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由来的习俗(上巳节的诞生与消亡)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虫草
首先,小编要祝大家今日上巳节愉快,消除邪秽,迎接一个美好的春天。您可能对这个节日有些陌生,但这款是一个至少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老节日哦!要想了解更多关于上巳节的知识,那就往下看吧!
上巳节,因其节期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民众在当日有祓禊以及进行配偶活动的习俗。汉魏以后我国岁时节日逐渐定型,基本上形成了后世所见的各种节日节俗,"上巳节"也大约是在这时候确定为"三月初三",这种定期既模糊又强调了"巳日"的原始意义。为什么说既模糊又强调?"上巳日"的原始意义又是什么?该节日的节俗背后有什么原始含义?围绕这诸多问题,恐怕我们得先从节日起源谈起。
"缘起":节源风俗 亦"性"亦"邪"汉代以上巳日为节,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将节日定在"三月初三"。围绕"上巳节"最基本的两个问题,就是节期的选择:"三月"与"巳日"。这里的三月当然指的是农历三月,说到这里,再想想春日和煦的阳光和迎面的凉风,如此怡人的状态,难免会想到孔夫子"吾与点也"的那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郑传寅与张健合编的《中国民俗辞典》用以佐证"上巳节"的祓禊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1],此处先按下不表,我们继续讨论节期。
祓禊
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使得"靠天吃饭"的百姓对气象物候方面的变化尤为敏感,节期的选择便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首先要考虑农耕的"忙时"和"闲时",播种收割(有些还得集中处理,如腌制储藏)的时候唯一能进行的娱乐就是用抽袋烟的功夫在田间地头说说笑话(这也是民间故事和笑话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发现,一年中的节日往往集中在下半年,一直到第二年开春的一段时间。春天是四季之首,在民众的心目中更是充满了强烈的"开始"与"生发"意味,由草木的播种联系到生理上的"播种",这种思路并不奇怪。古时民间有春季播种后让男女到田地野合祈求播种后有好收成的巫术行为,反过来也有不孕男女为了祈求生育到田野交合的求子巫术,再到我们现在民间仍然流传着一些与"春"有关的荤话,也基本上与"性"有关。
当然,仅此一个推断不能坐实了这个节日的缘起与节俗意义,所以我们还要从"巳日"入手。所谓"巳日"就是"蛇日"。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十个天干搭配十二地支,组成了六十个不同的干支,以"甲子"为首到"癸亥"收尾,总共六十年,我们称之为"六十一甲子",后来以"花甲"指称六十岁亦源从此出。现代西历的推广使得我们大多只知道"年"的干支,比如今年是庚子去年是己亥,但在以前,我们连月日时都是用这种方式计算的,各自有一套顺序(即每个"首"都不一样),年月日时各一对干支,这样就凑齐了民间常说的"生辰八字"。上巳节的"巳日"就是这套纪时方式的产物。蛇所象征的生殖意义毋庸置疑,看看女娲伏羲的形象,再结合蛇的性隐喻,"巳"与"春天"的联系又近了一分。
伏羲女娲图
这一节日的含义即便在定为"三月初三"后也在不断传承。我国古代有三种古老的记时方式,分别是根据鸟类迁徙、根据动物的季节性活动和根据星象的变化。[2]民间"三月三"曾有"迎玄鸟"的风俗,据刘芬芬资料所引,《昌黎县志》载:"三月三日曰蟠桃会。……男女俱簪柏叶,若门前插柳,以迎玄鸟,今则不然。"《滦州志》三月条载:"旧志谓男女簪柳为饰,做面燕插檐,以迎玄鸟。"[3]又《隋书·礼仪》引《礼记》曰:"仲春以玄鸟至之日,用太牢祀于高禖。"所谓"高禖"即"郊媒",即祭祀媒神,闻一多先生在《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一文中指出,夏人所祀之高禖为涂山氏,即女娲;殷人所祀为简狄(与玄鸟意象有关);周人所祀为姜嫄。可见高禖不仅是媒神,同时也是各个氏族的始祖神与生育神。其配偶意义不言而喻。民间谚语还有"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入土"的谚语,"蛇出山"的信号对民众来说十分重要。首先是蛰伏了一冬的冷血动物苏醒,意味着气候的变化,农耕活动要随之逐渐安排上了;其次是蛇一出洞就会交尾择偶,再加上这一动物的"性"隐喻,所以上巳节,或者说"三月初三"钻小树林的集体活动就会变成现代对上巳节的重要记忆。而这些的根源其实都是原始的生殖崇拜,以后有机会还可以继续讨论这方面的话题。
