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读音变化规定(汉字读音变与不变之争)

采写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据界面新闻日前报道,小学语文课上的字词拼音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发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改正的错误读音,现在却被“官方”认证,变成了现行的规范读法,但事实上这是一则乌龙新闻。《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向多家媒体回应称,网友们热议的“拼音改动”并未正式发布,大部分内容源自《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而这份文件至今尚未正式过审、发布。

2015年9月10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公布,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正在审阅研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不折腾”成为委员们一致认可的原则,大众的语言习惯、白读受到了委员的重视和尊重。2019年1月10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发布《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9年工作要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作为重要的普通话语音标准,列入了2019年的工作要点,计划在2019年内正式发布。虽最终稿还未出炉,关于汉字读音的争议已经出现,汉字的读音应当改变吗?如果要改变的话,是应当将之标准化,还是按约定俗成做出更改?

汉字读音变化规定(汉字读音变与不变之争)(1)

改读音是正常需要还是迁就错误?

一部分学者和专家认为,汉字读音因时而变是很正常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王晖在《环球时报》的文章中表示,“以时音(当代的普通话语音)教学,便于学习和交流,也是历代的做法。古音构拟并不等于实际读音(古人未留存音档),穿越漫长历史时空的语音并非一成不变。”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苏哲伦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时,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表示,读音更改对于上海地区的高考影响不大,因为上海高考语文科目不测试汉字读音。同时他也认为,“正在使用的词,未必不是迁就大多数人习惯的结果。比如‘叶公好龙’本应读成‘叶(shè)公好龙’,但今天的辞典注音就是(yè)。我们今天公认的一些所谓‘古音’其实不一定是对的,比如‘吐蕃’读fān还是bō依然有争议。”

苏哲伦说,“我认为对于古诗文中才会用到的字,读音可以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古音’,毕竟‘一骑(qí)红尘’破坏了平仄规矩,‘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破坏了押韵。”至于日常用语,他认为在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读音修正,“有些字在新时代有了新意思和惯用的新读音,倒是可以尽快收入字典。比如‘怼’字本来读第四声,表示‘怨恨’,但现在大家都读第三声,而且(这个字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汉字读音变化规定(汉字读音变与不变之争)(2)

部分学者和作家并不赞成修改发音,有质疑者认为,(语音的)约定俗成,至少要经过百年千年的时间,今天改,明天改,这是俗成吗?还有学者质疑读音的标准化没什么意义,依照正音读是有文化,读错也没有什么关系,朱自清日记里懊恼自己读错字的情况也不止一两回。

在今天“古音”还是必要的吗?

在一篇题为《这些汉字需要改变读音吗》的文章里,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前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史杰鹏也从古文与现代白话文音节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些汉字读音的分化虽然是约定俗成的、合理的,却没有必要继续保留,因为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变读有助于分别词义,而现代白话文以双音节为主,本身已经很好分辨。史杰鹏举例说,“比如‘视其骑’这三个字构成一个简短句子,其中的骑字,读成qí,意思就是‘看他骑马(的动作)’,如果读为jì,意思就是‘看他的马’或者‘看他的骑兵’,很好分别。但我们现在都说白话文,以双音节为主,一般会直接说‘看到他骑马’或者‘看到他的骑兵’。”

因此,没有必要通过读音来分别语义,普通教育中也可以删除一字多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史专业的大学生不需要知道一字多读,他补充道,对于文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懂这些知识,还需要懂更深的古音知识。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参与《审音表》研制工作的课题组成员孟蓬生,在一篇2016年原载于《光明日报》的文章中称,人们所说的一些古音并不是真正的古音而是叶(xié)韵,指的是诗歌和韵文中为了押韵和上口临时改的字音,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作xiá,就属于叶韵,而真正的古音对于现代人也没有约束力,中小学工具书和教科书原则上也不应当标注所谓的真正“古音”。至于一些古代有别义作用的读音,比如作动词的“骑(qí)马”,与作动词与量词的“一骑(jì)红尘妃子笑”,因为现代词义已经发生了合并,所以也不必区分。

汉字读音变化规定(汉字读音变与不变之争)(3)

来自南京市某小学的资深语文教师张丽(化名)对界面文化表示,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实(此次可能修改的)大多数字的读音都不会遇到,除了“骑”字,“去掉jì的读音并不好,‘一骑红尘妃子笑’变成qí,读起来真是太好笑了,学生也会觉得莫名其妙,因此对教学会有一点影响。”在她看来,改字音的依据似乎是把平时读错的字就将就一下,“大家反正都读错了,干脆就把错的当成正确的吧!错着错着就成对的啦!”据张丽透露,教室平时在小学语文课上也会偶尔讲一下古音读法,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在这首诗里原来应当怎么读,她认为适当给孩子渗透一些古音读法是必要的。

南北读音之争与吃亏的南方作家

汉字读音之争,也涉及到方言的问题,比如2018年的《北晚人文》就曾讨论过“粳米”一词的两种读法(jīng/gěng)。文章写到,2011年,水稻专家张启发对学生说,“粳”字读gěng延续了千年,读jīng没有依据,然而无论是《新华字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都只有jīng一个读音。这篇文章也提到,在除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以外的北方官话里,不少地区都把“粳”读作gěng。也就是说,gěng与jīng的读法分歧可以说是一场南北读音之争,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方读法占了上风。

汉字读音变化规定(汉字读音变与不变之争)(4)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汉字的南北之争?界面文化曾就南北语音的冲突问题采访了史杰鹏,对此他回应说:“(南北方言的冲突)很普遍,比如对于作家来说,南方人是很吃亏的。因为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地域都是北方方言区,南方的很多词汇没有相应的汉字去记录。实际上可能并不是没有相应的汉字去记录,而是现在的汉字的读音都折合成了普通话的读音,导致在记录南方方言时,你觉得那些汉字没法用。实际上,那些汉字原先的发音丰富多彩,是一样可以记录南方词汇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南方汉语,他没法用汉字表达。就算勉强表达了,不但北方人看不懂,甚至广大南方地区的人也看不懂,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看汉字记录普通话。”

史杰鹏认为,“比如第三人称代词的‘他’这个词,南方方言一般读为jie或者kei(非国际音标宽式记音),这个字在古汉语或者古典诗歌中,一般用‘渠’这个汉字来记录。但‘渠’这个字的普通话读音已经读为qú,所以南方人看到这个汉字,也不会知道它本来是可以用来记录第三人称代词‘渠’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所以,在写作方面,南方作家是很吃亏的,那些活灵活现的词汇,他没法诉诸笔墨。”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