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

作者:王永平

本文来自公众号:燕园1981卌年回眸 《晦节: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1)

晦日,又称“晦节”,是一个久已为人们所遗忘的古老传统节日。农历每月有大、小月,俗称大、小尽,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日,晦日则为“月尽”,即每月的最后一天。《说文解字》曰:“晦,月尽也。”正月的最后一天作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晦日,特别受到古人的重视,称为“初晦”,设为节日。

一、时俗重初晦

“晦”,有昏暗不明之意。农历每月月末月亮隐没不显,故称“晦日”。《释名·释天》曰:“晦,月尽之名也。晦,灰也,火死为灰,月光尽似之也。”《幼学琼林·岁时》也曰:“月光都尽谓之晦。”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历法中就形成了以月相变化来记时的固定模式,这就是晦、朔、弦、望观念的出现。《左传·成公十六年》载:“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西晋杜预注曰:“晦,月终。”唐人孔颖达疏曰:“晦是月终。”可见晦日就是指每月的最后一天。这时的晦日已经开始出现禁忌,白居易《白氏六贴》曰:“阵(古通‘陈’)不违晦,以犯天忌,故战车避晦日也。”今人杨伯峻也认为:“此日为月终,古代迷信,月终不宜布阵作战。”

魏晋时,围绕着晦日开始出现一些传说。如传说中象征祥瑞的一种仙草“蓂荚”,月初生,月晦落尽。据《帝王世纪》载:“尧时,有草夹阶而生,每月朔生一荚,月半则生十五荚。自十六日一荚落,至月晦而尽彫。月小尽则余一荚,厌而不落。尧视之为历。唯盛德之君,应和气而生,以为瑞草,名曰蓂荚,一名历荚,一名仙茆。”这种仙草从每月初一至十五,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这个传说在后世的影响很大,后代诗人题咏晦日的诗作多引此典故。又如东晋时人卢喜《安天论》说:“俗传月中仙桂树,月初则生,月晦则尽也。”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月桂”,后亦借指月亮。

正月晦日为节大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卷1中说:“月晦之初年,时俗以为节。”隋朝人杜公瞻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每月皆有弦、望、晦、朔,以正月为初年,时俗重以为节也。”晦日为节,逐渐发展出聚饮、泛舟、湔裳、送穷之俗,寄托了古人祛邪、避灾、祈福等美好愿望。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2)

晦日聚饮、泛舟之俗,在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岁时记》载:“元日至于月晦,并为酺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看来至晚从南朝开始,正月里从元日到晦日,就有聚饮、划船或到水边宴乐的习俗。

北朝也有此俗,但主要是在晦日进行。《魏书·裴粲传》载:“前废帝初,征为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复为中书令。后正月晦,帝出临洛滨,粲起于御前再拜曰:‘今年还节美,圣驾出游,臣幸参陪从,豫奉燕乐,不胜忻戴,敢上寿酒。’”同书《尔朱世隆传》也载:“此年正月晦日,令、仆并不上省,西门不开。忽有河内太守田怗家奴告省门亭长云:‘今旦为令王借车牛一乘,终日于洛滨游观。至晚,王还省,将军出东掖门,始觉车上无褥,请为记识。’时世隆封王,故呼为令王。亭长以令、仆不上,西门不开,无车入省,兼无车迹……具以此对。世隆怅然,意以为恶。未几见诛。”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北魏末年,时为前废帝普泰二年(532年)正月晦日。此后,北齐延袭北魏旧俗,著于礼典,据《隋书·礼仪志》载:“后齐,正月晦日,中书舍人奏祓除。”又曰:“后齐……正晦泛舟,则皇帝乘舆,鼓吹至行殿。升御坐,乘版舆,以与王公登舟,置酒。非预泛者,坐于便幕。”北齐宫中的此项制度,正是民间习俗的礼仪化。