再举一个星象方面的例子。民间传说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生辰,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就有记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兼之此日正遇北极佑圣真君圣诞之日。"现在民间有部分地区仍在当天进行祭祀活动。而这真武大帝的原型,就是北方的玄武七宿,虽然对真武大帝的崇拜主要和尊崇北方敬畏北斗这些信仰有关,但玄武龟蛇合形的形象加之上巳日的象征,其间定不会是巧合,这其实也能说明"蛇"的意象在此日的重要性。
因此,学者们对于上巳节的起源便做出了诸多讨论。有的认为上巳节源于上古时期与华夏民族的蛇图腾信仰、高禖祭祀有直接传承关系的女娲祭祀活动(刘晓峰《东亚的时间》);有的认为上巳节的最初涵义是性爱狂欢,节日起源当归结于原始社会的性禁忌制度[4],这些都能解释为何节俗之一是"钻小树林"式的人类繁衍活动。还有的学者则通过追溯节俗活动的源头认为上巳节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节俗:祓禊。
翻开《汉语大辞典》"祓禊"词条,我们可以看到相关解释:祓禊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禊赋》)。所谓祓禊就是祓除修禊,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的"修禊"。《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南朝梁刘昭注此曰:"蔡邕曰:《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滨,盖出于此。"任继愈先生《宗教大辞典》解释:"雩,儒教的祈雨之礼。"因此有学者认为孔子的"吾与点也"是赞赏曾皙以礼治国的行为。这些便是对此以及上文开头所引做出的阐释。简单来说,祓禊就是一群人在某些仪式之后,光着膀子,集体到河中沐浴,有的要用兰草艾草这些香草(或者中药一类)作为辅助,看似是集体在郊外天然澡堂搓澡,实际上是一种驱邪巫术,如《周官集注》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这种巫术行为的产生也十分容易理解,我们时常把远古的"巫"和后来民间的神汉巫婆相联系,觉得所谓"巫"与"巫术"就是神神道道奇门遁甲,实际上纯粹的巫术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就是很简单的类比思维。
兰亭集序
首先,用以祓除的物质,或者说"神性的媒介",必须符合两种条件,一个是"易得",一个是"神秘"。方便获得当然是基于经常看到的原则,没有这种频繁接触就不会引起观察,更不会被"改造"成神秘物质,符合这两种条件的就是自然界最基础的物质:水和火。火的驱邪功效很好理解,现在某些地区的农村还有新娘进门"迈火盆"的习俗,就是除晦驱邪,火能"烧毁"一切,只要合理利用,就能只烧毁我们不要的东西,这就是"火巫术"的成因,也是火崇拜的成因之一,限于篇幅不再大量举例。水的崇拜和相关巫术也是基于这种思维,人站在不太深的水中水会"通过"人体继续流动,流去的水也不会往回流,再结合轻微的物体在水上能被迅速冲走的现象,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水能顺利冲走人身上的细小物质,这种细小物质就包括人眼看不到的"邪魅"、污秽和不祥。关于水的崇拜我们也可从文献中看出,道家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都对水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帛书)老子》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大戴礼记》引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再加上几乎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大洪水"的"记忆",水能涤荡一切,刷新世界的能力便得到了十足的强调,也因此,水的特性(深浅、动静)赋予民众无穷的想象,理解这种类比思维下的巫术相信并不难。这也能解释祓除对水质和水流(必须为活水)的要求所为何事了。顺带一提,端午恶日的龙舟活动,道教下元水官除厄的说法,以及民间各种"放河灯"的习俗,应该都是这种水崇拜的产物。
