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商业运作模式(消费金融各类玩家盈利模式分析)
轻金融导读:
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玩家,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和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四大类。他们的收入、成本、利差都有什么不同?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示:本文整理自恒大研究院《非银行业:消费金融,发展合规,万亿市场仍待挖掘》报告,系第五、六部分,敬请关注后续连载。
来源:恒大研究院 作者:任泽平 翟盛杰
五、消费金融主要参与者收入、成本、利差分析
5.1 主要参与者收入分析
我们将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分为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租赁类的消费金融公司四大类,对其收入、成本、利差单独进行分析。
5.1.1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收入分析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信用卡(信用卡分期和预付现金)、汽车贷、小额消费贷、现金贷和直销银行的消费贷、现金贷,其中信用卡业务收入是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主要来源。
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各家银行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的战略定位相关。
汽车贷款是银行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传统领域。商业银行作为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汽车属于价值较高的消费品,银行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发放大额消费信贷的良好口碑,另一方面,银行资金来源稳定,能够为信贷需求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汽车贷服务。以平安银行为代表的汽车金融业务最为突出,根据平安银行2017年年报,2017年累计新发放汽车金融贷款1183.84亿元,同比增长44.20%,汽车贷款余额达到1305亿,占其贷款余额的7.66%,是仅次于信用卡的零售业务,收入以利息收入为主。
银行积极探索小额消费贷业务。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以信用卡和汽车贷为主,近年来,银行也开始逐渐探索开展小额消费贷业务。银行提供给客户用于指定用途的贷款,包括装修、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教育等多种消费场景,用户在提交申请和消费交易证明材料后,银行进行审批,随后可以在额度有效期内和可用额度内随意申请支用额度,以满足自身的用款需求。
信用体系逐渐健全,银行布局现金贷业务。除小额消费贷业务外,银行开始参与现金贷业务。一方面,由于征信体系逐渐完善,银行能够利用征信为自己筛选部分客户,发放现金贷;另一方面,银行希望通过利率较高的现金贷业务增加利息收入。银行的现金贷业务主要依靠利息收入,以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例,平安银行的“平安i贷”为例,日利率为0.05%-0.1%,且大多高于0.05%,招商银行的“招联好期待”,根据芝麻信用分和央行征信体系评判,给予用户0.05%上下的日利率,可见,银行的现金贷业务利率普遍高于信用卡业务日利率,因此能够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
直销银行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的重要切入点。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等纷纷成立直销银行,旨在打破传统银行的时间、地域和网点的限制。直销银行向用户收取的服务费更加低廉,用户办理理财业务更加便捷,从而摆脱了传统银行的束缚,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更加方便。目前,直销银行能够凭借自身的较强的获客能力和数据优势,通过发展线上白名单主动授信、线上贷款,也能够围绕场景金融打造特色贷款产品,如购车、旅游、留学、装修等消费场景,实现差异化信贷服务。如平安银行在汽车贷方面提供车贷、车险、延保等一揽子金融产品;民生银行通过推出定额消费贷、月供贷主动授信提供线上产品,探索互联网场景金融创新,强化了消费信贷客群交叉销售,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服务准入门槛和交易运营成本,截至2017年末,民生直销银行客户达到1091.45万户,金融资产达1047.46亿元。
5.1.2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收入分析
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包括综合型消费金融公司,如捷信、中银、北银、锦城等,还包括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宝马汽车金融等。综合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不同消费金融公司收入结构存在差异,有以利息收入为核心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有专注非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消费金融公司。
以利息收入为核心的消费金融公司。以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为例,2016年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为28.13亿人民币,占其营业总收入的75%,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9.47亿,占比25%。可见,对于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利息收入仍然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尤其是银行作为大股东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收入模式与股东银行的发展战略存在相似之处。
