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习俗是什么(宿松节令与风俗考)

宿松民间一些传统习俗,与时令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农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每逢节日和时令,都有一些不同的乡风民俗。现从正月(正读征,据说是为避秦始皇赢政的讳因正与政同音)到腊月,逐一作些分述:

正月初一,也叫大年初一,元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春节,把元旦让给公历,民间许多人还认为是元旦。元表现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旦乃天亮,清晨,即一日之始。这天有很多活动,凌晨首先是“出天方”,这个词作何解释,我尚未找到依据。我知道的做法是:先是到祖堂烧香叩首,然后到庙上烧香敬佛。所谓新年出步,讨个全年诸事顺利。吃完早饭就是拜年,儿时我对长者拜年是动真格的,都是跪着拜。然后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这要延续到二、三月。拜年的形式也在逐渐演化,儿时是拜真的,稍长就是拱手做揖,再往后就是口头说说或拱拱手。到邻居家拜年,还要招待烟、茶、糕点 、糖果、水果、瓜子、花生之类,小孩走时,还有打发一些东西。到亲朋家拜年,特别是家婆(即外婆。编者注)家、岳母家拜年,要带比较丰厚的礼物,也可得到比较丰盛的招待。过去在吃饭前要喝面茶,其实不是茶,就是一大碗精肉、鸡蛋或鸡肉,以油面做浇头。凡是谦礼的人,只把面吃掉,面下的东西一般不动。吃完面茶,过一会儿再喝酒、吃饭。

宿松习俗是什么(宿松节令与风俗考)(1)


正月初三送祖宗,也有挽留一天的改为初四。送祖宗,就是在祖堂门前烧香祭奠,表示欢送。“初三烧却门前纸,各自外出谋生理。”这是一些穷人的说法,与现在外出打工相似。富人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也叫“人日”,又叫“上七日”,上七日晚上也比较热闹,家家放鞭炮赶毛狗,说是把毛狗赶走了养鸡就安全。这里有个传说,元朝统治者,派蒙古人监督乡里,怕汉人造反。汉人把他们叫“搭子”,他们有很多特权,特别是初夜权,就是娶亲的头一晚,先让他睡,汉人对此恨之入骨,元末统治衰落,汉人约定上七日杀“搭子”,以放鞭炮赶毛狗为暗号。

(注:杨万贵先生提到,初一到初十分别是鸡、犬、猪、羊、牛、马、人、油菜、麦的生日。在这些生物的生日里,当好好侍候他们,如果天公作美,这些天,天天有日头落山,则兆示当年人丰物阜。)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元宵是以吃“元宵”为夜餐,也叫汤圆。元宵主要是闹花灯的节日,正月从初一开始,就游龙、舞狮、玩灯,到十五就达到高潮。元宵灯会,据说是兴于唐,盛于宋,还有灯谜,据说兴于明,盛于清。如遇盛世丰年,灯会非常热闹,时间并不限于正月,还可延长。如遇乱世歉年,灯会则寥寥,甚至没有。

宿松习俗是什么(宿松节令与风俗考)(2)

前面讲元宵节盛于宋,从苏轼《上元侍宴》诗里就可以看出: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诗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在元宵之夜,皇帝设宴招待大臣,君臣欢乐可想而知。

立春是正月居多,也有在头年腊月。俗话说“新春大似年”,“立春”的时刻,有钱人家都摆酒席,放炮迎接,说是“迎春接福”,穷人则较随和,有放炮迎接的,也有若无其事的。“立春”有个农谚:

元旦宜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

但愿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这是说节令与气象对农业的影响。

正月二十也有个说法,正月二十晴,山上树木挂油瓶,正月二十阴,阴阳暗暗到清明。挂油瓶就是下冻雨。还有个说法,“不怕正月二十晴,只要二十一日拗得赢。”意思是说二十一日也晴,就不会挂油瓶。

二月初二“龙抬头”,也称“春龙节”,表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积极备耕。农谚是: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也有人在这一天祭拜春龙,祈求年丰。

二月十五是花朝。花朝顾名思义,是迎接春花烂漫的日子,富人家公子、小姐,踏青赏花,穷人家说说而已。

三月三是打鬼节,家家做打鬼粑。一般是籼米粉或糯米粉,有的人家将糯米粉掺鼠曲(野菜),用杵臼揉成一团,馅子是腊肉腌菜或鲜肉鲜菜。这天用作晚餐,表示将鬼打跑,维护全家安康。也有人家蒸面吃,意为把人缠住,不让鬼捉走。当然,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晚上还有望鬼火的,望到某地鬼火多,将来死的人就多。小时随大人望过鬼火,在家门口望到面前山上有蓝色火点乱跳,说这是鬼火,后来听到科学解释是磷火。

