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识字容易忘记(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

假设你面前有一本儿童读物,有人打开念给你听四、五遍,然后合上书本。接着,请你把这个故事复述一边。

也许你能复述出大致情节,但是你能做到,一句对白不漏么?

你能做到,那些华丽的书面语言都一字不差地重复出来么?

你我都未必能做到,但是相信么,小小孩可以。

可以在专心听家长念了很多遍以后,完整、甚至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整个故事,而这一切竟完全不是刻意背诵的。

前提是他还不认字的话。

儿童识字容易忘记(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1)

因为不认字,他看故事书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听觉和图片上;

因为不认字,他才有机会在学习汉字之前,奠定更深厚、宽广的语文能力,利用小小孩独有的、将来也不复再会有的语言敏锐和模仿能力。

如果不是有意熏陶,我们的孩子接触这些书面语言唯一的渠道就是未来的语文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讲中文,小时候上语文课还是觉得那么痛苦的原因——书面语言太多、太难、太陌生了。

而在长长的一生中,唯有在还不认字的幼年阶段,小小孩才可能不分散注意力,才会像学讲话一样,光靠着多听,就能够自然习得漂亮的中文书面语言。

而这些东西,在长大以后,往往要花多几倍的力气,才能在学校语文课上习得。而且,课堂上学到的语汇和年幼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的语言,哪个更运用自如呢?

儿童识字容易忘记(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2)

当家里4岁多还完全不认字的哥哥,能够把30页左右的绘本《小魔怪要上学》,绘声绘色地全文复述出来,讲给2岁多的弟弟听时,我讶异地无以复加。

和弟弟一起躺在床上,我听着哥哥的故事娓娓道来:心地善良的小魔怪、茂密的森林里、香甜的牛奶米饭⋯⋯一个个漂亮的形容词;从前、接着、然后、但是⋯⋯一连串接续词用得恰到好处;害怕地浑身发抖、热烈地鼓掌、口齿不清地说话⋯⋯一句句书面语言、连贯性的段落、逻辑顺畅的语言表达,简直难以置信,讲故事的是一个才幼儿园小班的孩子。

而一旦发现自己能够漂亮、完整地讲好一个故事,孩子想要讲故事给大家听的欲望就会迅速膨胀,恐怕以后就是家长被孩子拖着,天天得听他讲故事了。

儿童识字容易忘记(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3)

孩子做到这些,并非他特别聪明,而只是简单地因为:

第一,他每天都可以听妈妈念很多故事书,里面有大量优美的中文语汇;

第二,他还不认字,所以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漂亮的语言,以及联系到美丽的画面上了。

我这样讲,并不是觉得认字不重要,只是有时候我们太过心急,总想着要在学前好几年,就去提前灌输孩子学校里才该学的东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事实上,这份急功近利有时也许只能在刚入学那会,给孩子一些优势;从长远来讲,孩子的中文脑袋,或者说孩子的书面语言能力、语汇丰富程度、表达能力,才是更长远的竞争力啊。

并且,也只有尊重幼儿自身的智力感官发展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学习合适的东西,才能事半功倍。

我又要做这个类比了。假设有两个小朋友,一个3岁,一个6岁,一起学认字,哪个会学得更快更好呢?

答案无疑是6岁的小朋友,因为6岁小朋友的自主学习能力、专注能力、记忆力都完胜3岁小朋友,特别是对于认字这样枯燥的事情来说。

可如果说,同样是这两个小朋友,一起听大量优美的中文书面语言,哪个更乐于模仿,更容易耳濡目染、映入脑海呢?

答案恐怕是3岁的小朋友啊,就像小小孩短短2、3年就能学会复杂的中文口语表达一样,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习得优美的书面语言。

所以当你听到孩子无意识下演讲出来的故事,比你的用词还要漂亮、华丽、完整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因为,他们的强项,本就是模仿听到的东西直接拷贝出来(否则,他们不可能学会说话);而我们成年人则是靠认字、阅读、消化理解再转换成语言,多了好几个环节。

儿童识字容易忘记(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4)

事实上,不要急于认字不是Apple妈咪自己说出来的,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有了这样的呼声。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劳拉三世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作,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认为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三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

可以说,美国政府在保护儿童想象力上的付出是不遗余力。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基本权力必须受到保护: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也许,正是因为所有这些保护措施,以及坚决抵制超前教育的态度,才使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它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百万富翁。

儿童识字容易忘记(教小小孩认字是捡了芝麻)(5)

然而,目前在国内,看看我们周遭的情况,却是截然相反。幼儿园的孩子都在上认字和拼音的课外班了;更有甚者,未满周岁的孩子,父母就在家里挂满了字卡,带着孩子一个个认,最好孩子一会讲话就能同步认字和阅读了,这是何等拔苗助长的节奏啊。

教养一个孩子,就跟建一座高楼一样,地基打得越深,将来的楼就可以建得越高、越稳。如果我们争的只是,一时之短长。那么确实,没打地基直接先开始造房子的人,肯定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成果物。而在专心打地基的朋友,可能一时什么收获都看不到。

但那有怎样呢,我们在意的究竟是一时,还是孩子更长远的发展呢?

就语文能力这件事情来说,给小小孩听大量的故事书,接触大量的中文语汇和表达,让孩子充分浸润在优美的中文书面语言里,就是打地基。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造房子”,我的想法是等一等,再等一等,能晚则晚。晚到什么时候呢?晚到孩子自己要求想“造房子”的时候。

会有那么一天么?我觉得肯定会有,如果地基打得够深的话。

家里已经听过几百本中文故事书的哥哥,常常会主动问我某个汉字怎么读,有时候故事书里看到自己认识的某个字就会很兴奋,然后问我前面和后面的字分别是什么。

这种时候,我会认真回答他的问题,但却不再刻意多灌输他其他汉字。

我的小私心是,希望他再晚一些认字,那样我就可以引领他,集中注意力去听更多更多的优秀作品、更长、更复杂完整的章节故事、甚至是先贤经典,利用小小孩独有的语言敏锐和模仿力,来奠定他将来语文能力的深厚地基。

因为,一旦开始认字,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去读文字,再也不会完全专注在"听"和"模仿"那些表达上了。

而通过文字去学习书面语言,就回到了我们当年辛苦的语文学习之路,再也轻松不起来,对小小孩来说,也再也不会是一件单纯兴趣使然的事情了。

作者:Apple妈咪

欢迎关注天空树(微信号skytrees001)定期分享百部儿童电影、绘本及音视频故事等儿童资源,提供育儿资讯、亲子活动及亲子旅游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