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核心的消费金融公司。以捷信金融为例,其消费金融业务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利息收入,利率根据市场水平、产品类型等因素的不同进行调整;另一部分是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捷信的营业收入中,利息费用收入占比仅为39%,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61%。作为消费金融集团背景的专业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的发展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似,以手续费及佣金作为核心收入,主要包括客户管理费收入、账户管理费收入、惩罚性收入等。
以贷款业务收入为核心的汽车消费金融公司。银监会数据显示,汽车消费金融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经销贷款收入和零售贷款收入,融资租赁收入占比相对较少,因此汽车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发放贷款实现。以正通汽车为例,根据其2017 年年报,公司金融服务业务的利息收入和服务收入共5.22 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
5.1.3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收入分析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典型的综合电商平台,以“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为代表,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分期服务、消费贷服务等;第二大类,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以分期电商为代表,典型的如“分期乐”、“买单侠”,此外,还包括互联网小贷平台消费贷、P2P平台消费贷、信用卡代偿业务等产品。该类型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多通过取得互联网小贷牌照或P2P 牌照开展消费金融服务。
5.1.3.1 蚂蚁小贷业务收入分析
蚂蚁小贷主要通过“花呗”、“借呗”两项业务开展消费金融。“花呗”主要针对淘宝、天猫旗下商铺或合作平台提供消费信贷服务,消费者用花呗进行支付,平台给予客户一定期限的免息期,免息期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分期进行偿还;“借呗”主要为淘宝平台、天猫平台上的个人客户提供资金周转和信贷服务。
蚂蚁小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利息、佣金及技术服务收入。第一,获取利息收益,在免息期后,分期还款用户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利息;第二,通过向商家或平台收取手续费及佣金获取收入。根据17借呗001A资产支持票据募集说明书数据,蚂蚁小贷2016年业务收入中,利息收入18.62亿,占比49%,手续费收入7.46亿,占比19%,其中手续费收入来源于蚂蚁小贷向支付宝收取的“花呗”业务手续费和资产证券化业务服务机构的管理费收入,资产转让收益主要为蚂蚁小贷向特殊目的实体转让部分“发放贷款和垫款”资产实现的收益。
风控业务把关严格,不良率、逾期率低。蚂蚁小贷发放的贷款划分为五级: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以及损失类。蚂蚁小贷对每一级资产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并通过严格的细致的标准限制来清晰掌控业务风险,因此,整体不良率及逾期率都较低。
5.1.3.2 京东白条业务收入分析
京东消费金融产品体系分为三大类。包括小白条(京东白条、校园白条)、大白条(外部垂直场景贷款,租房白条、旅游白条、教育白条等)和金条(现金贷,存量小白条优质用户,白名单制)。据京东金融资产支持证券说明书披露,截至2017年年底,京东白条应收账款余额360 亿;截至2017年4月,京东白条业务1天以上逾期率1.86%,30天以上逾期率1.2%,90天以上逾期率0.62%。
京东白条业务初期,采取预筛选白名单模式,现已全面开放。京东白条基于京东商城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用户购买力,形成稳定的用户画像,建立起模型工具体系,风险政策人员使用这些模型工具建立起授信政策体系,以此筛选优质客户形成白名单,继而通过商城入口引导用户完成实名和身份验证,用户在激活白条业务后,即可在京东商城先购物后付款并享受相关服务。现阶段白条业务已经对全部用户开放,充分发挥场景闭环优势,在交易环节进行实时订单拦截和高风险订单预警,实现了从申请、支付到配送环节对用户全流程的安全保护。
校园白条产品属性与京东白条类似,针对在校学生群体。校园白条进行线上线下多个渠道申请,实行学校白名单制,目前主要针对本科院校,同时学校资质、学历等也会对额度形成影响。一般额度在5000元以下,最高不超过8000元。整体上校园白条风险较低。截至2016年11月末,校园白条用户资产余额达到10亿元,逾期率90天以上不良率低于1%。
大白条为外部垂直消费场景信贷产品。大白条主要拓展场景有旅游、租房、装修、教育、购车等,都可以使用白条进行分期。以租房白条为例,用户违约30天以后,合作中介商户会对租户进行清退,对违约者形成很大制约,目前逾期率90天以上不良率低于1%。
金条为现金贷产品。2016年3月,京东金融推出现金贷产品“金条”,给有现金需求的白条用户更丰富的消费金融体验,客户通常是普通白条用户里的高端用户。首先排除高风险用户,分别从交易频度、交易金额、活跃度等要求,筛选入组客户,然后分别从资产、车产、投资理财、收入预测、职业推断等线上线下消费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信用评分调整授信额度。金条业务自2016年上线以来,累计借款用户超过5万户,累计借款金额超过10亿元,余额超过6亿元,逾期率不到0.5%。