(注,杨万贵先生讲到,这天有人家吃芥菜煮鸡蛋,不会头痛。)

三月有社日、寒食、清明,这三个节是相联的。社日,古代民间习俗,二十五家合为一社,并建有社坛庙,庙很矮小,只有一人加一手高。传说社坛老爷要做个大庙,条件是射一箭的高度。在射箭时,社坛老爷用力过猛,弦被拉断,正好一人加一手高,只能是现在这个样子。民间有坐社的说法,坐社就是入社的成员,轮流做庄,到社日准备祭祀社坛老爷的祭品(猪头)和招待社员的宴会。社日没有固定日期,“立春五戊为春社”,从立春之日算起,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以2012年为例,“立春”是正月十三,十六为“戊戌”,二十六为“戊申”,二月初六为“戊午”,二月十六日为“戊辰”,二月二十六为“戊寅”,这就是社日。社有春社和秋社两次祭祀,春祈丰年,秋酬恩典。记得我父亲做过头家,在祭祀之后,大家聚餐,非常丰盛。唐朝诗人张演描述《社日》诗是: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社员是开怀畅饮,尽欢而散。也可看出“社日”的形成历史较长,始于唐或早于唐。

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又名禁烟节。这一天禁烟火,食冷食,是为了纪念介之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得不到食物,随从他的介之推割股以进,救了他的命。后重耳返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封赏时未及介之推。他耻于言功,遂隐居山林,文公发现后屡召不出。文公下令烧山逼他出来,介终不出,结果被烧死于清明前三天。

现在对“社日”和“寒食”,人们早已淡化。但对所葬新坟有个习俗:“新坟不过社”。即清明上坟烧香要在社日前。

清明节古今都很重视,这是纪念先祖先烈的日子。上坟祭奠并不限于清明日,有提前三天、五天、十天、半月的。过去一些大家族做清明,扛着旗锣伞执(家族有达官显贵的展示),抬着宰杀的猪羊,一些头面人物坐轿、骑马、坐车,浩浩荡荡,上坟祭祖。祭祖后,大搞宴会或按丁分肉。“清明”除了作为纪念日外,还是宗族积聚财富的代名词,有的大族富族,清明上有几千石租,甚至还有店铺商行。那些族长、房长,可以吃“清明”,用“清明”。也有拿钱救济族内困难户,帮助贫困学子上学的。土改时凡是清明上的租石、房屋、商店统统都征收了。现在做清明,都是大家凑钱办事。

“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日,介之推烧死于“清明”前三天,说明春秋时就有这个节日,或比之更早。

“清明”是对自然现象的表述,清明前后,气温逐渐回升,气候逐渐转暖,草木繁茂,花卉盛开,一扫冬季枯萎凋谢的景象,自然界空气清新明晰,故曰“清明”。

四月是农忙的季节,古语说得好。“乡村四月闲人少”。四月“立夏”,是夏天到来的开始,立夏在农民的意愿里是要下雨。“立夏不下,高塝不耙”。如果立夏无雨,那些靠天收的田就无法耕种。“立夏”还有个说法,“立夏,立夏,蚕豆过夜。”到了立夏,蚕豌豆都成熟了,是农民的好食品,可当夜饭吃,豆米煮鸡蛋可算佳肴。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这时新麦上市,端午前,家家发小麦粉粑,裹糯米粽子。粑和粽子的馅子,多种多样。端午日在门两边插艾,挂菖蒲,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说是避邪。其实雄黄有毒是不能伴酒喝的。端午前后还搞龙舟竞赛,说是吊屈原。龙舟竞赛也是一种体育活动。

端午期间,姑娘、嫂子们,还要缝制香囊,内装一些带香味的中草药,送给情人和孩子,挂在身上,闻之异香扑鼻。

端午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男女双方定亲之后,如果确定本年度结婚,男方要到女方家送端午节,送的礼物有:粑、粽子、皮蛋、猪肉、糖、糕点、扇子等等,也可用钱折。

过去读私塾的学生,也要给先生送礼过端午节。

宿松习俗是什么(宿松节令与风俗考)(3)

