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1)

第一次看《小孩与鹰》(《Kes》)你无法不被那种真实质朴,几乎不带任何修饰的影像吸引,一如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那样,平凡真实,却也动人。英国矿区的小镇,城乡之间的差异,大片绿色的农场和灰黑的矿区层次如此分明。

这部肯·劳奇(Ken Loach)1969年的成名作只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劳奇导演生涯,甚至是20世纪英国电影的杰作。故事改编自1968年出版的小说《A Kestrel for a Knave 》,讲述的是在工人阶级家庭成长的小孩Billy Casper发现并训练一只鹰的故事。

工业区少年的成长孤独

片名《Kes》是Billy驯养的那只鹰的名字,中文片名被译作《小孩与鹰》有种以为这是一部主要描述小孩与鹰的感情的儿童片,通过驯养鹰来表达少年人与动物那种天然的感情和纯真。然而并非如此。

影片重点不在表达小孩与鹰之间的感情,劳奇不矫揉造作,恰恰相反,它会让人有一种淡淡的伤感。这种伤感来自青春期少年Billy的孤独,这也是通过Billy驯养鹰来表现这种孤独。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2)

他出生在工人阶级家庭,一个破碎的家庭。他与母亲还有哥哥住在矿区小镇的郊外。影片没有交代这是英国的什么地方,在原著中也只说这是英格兰北部的小镇。

在英格兰的北部,重工业是主要的产业,这里有大量的工人和劳工阶层,这也成了劳奇后来许多电影故事发生的地方,比如最新的《对不起,错过你》还有上一部金棕榈之作《我是布莱克》,背景都是英格兰北部城市纽卡斯尔。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3)

成长在重工业的小镇的少年人似乎很难看到什么出路,Billy的哥哥Jud念完书也只能当矿工,母亲在城里做工,为维持家庭生计忙于工作,自然不懂也疏于子女管教,Jud会欺负Billy,在缺乏照顾的环境下,Billy经常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例如逃学、偷窃、打架。在学校,瘦弱的Billy也常常是被欺凌的对象,老师眼中他更是烂泥扶不上墙。

Billy的孤独正是来自家庭与教育系统的双重压抑。他每天上学前都要先去帮人送报纸,送报纸有个好处,方便他追报纸上的漫画连载。片中有一个画面,他独自穿过大片农场和树林来到小山坡,山下远处是矿区,坐在山坡上的Billy对眼前这片矿区并不陌生,它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未来,但此刻Billy不用关心眼前这片未来,不用遭受来自学校同学和老师的欺凌和歧视,报纸上的连载漫画可以让他享受短暂属于自己的快乐。

劳奇常常启用一些非职业演员,以本色演出营造真实。饰演Billy的David Bradley当年只有14岁,在这部电影之前,他从来没有过专业的演出经历。Bradley瘦削的身躯,有点脏还有点雀斑的脸蛋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难让人联想到特吕弗(Truffaut)杰作《四百击》(The 400 Blows)的主角Antoine。实际上,当年就有影评把Bradley的演出与《四百击》中让-皮埃尔·利奥德饰演Antoine相提并论,并肯定Billy和Antoine一样是大银幕最伟大的少年形象。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4)

《四百击》的Antoine

走不出工业区的工人阶级下一代

就像特吕弗那样,是电影把他从孤独的问题少年挽救回来一样,鹰的出现把Billy从孤独和冷漠中拉了回来。虽说Billy未曾作奸犯科像Antoine被关进感化所,但驯养鹰令他第一次感受到精神的寄托和充实。

Billy发现了鹰,然后带了回家驯养。他需要知道怎么喂养,去图书馆借书需要大人的证明,他唯有在二手书店偷了一本关于驯养鹰的书。影片并没有很详细记录下Billy驯养鹰的过程,劳奇仅仅通过几场淡入淡出的画面就交代完Billy从初次喂养到成功喂养的过程。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5)

这种简洁的处理手法也为后面Billy亲述自己养鹰过程铺垫,如前面用过多的画面交代驯养过程,后面那场课堂上讲述对观众来说吸引力就大打折扣。拍电影是一个取舍过程,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镜头呈现,哪些取哪些舍,它们之间如何权衡和呼应,当年才30出头的劳奇在这方面的技艺显然已深有认识。

课堂上那场Billy亲述养鹰的过程毫无疑问是全片最重要也动人的一场戏。他满有自信地向同学介绍训练鹰的技巧,获得同学的掌声。他的英文老师 Mr. Farthing 亦主动地去了解他。Billy初次感到被他人认同的喜悦。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6)

影片的结局无疑是悲伤的。但这种悲伤不煽情,而且真实,镜头不放大Billy的悲伤,最后的镜头仅以中近景的旁观角度来记录Billy埋葬鹰于泥土里。Billy亲手把鹰埋葬,同时也埋葬了自己短暂的快乐。后面的故事我们也许可以想象,他依然是那个孤独的少年,仍然逃学、仍然做着白日梦,毕业他仍然逃不过像他哥哥那样去做矿工的命运。

劳奇在影片中不仅在于描写英国工人阶级下一代真实的成长历程,也从侧面质疑英国的教育体制,这些工人下一代在这种体制下看不到希望,他们缺少向上游的机会,生于重工业小镇的他们似乎没机会走出小镇。劳奇这种左翼知识分子对劳工基层的写实和关怀一直贯穿其创作到今天。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7)

把自己短暂的快乐也一起埋葬

60年代的“厨房洗碗槽”现实主义

《小孩与鹰》诞生于1969年,但它的题材承接的是英国60年代初“厨房洗碗槽”(kitchen sink)现实主义。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英国出现一批有社会使命,内容描写工人阶级日常真实的写实电影。“厨房洗碗槽”来自当时一些影评抱怨这些电影处理工人阶级的现实生活包括包括厨房洗碗槽这种肮脏的细节。

它的源流有点类似法国新浪潮,当年英国导演林赛·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和卡雷尔·赖兹(Karel Reisz)在牛津大学就读时,在电影杂志《场》(sequence)写稿批判英国电影缺少社会性。后来两人在50年代中推动自由电影运动(free cinema movement),实践他们写稿时的信念,拍了一连串反映英国工人阶级不同层面的纪录片。

老鹰带着孩子飞行(伴随孤独的是看不见出路的未来)(8)

矿区是这类现实主义电影常有的背景

随后从1958年到1963年不少英国佳作都有这种厨房洗碗槽的写实风格,而且大致都有这些特色,比如低成本,启用非职业演员;有强烈的社会性,带有左翼自由知识分子观点;主角多是年轻的工人阶级;实景拍摄而且往往取景于工业区;对建制的质疑和批判。

彼时的劳奇虽未执导电影,但60年代初他已进入BBC当导演,而且深受这种写实主义影响。他在BBC执导了电视单元剧《Cathy Come Home》,这部75分钟的电视电影讲述一对年轻新婚夫妻,以司机为业的丈夫因交通意外失业,导致债台高筑失去居所,最后小孩被福利部门强行接管。

这部作品不仅批评英国当时僵化的福利制度以及房屋问题,也让劳奇闯出名堂。劳奇和监制Tony Garnett也因为BBC这段经历开始合作无间,《小孩与鹰》Tony Garnett除了监制也参与编剧,两人的合作长达13年。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查新闻才知道原来Tony Garnett在2020年1月刚刚去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闪回:电影简史》 [美] 路易斯·贾内梯 / [美] 斯科特·艾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