京东白条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分期服务费。一方面,白条业务、金条业务获取利息收益,在免息期内按时还款用户无需支付利息,但分期还款用户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利息。白条业务可享受免息期不超过40天,用户可以在交易当下选择分期付款或当期账单日前选择分期,分期可选择3、6、12、24期,分期服务费均为月化0.5%-1.2%,因此年化利率在6%-14.4%之间;第二,京东白条分润收入,主要是通过收取服务费、佣金等分享商户利润,也是京东白条的收入来源之一。
5.1.3.3 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收入分析
新兴的消费金融平台大多以小贷和P2P的形式进行经营,专注于提供消费分期、消费贷等产品,主要包括分期电商消费贷、小贷公司消费贷、P2P公司消费贷、信用卡代偿等。
分期电商平台大多通过自身渠道提供消费产品或与综合电商合作提供消费产品,由平台自身提供消费分期服务。平台大多拥有特定领域的消费场景优势,或者能够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获客,如针对年轻人的信用消费平台分期乐、爱又米,该类平台通过针对性的消费场景、消费人群,开展消费分期业务。分期电商的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利息收入,另一部分是技术服务收入。
信用卡代偿业务是新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以维信金科为例,公司主要通过信用卡代偿产品、消费信贷产品、线上至线下信贷产品三大信贷系列为用户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其中,信用卡代偿是业务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该产品主要针对特定的信用卡代偿场景,允许持有人将信用卡未结余额转向维信金科的信贷产品进行结算,满足用户短期流动资金管理需求,在其2017年营业收入中,信用卡代偿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7.7%。
利息收入是维信金科信用卡代偿业务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公司2017年消费金融业务收入中,净利息收入为23.36亿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86%,贷款撮合服务费收入8392万,占比3%,其他业务收入2.86亿,占比11%。总体而言,维信金科业务收入以利息收入为主,非息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此外,公司2015-2017年,以利息名义收取的平均年利率为14.9%、23.5%和23.2%,加上以服务费、撮合费等,综合实际利率高达41%、38%和39.6%,超出了监管要求的36%的上限,维信金科在招股说明书中也对此进行了说明。
5.1.4 租赁形式的消费金融业务收入分析
利息为综合型租赁公司消费金融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的资料,截至2017年底,57 家金融租赁公司创造出224.36亿元的净利润。根据交银租赁、民生租赁、建信租赁和江苏租赁的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租赁公司从事消费金融业务,以利息、手续费及佣金为其主要收入,其中,利息收入是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以交银租赁的业务收入为例,其2017年利息收入为51.63亿元,占总收入的42%,其中,租赁业务利息收入50.57亿,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收入仅1.06亿;此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36亿,占总收入比重为7%,全部为租赁服务手续费收入,与利息收入相比规模较小,因此交银租赁的租赁业务收入大多来源于利息。
互联网汽车租赁平台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互联网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因为未取得汽车金融牌照,大多采取申请租赁牌照的方式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以易鑫集团为例,其2017年年报披露,2017年易鑫集团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平台业务(25%)和自营融资业务(75%),其自营融资业务收入主要通过赚取利息实现,其他业务主要是汽车经销商处赚取的销售收入。
神州车闪贷是神州优车集团旗下的一站式汽车金融服务平台,深度聚焦汽车领域,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为客户提供包括汽车抵押贷款、二手车金融等在内的汽车金融服务。据其2017 年年报披露,神州车闪贷服务的收入为7.25 亿,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主要通过分期方式进行,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佣金收入及利息收入。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对各类机构的利率范围做出如下总结:
银行信用卡日利率大多在0.05%左右,则年化利率为18.25%;银行汽车贷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5年内(含5 年)的贷款基准利率为:6个月5.6%;6个月-1 年6%;1-3 年6.015%;3-5年6.40%,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不同银行均有所上浮,假设上浮在50%左右,则年化利率一般在10%-18%不等;银行小额消费贷和现金贷的日利率也在0.03%-0.06%不等,年化利率在10.95%-18.25%之间。
根据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的信息,根据产品和期限不同,其年化利率维持在15%-36%不等,汽车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贷业务,期利率也保持在10%-18%。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中,电商消费金融平台日利率0.025%-0.05%,其中“借呗”日利率在0.025%-0.05%,“京东白条”日利率0.05%,电商平台年化利率在9.125%-18.25%之间;消费分期平台、互联网小贷平台消费贷和P2P平台消费贷的日利率在0.02%-0.05%之间,所以其年利率在7.3%-18.25%之间;信用卡代偿业务的年化利率,以维信金科为例,年化利率在15%-36%之间。