赛龙舟

传统的端午节意义深远,它不仅有祭奠感怀英烈之意(如屈原、伍子胥、苍梧太守陈临等),更具祛灾避瘟、纳福迎祥的内涵,它是农耕时代的人们追求和谐、平安生活意愿的真实流露。

受传统社会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数字也以阴阳来阐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为阳,二、四、六、八等偶数为阴。而阳日阳月的重合,意味着阳盛之极,不合刚柔相济之道。五月五日,两阳相重,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需要加以禳解。又因端午处于仲夏时节,天气炎热,阳气最旺,阴阳失衡,百虫孳生,瘟疫流行,需要驱虫避瘟,以达阴阳调和。因此,五月初五端午节,成了禳灾纳祥、调和阴阳的重要节日。

在民间,禳灾纳祥、调和阴阳的方式有很多,地域不同,同一习俗也会呈现不同文化形式。其中吃粽子、挂菖蒲、艾草是常见做法。粽子,又叫角黍。角黍之名,源于牛角形状,它由菰叶包裹黍米而成。因菰叶生于水中,属“阴”,黍米,又称“火谷”,具有阳火之性。菰叶与黍相配,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表达了人们祈求端午阴阳调和的愿望。而端午节吃粽子也就有释放阴阳之气、辅助时节的意味。尽管到了后来,粽子皮发生改变,由菰叶换作箬叶和芦苇叶,但其调和阴阳的寓意未减。有的粽子外面以红黄蓝白黑五行色线捆绑,同样也具有五行相生相克、调和阴阳的味道。

菖蒲、艾草都有强烈的香气,可用来熏虫辟邪。端午节时人们把菖蒲、艾草挂于门侧,有的人家则放于室内点燃,借助菖蒲的香气、艾草的熏烟熏虫辟邪,减轻百虫对人的伤害

宿松习俗是什么(宿松节令与风俗考)(4)

此外,虎、钟馗等也是端午辟邪求福中的常用符号。人们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具有驱妖镇邪之威力。人们常将其形象用在孩童的服饰上,做出虎头帽、虎头鞋、虎形围涎、肚兜等,穿到孩子身上,护佑孩子。钟馗,为唐朝终南山进士,因科举不第,触街而亡,阎王见其秉性耿直,刚正不阿,封其为平鬼大元帅。民间端午节常将其形象挂于室内,镇宅驱邪,承纳吉祥。

五月二十龙晒衣,这天老百姓不能晒衣服,要让龙晒。说是“晒干龙衣百日雨,落湿龙衣百日晴”,晒干落湿都不好,这个“龙”真难对待,不过龙晒衣只是一种传说。

六月六宋哲宗定为“天贶节”,贶是赐的意思。六月六,好吃新。这是农谚,因为这时,田里的早稻收割,园里的瓜菜上市。传说“六月六”是太阳最过劲的一天,人们都要晒衣物,把梅天的霉菌晒掉,有利于健康。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洗头,说这天洗头,以后不生虱。

七月七是吃巧节,女儿节。民谚云:“七月七夕,吃巧穿针。”过去姑娘们在这天晚上学习穿针引线,说以后就心灵手巧,会干针线活。七夕有个传说,牛郎、织女通过鹊桥相会,第二天看到鸦鹊头上少了些毛,说是被牛郎、织女过鹊桥时踩掉了。这个神话是来自天上两个星座,牵牛星在银河之西,俗呼牛郎,一名河鼓,又曰黄姑,大概以牵牛三星象牛头角和嘴之形,所以叫牵牛。织女四星象梭形,因而名织女。织女在银河之东,传说为天帝之女,又叫她天孙,会纺织,唐朝韩愈有“天孙为织云锦裳”的诗句。天孙同牛郎结婚时,向天帝借钱30万,因还不清这笔债,被罚居银河两岸,只许每年七月七日由鹊架桥相会一次。后人有《七夕》诗为之叹息:

一年一渡鹊桥来,话到双星事可哀。

天上也因贫受累,人间怎不重多财。

现在有些小夫妻结婚,讲排场,摆阔气,婚前债台高筑,婚后债务缠身,图一时之快乐,惹长时间的烦恼,甚至后来生活难以为计,闹得夫妻分手,也可从牛女身上得到一点启示。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称中元大会,鬼节。家家上坟祭祖,焚香化纸钱,或者烧包袱。对一些坟墓不在本地的祖宗,或曾在生前许愿的亲友,就以烧包袱的方式寄托哀思。包袱皮就是一个大信封,内装纸钱,金银元宝等,封面写上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盖上道士的法印,焚化寄去。在写收件人姓名时有个口诀:“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如寄“×××老大人受用”,最后一个字必须逢走之边,否则就通不过关,上述八字中最后一字逢遥,说明能通关。写碑文也是如此,如“故显妣×××老夫人之墓”,这最后一字逢“还”是对的。

