿花以表后裔孝心;
(六)端午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曰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端午节本是我国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后来因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面对强大秦国的威胁,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受到朝中投降派的排挤,遭谗免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楚国被秦国所灭,屈原在五月五日怀着亡国之痛,跳入汨罗江自尽,楚园百姓非常哀痛,人们从四面八方纷纷涌到江边凭吊屈原,就将端午节作为记念屈原的节日了,以后在每年旳农历五月初五日,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重要习俗,划龙舟被当成大冢争先划船去打捞屈原尸身,包粽子吃被当作因怕江里的鱼将屈原尸身吃掉,所以用糯米煮成团抛入江中喂鱼;端午节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曰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但后来渐渐演変成记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华民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移陂人过端午像过春节、过中秋一样,有“送节”的习俗,前面“大年”中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此外,还有门上“插艾草”、“挂菖蒲”、人人“饮雄黄酒”、腰上“系蛤蟆藤(海金砂藤)”、“戴香包”、“药草煎水洗澡”等习俗。据说这样做既可辟毒虫、防止蛇虫咬伤,又具有驱鬼、辟邪、禳凶、防病等多种功能;于都县城及周边水乡还有端午赛龙舟习俗,龙舟竞渡、观者如堵、欢呼如潮,热闹渄凡。
(七)七月半
七月半又称“中元节”,不仅在移陂,在整个于都的民间都是个重要的节日,“中元节”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辞,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危”;意思是说“七月半(中元) 是地官诞辰日,是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阳曹地府在这天会放出全部鬼魂, 使得家家户户已故的祖先都可回家团圆,久而久之,便将七月半祭祖节称为‘中元节’”,到了唐朝,由于朝廷高度推崇道教,中元节更加兴盛,“中元”之名便逐渐固定为七月半的节日之名,且节时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并延续到今天。
七月半节有许多习俗,移陂和整个于都都称为“鬼节”,因为这天主要是阳世之人为祭奠祖先亡灵宰鸡杀鸭,烧钱包、衣纸、近年甚至有烧用纸做好的别墅、小轿车、各种家电给已故的亲人,希望亲人们的亡灵收到这些钱钞和财物后能在阴曹地府过上更舒服、更富裕、更幸福的日子,认为这个节日阴曹地府会大开“鬼门关”,让所有鬼魂回家去领取子孙们供奉的食品和钱财;过了七月十五日便又会关上“鬼门关”;所以在七月半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向专门制作钱包的商人购买)许多钱包、各种财物,钱包上要按一定的规格(俗称过黄道)写上接受者的名讳、寄件人的姓名,以及接受者和寄件人是什么关系(例如父子关系、祖孙关系、曾祖与曾孙关系等等),财物上也要用纸条写清楚寄件和收件人,然后堆在宗祠门口放火焚烧,烧化后亡灵就可收到,他们就会根据姓名将各自的钱包和财物取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七月半这种习俗,不过是阳世人孝心的一种寄托、一种孝道文化的传承。
为了使一些孤魂野鬼同样分享到人间的供奉,不会因一无所得感到绝望、嫉妬、愤怒而作恶,人们也会在给祖先“烧钱”时,分出一些纸钱,用民间的土纸(俗称表心纸)写明是给孤魂野鬼们“均分受用”的,然后也烧给他们。
移陂和于都其他一些乡村有“七月半悬衣” 的习俗:就是在当年去世的人,如果农历七月前已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则要在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在祠堂或厅厦为之“悬衣”,(将一幡很长大的纸上画着的冥衣挂在墙上),然后在农历七月初十开始到七月十四为止把悬衣烧掉,有的在烧衣时还会做香火,叫做“浇衣香火”。
因此,七月半(中元节)是个孝亲敬祖的节日,是一种让子孙后代永远能记住历代先祖,让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世代传承的好方法、好习俗,因为烧的钱包上要写清楚是寄给那位祖先的,还要写清楚这位祖先与阳间的寄件人相互间的关系,就必须记住历代祖先的名讳,否则钱包就没法写;所以,许多人家里都准备好了一本“钱包簿子”,上面把去世的高、曾、祖、考、历代祖先的名字和历代祖婆的姓氏都记在这本“钱包簿子”上,有的人家中的钱包簿子几乎等于是一本简明的家谱,这样一来,每年七月半写钱包,父亲写了儿子写,儿子写了孙子写,子子孙孙都能记住历代祖先的名字,孝亲敬祖之风就能够世世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八)中秋
