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你糖你才有资格当小朋友(给你糖让我亲亲好吗)
提到儿童性侵犯,没有父母不喊打。可是,你知道我们日常教养的一些错误做法,很可能会助纣为虐地“帮到”性侵犯们吗?
一个聚会上,大人们聊天,各家小孩子们就玩闹在一起。不久后,一个妈妈发现,她家5岁的儿子浑身脏兮兮的,衣服上还有大面积水渍。
怎么办呢?
妈妈就把孩子拽到一边,说: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洗,这个天,衣服挂外头一会儿就晾干了。
孩子不情愿,但妈妈很强硬,三五下就把孩子的衣服扒下来了,包括内裤。
突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脱光光,孩子显然生气了,一个人站在角落,窘迫地拿手捂住自己的生殖器。
这时,旁边几个妈妈觉得这小孩实在呆萌、可爱,就拿出手机要拍照。
一个阿姨还逗小孩说:把手拿开吧,男孩子有什么关系。
小孩很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这时,他妈妈晾好衣服过来了,冲儿子说:哎呀,他们跟你玩呢,刚刚XX阿姨还送了你小汽车对不对?拍你一张照片有什么好哭的!
接下来是故事二。
一个4岁小女孩家里来了一群亲戚。其中一个女性亲戚对软萌的小女孩很有兴趣。
她说:宝贝,喊阿姨。
小女孩乖巧地喊了声阿姨。
这亲戚受到了鼓舞,进一步说:那你让阿姨亲下好不好?
这次,小女孩本能地往后退,要逃走。
女孩妈妈似乎很想要照顾亲戚的感受,悄悄给那人递了一块女儿平日最爱吃的小蛋糕。
亲戚心领神会,拿着蛋糕朝女孩走过去,说:好好吃的蛋糕啊,你要吗?
女孩当时就伸出手,开心地捧着蛋糕吃上了。
可就在这时,亲戚开口了:好了,你吃了我的东西,现在总该让我亲一口吧?
两个故事就讲到这里。
有人问,这样的例子跟性教育有什么关系?那我再讲一个发生在我家附近一所私立幼儿园的儿童性侵事件。
一个5岁小女孩,接连几次被校内一个看门的大叔,通过小糖果哄骗到了园内偏僻的角落,然后被猥亵。直到一次无意的聊天,父母才得知小女孩所经历的一切。如若不是那个偶然,所有人仍会蒙在鼓里。
为什么小女孩会那么乖巧地去配合性侵者?因为那个性侵犯给了小女孩糖果了啊。
“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听别人的话。”这个逻辑不是那个性侵者才教给孩子的,而是这个小孩早就在家庭里头学会的。
回看我们前面讲的两个孩子所经历的,跟性侵者对受害者所做的事,是不是很像?
逗乐、物质引诱,甚至威逼,以此希望孩子乖顺,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可是别忘了,上述我们用来让孩子们听话的方法,也是坏人最常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在大人的起哄声中,无助地捂住自己私密部位的小男孩,以及面对陌生亲戚的“亲密接触”很抵抗的小女孩,他们被“侵犯”身体界限却得不到父母的保护时(有时父母甚至就是那个“侵犯者”),这些孩子内心在经受着什么呢?
孩子最后只能学会:
- 我说“不”是没用的。
- 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要满足别人的期待。
- 哭也是没用的,否则我就不像个男人。
- 我有问题,我不好。
所以,大家看到问题所在了吗?
上述逗孩子的情形,真的不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背后折射出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我们基本的养育态度。
思考自己的教养方式,是真正的性教育启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一个朋友曾经问过我:到底什么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性发育会更健康,更少问题呢?
我们知道,家庭教养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专制型。这种家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会比较高,或者会很苛刻。
第二种是溺爱型。这种家庭父母会全身心满足孩子,却不会对孩子提什么要求。
第三种是忽略型。这种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爱都很少。亲子关系很冷淡。
第四种是权威型。这种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既有期待和要求,同时也会有支持和尊重。这两条基本的养育原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相辅相成。
研究者通过跟踪统计发现,权威型家长养大的小孩,他们往往会比较成熟,更懂得遵守规矩,但也不失自主性,自尊也会比较高。同时,他们在性上会更少出问题,更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以及尊重另一半。
权威型家长为什么会这么成功?我们的推测是:
得到父母疼爱和尊重的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很早就知道,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值得被珍惜的,所以他们也会更加愿意照顾好自己。
他们知道父母的期待,因此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更愿意做父母所期待的事。这并非讨好,而是出于心甘情愿。
简言之,好的亲子关系,会为孩子的性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所以,该立规矩的时候,请给孩子立好规矩。属于孩子的事,尽量尊重孩子,帮他们去体验自己的感受,珍视自己的感受,爱自己的性别,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整个的人。
如此,这些孩子的整个生活,包括性方面的发展,都更可能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