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跃年轻时访谈(00后茬老总00后尹同跃这个偶像我追定了)
比起同龄人来说,1962年出生的尹同跃工作方式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活跃在公众面前。
为旗下品牌大小活动站台、参加行业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忙碌在公司业务一线,勤勤恳恳的劳碌模样,与过去几十年别无二致。
某种程度上,奇瑞与尹同跃已经捆绑在了一起——自从1995年,在一汽工作的他接受同乡的邀请,回到故乡芜湖开创汽车事业,一干就是整整26年。这一路,有过失意和焦虑,也有站在最高点的得意和骄傲,起起伏伏中,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汽车事业的热情。
如果问汽车行业里谁最能诠释「初心 」二字,我的答案就是尹同跃。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这位老总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用青春和行动兑现曾经许下的诺言——用专业所长带领团队打造民族汽车品牌;把奇瑞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店 」。
不出意外,尹同跃的职业生涯也将在这里画上句号。比起梅西最终没能在万人空巷的诺坎普球场向球迷告别的遗憾,能在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战场站好最后一班岗,尹同跃的故事绝对算得上圆满。
而当故事即将画上句号,这位几十年情绪也没怎么外露过的老总才终于透露了自己的心声——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活动上,尹同跃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除了2021年,之前每一年都处于压力中,这种几乎无人能真正理解的压力,直到2021年奇瑞迎来各项经营指标的全面腾飞,他才稍稍松口气。
所有故事的开端,都源于一个自强不息的地方政府对发展经济的渴望。上个世纪80年代,大众汽车落户上海,北京吉普宣告合资……随着一系列的合资车企蜂拥而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逐渐带动了中国汽车的消费。
这样的现象也引起了芜湖市领导班子的注意,由此产生了干汽车的念头。但他们当时可以说是除了想法要啥啥没有,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领头人。
接下来的故事就很熟悉了。一个在国内最顶尖汽车厂里的杰出青年,遇上了一个对人才极其渴望的地方考察团,在对方“死缠烂打”的游说后,青年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回到经济落后的家乡主持汽车项目。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就是「骗子」的套路嘛,但青年尹同跃信了。
不过,现实远比想象更残酷——摆在尹同跃面前的,是一片荒滩。
那是位于安徽芜湖城北的一块荒地,几间漏着雨的茅草房,一洼水塘,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就是尹同跃能支配的全部资产,但他的任务是在这里建起一座汽车厂。
试想一下,如果换做是你,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外人眼中的天子骄子,要在30多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重新来过,你有没有这个勇气?
不得不说,外表看上去和和气气的尹同跃,骨子里却有一股匪气,就像他后来面对“干不成怎么办?”的质疑,义无反顾地回答:“干不成,跳长江!”
似乎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后几代人更为厚重的责任感。尹同跃的内心也一直憋着一股劲,他想证明“中国不具备自主研发轿车能力”这个断言是错的,想让原本属于高端消费品的轿车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凭着这样的信念,在彼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还是合资品牌产品一统天下的背景下,尹同跃带领创始团队硬是撕开了一个口子,一座现代化工厂在这片荒滩上拔地而起,一个民族汽车品牌第一次对强大的合资品牌发起挑战。
对于奇瑞的成就,曾有同行给予其高度评价:作为中国品牌汽车的拓荒者,奇瑞汽车有两大贡献。一方面,在那个年代,创造了中国品牌汽车也敢造轿车的神话;另一方面,大量的经济型轿车投放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用户提前了一段时间享受到出行的便利。
了解奇瑞的都知道,这是一家特色鲜明的企业,“技术奇瑞”也成为品牌特有的固定标签。在尹同跃口中,奇瑞被他形容为是个对待技术创新「很疯魔」的企业,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汽车狂人 」的称号。
但这种信念并不是一早就有的,而是在一次次教训中日益坚定。
在很多采访中,尹同跃都分享过这个故事,当年从零起步的奇瑞为了生产第一款轿车,从英国来买了一条生产线,但对方派来的技术人员却十分不配合——这些人松松垮垮,不好好干活,加上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后来几乎做不下去了,眼看就要成为半拉子工程,但他们却不肯罢手。
这件事让尹同跃意识到,不掌握核心技术,就要永远受制于人。“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靠谁都不行。核心的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求别人。”