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又叫八月节;中秋节是一年当中除“春节”外最重要的节日,移陂和整个于都县都有“送三节”的习俗,那就是“送端午”、“送中秋”和“送年(大年,也等于送春节)”,已出嫁的女儿八月节前和娘家要互送月饼,这就叫“送中秋”。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根据我国历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日刚好是八月中旬,又是秋天的中间点,故称“中秋”,另外,一年四季中,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秋季的第二个月八月故名“仲秋”;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流传。
各地的中秋节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也有两个共同的习俗,那就是“中秋赏月”、“吃月饼”,可能天南地北、古往今来过中秋节,这两个习俗都是有的;中秋节吃月饼,是取“合家团圆”之寓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品尝一些月饼;赏月呢,是取“天长地久、人月两圆” 之意;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或大门口,卓子上放着月饼、柚子和瓜果茶酒,一边玩赏着天上那轮明亮皎洁的圆月,一边谈论着幸福美满的家常,其乐融融,有人会情不自禁地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名句来。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是因元未,大家秘密串连要起来反抗元鞑子,因元鞑子对汉族人防备监管得狠严,据说十户人共用一把菜刀,大家就在八月十五中秋日互送月饼,月饼里面夹着纸条,约定了起义的时间,最后成功起义、取得了胜利,从此就将“吃月饼”定为中秋的习俗;有人根据这种说法,认为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元末明初,这种说法其实值得商榷,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就写过一首中秋吃月缾的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宋已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许是到了元未明初,因为反元义军利用了月饼传送情报,这种习俗又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流传。
(九)重阳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所以叫做“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源头,在秦时的《吕氐春秋》中就有反映农历九月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宗的活动之记载,汉朝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但一开始这些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只是宫廷或官方的庆祝活动,并未形成规模;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动,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临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名诗就是描写他在重阳这天在异乡登高、插茱萸、思念亲人的诗句;
宋朝时重阳节最为热闹,明清时期则沿袭了唐宋传统,总的来说,传统上重阳节有如下一些习俗活动:1、饮菊花酒;2、登高望远;3、插茱萸;4、吃重阳糕;5、出嫁女儿归宁。
到了现代,移陂和整个于都县过重阳节基本上都只剩下用油炸米果吃(吃重阳糕的更新),薯包泡酒等习俗了,古代那些饮菊花洒、登高、插茱萸、归宁等习俗从清朝中叶就已经渐渐式微;新中国政府将“重阳节”命名为“敬老节”,倡导在这天进行各种敬老活动,这是对传统节日习俗一种良好的革新,受到了民间的普遍欢迎。
(十)冬至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阴气已至终极、阳气开始回升,过了冬至,白天的时间逐渐长了起来,俗有“夏至过了(白天)短一线,冬至过了(白天)长一线” 的说法;而且,从“冬至”开始及此后的“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民间有所谓“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不过不寒”、“冷在三九” 的俗语。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故冬至又称为“亚岁”,说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并例行放假;唐、宋吋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天要祭拜祖先和父母尊长;到了现代,各地过冬至的习俗有很大的不同了。
