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电影能把人看哭的爱情片(再没有一部爱情片能这样击倒我)
第一次看《情书》是什么时候?
——高一。
《情书》感动你的原因?
——纯真而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情。
哪一幕或是哪一段情节令你最无法忘怀?
——藤井树在图书馆中寻找借书卡上的名字那一段,因为我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如果能与片中人物对话,你会选谁?想说些什么呢?
——向渡边博子说:“没有说出口的,才是最美的感情。”
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开启了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情书》之所以好看,因为它讲偶然、巧合、初恋、和错过。
它像是易碎的玻璃,晶莹剔透,折射出漂亮的光线。
但同时,却又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而所谓的超经典,来自于它永远不会被时间所淘汰。
不管是中年人重返影院,还是曾经的文青向经典致敬。
《情书》虽然没有现在纯爱电影的曲折或奇幻,或是像童话故事让观众仿佛成为电影的公主。
但是暗恋、同名同姓、失去、遗忘、青春、思念。
种种被电影包裹的爱恋,反而是现在的爱情电影达不到的境界。
时隔20余年,这是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情书》。
物是人非,是我最大的感受。
尽管没有老泪纵横,尽管中山美穗和酒井美纪也都老了。
但还是有种情怀,就像《挪威的森林》里的木月一样,永远封存在了18岁的年纪。
若真要说有什么关联,大抵是那逆光的青绿色时代,跋涉过一整条光年的隧道,被光所意味的时间本身给削薄,而终于永恒地倾斜远去了。
彩云易散琉璃脆,水仙已乘鲤鱼去。
……
我还记得我看《情书》的那个暑假,是和她前往旅途的绿皮火车上。
老旧的鱼肚白线的复兴号列车,车厢里铁锈与金属的气味,蓝色绒布坐椅的触感,那绒布滑过指纹摸起来有一种竖立的感觉。
还有那车厢轨道摇晃时,整个身体都拧得出水来的哀伤,有时几乎让我想哭。
是在告别一段情感?还是告别一种关于抒情的颜色?
我天真地以为第二遍看《情书》会给我这些答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东坡千百年前,给亡妻的悼亡词,无法忘怀。
即使历经十载,悲哀依然存在,未能冲淡。
遗憾之所以令人抱憾,往往是因为超越了时间、空间的概念。
岩井俊二一封抒情的《情书》,亦是如此。
在《情书》 之中,每个角色都在追寻一段不再复回的爱。
戏如人生,人生有很多种爱。《情书》说爱,是一种无法得到的爱……
《情书》的爱,不像偶像剧中从壁咚、卷袖口、摸头杀等让女主角小鹿乱跳的戏码。
而是一段若有似无的爱恋,带出青春毫无杂质的色彩。
有一种浪漫,也并不是男主角在大街上狂奔,对着喜欢的女生说“我喜欢你”。
而是以最幼稚、耍帅的方式,将喜欢藏在有可能被发现的背面。
虽然同样是多角恋,但是《情书》的作法更为内敛,甚至等同于纯爱。
岩井俊二曾表示:
一般人以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两者互无关系。但是在某个时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会发现过去与现在的连带关系,反过来影响了现在的自己。
所以《情书》倾尽了岩井俊二超凡的功力。
如果是换做别的导演来拍,这种言情的偶像题材,可能会变成很空洞狗血的烂片。
但岩井俊二就是有办法让观众接受女主角写信给死去未婚夫,以及男女同名同姓的这种芭乐情节,进而还能提炼出动人的泪目力道。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渡边博子躺在雪地上,摒住呼吸,有如死去一般。
数秒之后她才猛吐一口气开始呼吸,然后起身拍拍身上的雪,往山下走去。
这种对死亡,对死去之人的迷恋与追忆,占据了电影大半的份量。
唯美雪景,无数雪花场景冰封而成的电影,象征了停滞、封存。
迷雾的格调、倾斜的画面、取景、光暗以及场面调度的配合。
让观众看到一个充满光芒而又带灰暗的矛盾人间。
那镜头里的观景窗里看到的是什么?
是小樽市上整条斜坡的积雪,女藤井树与博子擦肩而过的街景。
在一个停煞的瞬间里,很快地被晨间上班的人潮所淹没。
电影荧幕里的藤井伸长了脖子,在人群里探找声音的来源。
而渡边博子看到了那长相与自己貌似的女子。
她们之间,隔着一整条马路的人群,那会是时间谜题的一种暗示吗?