租赁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大额耐用品的租赁,以汽车租赁为主,根据期限不同,年化利率也一般在10%-18%之间。
5.2 主要参与者成本分析
5.2.1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资金成本分析
银行资金大多来源于存款或理财资金。银行的存款利率及理财产品利率相对较低,我国1年期存款基准为1.5%,3年期基准利率为2.75%,理财产品利率集中在4.5%%-5.5%之间,因此银行的综合资金成本大致在2%-5%左右,属于各类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平台中最具资金优势的机构。直销银行资金大多源自银行理财业务。目前直销银行业务仍然集中在理财、基金等产品的销售,但在直销银行中大都开设了贷款业务,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开展了线上贷款服务,通过“电子账户 线上贷款”的形式进行放贷,资金来源大多来自于直销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成本在5%左右。
5.2.2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成本分析
综合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共26 家,其中开业的23 家,在开业的公司中,18 家的大股东为银行,3家股东背景为产业公司包括海尔、苏宁、重庆百货,另外包括集团背景的捷信消费金融和资产管理公司背景的华融消费金融。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相对丰富。近年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除自有资金外,可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可发行金融债,可从银行贷款,部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由于进入同业拆借市场需要满足收入和利润等多项要求,对于盈利或收入不足或成立时间较短的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比较普遍的融资方式是股东存款、发行金融债和银行贷款。
银行间同业拆借是持牌公司低成本融资的重要方式。截至2018年6月8日,北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共7家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因此这7家公司在融资成本方面,相较同类公司具有优势。参考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假设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参与3个月期质押式回购,资金成本大致在4%-5.5%之间,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资金成本具有极大优势。
股东存款是中长期、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人民币整存整取1年期基准利率为1.5%,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上浮0.5倍,则股东存款的资金成本为2.25%,因此,股东存款对消费金融平台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资金来源,但股东存款大多有限,因此需要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寻求其他方式的资金。
发行金融债、ABS和向银行贷款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股东存款大多有限,所以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发行金融债、ABS和银行贷款也是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的利率成本在3%-5%左右,ABS发行利率在3%-6%左右,相对都较低。银行贷款方面,我国银行贷款的期限集中在6个月-12个月,目前6-12个月的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假设给予银行贷款利率上浮0.5 倍,则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在6.5%左右。
持牌汽车金融公司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对于持牌汽车金融公司来说,在汽车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融资渠道不断丰富,除传统的银行贷款以外,对于股东存款、资产证券化、金融债券、同业拆借、跨境融资、互联网金融等负债手段的使用也逐渐向多元化、常态化发展,但是最主要的渠道依然是银行贷款,因此,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也在6.5%左右。
ABS是除银行贷款外,汽车金融公司最重要的融资途径。截至2018年5月31日,共有50只以汽车贷款作为底层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总额1652.2亿元,发行票面利率在4.5%-6%不等。
5.2.3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金成本分析
大型综合电商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大型综合电商消费金融平台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其本质是通过小贷公司进行放贷,主营业务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股东借款、银行贷款及发行金融产品等。自有资金和股东借款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资金成本在2.25%左右;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在6.25%左右;资产证券化是目前“花呗”、“借呗”最为重要的融资来源,截至2018年6月8日,“花呗”和“借呗”背后的小贷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发行161只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金额3660.1亿元,信贷余额1462亿,资金成本在4%-6%不等。