移陂和整个于都县解放后过冬至保留下来的最明显、最流行的习俗有以下几点,一就是民间认为“冬至”日百无禁忌,不用请先生选日子,在这天可以进行“塑灶、建房、修坟、过火(乔迁)” 等 各种活动;二是新做的坟墓冬至日要进行“拦冬”,也就是要备好三牲酒礼去坟前烧纸祭奠;还有就是认为立冬后至冬至日的水最醇、最洁净,用来酿酒最好,特别是冬至日酿的酒不但味道鲜美可口,而且久藏不坏,有句民间谚语:“冬至酿酒,留到明年九月九”,虽有所夸大,但留到第二年莳田是没有问题旳,如果用过了冬至的水酿酒,即使相差一天,情况也大不相同,酿的酒很快就会“上白”,酒味变质、甚至变酸。
第三节 婚丧嫁娶(红白好事)
于都县是个“纯客县”,移陂是个“纯客村”,居住的都是“客家人”,所以移陂的婚丧嫁娶等红白好事的习俗,大致和于都县其他农村基本相同,但同中有异,还是有一些差别,现在分别简单的阐述如下:
一、结婚习俗
(一)结婚年龄的变化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代民间普遍结婚较早,唐朝13岁就可结婚,清代以前普通男女大概15岁以前就成亲了,女的成亲年龄比15岁还小;13岁以上就可以结婚成家;明代甚至规定:要是女孩子到了15岁还不嫁人,父母都会受连累,甚至可以坐牢;
到了民国时,当政者知道太早结婚不利于健身强种,试图改革明清的早婚弊政,在当吋的《民法·亲属编》中明确指出:“早婚足以弱种”,并规定了“男未滿十八岁、女未璊十六岁不得结婚”;但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早婚弊俗积重难返,民间还是常有在十四五岁就结婚成家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子结婚不得早于二十岁、女子结婚不得早于十八岁”,后来又将结婚年龄修改为“男子不得早于二十二岁,女子不得早于二十岁,晚婚晚育应当鼓励”,再后来随着人们“三观”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现在男的超过三十五岁、女的超过三十岁没有结婚的大龄男女越来越多;
(二)婚恋选择权的变化
清代以前,男女结婚都是由父母做主,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是男女双方婚恋选择配偶的“金科玉律”,任何人都不得违反,于是男女成亲都是由父母代为选择配偶,很多男女双方连面都沒见过,更为荒谬的是,父母为儿女定下的“娃娃亲”、甚至双方还怀在母亲胎里时父母的“指腹为婚”,儿女长大后也必须遵从与之成亲;而且民国以前还一直存在着一夫多妻制;
新中国决心将父母包办婚姻以及一夫多妻的现象彻底予以改变,以《宪法》、及《婚姻法》等法律形式明确规定:“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禁止破坏婚姻自由”、“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实行一夫一妻制”;现在,移陂和整个于都县男女双方结婚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再到民政机关进行合法登记,然后结婚成亲,而且,一夫多妻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基本上已被杜绝;
(三)结婚习俗的变化
移陂是纯客村,保留着许多客家习俗,其中也包括结婚的习俗,在民国直至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移陂等客家(主要是农村)婚姻习俗基本是在遵循《周礼》的“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习惯,一般按以下流程进行:请媒人去提亲(相当于“纳彩”),相亲、合八字、查家下(相当于“问名”),商定彩礼、(相当于“纳吉”)、报送正式迎娶的日子(相当于“请期”),然后迎亲回冂(相当于“亲迎”);
首先请媒人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结婚的男女双方本就熟识,也必须请媒人参加整个结婚仪式,直到将新娘迎娶回家,付给媒人的“折车红包”(媒人没有坐车的行路钱)后,媒人的使命这才终止;
相亲又叫“看妹子”,男女双方互相看过满意后,就去“合八字”:拿两人的“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共八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去请先生合(核查)看可会相冲相尅,如合得来,接着就去“查家下”,也就是查查男方家底情況,如基本可以,接着就双方商定付给女家的彩礼,用红纸逐项载明男方应当付给女方的钱物,叫做“签红单”,签好红单接着做“亲家酒”,就是请女方长辈赴酒宴,这场婚事就算是正式定下来了,男方将该付的彩礼按红单上载明的一一付给女方家里,就可以挑选好迎娶的吉日,报送给女方家里(新中国迎娶前还要先去结婚登记),然后按报送给女家的迎娶吉日抬着花轿吹吹打打去女家迎娶;
