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民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为了实现民族独立)
1.徐锡麟,秋瑾浙皖起义
又称“安庆起义”,“浙皖起义”。清末光复会成员陶成章等人打算通过花钱买个一官半职,来从官场内部实现闹革命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成员徐锡麟于1907年7月6日在安庆实施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计划,并率学生军攻占军械所,激战四个小时,最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就义。后在审讯中徐锡麟弟弟徐伟供出打算一块起事的秋瑾,秋瑾于14日被捕,次日凌晨刘义。
徐锡麟
2.黄花岗起义
革命党人1911年4月在广州举行,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起义”,黄兴率120名革命党人组成的敢死队于4月27日下午5点30分直扑两广总督署,最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失败后广州革命党人冒着危险收敛革命党人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红花岗并改名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
3.武昌起义
又称“辛亥首义”,“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生的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
意义:武昌起义两个月后,全国通电起义已成燎原之势,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两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民主共和逐步深入人心。
革命党人攻克武昌城
4.萍浏醴起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同盟会的影响下,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旷工发生大规模反清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义军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纲领为号召,但最终遭到清军镇压,起义失败。
意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发动的大规模武装起义,也是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南方爆发的一次最大范围的反清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起义将士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赴难,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精神,极大的振奋了广大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革命走向高潮。
萍浏醴起义
5.黄冈起义
1907(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由孙中山领导的第三次革命起义,革命党人余即成,陈涌奉孙中山之命,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起义,义军成功占领黄冈城.27日,在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陈等领导人决定解散队伍,转战香港,起义失败。
意义: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革命斗争,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一定范围内动摇了封建统治,激发了当地人民革命精神,也是广大爱国华侨的光辉爱国事迹。
6.惠州七女湖起义
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光绪三十三年)孙中山派人到惠州发动起义,来响应黄冈起义。6月2日,邓子瑜等人在七女湖截获清军枪械,后被清水师提督李准镇压,虽然起义军声东击西,有效的牵制了清军主力,但最终因得不到外援,不得已解散队伍,起义失败。
7.防城起义
又称“钦廉防城起义”,“丁未防城之役”,是1907年9月在广东钦州,革命党人王和顺领导的武装起义,后因进攻钦州城和广西灵山均未得手,致使兵力分散,最终腹背受敌。起义失败。
孙中山与防城起义参与者(部分)合影
8.镇南关起义
发生在1907年12月,孙中山领导的第六次反清武装起义,同盟会会员黄明堂,关仁甫等人在镇南关起义,经过七昼夜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意义:点燃了倾覆满清,建立民国的火把,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朝统治,鼓舞了各族人民反清斗争。
友谊关又名镇南关
9.钦廉上思起义
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光绪三十四),孙中山领导的第七次反清武装起义,3月27日,革命党人黄兴受孙中山指示,指挥华侨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进入钦州发动起义,后转战广西上思一带,因长期孤军深入,又无外援,最终起义失败。
黄兴
10.河口起义
1908年4月,孙中山派黄明堂指挥从镇南关撤出的革命党人开赴云南河口发动起义。5月26日,清军占领河口,革命军被迫转战越南,迫于清廷压力,越南法国殖民当局逼迫革命党人缴械解散,起义失败。
意义:为辛亥革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一生都致力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领导和指挥上百次起义,但最终因反动势力过于强大,革命党人力量过于弱小,均先后遭到镇压失败。但是孙先生的革命斗争精神鼓励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止!
向孙先生致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伟人孙中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