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分期电商等形式的新兴消费金融本质也是小贷,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股东借款、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发放贷款,部分平台通过搭建P2P 网站,将债权打包后出售给投资人,因此资金成本相对较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的资金成本大多在6.25%-10%左右,P2P平台的资金成本一般超过10%,甚至可高达15%,因此新兴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成本整体相对较高。
维信金科自有资金放贷份额小,以撮合交易为主。以维信金科为例,在其服务中,使用四种融资撮合模式,包括公司旗下小贷公司的直接贷款(占比5.1%)、信托贷款(占比79.4%)、信用增级贷款撮合(占比11.9%)和纯贷款撮合(占比3.6%)。信托贷款方式是指维信金科与信托公司成立信托计划,维信金科认购信托计划的次级份额,由信托计划直接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信用增级贷款组合是指维信金科与金融机构合作,借款人直接向资金方偿还本金和利息,维信金科收取撮合佣金;纯贷款撮合方式也不使用自有资金,只提供信贷建议从而收取增值服务费。因此,维信金科的资金成本只集中在小贷的直接贷款和认购信托计划次级部分,因此以自有资金、股东资金、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为主,资金成本在2.25%-10%不等。
5.2.4 租赁形式消费金融业务资金成本分析
综合型租赁公司持有租赁牌照,融资途径广泛。综合型租赁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可通过吸收非银行股东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向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获取资金。根据各公司发布的审计报告分析,大部分租赁公司的借款利息支出是最主要的成本,因此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是租赁公司最主要的获取资金的方式,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在6.25%左右,发行债券的成本在3%-5%左右。也有部分公司如江苏租赁,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最主要的成本为拆入资金支出,则说明部分公司有能力可以主要使用同业拆借资金,假设租赁公司参与3个月期质押式回购,资金成本大致在4%-5.5%之间。
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发行ABS等融资途径受到是互联网汽车租赁公司的喜爱。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在2.25%左右,银行贷款等资金成本在6.5%,部分平台通过P2P平台获得资金,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部分互联网汽车租赁公司开始寻求成本更低的ABS进行融资,如神州优车发行100亿ABS进行融资,开启了互联网汽车电商通过ABS 进行融资的全新路径。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对四类消费金融平台的自己成本范围做出如下判断:
资金成本各异,各消费金融平台积极寻求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比较而言,商业银行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资金成本最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成本次之,持牌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也较低,而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资金成本越低的融资方式越受到消费金融平台的青睐,除自有资金和股东存款,目前通过ABS进行融资的主要机构包括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中银,电商平台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以及部分互联网汽车租赁公司如神州优车等。然而,通过发行ABS 进行融资的依然是少数公司,未来,探索在满足杠杆要求的情况下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是消费金融平台最为重要的工作,也决定了未来消费金融平台的基本战略方向。
5.3 利差分析
根据上述收入分析和成本分析,我们对消费金融平台的利差空间做出如下判断:
银行不同消费金融产品利差空间略有差异。银行消费金融业务成长路径由信用卡向多元方式拓展、从线下网点到线上渠道拓展,由擅长的大额贷款逐渐拓展到小额信贷,因此产品类型相对丰富。信用卡业务年化利率在18.25%左右,资金来源于银行存款和理财资金,年化资金成本在2.25%-5%左右,因此信用卡业务利差在13%-15.75%之间;汽车贷年化利率一般10%-18%,因此利差在5%-15.75%之间;消费贷的年化利率在10.95%-18.25%,利差在6%-16%之间;现金贷年化利率18.25%左右,与信用卡利差空间接近;直销银行业务以理财产品销售为主,因此假设直销银行资金大多来自于理财产品,因此资金成本在4%-5%之间,年化利率在10.95%-18.25%,因此利差在6%-14.25%之间。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利差空间相对较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年化利率在15%-36%不等,且大多超过20%。资金成本方面,自有资金和股东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在2.25%-5%之间,同业拆借利率在2.5%-5.5%不等,ABS融资成本3%-6%,因此综合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大概维持在5%-6%之间,因此利差空间在9%-30%。持牌汽车金融公司产品的年化利率在10%-18%,资金成本也维持在5%-6%之间,因此利差空间在4%-13%。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利差空间与平台实力息息相关。蚂蚁金服、京东等大平台的消费金融产品的年化利率一般维持在10%-18.25%,自有资金和发行ABS 的成本较低,加上平台向银行申请部分贷款,则综合资金成本大约维持在5%-6%,因此利差空间维持在4%-13.25%之间。新兴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且利率大多比大型平台更加优惠,因此利差空间略低于大型电商平台,维持在3%-10%不等。