新娘一般在女方祠堂或厅厦上轿,女方会派人将大门关上,要男方塞进红包后再打开大门让迎亲之人进去,然后又要和女家“找利市”(各种要付的红包),找好利市后,由新娘旳兄弟辈将新娘背到祠堂上花轿,男方要给背新娘的人一个大红包,叫做“带出利市”,然后男方迎亲队伍抬起新娘,一路吹吹打打回到男方祠堂成厅厦,在这里要让新娘在花轿里坐上好一会才会进行拜堂,叫做让新娘“坐落性”,据说这样做了,以后新娘做事更有耐心、更少发脾气;
接规矩拜过天地后送入洞房(新房),在新房要将新娘袋子里从娘家带来的红枣、花生、桂圆、豆子、莲子等果子分给簇拥在新房里的小孩和妇女,叫做“表新娘果子”,脕上请人到新房闹房(又叫吵房),说是既可辟邪,又可让新娘早生贵子,有些地方吵房的人吵得很粗俗,但新郎、新娘都要容忍、不能生气,因为据说吵房吵得越凶就越吉利。至此结婚的仪式算是全部结朿了;
结婚后的第二天,新娘早上起床洗刷后,要向家公、家婆(丈夫的父母)行礼,家公、家婆要给行礼的儿媳妇一个大红包;第三天,新郎、新娘要一起去新娘娘家,叫做“三朝转门”,按习俗不能在新娘娘家腄,必须当天赶回男家,民间普遍认为新婚后女儿和丈夫在娘家留宿不吉利,不但会使房屋生白蚁,还会背时倒运;
现在男女结婚的习俗也有很大变化,许多男女,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工作的男女结婚喜欢搞“新事新办”,由于双方是自由恋爱,双方互相早有了解,如果认为对方符合结婚的条件,根本不需要“请媒人”、“相亲”、“合八字”、“查家下”那套程序,双方议定好给娘方父母多少鈍,不签什么红单,男的把钱给过女家后,再拿钱给女的去添置该添罝的东西,然后定下结婚日期,发请帖请双方父母亲人来参加婚礼即可,也不需“迎亲”、“拜堂”、“闹房”那一套,请个婚庆公司主办结婚婚礼就行了。
二、生育习俗
古人对结婚生育、传宗接代是非常重视的,有句古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官绅人家如果儿子成了亲几年后儿媳妇还没有生育,就会安排儿子纳妾(娶小老婆);
一旦新媳妇怀了孕,那可是大喜事,男家会祫她安胎(少做事、禁夫妻同房、吃安胎药筹),女的娘家即会送猪肚给孕妇吃;
移陂和整个于都县一样,小孩出生后,如果是男孩就要向同个屋场的族人(客家基本上是聚族而居,同个屋场的大都是族人)表(分发)红蛋报喜,一般每家表两个红蛋,所谓“好事逄双”;接着就要为新生儿做“三朝”、做“滿月”、做“过周”(小孩满周岁),最重要的一点,是生了男孩子,第二年春节后要举行“烊灯”,移陂的“烊灯”习俗和于都其他一些地方很有些不同之处:
栘陂举办烊灯的有十四个屋场(以旧时的屋场的排列沿袭至今):依次是:1,新苍下,2老苍下,3,上下办,4,下办老厅堂,5,旗下,6,谢屋,7,大村、土前,8,中排,9,排上、印坵,10,车田,11,陂角,12,丰树下,13,塘囗,14,坳脑;
这十四个屋场组成一个灯会,每个屋场都有一个灯会的头人,每年举办烊灯(叫出灯)的顺序是从上到下(由第1位的新苍下开始依次轮流到第14的坳脑)或由下到上(由第14位的坳脑反向轮到第1位的新苍下);具体如何轮流由十四个屋场的头人议定,从正月初一开始,每个屋场烊灯一天,直到正月十四日烊灯全部结朿;如果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初一是第一位的新苍下,初二就是第二位的老苍下,依此类推,到正月十四日就轮到第14位的坳脑;如是从下到上的顺序,初一就是第14位的坳脑,初二就是第13位的塘口,依次类堆,正月十四日就轮到第1位的新苍下了;不管是那种顺序,一经定下,中间不得改变;
烊灯要从庙里把14尊菩萨抬到祖祠里,这十四尊菩萨是:1,石仙公,2,龙王公,3,冉公,4,晓亮公,5,丙六公,6,赖八公,7,祖七公,8,赖公1尊,9,伍保公,10,张爷公,11,水寿公,12,李公,13,黄公三寿,14,罗仙公;
每逢第二年当头(初一)烊灯的屋场,要在本年农历十二月底把庙中这十四尊菩萨找回送至庙中洗脸、洗澡、负责找好扎纸艺人扎好做的龙船一只,座灯1盏,逢当头的屋场大年初一要去庙中把菩萨请到本屋场厅堂整齐排放好,进行朝拜,敲锣打鼓,香火不断。然后第二天由下一个烊灯的屋场接去,依次各屋场轮流进行十四天;第十五天头人要把全部的菩萨集中在头人屋场厅堂,第十六天拍一尊菩萨赖公、道士、乐师人员若干人,把龙艁送到河边,烧香、烧纸谢神,去河边时菩萨身像要由人翻背着去,回时顺背回来;此外:1,刚结婚的男女要到灯会(从庙中)领一盏灯回家,寓意早生贵子;2,第二年(或以后)生了男孩,要自己出钱买一盏灯送至庙中;
这种独特的烊灯习俗在于都客家的民俗中也是少见的,自明代兴起至今,巳有传承了几年的历史。
过继和招郎也算是生育习俗里面的一种特殊情况,首先来谈“过继”:移陂和其他地方的客家人都非常重视宗祧继承的向题,如果有某对夫妇一直不能生育,可以进行“过継”,就是将同胞兄弟或堂兄弟的儿子“过继”一个自己名下继承宗嗣;“过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过继”:以后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就算自己的亲儿子,所生孙子等后裔族谱上就只能记在这位过继父母的名下、算他的后代,而与原来的亲生父母无关了;还有一种是“双祧过继”,这种过继大都因兄弟俩一人没儿子,另一人也只有一个儿子,就只好将那个惟一的儿子过继一半给没儿子的,自己留一半,就叫“双祧”,也就是俗称“一子顶两房”,以后族谱上将这个“双祧”儿子生的孙子也按每人一半分别记在亲生父母和过继父母名下;