抑或者是年轻的柏原崇在图书室里靠窗的侧脸,被逆光的晃亮给涤荡开来。
如果这部片的呈现的季节是在夏天,那么,《情书》肯定让人无法投入那道寂寞的恋爱光影。
就是因为在冬天,在雪国,体温格外需要另一个人的拥抱。
岩井俊二拍出了属于寒冷气温才得以纯粹的爱情。
冷,让一个人寂寞,也让一个人更理性地思考爱情。
因此北海道小樽在这部片底下变成了一个恋爱城市。
这次重看让我记忆深刻的两个画面:
其一是女藤井树从图书馆的柜台抬头一瞧,望见男藤井树站在窗边看书。
突然一阵风吹起了窗帘,就在窗帘的摆动中男藤井树的身影突然消失不见。
镜头切到女藤井树的眼神,然后再切回去时,男藤井树又再度出现在她身后。
这段超现实画面暗示了女藤井树萌生的情意,却也同时预言了男藤井树未来的死亡。
另一段则是在电影尾声,回忆男、女藤井树的最后一次见面。
男藤井树拿着《追忆似水年华》来找女藤井树。
她见着他笨拙的表情,突然笑了起来,那好像是女孩突然变成女人的笑容。
这美好而奇妙的一刻,却是两人最后的道别。
也是留在藤井树脑海中关于初恋的最后画面。
这个故事中的角色,都在追寻着他们得不到的爱情。
《情书》乍看是一部爱情电影,其中心却环绕在“回忆”上。
不管是爷爷对老房子的固执、女藤井树对医院和学校的回忆、博子走不出男藤井树死去的回忆……
都让爱情之于青春多了一份温暖的感觉。
这不只是拍给女性观众,环视影院,观看《情书》的男性绝不只是为了看中山美穗。
岩井俊二曾表示:
“每个人从脸上其实就可以看得出一个人的个性。基本上在选角的时候,我会去寻找跟角色特质相像的,而不是去找一个人来演角色,那样不会自然。”
《情书》找来新人演员带出高中时期的青涩,颜值或许也是考量之一。
而中山美穗和丰川悦司则是在当时知名度极高的演技派。
20年前的选角,放到现在来看依旧是不二之选。
岩田刚典、福士苍汰、山崎贤人、桐谷美玲、有村架纯、土屋太凤都是如此。
当年这部片捧红了柏原崇。
那幕在图书馆窗户旁,风轻舞飞扬地抚过窗帘,透光的布帘在柏原崇脸上飘动着光影,那幕场景几乎让少女痴狂。
片中中山美穗刻意演了两个相同模样的角色。
片尾让两人相遇的戏码拍得极其宿命感。
爱情走遍大江南北,最终眷恋的身影却几乎雷同。
《情书》里有着太多人相似的经历与说不出口的爱恋。
那些专属于男孩们对心仪女孩的恶作剧,害怕同学取笑相互喜欢的起哄片刻,但内心渴望着与对方独处的时分。
片尾那段转脚踏车踏板的灯光互看考卷的天黑时分,不就是两个藤井树的最浪漫吉光片羽吗!
于是,跟随着那已经逝去的筱田升的摄影机之眼。
多年以后重看《情书》,便有了一种哀矜的颜色。
影片里有一个从未存在的角色——男藤井树。
男藤井树登山意外身亡,三周年的忌日,唯独渡边博子,他的爱人,仍旧还念念不忘。
当全世界都告诉博子,要放手要有新开始,博子反其道而行,寄出一封至情人旧居的信。
展开了,属于自己唯一面对、治疗的旅途。
“藤井树,你最近好吗?”