租赁公司消费金融以车贷为主,利差空间与资金来源相关。综合型租赁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大多围绕汽车、手机等高价值产品,实行“以租代买”的形式,以租金代替利息,年化利率与汽车金融公司相近,维持在12%-18%不等。资金成本方面,租赁公司可发行金融债,因此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维持在6%-7%左右,因此利差维持在5%-12%之间。互联网汽车租赁公司产品的年化利率在12%-18%不等,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通过P2P 等方式的融资成本更高,资金成本维持在5%-15%不等,因此利差在3%-7%之间。
六、消费金融行业空间测算及主要玩家分析
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和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四大类。
经过测算,我们认为至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近28万亿。2017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约9.5万亿,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公布数据,2008-2017年居民消费信贷规模平均增长率为41%,考虑到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对“网络小贷”、“现金贷”等严格的监管政策,我们认为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合规收缩的一年,故给予2018年消费金融市场30%的增长率,随后增长率以每年以3%的幅度降低,至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
6.1 银行
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5.56万亿。央行发布的《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5.56万亿,同比增长38.83%。银行仍是消费信贷最主要的供给方,其中信用卡是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最重要的途径。
预计2022年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将达到13.23万亿,仍然占据消费金融半壁江山。2011-2017年中国信用卡待偿余额平均增长率为44%,我们基于目前信用卡业务趋于稳定阶段的考虑,给予2018年25%的增速,随后每年增速以3%的幅度下降,估算出至2022 年,我国信用卡消费金融业务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3.23万亿,依然在整个消费金融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
直销银行是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消费金融服务的关键。2014年直销银行兴起至今,银行系直销银行已超过100家,直销银行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消费金融服务的切入口,也是银行拓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平台。直销银行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营销方式,追求迅速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获取增量银行客户,并筛选优质用户将其升级成为银行的零售客户。此外,银行除了在信用卡业务和汽车贷业务具有传统优势外,也在积极拓展小额消费贷和现金贷,因此,直销银行方便快捷的特征将有利于银行拓展该类业务,利用其线上服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消费金融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
6.2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信贷余额1100亿,覆盖场景丰富。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消费金融公司对居民部门的信贷余额达到1100亿,行业已累计发放贷款2000多亿元,服务客户近3000万人,从借款用途来看,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等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303.59亿元,装修、教育、旅游、租房、高端医疗等一般用途消费贷款余额666.71亿元,覆盖的消费场景极为丰富。
消费金融公司持牌运营,资金、风控、资源优势明显。消费金融公司持有银监会审批的金融牌照,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广泛,可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存款、发行金融债、进行同业拆借、发行ABS等,资金成本相对较低。风控方面,众多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背景为银行,自身风控意识较强,还可以借助央行征信系统,增强对借款人的审核,降低道德风险。此外,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拥有产业背景,可与零售商、服务商、商户网点进行合作,提供放贷及分期服务,丰富的股东背景为公司带来了渠道、客户、数据、技术等多种资源优势。