其次就是招郎:所谓招郎,就是有的人没生儿子,但生了女儿,可以叫其中一个女儿不出嫁,招一个女婿来家中,所生的儿子跟母亲姓,算是爷爷的孙子来继承香火,这就叫“招郎”,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男到女家,这种习俗不但在客家,就是在非客家的汉族中也比较常见,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被普遍认可(包括历代官府认可)的民间习俗;
三、丧葬习俗
移陂等客家人对丧葬也是非常重视的,有所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的说法,办丧葬甚至比办婚事的规矩还更多、更为隆重,这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具体体现;自几千年的古代到新中国,丧葬习俗基本上都没有很大的变化,死者都是实行土葬,(近年来虽然政府强调改土葬为火葬,但许多人家将死者尸首火化后,还是将骨灰葬入土中、建起坟墓);家景比较宽裕的家庭会在父母年老后(早些年一般是在六十岁后),就会为父母购买好“寿木”(棺材),请风水先生寻找风水好的吉地为父母建寿坟(又叫生基),为父母“加寿”,其实是为父母百年之后的后事做准备;经济一般的家庭起码会在年老父母生病时为他们购买好“寿木”(棺材),以备不时之需;至于坟墓呢,即可在父母身故后再觅地安葬并建坟;
丧葬一般有如下习俗:
(一)送终:父母病危时。儿女、孙辈等亲人要守护在父母病床前,等著他(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叫做“送终”,凡昰父母咽气时不在身边的,叫做没有送到父母的终,会引为憾事。
(二)哭丧:父母病病危没有咽气前,儿女只能流泪或抽泣,不能放声大哭;咽气后,即应跪在地下嚎啕大哭,哀父母之永别,送父母最后一程,叫做“哭丧”,有的地方叫“嚎丧”。
(三)妆死:就是取水给死者擦好脸、抹干净身上,叫做“浴尸”或“抹尸”,有的地方还会取化妆品给死者脸上化好妆;接着给死者穿上早已准备好或临时赶制的新衣服(寿衣)、新鞋帽(寿鞋、寿帽),一般是上五下三(上面穿五件寿衣、下面穿三条寿裤),也有上七下八的,并给死者左手握些纸钱,右手握根“打狗棍”,有的会让死者口中含銀珠或铜钱,这样整个“妆死”程序就完成了。
(四)下榻:给死者妆扮好后,需将死者抬到地下预先准备好的门板或竹床上,叫做“下榻”,把死者生前睡的床铺拆去,并在死者头顶位置放一盏油灯,叫做“脑头灯”,直到死者入殓,必须保持这盏油灯长明不灭;接着将门板缷下横放在房间冂口,然后在门口放一碗“神饭”,点燃香烛,焚烧纸钱,如果要几天才能“入殓”,还须用笼子装只猫放在房间里,防止有老鼠去咬尸身。
(五)报丧:上述事项安排妥当后,无论父丧母丧,均须前往母舅家里告知亲人死讯。具体做法是孝子由人陪同(亦可单独前住),无论晴雨,都要带上雨伞,走到母舅家祠堂成厅厦,点燃香烛,燃放一挂百子鞭炮,然后跪在神案前,等母舅或其家人闻讯赶来,孝子就匍匐在来人面前,禀告父或母不幸去世的噩耗,叫做“报丧”,孝子由母舅或其家人双手扶起,才能站起来,并立即返回家中,不得留下在母舅家用茶用饭。母舅家得到“报丧”讯息后,应立即亲自或派人前往吊唁,到达时,孝子、孝媳、孝孙等应在门处长跪相迎。
(六)入殓:母舅家前来吊唁的人亲眼看过死者遗容,确认乃正常死亡后,就可选定吉时将死者抬往祠堂或厅厦殓入棺材里,叫做“亲视含殓”,棺材里必须先在底部鋪好一层成梱草纸或石灰,然后将死者殓入,头枕还魂枕、身盖还魂被,旁边放上手巾、扇子、及死者日常用品或心爱物件,然后在唢吶声和孝子、孝女、孝媳的哀哭声中合上棺盖,敲下棺材钉。之后,孝子、孝女、孝媳、孝孙等坡麻带孝、换上丧服,名谓“成服”。
(七)吊孝:到了这个时候,本屋场的族人或上家下屋的邻舍、亲戚、生前好友,均可前来吊唁,一般是一对油烛、三支线香,一刀“表心纸”(土纸)或一叠纸钱,关系好的会送来挽联、挽幛以示哀悼,也有用白纸包着钱做“烧香礼”的,对前来吊唁的来客,不管礼轻礼重,孝子孝孙都要在门口恭迎,并备好酒水、果点,招待吊客,吊客到死者灵前行礼的,孝子要在灵旁还礼;吊客走时,都要稍微喝点酒水,不会喝酒的也要用酒水沾沾嘴唇,才不会沾上丧家晦气。
(八)做香火:父母死后,丧家一般都会请道士来倣“香火”以洗脱死者生前罪孽、超度亡灵升天,所谓“做香火”,是道教中一种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由5至10名道士按一定仪规进行,主持法师头戴道冠、身穿法衣、手持法器念咒施法、上书进疏,以道教之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以及太乙救苦天尊等仙人名义发文书至阴曹地府,要求赦兔死者罪孽、或早日托生富贵之家,或直达极乐世界;丧家最少旳也会做一夜香火,名叫“焰灯”,隆重一点的会做一天半、一天一夜、二天、二天三夜甚至三天四夜“香火”,时间越长,花的钱也越多,据说超度亡灵的功徳也越大,这不但要根据丧家的经济情况,还要看死者儿女的孝心如何、是否愿意为去世父母多花钱来决定做几天“香火”了,但如果连一夜“焰灯”都不做,就将父母出殡安葬,是会受到世人的非议甚至指责的。
(九)出殡:出殡就是将棺材抬往坟地安葬,出殡时,孝子、孝女、孝媳、孝孙等直系晚辈一律要披麻戴孝,低着头边哭边走,其他送殡的亲友族人即在肩头上塔一块白布作为标志,由一人手持一竿纸幡、叫做“引路幡”,另一人沿路抛撒纸钱、叫做“引路钱”走在队伍最前面,一般都会请来吹鼓手随同送殡队伍吹奏哀乐,以示对死者的哀悼;移陂和梓山等地是由大女婿抱灵牌,(沙心乡等地甴长孙抱灵牌),灵牌上盖着块白布,走在棺材前面。