于是,尹同跃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也要自己干,从这个时候起就为奇瑞确立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尹同跃从来都是不吝投入。比如他谈到奇瑞曾经为了和奥地利AVL签一个开发发动机的咨询服务合同,不惜拿出全部身家。
集发动机科研、开发、设计、咨询、以及发动机测试设备生产的奥地利AVL,是全世界发动机领域最牛的公司之一。当年奇瑞和奥地利AVL的合同金额约8800万欧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当于人民币10亿元。而那时候奇瑞才刚赚了一点小钱,10亿元基本上就相当于全部家底。
寻常人很难有这样的魄力,不过到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尹同跃的长远目光。奇瑞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正成为这家企业百年基业得以造就的根基。
今年4月20日的上海车展上,奇瑞汽车正式发布“奇瑞4.0时代全域动力架构”,并将架构下的燃油及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定名为“鲲鹏动力CHERY POWER”。据了解,这套动力架构集奇瑞汽车24年动力技术之大成,将包含燃油、混动、纯电及氢动力多种能源形式,可满足用户所有的出行场景。
踏入2021年以来,奇瑞已连续7个月跑出了一条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上升曲线。
数据显示,奇瑞在1-7月分别取得了80.2%、144.9%、130.5%、91.6%、58.1%、58.3%、49.6%的同比增速;1-7月累计销售508415辆,同比增长74.6%。
不久前,奇瑞控股旗下的捷途汽车也正式宣布品牌独立;刚刚上市的瑞虎8鲲鹏版,是奇瑞品牌首台搭载鲲鹏动力2.0TGDI发动机的车型,而这台发动机在新车还未上市前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被认为是国产2.0T名副其实的的动力标杆 。
技术上的爆发,正给这家企业带来全新的气象。
2021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这句话,正是对这位有着80余年翻译生涯的老人最好的形容词。
耄耋之年,许渊冲仍然制定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他制定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目标。别人劝他不要过于劳累,他却回答:“翻译的快乐对于我就像水和空气,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其实,尹同跃过去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也如同许老一般,做到了「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
对于技术,尹同跃的态度数十年如一日,就是「死磕 」。在大谈颠覆的今天,他的一些观点在很多人看来甚至会有些保守,但却是快速发展的行业丢失已久的「初心」:
“汽车不同于电视行业、手机行业,这些行业在新技术的带领下诞生的是‘垂直切换’,但是传统汽车和新型技术汽车是并存或者是不断加宽的赛道,传统汽车仍然是所有新技术汽车的基础。”
“汽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叫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可以叫各种名字,但是它是汽车,是一个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第一属性是安全。”
创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风格——奇瑞从来都是行动派,做的比说的多。
前不久河南洪灾,以鸿星尔克为代表的很多中国企业倾囊相助,引发网友巨大的关注和表扬。其中奇瑞也为灾区提供了捐助,但其官方微博上关于捐助的推送微博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奇瑞控股集团捐赠3500万元驰援河南,与豫同行 共渡难关 ”
看到这个,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奇瑞果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大直男 」风格啊。
不过让人感动的还是网友的评论,他们看到并认可奇瑞这种品质的珍贵:
“奇瑞就是傻大哥,默默做事。”
“奇瑞汽车2020年卖了44万辆,净利润737万。这次直接捐出去5年净利润。”
“关键时刻还是国民品牌有担当。”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的风向变了,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不再盲目迷恋外国品牌,相反,他们成为了国产品牌的「自来水 」,自发为其「打call 」。
青年接受邀请毅然回乡创业、发展初期为奇瑞确定技术立企之路、整个职业生涯坚持初心不变,从尹同跃的三个选择里,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有情怀、不服输、心智坚定。
60后是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贡献最大的一代,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汽车大佬,好几位都是60后,比如魏建军、李书福、王传福,他们与尹同跃一起,谱写了中国汽车行业最初的壮丽篇章。
其实这些人才是00后该追的星,毕竟这个年代,能像尹同跃这样数十年坚持如一日的「傻人 」不多了,正是因为稀有,才更加珍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