八月十五是中秋,这是个重要节日,也是家庭团圆的日子,像天上月亮一样。这天晚上,家家准备糕点,主要是月饼,月饼花样繁多。儿时,父亲总要买几个大麻饼,送给奶奶,然后每个孩子都发一两个,有时,我们用线穿着挂在胸前,晚上就拿月饼在月亮面前晃晃,献月家婆。一些富裕人家设晚宴,摆糕点,合家团聚赏月。

中秋,过去还有一个习俗——摸秋。“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摸秋就是摸秋天的果实。晚上一些小伙、姑娘、儿童,到山上、地里去摘果实好玩,这不算偷抢,主人家也不说“不”。儿时,我也去摸过秋,在棉花地里摘些棉花,以后碰上买板糖的,就以棉花兑糖,也有乐趣。

凡定亲的男女,准备当年结婚的,男方要给女方家送中秋节礼,包括糯米粑、月饼、肉、糖等,也可以钱代。读私塾的学生,也要给先生送中秋节礼。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叫“重九”。因为《易经》中将“六”定为阴数,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九。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定为节日,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又称“老人节”,在此期间,进行敬老活动。

过去有重九登高的习俗,一些骚人墨客,三五相约,攀山越岭,饮酒赋诗或插茱萸。这是起源于桓景,《齐谐志》上说,“桓景从费长房学仙法,知道家里当有灾,于九月初九日臂挂茱萸,举家登山躲避,至晚回家,鸡犬牛羊,果然死去。”所以重九登高,是效桓景之避灾。

重阳节,一般人家是吃面食,有肉蒸面、油炒面。现在敬老,有的是设盛宴。

十月小阳春,是人们较普遍的说法。因这是秋冬之交,高温季节已过,低温尚未到来,气候有点接近阳春三月,一些花草树木,有的萌发新枝,甚至二度开花。小阳春并没有什么活动,只是说说而已。

冬月(十一月)做“冬至”,过去一些大的家族,于“冬至”节在宗祠里,由族长、房长焚香祭祖,宴庆数日。“冬至数九”,从这天始就进入“九天”。

(注,传说这天喝黄莲水不生疮。)

腊月(十二月)初八,家家都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八种谷物、豆类、薯类和其他食物煮成,说是吃了腊八粥,来年身体健。这天还要打扫卫生,消除尘埃。

腊月二十三送司命。司命就是灶神,灶王爷,据说他是管一家善恶祸福的,这天晚上,焚火祷告,送他上天奏善事。

腊月二十四日接祖宗,过小年。家家在这天傍晚,在祖堂门前,焚香放鞭炮,迎接祖宗回家过年。

宿松习俗是什么(宿松节令与风俗考)(5)

腊月下旬是最忙的时候,做年粑,打豆腐,做腐乳,杀年猪或剁年肉,办年货,洗衣被,过干净年,贴春联,贴彩钱,贴门神,挂红灯笼等等。春联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一说始于唐,一说始于后蜀,一说始于宋。宋王安石《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当时贴对联还不盛行,只是重视换桃符。古俗用桃木刻上符形的文字,贴在门上辟邪疫,迎吉祥。后来逐渐用贴对联来取代桃符。

腊月二十八早上完年,也有二十四、二十九、三十日完年的。我家祖传习惯是二十八完年。所谓完年,除了祭祖外,就是盛宴一餐,这是富人,穷人也就是比平时吃得好一点。完年应该是腊月三十日,据说提前完年,是请长工的家庭,打发长工回家过年。

腊月三十晚辞岁,也叫除夕。一是接司命老爷回家,又焚香放鞭炮。二是摆岁酒,在祖堂上祭奠祖宗。三是阖家喝岁酒,开怀畅饮,喜度佳节。长辈还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接着是守岁,就是通宵达旦亮着灯,烧着炭火(儿时,我家没有炭,父亲早就准备些木材),大家围在一起烤火谈天,除夕紧接元旦,这叫过年。现在过年当然阔绰,有的在宾馆设宴席,有的开着空调看春晚,有的上网,有的搞一些其他活动,总之丰富多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