送殡队伍离开祠堂(或厅厦),走到半路较为宽阔处,会放下棺材,摆设事先准备好的香案,点燃香烛,孝子、孝女、孝媳、孝孙等一律跪在香案前,由礼生诵念祭文并与纸钱一同焚化,俗称“救鼓”,事实上是“路祭”;离坟地远的可从有几次“路祭”,到了坟地,放下棺材,按风水先生择定的时刻和挖好的墓穴将棺材放下掩上土,叫做“安葬”,如果适合做坟墓的紧接着就建造坟墓,如果要另选时刻建坟墓的,葬礼就算结朿了。
送殡队伍到了坟地放下棺材后,就可返回家去了,返回时,送殡亲友族人拿下肩头上的白布、换上块红布往回走,灵牌上盖的白布也换成红布,回到祠堂,由长孙跪在门口接灵牌,将灵牌放在祠堂里摆设好的方桌上,上面点着油灯、插着香烛、摆着供品,每过七天要来祭拜,叫倣“做七”,孝子、孝女、孝媳、孝孙们也在祠堂脫下孝服,仅在鞋上缝块白布,女的在头发上扎点白布条作为继续守孝;要等做完“七个七”即四十九天,就将灵牌从方桌上转移到祠堂(或厅厦)神龛上入祀;古代原来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后来因要出外打工养家糊囗,守孝殊为不便,故已改为“七七”期满,即算守孝期满;至此,丧事便告全部完毕。
四、建坟习俗
移陂与所有的客家人一样,把建坟当作“红好事”,认为建祖坟和做房屋一样,不仅仅是为去世的父母祖宗营造最后归宿之地、永远祭扫之所,而且对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有着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祖坟要是做到好风水,冢中就会转好运、走旺运,升官进财、兴家发福,如果做到坏风水,就会背时倒运、破财败家;如果某家出了个大官或能人、名人,别人就会说:“你们家做到了好风水呀!”;所以,家家户户建坟前都会千方百计找到风水明师来勘龙点穴,寻找最好的“福地”、最好旳“朝山”来建坟,这是建坟的第一要事。
建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死者安葬时同时建起坟墓,因为是将棺材尸身直接放入坟穴中,所以叫做“血葬”,如果在安葬前没有找到合适建坟的地方、或时候还不适合建坟,就会将死者暂时安葬在某处,叫做“寄土”,待找到好的建坟所在、或好的时日到来,再从寄土处挖起骸骨迁葬到正式建坟处,此时往往死者尸身已腐烂,所以只有将死者筋骨拿去,这种方式叫做“检筋”或叫“检金”,客家人二次迁葬的很多、很常见,迁葬之风历经千年而不衰,检筋必须请先生选好吉日吉时方可动土,也常有选择像农历八月初一日这样的“天聋地哑日” 检筋的,认为这样的日子百无禁忌。
检筋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由请来的泥工师傳挖开掩盖的泥土,撬开早已腐朽的棺材板,由主家派人用红伞遮住阳光,不让掘开的骨骸曝晒或雨淋,泥工将死者的骨骸按部位一一检起、不得遗漏,再按一定的位置放在米筛里的红纸上包好再送墓穴放进用红砖砌好的“筋井”里,由长子刺破左手手指,将血点在骨骸的天灵盖上的眉心处丶,谓之“点血”,有的骨骸已经全部腐烂化成了灰,也需将那些灰全部挖出扫起放到筋井里。
然后按一定规矩将坟基建起,放墓碑叫做“立碑”,有一定时刻的,不得违反;坟墓建起后要“呼赞”,由风水先生和泥工师傳先后举起一只雄鸡大声诵唱:“手拿锦鸡是凤凰·····” 等吉利话,然后还要“兜粮米”,孝子、孝媳、孝孙等所有晚辇全部跪在地上,风水先生拿着一个盆子,里面放着一些大米等物,口中念念有词问:“荣华富贵要不要?百子千孙孙要不要?读书戴顶要不要?升官发财要不要?” 等等吉利话,一边抓起盆子里的大米,依次一一分发给跪着的众多子孙后裔,风水先生每问一句“要不要”的吉利话,跪着的众人的要齐声应一句“要”!然后兜住先生分来的“粮米”,据说这是祖宗和新做坟墓赐给众后裔的“福禄”,答应了又兜住了就是将福禄带回了冢中。
新做的坟墓要“拦社”和“拦冬”,就是在社日和冬至日备好三牲香烛去坟墓前祭拜;至此,新建坟墓的习俗已全部进行完毕。
五、迎神习俗
移陂除仙娘太婆农历五月二十日生辰、和伍保公农历八月二十日生辰会举行庆典外,每年还会举行“迎神”,“迎神”的菩萨和烊灯的十四尊菩萨相同,一般在农历五月进行,具体那天开始要在庙中问菩萨准茭为准;本村(移陂)共举行十一天迎神:分别是车田、大坪脑共1天,车坝、坝山、陂潭、共1天,印坵、排上共1天,谢屋1天,大村、土前共1天,上办、下办共1天,社背、弯内共1天,老苍下1天,新苍下1天,圳口、良坝共1天;
此外,还有“六合会”(六姓人合起来的):分别是石排上宋姓,坳脑李姓,塘口钟姓,丰树下郭姓,陂角刘姓,中排梁姓丶这六姓共1天。总共十一天;
菩萨准茭定下迎神具体日期后,各屋场首士进行抽签定下该屋场迎神的日期,届时各屋场要召集数十人一同到庙中抬菩萨到各屋场农田田埂上扫禾苗,吹吹打打、敲锣打鼓,道士、乐师一同陪同,场面壮观,寓意为求菩萨保佑作物无病虫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佑百姓平安健康;经过这一程序,然后回各屋场厅堂门口开营,菩萨坐营,杀猪、杀鸭、杀鸡,供品丰盛、叩拜虔诚,鞭炮震天、烟花四起,热闹非凡;
改革开放后, 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创业, 留下老幼在家, 没有人手抬着神像去田塅上扫禾苗, 近几年这一习俗根掘实际情况已逐渐做了些调整, 改用车装着菩萨进行迎神了
六、建宗祠习俗
近些年来,于都客家人纷纷建宗祠(含厅厦、下同)修族谱以溯本追源、孝亲敬祖,前面讲过,移陂人对建宗祠尤为热心,建的宗祠又多又庄严美观,那末,建宗祠的习俗又是怎样的呢?
