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记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为什么大家在分别时要说)
“依依不舍”是一个成语,常用在分别的时候,表示依恋,舍不得离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说依依不舍,为什么要用“依依”来形容“不舍”?依依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追根溯源,咬文嚼字,接下来我们就来嚼一嚼“依依”二字。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相必大家都知道,都熟悉。不错,依依不舍的典故就是出自于《诗经》的《小雅·采薇》,其原文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莫知我哀!”这句诗里除了“依依”,还有“迟迟”,都是流传后世的词语,两个都是叠词,非常优美,耐人寻味。《小雅·采薇》讲述的是主人公因为战争,被迫离乡奔赴前线,直到战事完后回家,整段时间里的心里状态和感慨,在阳春三月杨柳依依的时候离开家乡,于寒冬腊月雨雪霏霏的时候回家的。文中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非常生动细致,譬如,年轻的主人公由于没有结婚所以在战争期间就特别担心能不能娶到媳妇,天天盼回家,盼停战,满腹牢骚,度日如年。在他眼里,战马战车、将军士兵、行军装备行囊都提不起他的丝毫兴趣,只有回家才是最有意义的。但是当他回家时已是雪花漫天,且他载渴载饥,忧伤感慨。《采薇》深刻反映了普通百姓热爱生活、热爱和平、厌烦战争的愿望,是一部追求美和善的朴实而优美的文章。《采薇》在整部《诗经》中也是很出名的篇章,细细品味,别有一番味道。
依依本是指枝叶随风摇摆的样子,而后来几乎成了杨柳的专用形容词。最关键的是“柳”与“留”谐音,故杨柳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送别友人的象征。折柳惜别,灞桥辞故,再加上一抹残照,西风万里,真的是一幅特伤感的画面。柳树一般长在河边,河边有水,水会流动,流水表征的一种伤逝之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特别增强了感染力。灞桥位于西安市城东,它俨然成了一座颇有象征意义的桥,而“灞桥风雪”更是一道特别的风景。身临灞桥,感受历史,让历史与现在重合,昔日幕幕浮光掠影,那种穿越千年的沧桑之感扑面而来,是沉淀的文化,是张扬的情怀,更是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思绪。看着河边杨柳轻拂,我们似乎就看到了在安静的柳枝下,有一对恋人或者朋友,正在依依惜别。他们彼此相视,知道彼此内心的不舍,却沉默不语,说出来又能改变什么了,徒增伤感罢了。我想到了仓央嘉措的一句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的,别倾城,一别倾城,一别恐怕就是一辈子。
《诗经》是一部了不起的国学经典,它里面的很多诗句成了流传千古的佳句。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茶余饭后,闲来无事,可以捧在手心,好好研读一下,不需要收钱,不需要会员。不但能陶冶情操,还能学到一些新东西,不亦说乎?《诗经》文字优美婉约,不少词语适合给女孩取名字,比如“依依”,“采薇”,“蒹葭”等等,至于给男孩取名字,就得求之于《离骚》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