魏齐时士人卢元明、魏收分别作有《晦日泛舟应诏》诗,描写的都是晦日应诏陪皇帝划船游宴的情景。卢诗曰:“轻灰吹上管,落蓂飘下蒂。迟迟春色华,晼晼年光丽。”诗中提到的“落蓂”就是引用的典故。魏诗曰:“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泛舟宴游时,还有音乐歌舞表演,助兴君臣娱乐。所以隋朝人杜台卿《玉烛宝典》卷1说:“近代晦日,则驾出泛舟。”此近代就是指魏齐而言。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3)

民间还有晦日湔裳祓除之俗。《玉烛宝典》又说:“元日至于月晦,民前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于水湄,以为度厄。”自注曰:“今世唯晦日临河,解除妇女或湔裙也。”“湔裳”或“湔裙”,是一种妇女于水边洗衣、以避灾祸、平安度过灾难的祓除仪式。古人认为在特定的日子,“临河解除”或“湔裳”可以驱邪除厄,据《西京杂记》卷3《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事》云:“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可见在汉初宫中就有在正月上旬的辰日(或曰“良辰”)在池边洗涤驱邪的习俗。《北齐书·窦泰传》又载:“初,泰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湔裙,产子必易。’便向水所。忽见一人,曰:‘当生贵子,可徙而南。’泰母从之。俄而生泰。”这是讲妇女难产可以通过“渡河湔裙”袚除灾难。可见晦日湔裳是一种祓除解厄巫术仪式。

此外,晦日还形成了一些占卜、农事风俗。如“占谷价”,据《杂五行书》曰:“正月晦日,风雨,主谷贵。”又如稼接果树、种冬瓜,《治生要术》载:“正月晦日,日未出时,以斧班駮锥斫枣李树,则子繁而不落,谓之‘稼树’。”《齐民要术》也载:“正月晦日,倚墙区种冬瓜,区圆二寸,深五寸,著粪种之。苗生,以柴引上墙。每日午后浇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13《正月晦》引)这些风俗都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二、欢娱属晦节

唐代非常重视晦节,朝廷下令规定了正月晦日的休假制度。据《唐六典》卷2吏部郎中条有“内外官吏假宁之节”曰:正月晦日,“给休假一日”。白居易《春寝》诗曰:“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刘长卿《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诗也曰:“月晦逢休澣,年光逐夜移。”都讲到了唐代的晦节休假,说明晦日已经成为国家正式承认的节日。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4)

晦日祝节的主要活动仍为外出泛舟宴乐。都城长安的昆明池是唐室君臣寻欢作乐的胜地。唐人武平一《景龙文馆记》卷2记载了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正月晦日的一次大型宴集活动:

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进,唯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飞墜,竞取而观,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凋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涉健举。”沈乃伏,不敢复争。

这次晦日宴集,群臣毕至,仅应制赋诗者就多达百余人,以《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为题,其中沈佺期诗云: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遗(或作“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绮绕,堤柳幔中(或作“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流宴镐杯。

微臣彫朽质,羞睹豫章材。

宋之问诗曰:

春豫灵池近(或作“会”),沧波帐殿开。

舟陵(或作“凌”)石鲸度,查(或作“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浩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李乂诗曰: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树杞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苏頲诗曰:

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

豫游光后圣,征战罢前规。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

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

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

这次晦日泛舟、宴集赋诗活动,盛况空前,中宗钦点上官婉儿为诗评人,最后评出沈佺期与宋之问的诗作不相上下,其中宋诗又略胜一筹,尤其是其“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句,一致受到人们的赞赏与传诵。

第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晦节,唐中宗又率群臣在长安近郊的浐水泛舟、饮宴、赋诗,以《晦日侍宴浐水应制》为题,其中宗楚客诗曰:

御辇出明光,乘流(或作“舟”)泛羽觞。

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

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沈佺期诗曰:

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

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

苑蝶飞殊懒,宫莺啭不疏。

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张说诗曰:

千行发御柳,一叶下仙筇。

青浦宸游至,朱城佳气浓。

云霞交暮色,草树喜春容。

蔼蔼天旗转,清笳入九重。

唐中宗时举行的这两次大型晦节宴游活动,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客观上推动了晦节民俗活动的开展。

唐代有许多题咏晦节的诗作。如杜审言《晦日宴游》诗曰:

月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

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半日斜。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这首诗描写了晦日这天,人们蜂拥到水边,搭起帐篷,歌舞宴乐,欢度晦节的热闹情形。

杜甫《陪王阆州晦日泛舟》诗曰:

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

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

诗人陪阆州刺史晦日泛舟,只见江边金沙细软,芳草连天,蝴蝶翻飞,鸳鸯戏水,乱花迷眼,香风扑面,好一派晦节春日宴游图!

王维《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诗曰:

冬中余雪在,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山川好天气。

雕胡先晨炊,庖脍亦后至。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正月的残雪尽管还没有消尽,但春日的和风已经送来好天气。诗人到城南韦姓贵戚家游春赏景,品尝美食,不觉陶醉于山水之间。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5)

宋之问《桂州陪都督晦日宴逍遥楼》诗曰:“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岭南晦节春来早,正是登高远望的好时节。岑参《晦日陪侍御泛舟北池得寒字》曰:“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晦节之时,春池水满,碧波荡漾,和风送暖,正是临水欢宴的好日子。顾况《春和》诗曰:“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江南本来就是繁华胜地,晦节都处都能听到歌舞之声,甚至连军中都增添了更多的欢乐。释皎然《晦日陪颜使君白濒洲集东字》诗曰:“时晦佳期促,高歌听未终。”皎然虽然身为僧人,但晦日在他眼中也是佳节,陪使君欣赏优美的歌声,简直就是百听不厌。

东都洛阳有著名的私家园林高氏林亭,文人雅士们曾于晦日反复聚饮于此。据《全唐诗》卷72高正臣《晦日置酒林亭》及《晦日重宴》诗注可知,首宴有21人参加,陈子昻为之作序;重宴9人,周彦晖为之作序。其中高正臣诗曰:“正月符嘉节,三春玩物华。”解琬诗曰:“欢娱属晦节,酩酊未还家。”朗余令诗曰“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化。”长孙正隐诗曰:“晦晚属烟霞,遨游重岁华。”周思钧诗曰:“早春惊柳穟,初晦掩蓂华。”此外,见于记载的还有崔知贤、韩仲宣、周彦昭、高球、弓嗣初、高瑾、王茂时、徐皓、高绍、陈嘉言、高峤、刘友贤、张锡、王勔等士人都留有诗作,这些诗从各个角度全景式地展现了晦节春游、泛舟、聚饮、赋诗的欢乐热闹场景。

由于晦日在唐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节日,所以唐德宗在贞元四年(788年)九月曾下诏赐百官钱以资宴乐,据《旧唐书·德宗纪》载:

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为乐……永为常式。

朝廷将晦日与上巳、重阳并列为三大游乐节日,向文武百官赐钱,鼓励宴游,并设为常制,可见对晦节的重要程度。

此外,朝廷还在晦日赏赐大臣具有节日特色的美食,据《唐六典》卷4礼部膳部郎中条载“节日食料”为:“晦日,膏糜。”这是一种上浮油脂的白粥。据晋人干宝《搜神记》卷4《蚕神》载:“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举手招成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亦记其事,作“白膏粥”。可见“膏糜”本为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用以祭祀蚕神的,到唐代则成为晦节的特色美食。

唐代晦节仍有湔衣祓禊活动。祓禊,即除去凶咎及污垢的仪式,多在水边举行。当时长安城南的曲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据宋人程大昌《雍录》卷6载:

唐曲江……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即此祓禊,帟幕云布,车马填塞,词人乐饮歌诗。

李端《晦日与苗员外发同游曲江》诗就说:“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韦应物《月晦忆去年与亲友曲水游宴》诗也曰:“晦赏念前岁,京国结良俦。骑出宣平里,饮对曲池流。”可见曲江是唐人晦节宴集的常选胜地。

虽然节日祓禊仪式还在保存着,但却在逐渐淡化,而游宴娱乐的内容却不断丰富。张说《晦日》诗曰:“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晦日尚属早春,但在江边洗衣袚除的妇女俨然已成为诗人眼中的一道美丽风景。严维《晦日夜游》诗云:“晦日湔裾俗,春楼置酒时。”晦日湔裳、春楼置酒,都是古人过晦节时的约定俗成之举,反映了一种消灾度厄的良好愿望。道教认为人有灾难,可以通过禳除逃过,谓之“度厄”。《神仙传》就讲:“按《九宫》及《三五经》及《元辰经》云:人生各有厄会,到其时,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变,则可以延年度厄。今世有道者,亦多如此。”《九宫经》《三五经》《元辰经》都是道教早期经典。这里讲得易名度厄与湔裳度厄都是禳除的一些不同手段而已。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6)

晦日最具有特色的一个重要习俗是送穷。据《岁时记》载:“晦日,送穷。”杜注曰:

按《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廋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

大文豪韩愈作有《送穷文》,其下有注曰:

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又唐《四时宝鉴》云:“高阳氏子,好衣弊食麋,正月晦巷死。世作麋,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

《文宗备问》见于《新唐书·艺文志》,作“《文宗朝备问》一卷”,今已亡佚;《四时宝鉴》,为唐人所撰写的有关岁时著作,也已亡佚。但据此可知,“穷鬼”相传是颛顼高阳氏之子,由于他死在正月晦日,所以就形成了“送穷”习俗。韩文曰:

元和六年(811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粻;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彍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由此可知,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拜祭时还要口中念念有词。经过一番祭奠仪式后烧掉车船,表示送走了“穷鬼”。该文虽是戏谑之语,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送穷风俗。据考证汉代已有“贫鬼”之说(见西汉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只是当时似乎还没有形成诸如后世那样固定的“晦日送穷”习俗。有人还注意到韩文是模仿汉代扬雄的《逐贫赋》而作,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15就说:“韩文公《送穷文》……拟扬子云《逐贫赋》……唐宣宗时,有文士王振自称‘紫逻山人’,有《送穷辞》一篇,引韩吏部为说,其文意亦工。”可见扬文应是最早的“送穷文”,韩文虽是拟作,不过韩文一出,对后世的影响却更大、更深远,继作者不绝如缕。

其后,段成式也作有《送穷文》曰:

予大中八年(854年)作《留穷词》,词人谓予辞反之胜也。至十三年,客汉上,复作《送穷祝》。是年正之晦,童稚戏为送穷船。判筒而槽,比箨而闾。细泉缠幅楮,饰木偶。家督被酒,请禳穷,将酹地歌舞,予谓穷曰……

这段文字可与韩文互为印证,送穷时也要作“送穷船”,作偶人以像“穷鬼”,以酒酹地拜祭,口念诅词,歌舞禳穷。看来送穷仪式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

唐人有很多描写晦日送穷的诗作,如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曰:“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诗人访友时,恰好观摩了以“扫除”来送穷鬼的仪式。姚合还专门作有《晦日送穷》诗三首曰: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

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

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沥酒送穷,即洒酒于地,表达祝愿或起誓。诗人感慨:每年到正月晦日,千家万户都要到街巷中去洒酒祭拜,没有不送穷的。但是年年送穷穷不去,穷鬼总是缠身,送也送不走,只是年年白白地相送。

