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客家人的艾粄怎么做(这个客家人的应节美食你吃过吗)
客家人很爱做粄吃,这种由籼米粉和糯米粉按比例蒸制的食物占据了客家美食的半壁江山。印子粄、发粄、老鼠粄、笋粄、黄粄、萝卜粄等等,艾粄应该是所有粄里最负盛名的。清明时节,古人在踏青之时常采摘鲜嫩的艾叶、鼠曲草等用于制作各类清明粄,由于色泽青绿,后人称之为青团子。到如今,由于“色青而有光”的圆润可爱外形,加之“食之资阳气”的健康功效,青团成了网红食品,连带着艾粄也更为人所熟知。
但在我的家乡,福建龙岩的客家地区,当地的客家人做的清明粄不只有艾粄、鼠曲草粄这些常见的种类,还有一种我在别处很少吃到的——苎叶粄。
苎叶粄也该是清明粄的一种,是在莺飞草长的阳春时节才有的时令美食。苎叶就是苎麻的叶子,苎麻在春天时开始抽芽,长出手掌大小的柔嫩叶子,背面是一层白色的茸毛。在龙岩农村的池塘边、田埂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一丛丛地野蛮生长,野性十足。
不过,对于如今城里长大的人们来说,苎麻是一种不被熟知的植物。《诗经·陈风》写到“东门之池,可以沤纻”,“纻”通“苎”,诗中的“沤纻”即洗麻,苎麻是古人较为常见的纤维植物,它的茎秆拿水浸泡、锻濯漂白之后,可以捻线成布,透气舒适,适合在夏天穿着,称之为夏布。可见,苎麻其实是一种古老而有用的植物,它与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被人们用以织布的苎麻最宝贵的是麻秆,而那些弃之不用的叶子,智慧的客家人用它来点缀餐桌,因此有了苎叶粄。
苎叶要采摘春天刚长出来的、茸毛还是软软的那种,老了的苎叶有一层硬毛,表面比较粗糙,吃起来口感不佳。因此,尽管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苎叶粄,但只有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时节,做的苎叶粄才最清甜可口。苎叶粄的制作过程与艾粄大同小异,只是在处理、烫苎叶后还需加凉水漂一夜。家乡的老人说这样做,吃了不上火。晾凉后的苎叶挤去水分,捣烂揉搓后加入适量糯米粉,做成一个一个扁形面团子,上锅蒸熟即可。粄团捏出来后可以加馅料做成“包粄”,也可以直接吃没馅儿的粄。
苎叶粄较艾粄色泽更深,是一团浓绿,尤其是刚出锅的时候,青翠欲滴,在清明时节很是应景。吃上一口,浓浓的草木清香在唇齿间游走,若是有春笋、瘦肉、粉丝做馅,油脂带来的满足感和苎叶的清爽恰到好处地融合,咬一口苎叶粄就像咬住了春天。
清明回乡祭祀,家人总会聚在一起做苎叶粄吃,或者摘下叶子炮制好,拿回城里放在冰箱冷冻,想吃时再拿出来做。李时珍说“苎麻叶甚散血”,常吃苎叶粄,能强身健骨,客家人勤劳能干,想必与这长力气、强筋骨的苎叶粄也有些许关系。
《草木疏》中说这苎麻“至春自生,不须栽种”,苎麻本就是一种“布衣植物”,苎麻叶拿来做粄因而也就更显质朴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