建宗祠必须做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首先要召开后裔宗亲代表大会,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统一思想,如果大家一致认为要建好该宗祠,就进行选举筹建宗祠理亊会,推举一些德高望重、有公益心,愿悥为办众事效劳而且又有办事能力的宗亲担任理亊会长、副会长以及财务管理人员,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一个坚强能干、廉洁奉公、有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的领导班子,特别是需要一个有威信、能带头、可服众,事事以身作则的领导人,由这样的领导人来组织集资募捐建宗祠、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宗亲积极性,群策群力、集智广益,顺利地将宗祠建好。比如下办组的丁罗寿,移陂及新陂乡做公益事业,每一次他家都慷慨解囊、踊跃捐资,下办组建人朋祠,忚家一下子又捐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这样的人出来担任建宗祠会长,自然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起到良好的带头促进作用;
建宗祠和农村建房子的习俗大致相同,首先一定会请风水先生来定位置,定朝山座向,这是非常重要、非做不可的环节,大家都认为宗祠选到好的朝山座向,拣到好风水能使合族丁财两盛、兴旺发达;其次,开基动土、立大门、上梁也要由先生挑好良辰吉时,才能百事顺意。同时,一般民居的左边房屋可以高于本栋建筑,但右边如有超过本栋房屋高度的建筑或山岗,认为会对本栋建筑不利,因为按照农村习俗和风水学,左边属青龙、右边属白虎,有“青龙头上可以高万丈,白虎头上不能高一寸” 的说法;但宗祠同一排两边的房屋都不得高于宗祠,宗祠前后也不得有建筑物挡住“朝山”和拦住“龙势”;
宗祠竣工后,要请道士来做香火,进行超度先灵及驱邪出煞;还要做“谢龙安土法事”,有的在进牌(祖神位牌)前做,有的在进牌后做,由头人和道土根据县体情况决定。意思是龙势(龙脉)从那里来的就到那来龙上去敬神做法事,由道士带上几位理事之人一起到龙势来的山上去敬神安谢,还要当家公去(族长公或理事会长),然后还要到本坊神庙敬神;
宗祠新修建后,一般会重新雕刻历代祖先的神主牌位(简称祖牌)按尊卑长幼排列在宗祠神龛上,叫做“祖牌”升座,并举行盛大的“祖祠竣工暨祖牌升座庆典”,请宗族族人和历代嫁出去的女儿来共襄盛典,特别是会请这个祠堂供奉的开基祖的祖婆娘家来坐上席,以示对祖婆的尊重,表示子孙永远不会忘本;
第四节 饮食小吃
一、日常饮食
移陂的饮食习俗和于都其他乡鎮基本上相同,都是以大米为主粮,三餐以米饭为主(早餐有时吃稀饭,又叫粥,是用大米为主,加些红薯、芋头、豆子、青菜之类一起煮成的),面食以及红薯、芋头、玉米、高粱(俗称粟子)等均为辅助食物;到了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饮食习俗也有所变化,早餐常有吃鸡蛋煮面条,饺子,或包子、馒头就牛奶或豆浆的。
二、农家宴席
移陂保留了客家习俗,如家中有什么“红白好事”,都要办“酒席”待客,那时的洒席有“五烩四”、“六烩四”、“四盆八”,还有所谓“倒席、顺席、三滳水” 等诸多名目;一般百姓家很少办“倒席”、“顺席”、“三滴水”等宴席,只有官神家有重大喜事才会办;百姓家一般的“红白好事”基本上以“五烩四”、“六烩四”为主,只有持别隆重的酒席才会用“四盆八”;所谓“五烩四、六烩四”,其实就是五大碗或六大碗加上四大盆菜肴,碗里装什么菜、盆里装什么菜都是有一定规矩的,一般碗里是装魚丸、肉丸、魚脯、松丸、米粉肉、烧鱼子、肉皮、鸡(或鸭)肉;盆里一般装杂烩、炒鱼、梅干荣扣肉、棕芘炒肉、拼盆等等;“四盆八”即是四大盆、八大碗,量较多,选料也要更精,是解放前及解放后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中最丰盛一种宴席。
改革开放后,农民纷纷进城、到外地、外省打工、创业,人口流动量大,因此,口味和饮食习惯也有很大改変,宴席的品种、花样自然也有所变化,现在农村里办“红白好亊” 的宴席基本像城市宴席那样是按多少个菜、一个汤的模式,例如“十个菜一个汤”、“十二个菜一个汤” 等等,菜肴内容也有所更新,加入了海参、鱿鱼、鲍魚、魚翅、以及海带等多诸多海鲜入菜,这在解放前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的宴席中是基本上看不到的。
三、特色吃品
(一)擂茶:移陂居民全是客家人,在客冢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特色吃品,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擂茶算得上是客家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擂茶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宋代擂茶已在中原地区流行,而民间传说擂茶的历史更为久远,湖南民间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 的故事传说。
用擩茶招待客人是移陂等地客家人最常见、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之道,解放前及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擂荼几乎是家家必备之物;客人来了,总是先冲碗擂茶给他们喝,既能解渴又可充饥,还能消除路上跋踄的疲劳,本世纪八十年代后,才逐渐有用茶叶泡茶或其他饮料招待来客的,但移陂用擂茶待客的习俗依然普遍存在。
擂茶一般采用自榨的花生油,选用优质的芝麻、花生仁、茶叶条为主料,不同时期加上些不同配料,配料多种多样、可因寒暑不同或荤素各异加不同的佐料和药物,如春夏湿热,可加些鲜艾叶、薄荷叶;秋天风燥,可加白菊花、金銀花;冬天寒冷、加些桂皮、肉桂子、川芎,还可按人们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擂茶”。
