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抗战牺牲的将士(民族记忆③抗大抗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芳源
编者按: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抗战·民族记忆”专栏,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一件件珍贵文物,追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2019年8月1日,92岁的乔志学老人在北京收到25位临沂大学学生的联名信:“乔爷爷您好,我们参加了学校策划的‘重走抗大路’暑期活动,沿着抗大人的足迹一路追寻,一路收获无数感动……”
抗大,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简称。对乔志学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亲切的词汇。这位身经百战的抗战老兵,因自己曾是一名抗大学员而一生骄傲。
80多年前,无数青年奔赴延安;80多年后,00后大学生重走抗大路。
临沂大学前身是抗大的一所分校。多年来,乔志学经常到这里,给学生们讲述抗大历史。没想到这个夏天,同学们真的行动起来。老人第二天就给学生们写了一封回信:“知道你们重走抗大路,一夜兴奋难眠……”
“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延安来,这就是最好的考试!”
1927年,乔志学出生于山西晋城。11岁参加八路军,是所在部队最小的娃娃兵,第二年他就被送到抗大一分校学习,成为那里的第一期学员。
与年幼的乔志学不同,当时全国更多青年进入抗大,则源于一张特殊的招生广告——“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面对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无数热血青年立志抗日救国。
随着全国抗战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指出:“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抗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久,他为这所学校亲自制定“三句话”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到延安去。抗大的办校理念和青年们燃起的爱国激情不谋而合。当时一位浙大学生高喊:“同学们,我们都要做亡国奴了,这张大学文凭还有什么用?我们要赶快上陕北去,到真正抗日救国的前线去!”
一时间,延安这座陕北小城成为大家心中的“圣城”。无数青年背井离乡,坐火车、乘轮船、换汽车、搭马车,越过秦川,蹚过黄河。他们之中有中学生、大学生,也有各界名人、海归华侨和国际友人。
一路上千辛万苦,常遭遇日寇飞机轰炸,可大家没有放弃,“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许多青年的心声。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诗人何其芳描绘了当时延安的真实场景。
从1937年7月到1939年6月,有15000多名青年冲破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层层封锁,奔赴延安抗大。
“抗大没有考试,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延安来,这就是最好的考试!”毛泽东曾这样说。
“每一个窑洞里都装有若干‘炮弹’,飞出去就不得了!”
由于日军不断发动大规模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政府也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抗大的学员在延安一边战斗、一边学习,还要放下笔杆拿起锄头开垦荒山,克服着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
夏天,学员们在打谷场上听讲;冬天,破庙祠堂或羊圈就成了课堂。为填饱肚子,学员们经常挖野菜、采树叶,掺和玉米熬稀粥充饥。
“你们是石器时代的人,但学的是最进步的科学。”毛泽东曾风趣地对学员们说。
老照片:抗大学员学习枪械结构
没有校舍,大家挖窑洞自己建;没有黑板,就借老乡的门板;没有粉笔,就挖白土搓成细条晒干;没有桌椅,就用背包当凳、膝盖当桌;没有笔墨,就拿子弹壳自制蘸水笔,用锅底灰调成墨水……
“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眼前的场景。“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
抗大不仅条件极其艰苦,教员也是很缺的。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充当义务教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经常来给学员们讲课。在这里,毛泽东曾经讲授过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和《论持久战》。
老照片:毛泽东在抗大作《论持久战》报告
一年冬天,延安雪大而多。一次,毛泽东正在绘声绘色地讲着课,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看到学员们席地而坐,毛泽东十分不忍,几次想下课。但大家听得十分入神,怎么也不肯走。最后,这节分析当时战场形势的军事课,一直讲到了后半夜……
抗大——革命的大熔炉。抗大在军事上教育学员持久抗战的战略战术,使之深刻了解并能灵活运用,并且“培养一批,输送一批”,将学员源源不断送往抗日最前线。这些抗大学员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发挥着关键作用。
曾担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冈村宁次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抗大学员的威力:“宁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一名外地记者在参观延安后曾说:“每一个窑洞里都装有若干‘炮弹’,将来这些‘炮弹’飞出去,就不得了!”
“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决定把抗大分散到各抗日根据地,到敌后办学,在华北、华中各地成立分校。学员们依依不舍迈开双脚,忍着热泪,高唱着《毕业上前线》离开延安:“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抗大第一分校先后转战华北、山东。1940年1月,乔志学跟随抗大第一分校,一路翻山越岭,冲破日军封锁线来到山东。
抗大挺进敌后办学,给日军造成极大威胁,日军的眼线紧紧盯着抗大的一举一动。乔志学回忆,当时情况特别复杂,学校流动性很大,若遇上“扫荡”,学员们可能一天要搬好几次家。
老照片:抗大毕业生奔赴抗日战场
身处危机四伏的环境,学员们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乔志学记忆道,“那时常常一个队分出两处来,相隔十里路照常上课”。
“大青山突围战异常惨烈”
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
敌后——抗大学员们最残酷的战场,也是最有效的课堂。大家不仅学习先进的军事思想,还有更多的实战锻炼。当时,年仅十四五岁的乔志学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战斗。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青山突围……
1941年5月起,日军调集5万余人向沂蒙山区发起了空前的铁壁合围。11月,敌军“扫荡”部队伪装已经撤走,不料几日后,突然长途奔袭,向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大青山地区围剿。
一次,中共山东分局、115师等机关数千人不明敌情,误入了敌人的包围圈!
抗大一分校的学员拥有的武器很少,质量也很差。“大部分学员每人只有两颗手榴弹,大青山突围战异常惨烈,我们一直在前面跑,日本人一直在后面追着打。”
危急时刻,抗大一分校学员在校长周纯全的带领下,抢占有利地形,誓死抵抗,为被包围军民杀出一条血路。
激战中,五大队二中队队长邱则民将子弹打光,跳崖殉国;政治指导员程克面对敌人的枪口一跃而起,咬住敌人不放;大队教育处胡柱干事身受重伤无法站立,仍抱住敌人后腿,肉搏直到牺牲……
这一战,抗大一分校有200多名干部学员不幸牺牲。他们顽强的抗击,使日军数小时不能合围封口,为数千人突围争取了宝贵时间,保存了革命力量。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除了大青山突围,乔志学还参加过南墙峪突围战、石沟崖战斗、临沂战役等大大小小无数战斗战役;打跑日本侵略者后,他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最终盼来了全国的解放。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至抗战结束,抗大八期12所分校培养抗日军政干部达10余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抗大培养的干部成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者。1955年,在被共和国授予军衔的军人之中,有7名元帅、8名大将、26名上将、47名中将和129名少将都是曾在抗大工作、学习的干部和学员。
“小乔,快跟上!到这来,那边不行!”“敌机又来了,快到大石头后面隐蔽!”“快躲在弹坑里!那里安全”——如今,90多岁高龄的乔志学,常来到他曾战斗过的临沂,为大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
每次乔志学都腰杆挺直,声音洪亮,两眼放光。他告诉同学们,身体里至今还藏着11枚炸弹碎片,是抗战留下的永远纪念。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今天,这所昔日的“窑洞大学”,已经成为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一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也成为国防大学校歌,被代代传唱。
抗大和它锻造的抗大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放射出璀璨光芒,不仅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也在被追寻中薪火相传。
“我们将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抗大路。”临沂大学的学生在给乔志学的信,结尾这样写道,“生命可以苍老,但信仰永远年轻。”(栏目统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肖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