6.3 互联网消费金融
电商平台做消费金融,具备丰富的线上消费场景。众多互联网电商依托自身消费场景开展消费金融,例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分别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为平台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产品,用户十分广泛,成为众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中的佼佼者。
互联网消费金融具备流量和数据优势。电商开展消费金融具有天然的场景优势,能够通过电商交易带来大量的客户,降低自身的获客成本。此外,从消费场景获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逆向选择和欺诈风险,因为客户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消费记录是重要的征信数据来源,一方面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客户的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用户画像不断完善,对平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大有裨益。
预计2022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容量达到9.5万亿,与信用卡业务平分秋色。根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约7.2万亿,2013-2017年的平均增长率为35%,我们给予2018年网络零售额28%的增长率,随后每年增速以3%的速度递减;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公布的居民消费信数据,给予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30%的渗透率,2018-2020年给予3%的速度递增,2021-2022年给予2%的增速递增,预计到2022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容量将达到9.5万亿,其体量能够与信用卡消费金融业务平分秋色。
6.4 租赁形式消费金融
租赁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集中在汽车金融领域。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广阔,众多租赁公司积极布局汽车金融,此外还有部分公司未获得银监会批准的汽车金融公司牌照,因此申请租赁牌照,从而通过租赁的形式开展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因此,我们单独对汽车金融市场容量进行测算。
汽车金融渗透率相对较低,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渐受关注。根据罗兰贝格与建元资本《2017 中国汽车金融报告》,2015年时,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汽车消费金融的平均渗透率就已在70%以上,其中英国、美国、德国汽车金融渗透率更分别高达90%、86%、75%。然而,2014-2016年中国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仅分别为20%、35%、38.6%,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传统的汽车金融公司、银行外,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汽车金融,如易鑫新车、优信金融、毛豆新车等,首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足够大,未来将迎来汽车金融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
2017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约1.6万亿,预计2022年达到2.7万亿。我们对汽车金融市场单独进行市场容量测算:根据罗兰贝格与建元资本《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2016年中国新车消费金融市场渗透率为38.2%,二手车消费金融市场渗透率为15%-20%,我们给予新车市场渗透率每年1%的增速,给予2016年二手车消费金融15%的渗透率,之后按照每年增加2%的增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汽车金融市场容量(包括新车和二手车)将接近2.7万亿。
推荐 :2018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年会
主题:重构消费金融价值 助力消费健康升级
时间:2018年8月24日
地点:北京
活动形式:主题大会 颁奖典礼 年鉴发布 圆桌论坛 资源对接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将如何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该如何决战下半场?为了更好的解读2018消费金融市场,促进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和成长,大型金融杂志、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联盟等拟举办2018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年会暨《中国消费金融年鉴(2018)》发布,轻金融将作为支持媒体参与。
本届年会将邀请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席张燕玲,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商务部、财政部、银监会等相关领导,各大银行信用卡部/零售部/供应链金融部等部门领导,消费金融企业,核心企业,央企财务公司、新零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B2B、B2C企业,各消费金融生态相关服务机构等。
会议议程
“金消奖”奖项
参会/赞助/展示合作:
请联系李女士:1312685485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