配料虽不同,但制作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放在一个口径五丶六十公分、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器擂钵里、加些冷开水,使之润滑好擂,用根一米多长的“擂茶棍”(一般用材质坚硬的山楂木成油茶树干做成),坐在櫈子上用双腳夹住擂鉢,双手握住擂茶棍用力转动,将里面的配料擂烂擂碎,擂成糊泥状,要食用吋冲入适量的开水即成了飘香四溢的“擂茶”了。
经医学验证:擂茶对常年生活在大山深谷瘴气较重的客家人有一种独特的驱邪健身功效,长期以来,人们都说这奇特的擂茶是“药食俱佳、味中有味” 的“客家保健饮料”,一直到今天,擂茶仍然是一种广受欢迎、有浓郁的客家持色的食品。
(二)酒酿:用糯米酿成甜美可口的酒酿来食用和待客是客家人又一习俗,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酿酒的发明是人类在仿效生物活动中迸发出的聪明才智的结晶,开初是用蘖(发芽的谷粒)造酒,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曲(即酒药、俗称洒饼)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使淀粉质原料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对造酒技术是个很大的推进;秦代,制曲技术已有相当发展,汊代已大量使用酒曲造酒了。
移陂像于都许多地方一样,喜欢吃用糯米酿出来的“酒酿”,这个酒酿甘美香甜、细腻润滑,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凉开水食用,因其有去异味的功能,还可作炒菜烹饪的调味品。
制作酒酿的技术和流程并不复杂,先将糯米完全用水浸透,沥干水分后将糯米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糯饭放在通风的地方将温度降至和人体温度差不多,也可不停翻动糯米饭边浇凉水降温,然后将酒曲(酒饼)捻成碎未均勻地搅拌在糯米饭中,然后将糥米饭装入容器里(陶缸、塑料桶、玻璃器具均可),表面再撒上些酒曲粉,夏天需3——4天,冬天需五至七天左右,(冬天需裹上棉衣或稻草等保暖发酵),就可闻到溢出的洒香,打开盖,摸摸发了酵的糯米饭不发热就行了,一缸清澈醇香的酒酿就做好了。
酒酿的酒精度不高,不容易喝醉,且具有帮助血液循环、通经活络、补气养血的功效,很适合孕产妇及身体虚弱者服用,人们还常在酒酿中加入红枣、桂圆、枸杞等县有药效又味道甘甜的食品,做成一道人人爱食的滋补保健饮品,移陂和其他许多客家人一样,都有妇女生小孩后“做月子”以及久病身体衰弱之人要吃洒酿燉补品的习俗;此外,酒酿泡薯包、酒酿蛋也是客家人饮食文化中常见的美味。
(三)霉豆腐:是移陂等于都乡村最具地方特色的一道下饭菜,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就会开始做霉豆腐,将石膏豆腐切成若干小方块,放在日头底下晒干水分,以小方块边上微现红色即可,如这天没有太阳,也可让豆腐方块风干,然后均勻地放进铺好稻草的箩筐里或其他容器中,铺一层稻草、放一层豆腐方块,而且同一层的豆腐方块彼此之间要留出一定空隙,否则豆腐方块发霉后会粘连在一起分不开,等其发霉霉透后(发霉长的毛谢去了)取出来拌上食盐、辣椒粉等一些调味品,将其装入阔口的瓦罐或大口的玻璃瓶、塑料瓶中,便于日后取食,容器里倒入白酒浸泡着,可以存放到第二年收割早稻时食用,味道鲜美可口,能开胃增强食欲,是不可多得的、味道好、又能长期存放的下饭菜。
(四)酸芋荷:移陂等于都乡村还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香辣咸香,最好下饭,那就是人人爱吃的酸芋荷,这道菜其他地方非常罕见;酸芋荷是选取比较肥大的芋荷梗切下,摘去芋荷叶、剥掉梗上较老的表皮,放在日头下晒干部分水分至芋荷梗变柔软即可,用粗盐搓勻,腌一两小时,然后有几种制作方法,一种是和制作“倒菜”相同的方法:将芋荷梗团成若干个小把放进一个阔口陶罐中压实压紧,再塞上一把稻草,让里面的芋荷埂不会掉出来,然后将陶罐口朝下倒过来放,让里面芋荷梗上的水份被盐腌过后溢出流到罐外,个把月后就可以取出来食用了;第二种方法是晒软搓盐后放进腌酸菜的缸里,要比腌其他萝卜、藠子、菜梗多腌几天,(不然食了会“烟喉”就是喉咙里发痒难受),就可取出来式加点辣椒热锅炒吃、也可炒猪旸、鱼干,制成一道酸脆开胃的特色农家菜。
(五)仙人冻:仙八冻是用一种叫“仙人草”制作的类似“糕”的食品,在移陂等于都农村,很多地方都会种植一些叫“仙人草”的植物,这种植物原来是野生的,后来人们发现可以拿来制成食品后就开始进行种植了,用仙人草加水煮成稀汤后,再加入用晚米磨成的米浆煮成绿色的糊状物,盛起冷刧成块状后即可切成块加入白糖或辣椒酱食用,凉爽可口,可以清凉解暑,是夏季一种很好的食品。
(六)棕芘炒肉:棕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树茎园柱形,有环节形,不分枝,许多地方都有种植,叶丛生于茎顶,扇形向外伸展;棕芘又叫棕贝、棕包、棕树花,还在花苞期的时候,外形看起来有点像一条鱼,外面裹着一层类似笋衣一样的外壳,里面是密密麻麻好像鲤魚籽一样的黄色小花。在移陂等许多于都农村,人们常取棕芘来炒肉吃,味道鲜美带苦、但苦中又回甘,是道人们普遍喜爱、回味无穷的地方美味佳肴,还有消炎清火降血压之功效,早年除于都外,其他地方都不知道棕芘好吃,甚至还有认为棕芘有毒的,可以说是于都独有的地方美食,近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大,许多于都人去外地进行宣传,加上大量外地人来于都吃过棕芘炒肉人的讲述,一些于都邻县像安远、瑞金、宁都等地也逐渐兴起吃棕芘炒肉了。
此外,移陂还有瓦角酥、烧卷子、黄元米果、云片,这些都是包括移陂在内的于都地方持色小吃,无不美味可口,这些小吃过去在外省甚至外县都很少能见到,现在已逐渐向外推广了。
(选自《移陂村志》第十六章“风土民俗”;整理:李磊;供稿:于都县史志研究室)
供稿:于都县史志研究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