其次,水也有生殖崇拜的意味。上巳节除了家喻户晓的"曲水流觞"雅事,还有"浮卵"和"浮枣"的习俗,就是把"流觞"的酒杯换作鸡蛋或者枣,扔在水中漂到谁面前谁就赋诗作对。这种习俗通过"卵"和"枣"的意象将水的生殖崇拜意味加强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载了立春的雨水夫妇喝完同房就能怀孕,这种联系亦是源于具象思维,比如我们说"翻云覆雨"、"云雨交欢",以及一些生理上与"水"有关的值得细品的行为。
曲水流觞
基于上述讨论,大概便能理解为什么文章开头说这个节日定为三月初三后,既模糊又强调了其原始意义。模糊,自然是"巳日"这一具有"图腾"意味的被替换;强调,则是"巳日"这一在特殊季节的特殊象征被不断放大。魏晋以后,祓禊驱邪的意味逐渐转变成简单的玩水嬉戏,但是集体光膀子嬉戏,再加上允许野合的行为,"巳日"的性生殖崇拜便被无限地放大了。因为"巳日"的退场和三月初三的确定,所以节期和节俗之间的关系就逐渐模糊,希望上面的探讨能为大家稍微地拨云见月。
"缘灭":节日消亡 "魂"归清明"三月三"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官方庆祝的场面,唐德宗时把过"三月三"写入制度,每年在此日都会向百官发放"节日奖金"。到了宋朝,"三月三"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不再关注这一节日,而是与寒食和清明并在一起。那么,在需要恪守封建礼法的古代,如此放飞自我的节日为什么在现代毫无踪迹?是否因为思想专制的逐步加强?个人认为应该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节期问题。上文不断说明"三月初三"的原始含义,就在于"三月初三"这个日子并不是"上巳节"的原型,那么为什么要把最具有纪念意义但却年年不同的"巳日"定位到确切的"三月初三"呢?当然是为了节期的确定。像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和西历的日期相对应,偶尔有差错也就差一两天,就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基于太阳历的历法。这种节期的确定对于农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七十二候,就是对气候天象的细致把握,先民便是如此积极地靠天吃饭。现在日历上没有具体标明的寒食节,也是以确切的冬至日为基准,往后数105或106天确定的。所以"不稳定",是农业社会最大的"敌人"。定于三月好理解,那为什么是"初三"?这就要提到古人的"重数"崇拜,重复的数字既带给我们美感,又多了几分神秘感:正月初一万象更新,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同时也是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的歌节(该节日也有求偶的意味和行为),五月五端阳节,六月六极阴之日是潮汕地区的鬼节,七月七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
天干地支
其次是举国上下的"酒神狂欢"让位于民间庙会。上层礼法加强,或许士大夫阶级讲求身份和规矩,所以野合交欢的事逐渐沦为末流,与此同时,民间的庙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庙会是不同地区赶集交流互换商品的绝佳场合,同时也是青年男女出来寻求配偶的绝妙时机,庙会在民间逐渐定型,其野合择偶婚配行为都得到社会默许。庙会的频率也比较高,特大型的庙会如妙峰山庙会可能一年一次,中小型庙会视覆盖的村庄范围而划定举行时间,但频率基本上保持在三个月一次左右,有些村际间的庙会甚至半月一次。有这么高频的狂欢,失去了驱邪意味的"三月初三"也逐渐丧失了生存空间,最后搭伙寒食节一起并入清明。当然,这种操作也应该考虑节期的影响,三月初三在重大节日"立春"和"清明"中间,其间逐渐开始忙于播种育苗,"三月初三"和清明节中间还有个寒食,节日间距过小无法适应逐渐精深的农耕种植,最终会被并入其他节日甚至直接取消。就像我们现在象征着农耕文明的"春节",在工业社会里越来越没有"年味",这种冲突亦是同样道理,调整应对这种冲突,往往是节日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资料:
[1: 郑传寅,张健. 中国民俗辞典[M]. 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233.]
[2: 萧放.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 北京:中华书局,2008:6. ]
[3: 刘芬芬. "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4: 成林. "三月三"溯源[J]. 民俗研究, 1991(02): 35-37.]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