同名同姓的女生收信,一笔一划,从未谋面,文句编织浪漫交流。
博子最初想像,天国的情人回信,得知真相,男友携她到小樽故居,尝试让她看见其人,面对现实。
“有缘无份”是《情书》反复强调的主题。
身影交错,博子和藤井树两次擦身而过;
藤井树骑单车,博子叫唤,淹没在人群之中,唯美浪漫的回首,象征了两人不断忆记昔日。
博子在藤井树家门前,写下解释,投递,说明自己因何写信,又为什么到访。
偏偏,删去藤井树逝世的真相,内心一再否认事实。
不存在的地址,不存在的人,仿似展开未来的束缚。
男藤井树和女藤井树,同名同姓,三年级同班同学。
博子和女藤井树,样貌相似,像分灵体的二重身。
名字、样貌构成张力,藤井树重述学校故事。
就像,博子透过她,再次接触青涩的情人一样。
另一边,女藤井树有自己的人生,其父早亡。
永无休止的感冒,连系父亲因肺炎而死。
每一声咳嗽,都代表了她,亦是对以往跟父亲相处时光的无法忘却。
劝她小心身体,强迫她到医院看病,都没有任何效用。
她们进入过去的回忆,中学同名同姓的尴尬。
藤井树被同学玩弄,戏耍两人,形成隔膜,几乎都是很不好的回忆。
明灯打亮,聚焦两人的特写。
暗恋情愫,观众都感受到,男生对女孩欲言又止之爱恋。
图书馆的相处,写上无数藤井树的借书卡。
不难想像,博子的爱情故事,也一样浪漫。
博子和秋叶茂,博子与死去的藤井树,少年藤井树对藤井树的暗恋,多重情爱关系。
过去愈是动人,如今愈是迫切,真挚地痛苦,因而动人。
她们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一个男孩子,将两人的命运紧密地包在一起。
她们像是爱情的两面,一个深爱着她、一个深爱着他。
她们都错过了,但是,她们也同时拥有了一切。
一个短暂拥有着深爱的人,终于可以走出对亡人的思念;
一个无法忘怀父亲过世阴影的人,透过书信往返,发现学生时代错过的爱情。
这样纯真美好,而有了活着的勇气与力量。
女藤井树经由旧校老师,得知藤井树逝世真相。
死讯之震撼,穿透封存父死的冰块,她不久感冒恶化倒地。
镜头一转,博子和情人登山,坦承过去美好。
日出之时,博子遥望藤井树身亡的山头,高叫:你好吗?我很好。
“我很好。你好吗?”藤井树在病床昏睡中一样呼唤着相同词语。
是对藤井树,也是对父亲。
原来,过去不只是束缚,乃是和现在、未来互动。
回忆昔日,重新叙述,像锁链般影响当下。
旷野雪山的回音,我们很好,也都希望彼此更好。
博子把信件寄回,这一切的回忆,终究不是她的。
藤井树不再感冒,学会接受与放下。
才发现最后一次会面时,少年托她还《追忆似水年华》。
借书卡背后,是一笔一划的深情,描绘出女孩的肖像。
几乎都是很不好的回忆,但却是最美的青春印记。
藤井树暗恋的故事,揪心唯美,又多么幸福。
最后没寄出的信,皆因这是恍若初见,这是属于自己的私密情书。
电影里有一幕,是秋叶茂与博子来到了藤井树中学时代的家。
那其实是一个早已消失的房子,因为那房子早已在一次政府的开道计划下变成了国道。
电影荧幕里的秋叶茂对着空无的道路模拟出一扇门,一道墙壁。
轻声且不乏促狭地说:打扰了。
当博子来到了藤井死去的那座山谷。
在山间小屋的夜晚,与故友谈起了藤井生前的回忆。
她哭着说:他死了我还去墓前烦他,请他给我再多一点。
再多一点回忆,再多一点我所不知道的他,再多一点我所遗漏的时间……
如同那明知没有回音,却仍要朝向山谷处投递的一句:“你好吗?我很好。”
藤井树在图书馆所借的最后一本书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藤井山难时所唱的最后一首歌是松田圣子的《青色珊瑚礁》。
书中的一句话“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也成了《情书》之于回忆和青春最大的注解。
啊,我的爱已南风而去,我乘着蓝色的风奔向珊瑚礁。每当和你再次相见,就会忘记一切。
明明不喜欢松田圣子的藤井树,却在死前哼着这首歌。
虽然是一首轻快的歌曲,但是歌词却像是藤井树的心境——对于未婚妻博子的爱。
即便未婚妻长得像初恋情人,但是对藤井树来说,外表只是一见钟情的爱情开端罢了。
《情书》各个角色走到最后,都找到了人生的出口。
青春回忆的美好抚平了各人的伤痛,一路走来纵使遗憾与不甘。
旧日的记忆不用刻意去放下,离去的人亦不用刻意放手。
人生、回忆与爱情,只需为自己留下一丝甜蜜。
那份旧日甜蜜的爱自会超越时间与空间,成为人生前进的动力。
“回忆逝去的青春”成了本片的代名词。
但是对于现在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仍在青春当中。
纯爱电影似乎默默和漫画、小说真人化电影画上等号。
当年的酒井美纪、柏原崇早已淡出荧幕。
丰川悦司、中山美穗也到了后辈尊敬爱戴的年纪。
即便纯爱电影在日本至今屹立不摇,也是新生代演员展现人气的机会。
而20年前的纯爱也和现代大相径庭,年轻人的爱情观也有所改变。
但也因为如此,比起中年人回忆青春岁月,《情书》才是现在的年轻人必看的作品。
不单单只是因为经典,而是《情书》之于现代纯爱电影所告诉年轻人的事。
写到这里,不太知道该怎么收尾,索性就此打住吧。
看着20年前的两位藤井树故事,看到最后一幕借书卡上的画像,我们的少男少女恋爱梦全回来了。
——END——
感谢本文特约作者/Mrs.Lee小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