唐代还出现了以“送穷”为题材的美术作品,这就是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画家陈惟岳创作的一幅《送穷图》,据北宋董逌《广川画跋》卷3描述,其画面为:“其画穷女,形露溾涹,作跉仃态,束刍人立,曳薪船行,缆引革少鞄,颿系栙䉶,裹以牵纟虎,荐之醭酉䓣,周遍室居,开门送之。”此画中的“穷鬼”为女相,作束草人形。送穷时,也要将“送穷船”烧掉,以示送走“穷鬼”。唐代的“送穷”习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晦日还形成了一些养生风俗,如“拔白发”,唐人韩鄂《四时纂要》载:“正月甲子拔白发,晦日汲井水服,令髭发不白。”(陈元靓《岁时广记》卷13《正月晦》引)这种风俗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应该属于迷信。

三、晦节渐失传

晦日在唐代虽然是一个重要节日,但因为“晦”又有“晦气”之说,语意不吉利,所以唐德宗在贞元五年下令以二月一日设为“中和节”,以取代晦节,敕曰:

四序佳辰,历代增置,汉崇上巳,晋纪重阳。咸说禳除,虽因旧俗,与众共乐,咸合当时。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之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80《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敕》)。

中和节设立以后,和三月三日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合称为“三令节”。吕渭在《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中说: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

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

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改晦日为中和节主要是为了起个好听的节名。中和节除了保存了晦日寻胜游宴、湔裙等旧俗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节俗内容,如进农书、献种子(献生子)、上春服、赐尺及衣等。从此晦日节逐渐失传。

不过,唐代以后,晦日送穷风俗还在民间流行过一段时间。如宋人李新(一作唐人李郢,该诗不见于《全唐诗》)《正月晦日书事》诗曰:“诗书奴婢晨占鹏,盐米妻儿夜送穷。”可见宋代送穷仪式也是在晦日夜举行,不过宋仪和唐式已稍所不同,《岁时广记》引《古今词话》曰:

太学有士人,长于滑稽。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穷,作《临江仙》极有理致。其词曰:

莫怪钱神容易致,钱神尽是愚夫。为何此鬼却相於。只由频展义,长是泣穷途。

韩氏有文曾饯汝,临行慎莫踌躇。青灯只点照平湖。蕉船从此逝,相共送陶朱。

予幼时,亦闻巴谈《送穷鬼》词曰:

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宋人举行“送穷”仪式时,也要先做“送穷船”,但宋代“送穷船”是用芭蕉叶做的,这应该是江南一带的风俗。另外,“送穷船”中还点有明亮的灯烛。从《临江仙》词来看,送穷船似乎不像唐人那样烧掉,而是像放河灯一样放入水面任由其飘没。《送穷鬼》词开头讲到“正月月尽夕”,就是指正月晦日夜。还提到芭蕉船中设有“筵席”,似乎是专门为“穷鬼”而设,这与韩文中所说的“送穷鬼”时还要为其准备干粮是一个意思,意即让穷鬼饱餐后上路。“穷鬼”也是女相,作小娘子状。举行送穷仪式时,也要口中念念有词,诅咒穷鬼赶快送走。可见宋俗既有唐俗传承,也有时代之发展。

送穷只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事实上在古代社会里,虽然年年送穷,但贫富仍然不均,富人自富,穷人越穷。唐庚《正月晦日儿曹送穷以诗留之》就自嘲到:“世中贫富两浮云,已著居陶比在陈。就使真能去穷鬼,自量无以致钱神。柳车作别非吾意,竹马论交只汝亲。前此半痴今五十,欲将知命付何人。”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年过半百了,前半生不知送过多少回穷,而今仍然还是穷,故自嘲即使送走了穷鬼,恐怕也迎不来财神,经过了太多的失望,反倒不知道将希望寄托给何人。(参阅夏日新《正月晦日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宋人崔敦礼作有一篇《留穷文》云:

子云之逐贫,退之之送穷,辞各伟丽,余反之作留穷。屡空先生正月晦日揖穷鬼,与之坐而告之曰:“子高阳之裔,颛帝之支。衣必缕裂,食必用糜。生号‘穷鬼’,没为‘穷神’。死以是日,人谓送贫……故不敢追逐流俗,结柳车,缚草船,载糗与粮,系牛引帆,以送子行。”

该文虽然名为“留穷”,貌似与“送穷”相反,实则意同,描写得也是晦日送穷习俗,明显受到韩文的影响。

此外,俞德邻还作有《斥贫赋》,曰:“俞子刈荆扫室,剪蕉载糗,季弊裘于道旁,揖穷鬼而三呪。”“揖穷鬼而三呪”正是韩文的“三揖穷鬼而告之”;“剪蕉载糗”则与《临江仙》与《送穷鬼》词中提到的芭蕉船“送穷”为同一风俗。

此后,元代郝经有《邀穷文》、明代刘基有《送穷文》、清代赵士麟有《仿送穷文》等,都是晦日送穷习俗影响下的文学产物。

光夕节是什么节日(一个被遗忘的传统节日)(7)

不过,宋代送穷日已经不是固定在晦日了,有除夕送穷,如王令《送穷文》讲得就是“维皇祐壬辰十二月三十日,谨奉香酒送穷鬼而告之”,时当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除夕。又有人日前一日(即正月初六)送穷的,如《岁时杂记》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也有以正月二十九送穷的,如《岁时广记》引《图经》云:“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池阳,为今安徽池州一带。有时正月只有二十九日,也算是晦日送穷遗俗。不过,以洒扫庭屋“送穷”之俗应当是传自唐俗。

元代流行除夕送穷,元人《客中除夕》诗曰:“是处送穷惊爆竹,巡檐索笑看梅花。”除夕送穷,正是除旧迎新之意。

到明清时期,出现了正月初三、初四、初五送穷之俗。如在广东梅州及江西一带,初三被视为“送穷日”,据顾禄《清嘉录》卷1《正月·小年朝》引《远平志》曰:“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远平志》疑为“平远”,属梅州管辖。清同治《瑞州府志》也载:“(正月)初三侵晨,束刍像人,以爆竹、锣鼓欢噪逐鬼,送至河边,曰‘送穷’。”瑞州为今江西高安。在河北怀来一带则流行初四夜扫除、初五晨送穷,据康熙《怀来县志》载:“初四日晚,扫室内卧席下土,室女剪纸缚秸,作妇人状,手握小帚,肩负纸袋,内盛糇粮,置箕内,曰‘扫晴娘’,又曰‘五穷娘’。昧爽,有沿门呼者,‘送出五穷媳妇来!’则启门送之。”在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则流行初五送穷,俗称“破五”。清同治《河曲县志》载:“初五日,俗谓之‘破五’。黎明,扫室中尘土污秽,送于巷口,焚香燃爆,名曰‘送穷’。”雍正《陕西通志》也载:“正月五日剪纸人,送掷门外,谓之“送五穷”,饱食谓之填五穷。”正月初五“送五穷”“五穷娘”“五穷媳妇”的说法,可能是受到韩愈文谓“穷鬼”有五名(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凡此五鬼,为吾五患”)的影响,民俗遂讹为五日送穷,故称“破五”。

到近现代,很多地区逐渐都将初五当作“送穷”日或“迎财神”日。这样晦日做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民俗中就彻底消失了。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史视野下汉唐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中的殊方异俗外来风研究”(项目编号:17BZS007)的系列成果之一、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殊方异俗外来风:全球史视野下中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16LSA003)资助成果之一。作者:王永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阅读:

王永平:燃灯、狂欢与外来风(上)

王永平:燃灯、狂欢与外来风(下)

王永平:正月十五闹元宵

王永平:正月初七话人日

本公众号敬邀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editor@pku1981.com

公众号编辑:杜若明、施丹、周湘、杨洪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